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經濟復合型危機需超級大調整

2009-04-16 08:04金柏松
國際市場 2009年7期
關鍵詞:危機經濟

金柏松

2008年9月,世界金融危機發起新一輪沖擊波,國際貿易遭受重創,各大經濟體的增長形勢急劇惡化,其嚴重程度遠遠超過一般性周期衰退。這次金融危機,是復合型經濟危機,屬周期、結構、模式三大危機。危機爆發后,美日歐三大經濟體增速大幅下滑,IMF預測2009年世界經濟將下降1.9%。

一、金融危機發生新一波沖擊的可能性

2009年3月以來,世界股市有所回升,主流分析師紛紛判斷經濟危機已跌至谷底,但是,總體嚴峻的基本趨勢并沒有改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9年世界經濟將下降1.3%。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認為:要到今年年底才有可能判斷美經濟是否會好轉。另據媒體報道,美聯儲工作記錄顯示,美聯儲對美未來失業率和經濟下降幅度的重要經濟數據均有更加悲觀的修正。5月24日,日本財務大臣與謝野馨擔心失業率持續走高將會影響到個人消費的進一步下滑,因而推遲經濟復蘇。

不少學者也仍然在警告世界經濟還有引發新一輪沖擊波的可能。2009年2月16日,筆者在發表的《即將來臨的第三沖擊波》一文中指出,金融危機可能爆發新一輪沖擊波,世界經濟復蘇不會一帆風順。持類似觀點的還有《貨幣戰爭》的作者宋鴻賓,他在近期發表的文章中預測,2009年9—10月美國債務違約率有可能上升到15—20%。屆時,美金融機構可能再次發生倒閉潮和流動性危機,并通過全球化體系傳播到世界各地。美著名投資家羅杰斯也在5月21日預計,美國政府和美聯儲救市投放資金過多,美元的回升態勢結束之日將是美元大幅貶值、危機發生之時,他認為美國大型金融機構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導致危機的因素還存在,美濫發流動性將會誘發惡性通脹。美一旦爆發惡性通脹,可能引起美元危機,乃至世界貨幣危機。事實上,不僅美國經濟與美元,而且英國經濟與英鎊、歐元區經濟與歐元、日本經濟與日元都有進一步惡化、大幅貶值、突發動蕩的可能。如5月21日,美國標普公司已經在警告英國濫發英鎊,預計至2013年公共債務將達經濟規模100%水平,因而信用評級可能下調。

二、失衡結構和超前支出模式既是危機爆發深層次原因,也是影響復蘇的障礙,需進行長期、綜合、超強度的大調整

事實上,比較日本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衰退情況,即便美國政府和美聯儲通過一系列救市措施沒有讓花旗銀行、AIG等大型金融機構倒閉,暫時避免發生新一輪沖擊。但是危機之后,美經濟復蘇料將十分乏力而成為“沒有復蘇感的復蘇”,即使經濟指標判斷經濟確實實現了復蘇,也會出現復蘇乏力、低迷,讓人感覺不到復蘇。因為,美國此次發生的金融危機,既有周期危機,也有結構失衡和超前支出模式危機。

1.超前消費模式無法持續。美國爆發次貸危機根本原因是房價太高,超出美消費者超前消費模式下的支付能力。如今危機爆發了,美消費者支付能力在不斷降低,不得不約束消費。2009年5月14日,美《華爾街日報》刊登Justin Lahart《美國4月份零售額下滑打擊經濟復蘇預期》一文指出,當前美經濟急劇下滑給美消費者帶來了一股新節儉之風,推動3月份個人儲蓄率從上年同期的0.2%大幅上升至4.2%。紐約零售研究公司WSL Strategic Retail4月份對1500名購物者調查發現,2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多的資金將用于儲蓄,這一比例明顯高于半年前的19%。WSL咨詢師羅森貝里(Shilpa Rosenberry)認為,如今節儉是主流,虛榮消費已經過時。過去三年美消費支出相當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1%,這一比例高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67%。期間,美經濟增長對美國消費者的依賴度不斷上升,中國等其他經濟體也依賴于美國消費者,2008年向美出口不包括汽車的消費性商品4850億美元,高出1999年的2440億美元一倍,表明美超前消費與進口關系密切。

實際上,美國超前消費之所以盛行,是因為其基礎在于消費者工作收入之外還擁有一些資產。這些資產能為其帶來可觀的收入。美消費者在資產升值預期下,時興超前消費、負債消費。然而,現在的美國股價、不動產價格大幅下跌,失業率大幅攀升,在收入預期下降的情況下,消費者不得不壓縮消費支出。而美股價何時回升到危機前的水平,目前還難下結論。美不動產價格下跌還沒止住,回升至危機前的水平恐遙遙無期。顯然,僅此一項美消費者恢復超前消費在3—5年內并不具備客觀基礎。

2.美社會保障體系面臨破產將長期抑制消費。據《廣州日報》2009年5月14日報道,蓋特納在5月12日新聞發布會上承認,美國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財務狀況急劇惡化。根據當日公布的報告,美國社?;?016年將入不敷出,比2008年預計的時間提前一年;到2037年,社?;鹗杖雽榱?,比2008年預計提前4年。醫?;鸬呢攧諣顩r更加糟糕,2008年開始入不敷出,2009年仍將如此,到2017年將無錢可用,比2008年的預計提前兩年。據統計,自2007年12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以來,已造成570萬美國人失業;2009年4月,美國失業率達8.9%,創25年來新高。就業人數減少意味著社保和醫?;鸬氖杖霚p少,因此,經濟衰退加劇了美國醫保和社保體系危機。彌補這種缺口無非有三種方式:a.提高個人所得稅,以財政收入彌補;b.減少福利;c.上述兩種方式兼而用之。事實上,美國政府財政主管部門之所以一有意識籽醫保和社保負債隱藏,是因為其規模過于龐大。據《美元的衰落》作者披露,2007年美國在醫保和社保領域的隱形債務高達53萬億美元,為美經濟規模的4倍??梢灶A見,美對醫保和社保制度改革、削減福利勢在必行。由此造成美國消費者的支出將更多地用于醫療和未來養老而不得不削減目前的消費。美兩項制度的改革如能在10年內取得初步成功,已算是創造奇跡,顯然,10年期間美消費水平都會受到制約。

3.美政府財政赤字龐大,潛伏危機。長期以來,美國政府靠財政擴張政策維持龐大的支出。美國政府公布2009財年總預算,預計當年赤字將達1.841萬億美元,占GDP的12.9%。但5月13日美政府公布4月實際發生赤字達209億美元,超出了預期,為美經濟26年以來最高。至此,2009財年美政府累計已發生赤字8022.9億美元,肯定會突破預算赤字規模,這意味著美國政府不得不多增發國債籌資。前面提到的美醫保和社保體系面臨破產預示美國財政赤字和國債的規模還將“出乎意料”地擴大。2009年5月15日,美《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發表Evan Nevcmark題為《奧巴馬的預算謊言》一文指出,奧巴馬提交的2009年預算預計失業率為8.1%,但1—4月失業率平均8.1%,4月上升至8.9%。預算提出,2009年美

經濟將下降1.2%。實際上,一季度下降5.7%,多數經濟學家預測2009年經濟將下降2.8%。而GDP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就會增加82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梢?,美政府財政赤字還將擴大。為緩解瀕臨的危機狀態,奧巴馬總統一再承諾將在任期結束時(2013年)將財政赤字減少一半,即限定在5330億美元以內。且不說達到這項目標的可能性有多大,即便美政府將赤字控制在預定范圍內實際上也意味美將長期實行財政緊縮政策,而財政政策大調整客觀上將抑制經濟增長。

4.美聯儲正在釋放大量流動性,引發惡性通脹隱憂,同樣需要大調整。目前,美聯儲正在動用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購入大量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抵押債券、美國國債來救助經濟、增加流動性。美聯儲為救市已經降低利率至0.25%,近乎零利率水平,投放的貨幣總量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美聯儲計劃,在經濟復蘇時及時將過度發行的貨幣收回。但是,國際市場上對美國政府和美聯儲過度發行流動性不予認同,操作上傾向于美元貶值。如5月21日招商銀行CFP國際金融理財師高陳平披露,業內對美元匯率中長期趨勢看弱,主要原因是:一、業內顧慮美聯儲購買國債,變相發行美鈔;二、美國外債高達10萬億美元,業內擔心美政府有意識讓美元走弱。且不說美國能否成功避免美元危機,即便發生大幅貶值的話,也會引發通脹,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已見端倪。

5.外貿進口產業鏈的危機與調整。從1973年起,美國貿易開始出現赤字,此后從未間斷,這是典型的結構性問題。長期以來,美進口和個人消費是帶動美經濟保持增長的主因。但美財政赤字和超前消費造成資金缺口已難以為繼,相應地也會導致外貿進口下降和放緩,外貿進口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規模過大、產業鏈過長矛盾凸顯,隨著市場的持續調整,美對進口需求還將減少或放慢增速。

6.美國金融業的危機與調整。以往美經濟增長模式是大力發展金融業,然后通過全球化機制駕馭全球經濟,進而帶動美經濟增長。金融危機的爆發,使美金融業遭受重創,五大投行全軍覆沒,美金融業已經失去領軍世界經濟發展的實力和競爭力。從世界外部環境分析,遭遇美金融業“忽悠”,購買美金融資產的客戶普遍損失慘重。世界金融客戶對美金融機構銷售的產品已經徹底失去興趣。美金融機構倘若要恢復其在世界上的信譽,恐怕要做出長期努力。因此,美金融機構即便度過目前的流動性危機,還將面臨市場規??s小、經營難以為繼的危機。

如上所述,美國結構和模式的危機需要超級大調整,期間美經濟將一直處于低迷的狀態。

三、結構和模式超級大調整正在啟動

奧巴馬政府上臺伊始,對救助經濟傾注了極大的注意力,對結構調整,模式轉型也沒有怠歇,引導金融機構兼并,號召收斂消費,改革信用卡發放制度,加強金融監管,嚴格征稅,努力控制財政赤字,削減預算等。其中,我們尤其應該專注于美將如何培育新興產業,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開拓預算收入的新源泉。

在世界經濟近百年的發展史中,美國一直扮演著產業革命的先驅角色。最近發生的IT產業革命,同樣也是由美國發起的。每當美國發起產業革命,經濟都會超強發展,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大增。如今,人們同樣認為美國有可能再次發生奇跡,掀起一次新的產業革命。據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先生介紹,美掌握的風能發電技術已基本成熟。據路透社倫敦2009年5月8日報道,2008年全球風能發電裝機容量增長29%,美國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一的風能發電國家,美國風電裝機容量勁增50%,達2517萬千瓦,約占全球總量的21%。戈爾先生還介紹,美國蘊藏的風能發電潛力足以100%滿足美國需要。

美國太陽能發電技術也取得了顯著進展。首先,美國太陽能供給潛力巨大,比起歐洲的德國,亞洲的日本,美國的光照強度更高,更適合太陽能發展,尤其適合大規模太陽能電廠項目。目前,美國太陽能的累積裝機容量雖然暫時低于日本,但未來的提升空間巨大。盡管目前遭遇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但2008年美國上網光伏裝機容量仍然增長了58%。其次,30%現金補貼鼓勵太陽能發電。在奧巴馬財政刺激方案中,有600700億美元直接用于新能源領域。其中向消費者和企業直接退稅或者補貼的達200—300億,剩下300—400億用于向新能源項目提供貸款擔保。美政府對太陽能項目按照投資額予以30%免稅?,F在,美電力企業正積極行動,如加州三大電力公司之一在2009g3月底簽署了一個500MW的大型太陽能項目,其中一半屬于直接投資,另外一半是與第三方簽署購電協議預付款。此外,美國生物遺傳技術、納米技術等也取得了一定進展,作為新時期美戰略發展重點,有望成為美國未來新興支柱產業。

美國何時掀起新的產業革命,目前還不得而知。奧巴馬總統在能源環保政策方面與布什政府的消極應對呈現重大轉變,2009年5月21日美國宣布實施汽車廢氣排放標準新計劃,這是美國第一次實行全國統一汽車排放標準。不難預計,美政府還將出臺一系列鼓勵、扶植綠色產業革命的措施。這些措施如獲成功,將帶動美國經濟回復到危機前的較快增長水平。屆時,美國經濟完全有可能一掃陰霾,重振往日雄風。

四、日本、歐洲經濟復蘇也將呈現乏力

日本、歐洲經濟都程度不等地依賴美國。換句話說,只有美國經濟復蘇,日本、歐洲經濟才有可能跟著復蘇。

具體而言,日本經濟現在還沒有走出“失去的10年”陰影,不僅將晚于美國復蘇,而且同樣需要對經濟、產業結構和模式進行大調整。日本政府在80年代后期中曾根執政期間曾提出向“內需主導型”模式轉變,進入21世紀小泉執政時代,還提出過“結構改革”。如今,這兩件艱巨的任務已現實地擺在執政首相麻生面前??梢灶A言,在結構和模式完成轉換前,日本經濟不可能會有持續、較快的增長。

以歐洲經濟看,歐盟東擴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市場空間。但隨著東擴新成員經濟遭受重創,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一是東歐國家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經濟走出危機,恢復增長,說明東歐國家資金不足、儲蓄率不足;二是東歐國家需從西歐大量進口,說明其自身制造不足或制造產品缺乏競爭力;三是東歐從西歐進口帶動經濟增長的同時,還需要從西歐引進資金予以支撐,這是典型的虛假繁榮;四是西歐不應將東歐當作產品傾銷的市場,而是應該幫助其提高競爭力,實現經濟自主發展;五是西歐國家如英國同樣存在房地產泡沫,美國危機也引發歐洲房地產泡沫破滅,因而歐洲經濟結構調整任務同樣艱巨。

猜你喜歡
危機經濟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危機!未來可能吃不到巧克力
經濟日歷
圖讀龍江經濟
中國經濟
“聲”化危機
河口正陷入危機
河口正陷入危機
經濟
危機來襲/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