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校內部創新環境的功能與優化

2009-03-24 04:31李家智
山東文學·下半月 2009年3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優化功能

摘 要:高校內部環境具有導向功能、同化功能、激勵功能和抗擾功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影響巨大。要優化高校內部創新環境,需要大力創新教育理念,不斷改善教學管理,多方加強實驗硬件建設,大力強化人文熏淘和努力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

關鍵詞:高校 創新環境 創新能力 功能 優化

大學生創新能力受到校內外諸多因素的影響,而高校內部創新環境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研究和把握高校內部創新環境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對于提高創新人才培養的科學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內部創新環境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

人的創新才能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環境,是受環境制約的。高校內部的創新環境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更是影響巨大,以其蘊涵的精神和理想熏陶和激發著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磨練著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具有創新環境的大學,既有利于吸引人才,也有利于創新人才的成長,直接影響著創新能力的培養。當代世界一流大學在創新人才的培養方面都比較注重創新環境的營造。如,享譽盛名的哈佛大學校園環境始終凝聚著一種求實崇真、革故鼎新的精神,注重教師和學生的質量和水平,實行開放式的辦學方針。正是由于這種自強不息的創新氛圍,使哈佛大學成為名人輩出的沃土和搖籃。營造良好的創新教育氛圍,優化創新人才成才環境,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成長顯得尤為重要。

二、高校內部創新環境的功能

創新環境反映一個學校體現時代要求的品位和格調,是實施創新教育的基礎,是影響創新人才創新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學在培養創新人才方面有所作為的重要部分。創新環境具有四個方面功能。

1.導向功能。即:學校能夠以環境的形式把教育者的意志方向表現出來,能夠對各種影響因素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需要做出取舍,加以必要的協調、組織和控制,擷取其中符合人的身心發展的積極因素,排除那些不符合發展需要的消極因素,從而通過心理的潛移默化,引導學生的身心發展方向。

2.同化功能。良好的創新環境一經形成,就會形成一種積極的教育和學習氛圍,它作為一種無形的壓力,迫使學生不得不盡快消除自身心理行為與環境的反差,以適應環境的要求。這樣環境就對人的心理行為的發展和素質的形成產生了特定的強制規范功能,從而保證教育目標的順利達成。

3.激勵功能。這主要指創新環境對個體心理潛能的激勵作用。激勵功能實際上是創新環境導向功能、規范功能的延伸。良好的創新環境對師生創造性地教、創造性地學以一種無形的激勵。

4.抗擾功能。創新環境的相對穩定性和獨立性,使在其運行過程中凝結為一個獨特的功能系統,涵蓋存在于其間的各種物質和精神要素,制約學生的各種心理和行為。

三、高校內部創新環境的優化

如何優化高校內部的創新環境,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1.積極更新教育觀念,營造創新的意識觀念環境。教育觀念更新是實現環境創新的首要前提。首先要樹立起以人為本的育人觀念,即:在“育人”過程中,一切以人為出發點,一切以人為歸宿點,一切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要有強烈的人文關懷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創新個性,開創“育人”新境界。其次,要樹立起開放式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國際化是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培養面向世界的國際化的人才,必須在思想觀念、知識技能等方面對世界有相當的認識和理解,要有與國外合作辦學、合作交流及合作培養學生的國際合作精神,要營造更加開放的環境和運行機制。

2.不斷創新管理體制,建立民主的教學管理環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需要自由探討、平等討論的民主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民主教學環境,需要以學生為中心,構建一套完備的創新教學體系,包括對學生培養目標和規格的重新定位,對學科專業結構和課程進行優化整合,建設開放的課程體系,開展創新型教育教學活動。此外還應該以下三方面著手優化。

⑴制訂靈活的學籍管理制度。倡導學生自由選擇專業,要讓那些有特長的學生有發展的機會;倡導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延長時間完成學業,允許個別有創造能力的學生中途停學去從事創業活動;實行創新學分,對學生的課外科技成果予以承認。

⑵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加強啟發式教學、探索式教學和互動式教學,全新設計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尊重學生的特長和個性。在教學中鼓勵自由思考,自主發現,培養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習慣和富有針對性的批判精神。鼓勵個性發展,培養標新立異,敢為人先的勇氣;提倡教學相長,勉勵學生暢所欲言,激勵學生超越教師。

⑶改革考試方法與手段??荚嚬芾硪嫒荻鄻踊目己朔椒ê褪侄?,考試內容要突出靈活性、綜合性和實用性,盡量少出知識再現型試題,使學生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對知識的學活、學透上??荚囉浄忠哟笃綍r作業、實驗、設計、科研成果的成績比例。

3.多方加強硬件建設,營造良好的實驗實習環境。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需要進行創新實踐,創新實踐包括校園實驗實習和校外實踐活動。校內創新實踐教育與活動需要有良好的實驗實習環境,良好的實驗環境需要有齊備和先進實驗條件和實施。近年來,許多高校,十分重視大學生創新硬件環境的投入與建設,更新了一些現代化的實驗設備,部分地改善了大學的實驗條件,有的高校還建設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園”,但與國外大學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因此,還需要加大投入,多方籌措資金,購買先進的實驗實作設備,營造良好硬件環境。

4.大力強化人文熏淘,創造濃厚的人文氛圍環境。大學要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圍,在開放狀態中保持校園文化的主導性、獨特性和多元性。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如學術沙龍、高雅藝術欣賞和心理咨詢活動等。積極創新才思想教育與活動載體,營造出清新、活躍、健康、向上的文化創新氛圍。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在大學生中提倡創新,鼓勵創新,在各種活動中體現創新,使創新在大學生中成為時尚,人人以創新為榮,人人追求創新。同時,大學還需要具有較強的包容精神,形成良好的容錯風氣。對學生在創新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采取溫和、寬容的態度并指導他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特別是對那些在觀念和外顯行為方面都可能偏離現行的文化規范但有高度創造力的學生,應予以理解和尊重。對創新者應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給予適度的鼓勵,形成有利于學生自由表現的激勵性文化環境。

5.努力加強合作交流,形成開放的學術交流環境。濃郁活躍的學術環境,可以使師生時時受到科學精神的熏陶和滋潤,從中不斷吸取創造性的營養。高校應多舉辦高水平的學術活動和講座,邀請一些國內著名的專家、教授、院士、社會活動家、藝術家等來校開展學術活動,陶冶學生為國奉獻的情操,激發他們科學研究工作的熱情。學校還應逐步擴大對外學術交流、科研合作、信息共享,強調各種文化的融合和現代科技與人文傳統的融合,促進教育走向開放。應適當地邀請一些國外著名學者舉辦各種學術講座,開闊學生的眼界。學校要建立一種能夠使各種外部刺激實現最有效動作的環境,使不同的文化在這里發生沖突和融合,不同的創新思想在這里得到凸現和升華,使師生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以一種最容易和最經常的方式發生,進而使得大批的高質量的、極具創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在這里得到熏陶、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田躍國、尚道文:《對優化大學生創新教育環境的思考》,《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7.7。

[2]陳 進:《論大學創新環境與創新人才的培養》,《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4.2。

[3]沙洪成:《構建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中國高教研究》,2004.8。

李家智:重慶教育學院旅游系。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優化功能
數學的翻譯功能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關注基向量的解題功能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我有特異功能
功能關系面面觀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