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大型真菌資源調查研究

2009-04-01 02:58廖正乾夏永剛
現代農業科技 2009年3期
關鍵詞:資源調查湖南省

廖正乾 夏永剛

摘要通過對湖南省壺瓶山、桃源洞、康龍、崀山和萬佛山等自然保護區大型真菌進行調查和收集有關資料,結果表明:湖南大型真菌種類較多,分布較廣,隸屬2個亞門6個綱17個目58個科141個屬。介紹目前湖南大型真菌的生態類型和主要種類,并對其今后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大型真菌;資源調查;湖南省

中圖分類號 Q938.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3-0017-03

大型真菌是指真菌中形態結構比較復雜、子實體大型、容易被人們用眼直接看清楚的種類,目前國內亦稱蕈菌,如人們平常所說的蘑菇、靈芝、猴頭菌、馬勃、木耳等。這些真菌不僅種類繁多、數量大、分布廣,而且經濟價值甚高。有的是營養價值很高、很珍貴的食用和藥用菌,加之子實體大型、顏色多樣、用途廣泛,已是目前國內外廣泛關注的具有重要研究應用價值的一類真菌資源。21世紀是進一步研究和開發利用,同時又是保護菌物物種資源及生態環境的新世紀。

1湖南大型真菌物種的多樣性

湖南省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特點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 200~1 700mm,氣候適宜各類植物生長,境內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分布種子植物5 000種左右,其中木本植物有108科、478屬、2 470種,在廣闊的森林地帶,很適合各類生物繁殖、生長,其各類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構成大型真菌物種多樣性。

通過多年來對湖南省石門縣壺瓶山、炎陵縣桃源洞、中方縣康龍、新寧縣崀山和通道縣萬佛山等自然保護區的考察,并收集現有資料發現,湖南大型真菌種類較多,分布較廣。目前,湖南境內現有大型真菌400多種,隸屬1個門2個亞門(擔子菌亞門、子囊菌亞門)6個綱17個目57個科141個屬,其中包括擔子菌亞門的層菌綱(Hymenomycetes)、弄擔子菌綱(Heterobasidiomycetes)、冬孢菌綱(Teliomrcetes)、腹菌綱(Gasteromycetes),以及子囊菌亞門的核菌綱(Pyenomy-cetes)、盤菌綱(Discomycetes)。其區系組成詳見表1。

2大型真菌的生態類型

大型真菌繁殖生長環境大致可分為森林生境、空曠山地及草原生境。森林是自然界最大的生態系統,是大型真菌重要的繁殖、生長場所。據統計,已知生長在森林中的種類占大型真菌總數的80%,而生在空曠空地、草原(包括田野)中的種類占20%。說明大型真菌的分布和生態習性與氣溫、降水水量所控制的植被關系極為密切?,F以基物和形成菌根為依據,將湖南省大型真菌分為5種生態類型。

(1)木生菌。木生菌以木材為基礎,繁殖生長在立木、倒腐木及樹樁上。在自然界中種類多,分布廣,基本上常年可見。主要有韌革菌屬(Steroum)、干酪菌屬(Tyromyces)、層孔菌屬(Fomes)、栓菌屬(Tramefes)、云芝屬(Coriolus)、木針層孔菌屬(Phellinus)、靈芝屬(Ganoderma)、木耳屬(Auricularia)、銀耳屬(Tymella)、側耳屬(Pleurotus)、猴頭菌屬(Hericium)、大孔菌屬(Favolus)、尖柄菇屬(Pluteus)、多孔菌屬(Polyporus)等。

(2)糞生菌。該菌類適于在牲畜糞上或糞肥充足的沃土上生長。主要有銹傘屬(Pholiofa)、蘑菇屬(Agariais)、鬼傘屬(Coprinus)、球蓋菇屬(Sfropharia)等。

(3)土生菌。這類真菌大量以土壤和地表腐殖質為基物。主要有叢枝菌屬(Ramaria)、羊肝菌屬Marchella)、杯傘屬(Cli-tocybe)、香菇屬(Lepisfa)、環柄菇屬(Lepiota)、離褶傘屬(Lyo-phynum)等。

(4)蟲生菌。此類真菌是指繁殖在昆蟲體上或與昆蟲的活動有著密切聯系的真菌。主要有蟲草菌屬(Cordyceps)、白蟻傘屬(Terintomyces),如冬蟲夏草、雞樅菌是我國著名的藥用和食用菌。

(5)外生菌根菌。該類真菌生于土壤與樹木形成共生關系然后形成。其種類十分豐富,主要有鉚釘菇屬(Gomphilus)、口蘑屬(Tricholoma)、蠟蘑屬(Hygrophorus)、雞油菌屬(Can-tharellus)、絲膜菌屬(Corfinarius)、粘蓋牛肝菌屬(Suillus)、牛肝菌屬(Bolefus)、鵝膏菌(Amanita)、乳菇屬(Lactarius)、紅菇屬(Russula)等。

3主要的大型真菌

菌物中的大型真菌是目前開發應用中最有經濟價值的一類,其應用前景廣闊,資源極為豐富,受到國內外廣泛地關注?,F代研究證明,食用菌是人們理想的天然食品和多功能食品,從野生種類中進一步篩選馴化優質生產菌種大有潛力。

3.1主要野生食用菌

(1)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菌蓋徑3~11cm,扁平球形,中部臍狀,漸平展,中部下凹,后呈近漏斗形;蓋面濕時稍黏、無毛、光滑、蝦仁色至橘紅色或桔黃色,傷后變為綠色;菌肉硬脆,稍辛辣,有香氣,乳汁少。春秋季群生、散生或單生于松林地上,與松樹形成外生菌根,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野生食用菌。

(2)紅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菌蓋徑5~10cm,扁半球形,中部下凹或臍形,后呈淺漏斗狀,肉色至紅褐色或杏黃色,傷后為藍綠色;菌肉脆,粉紅色,稍辛味。夏初至秋末群生或單生于松林地上,與松樹形成外生菌根,是一種很好的野生食用菌。

(3)尖頂羊肚菌(Morchella Condca)。子實體肉質稍脆,頂端尖或稍尖,高3~6cm,基部寬2.0~3.5cm,凹陷多為長方形,淺褐色。多縱向排列,由橫脈連接。柄白色,(5.0~9.5)cm×(1~25)cm,上部稍小且平滑,下部稍粗并有不規則凹陷,春末、秋末散生或群生于林地上。

(4)香菇(Lentinus edodes)。菌蓋徑4~16cm,半球形,漸展平,中部臍狀,后下凹呈漏斗形;蓋面濕時白色或類白色,干后乳黃色至深乳黃色;菌柄長1.0~2.5cm,粗0.5~1.3cm,偏生或側生圓柱形,磚紅色至紅褐色。群生、叢生于多種闊葉樹朽上,可人工栽培。

(5)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菌蓋肉質肥厚,徑8~15cm,扁半球形,后扁平,中部凸起;蓋面光滑、濕潤,濕時往往稍黏,暗褐色、黃褐色、紅褐色或土黃色,蓋緣鈍,色稍淺;菌肉厚,初時致密,后柔軟,白色后黃白色,與菌管接觸處稍帶紅色,傷后不變色;菌柄長7.0~11.5cm,粗3~4cm,粗狀近圓柱形或基部稍膨大,淺褐色至淺黃褐色。夏秋季單生或散生于針葉林、針闊葉林內,與松、櫟等樹木形成外生菌根。

3.2主要毒菌

(1)毒傘(Amanita phalloides)。菌蓋寬9~18cm,幼時卵形至鐘形,后平展,表面光滑,濕時黏,淺灰色、煙灰色至棕灰色,邊緣無條紋,蓋肉白色、稍厚。柄圓柱形,(10.0~17.0)cm×(1.0~2.5)cm,下部稍粗,基部呈球形膨大,表面白色,光滑或有鱗毛。菌環大,白色,膜質下垂。菌托白色至灰白色,鞘狀,口不規則破裂。夏、秋季單生或群生于闊葉林及混交林地上,極毒。

(2)白毒傘(Amanita phalloides)。菌蓋寬6~9cm,初半球形,后平展稍凸或扁平,表面濕時黏,純白色,光滑邊緣無條紋。蓋內白色,稍厚,柄白色,圓柱形,(9.0~13.0)cm×(1.0~1.5)cm,下部漸粗,基部呈球形、膨大,表面光滑或有鱗片。菌環大,膜質位于柄上部,下垂,菌托白色、杯狀,膜質稍堅韌。初夏、晚秋單生或散生林中,極毒。

(3)豹斑毒傘(Amanita pantherina)。菌蓋徑5~10cm,半球形,后平展,中部稍下凹;蓋面濕時稍黏,干時稍有光澤,淺灰褐色,中部色暗,向外稍淺,有棉絮狀、角錐形或塊狀鱗片,易脫落;蓋緣有條紋。菌肉白色,薄。菌柄長7~18cm,粗0.7~1.5cm,圓柱形或等粗?;壳蚯o狀膨大,白色,菌環以下有纖毛細條紋,脆,中空,菌中位,膜質白色。夏、秋季群生于松、闊混交林內,與松、櫟等樹木形成菌根,極毒。

(4)毒紅菇(Russula emetica)。菌蓋徑3~10cm,半球形,后凸起至平展,中部稍凹;蓋面濕時黏,光滑,玫瑰紅色至深紅色,雨后褪色呈紅黃色或淡紅色,表皮易剝落;蓋緣銳,初時平滑,后具隆起條紋。菌肉脆,白色,表皮下帶紅色,味辛辣。菌褶彎生至近離生,稍密至稀,幅稍寬,等長,白色,褶緣有齒。菌柄長4~8cm,粗1.2~2.0cm,等粗,白色或帶粉紅色,表面平滑或有細皺紋。夏、秋季散生或群生于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內,與松、櫟樹形成外生菌根。

3.3主要藥用真菌

(1)靈芝(Ganoderina lucidum)。菌蓋木栓質,有柄,半圓形或腎形,大小為12cm×20cm,厚2cm,黃色漸變為紅褐色,表皮有光澤,有環狀梭紋和輻射狀皺紋,邊緣薄或平展,稍內卷;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厚1cm;菌管長約1cm,近白色,后變為淺褐色。夏、秋季生于闊葉林地上。

(2)密環菌(Armillama mellea)。菌蓋肉質成熟很脆,4~14cm,初半球形,后平展、中凹,中部稍凹而邊緣仍內擴;表面呈黃色至淺黃色;蓋緣初時內卷,有條紋;菌肉白色,味柔和或稍苦;菌柄長5~14cm,粗0.7~1.9cm,圓柱形,基部稍膨大;常彎曲與蓋面同色。夏、秋季叢生或群生于闊葉樹的樹干基部。人工培植天麻時,需事先培養此菌。

(3)猴頭菌(Hericium erinaceus)。子實體,肉質,無菌蓋菌柄之分,塊狀不分枝,新鮮時全部白色,干后淺黃色,直徑5~10cm;基部著生處狹窄,下延;塊狀體上部密生許多錐形齒刺;子實層生刺上,孢子無色,光滑,球形至近球形,直徑5~6μm。

(4)木耳(Auricularia allricula)。子實體,一般較小,寬2~12cm,淺圓盤形,耳形或不規則形,膠質,新鮮時軟,干后收縮,紅褐色或棕褐色,干后變深褐色或黑褐色,外面有短毛,青褐色。闊葉樹或朽木樹上密集成叢生長。

4問題與建議

(1)長期對森林的亂砍亂伐及近年來大面積的單一樹種造林,致使大型真菌繁殖生長的生態環境受到人為的影響或嚴重破壞。另外,廠礦排泄的大量廢氣、廢物、污水使環境和土質受到污染,尤其大氣層二氧化硫等濃度增加形成酸雨,使一些常見的大型經濟真菌產量下降,甚至滅絕。為此,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同時加速考察研究湖南省的大型真菌種類資源,采用高科技技術建立種質基因庫,對那些經濟用途大或特殊的種類需要建立自然保護區,制定具體可行的保護措施。

(2)進一步宣傳普及食用菌有關知識。野生食用菌除具有特殊的香味和美味外,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糖類和多種礦物質及各種維生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和醫用價值。但人們對于菌類的知識了解甚少,往往不能識別可食用與有毒菌類,使很多味美價值高的食用菌尚未被開發利用,而為數不多的毒菌又常被人們誤食,引起中毒事故,甚至造成人身傷亡。

(3)進一步推廣和擴大食用菌人工培養范圍,形成一定規模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特別是對一些珍貴的野生種類進行研究和開發,使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爭取多創外匯,為山區農民尋找一條致富道路。

5參考文獻

[1] 卯曉嵐.中國大型真菌[M].鄭州:河南省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 謝支錫,王云,王柏.長白山傘菌圖志[M].長春:吉林省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3] 卯曉嵐.中國大型真菌資源及其評價[J].西北植物學報,1989(1):52-61,68.

[4]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常見常用真菌[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73.

[5]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毒蘑菇[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6] 卯曉嵐.我國的毒蘑菇[J].自然資源,1982,5(4):243-246.

[7] 卯曉嵐.我國的食用菌分類概述[J].食用菌,1983(3):47-48.

[8] 卯曉嵐.我國的食用菌資源及其分類[J].食用菌,1983(3):1-4.

[9] 卯曉嵐.我國的食用菌的地理分布[J].食用菌,1983(4):6-7.

猜你喜歡
資源調查湖南省
愛上寫信的大樹
李自行
黨的100年
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首次突破2000家
臨沂市濕地資源調查與保護管理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