?

時間中的身份探尋

2009-03-24 04:31高玉華
山東文學·下半月 2009年3期
關鍵詞:時間邊緣身份

摘 要:在1976年出版的《女勇士》中,湯亭亭再現了華裔美國人獨特的時間體驗,并通過對時間的重構再現了游離于中西兩種文化之間的華裔群體在文化歸屬上所承受的多重壓力和所體驗的混雜性、不確定性和矛盾性。本文通過分析《女勇士》中《無名女人》一文所采用的獨特的時間敘事手法及其所負載的主題,解讀作者對中國文化傳統和美國華裔文化屬性問題的思考。

關鍵詞:時間 身份 碎片 矛盾 邊緣

湯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是近年來在國內外文壇備受關注的一位美籍華裔女作家。她的《女勇士》、《中國佬》和《孫行者》等作品藝術地建立了美國華裔文學的新傳統并迅速躋身美國主流文學作品的行列。自作品問世以來,文學評論家們從女性主義、文化批評、社會學、人類學、敘事學等多個角度對這些作品做了多層次、多方位的解讀。作為一個處在美國主流文化邊緣的華裔女作家,湯亭亭對生活在兩種文化罅隙間的美國華裔的生存狀態有著最直接的體驗和最直觀的認識。為了在文學作品中真實地再現美國華裔在白人主流社會中所面臨的困境,湯亭亭通過解構主流敘事傳統來重構新的邊緣群體的敘事模式,而這種“解構”也是通過重構時間來完成的。湯亭亭作品中的人物既是種族的他者也是性別中的他者,這種雙重的邊緣化狀態下,她們的身份和主體性也是非單一的、游離的和分裂的。這種身份的多重性和分裂性通過時間敘事得以重塑和再現。本文擬通過分析《無名女人》一文中作者運用語言重構時間的敘事技法,解析其作品如何擺脫了外部時間的約束,給敘述帶來時間的厚度,賦予了人物心理的厚度,從而再現了美國華裔女性的生存現狀,傳達了她們對現實世界的獨特理解和感受,表達了她們構筑族裔文化空間的愿望。

時間是人類記憶自己的理性符號。具有線形的延續性和無限的流動性。作為人類生存記憶形式的符號,時間必須具備邏輯性和穩定性,沒有邏輯性的東西總是會處于一種變動不拘的、無所依靠無所終的飄零狀態。人的存在處于具體的時空之中,時間因而常常是考察個體存在的重要維度。對少數族裔來說,對現實與困境的認識離不開其對時間的感知。美國華裔在歷史和現實中所遭受的不公,在生活中通常通過強行割斷的時間而具體凸顯出來,例如:美國主流社會對華人古老文化傳統的貶低和神秘化以及對華人建設美國歷史的抹煞等等。時間感成為華裔美國人無法回避的存在體驗。同樣,對時間的控制,也成為華裔美國人尋找自我、建構積極的主體精神必然運用的資源。作為一個少數族裔女作家,湯亭亭對移民遠離故土、置身于陌生的語言文化環境、社會環境的生活狀態,特別是對他們在血統、文化、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以及歸宿感上的種種迷茫,有著切身的體會和敏銳的洞察。她發現傳統的敘述模式難以呈現少數族裔女性在自我認同的過程中所遭遇的迷惘、困惑、尷尬和無助,所經受的失去精神家園的虛脫和無望。在《女勇士》中,湯亭亭試圖再現一個華裔女孩在身份構建過程中所經歷的艱辛歷程,但她摒棄了傳統敘事中按時間順序講述人物經歷的寫作模式,沒有用我們慣常的時空軸來整合作品?!杜率俊酚蓵r間、人物和內容不直接相關的五個故事組成,通過抓取人物生活中的某個特定的時期或事件來再現華裔女性由于其雙重文化身份所造成的邊緣、游離的生存狀態。這五個故事各自獨立,沒有固定的中心人物,沒有統一的敘述者和穩定的視角,也沒有連貫的時間順序。作為一個生長在美國的華裔后代,湯亭亭對故國文化的了解大都來自母親的故事和唐人街的生活,因而必然趨于片面和零散。她不得不把母親的講述,自己的回憶和想象編織到故事當中。結果故事頻繁地被散亂的回憶、傳說、夢境或想象打斷。讀者不得不游走于現實世界和虛幻世界、過去與現在之間,很難按照時間順序或邏輯關系將這些互不相關的時間碎片糅合出一個完整的情節。

不僅僅整部作品的結構如此,時間的碎片化還體現在每一個故事中。在 “無名女人”中,故事從母親講述的姑姑的故事開始,接著是中國移民令人困惑的教育后代的方式,“我”關于童年的零散的記憶,“我”想象的姑姑的故事, “下桌”的習俗,姑姑對愛和美的渴求,中間又穿插了古代中國“絞臉”和“纏足”的傳統及中國人對家譜的研究和大喊大叫的習慣等等。敘述時間不是按事件的發展順序而演進,而是由敘述者調度,有極強的跳躍性,這使敘事得以跨越時間的界限而自由地往返于過去、現在和將來。讀者仿佛走進了一個時間迷宮,并不得不自己去找尋這些時間碎片之間的聯系以獲得這些特定事件背后的文外之意。在湯亭亭看來,一方面,這種碎片型的結構最能反映美國華裔女性邊緣游離的生存狀態;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她們無力將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整合成連貫的歷史。這種時間的斷裂和凝滯以及在整合過去、現在和未來上的無力導致了身份構建上的無力,因為人對身份的感知依賴于所感受到的時間的穩定性和延續性。時間被打碎成了散落的片段,人在時間中的存在也就失去了賴以依靠的厚重感和空間感,在時間混亂的情況下,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概念交織纏繞無法區分時,人的存在永遠是不確定的。正是通過呈現華裔美國人所感知的這種時間的斷裂和混亂,湯亭亭力圖傳統敘事時間的維度傾向是一維、單向的流程,而湯亭亭作品中的故事時間常常在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向維度中交叉前行,如河流般縱橫交錯。而這些時間分支有時彼此交叉、覆蓋,有時又彼此矛盾。讀者很難理出一個情節清晰、線索分明、結構完整的故事,因而更增加了作品的含混性和復雜性。在《無名女人》一文中,母親講述的是一段禁止再被提起的家丑,在母親的故事中,“越軌”的姑姑生下了私生子之后,無奈之下最終帶著初生的孩子跳井自殺,在族人的眼中,她不僅僅給個人帶來了恥辱,也玷污了整個家族的名譽。敘述者也構想了姑姑可能遭遇的其他境遇,她可能被村上某個男人恐嚇和強奸,她只是順從了他,因為她“逆來順受慣了”,他和她的丈夫區別不大,“他們倆都是下命令,她服從?!比欢@和母親的故事一樣,都一味地強調女人的懦弱和無助,這樣定義女性對一個在美國出生成長的華裔女孩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于是在母親故事的基礎上,她重新書寫了無名姑姑的故事。在她的故事版本中,無名姑姑不再是一個可憐的默默承受痛苦的封建思想體系的犧牲品,而是成為了一個叛逆者,一個復仇者,一個女英雄,她勇敢地跨越了“不是標在空間的界限”,選擇了“沉默”作為反抗的武器,最終又以跳井自殺對男權社會法則做出了毫不妥協的反抗與報復。作者將無名姑姑故事的幾個版本一一羅列,每一個版本相互矛盾,卻拒絕說明哪一個更為接近事實,這無疑增加了故事的不確定性和含混性。母親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向女孩們傳授傳統道德觀念的說教故事,而敘述者的故事帶有更為濃重的美國現代文化的色彩。在母親的故事中,姑姑是沉默的、被動的和無助的,而敘述者故事中的姑姑則是一個富有反抗精神并對愛情無限執著的浪漫女孩。通過改寫無名姑姑的故事,湯亭亭賦予了古老的中國故事以美國色彩和現代氣息。對“無名姑姑”故事多個版本的羅列使過去和現在彼此交叉疊加,打破了作品的單一的時間層面,從而不僅在內容上,更在敘事層面上再現了中國母親與美國女兒的沖突,過去與現在的沖突,尤其是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的沖突?!盁o名姑姑”故事的多種呈現也顯示出人物意識的多元化,解構了美國主流文化中華裔女性的刻板形象,使一向“沉默無語”的華裔女性擁有了自己的聲音和主體意識。

在《無名女人》中,湯亭亭拋棄了傳統敘事中常用的線性敘事模式和連貫一致的主體性,敘事的時間流被頻繁地切斷,作品中所呈現的是大量的看似毫無關聯的細節的碎片。故事的時間也常常是含混不清甚至是相互矛盾。正是通過對這些時間碎片的隨意的組合、疊加、并置與拼接,湯亭亭再現了美國華裔女性獨特的時間體驗,并通過對時間的重構再現了游離于中西兩種文化之間的華裔群體在文化歸屬上所承受的多重壓力和所體驗的混雜性、不確定性和矛盾性,從而創建了邊緣群體書寫自己歷史的新的敘事模式。

參考文獻:

[1]Bergson, Henri. Time and Free Will: A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Date of Consciousness[J]. Trans. F. L. Pogson. London: Routledge, 2004.

[2]程愛民:《美國華裔文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高 鴻:《跨文化的中國敘事》,三聯書店,2005。

[4]高小剛:《鄉愁以外:北美華人寫作中的故國想象》,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5]肖 薇:《異質文化語境下的女性書寫——海外華人女性寫作比較研究》,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5。

高玉華:四川音樂學院基礎部。

猜你喜歡
時間邊緣身份
跟蹤導練(三)(5)
媽媽的N種身份
身份案(下)
一張圖看懂邊緣計算
時間消滅空間?
“時間”面前人人平等
湯姆?提克威影片的審美特征
放松一下 隱瞞身份
在邊緣尋找自我
走在邊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