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派:價格不高潛力不小

2009-04-17 05:44崔慶國
鑒寶 2009年4期
關鍵詞:吳偉筆墨畫家

崔慶國

浙派是中國明代的一個重要繪畫流派。因開創人戴進為新江人,故名之它在中國繪畫史上地位是相當高的。但縱觀浙派拍賣市場,雖然時有拍品出現,也曾引起不少藏家的關注,但其價位并不高據業內人士分析,從拍賣市場來看,浙派的價值并沒有真正體現。

明初浙派風彩照人

大明王朝建立后,其經濟發展很快,社會逐步走向的穩定,政治上也漸趨寬松,思想亦獲得初步解放,這就為藝術的多樣化提供了可能。經過明初的醞釀,到了明中前期,那些曾經進入宮廷或同樣以南宋遺風為宗旨的畫家,在民間逐漸聚集在一起,他們的畫風與明初的院體畫家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有了更大的創作自由空間。因這些人大多來自浙江一帶,故被稱為“浙派”。

關于浙派之稱,在明代董其昌之前已有,其《畫禪師隨筆》云:“元季四家,浙人居其三……江山靈氣盛衰故有時,國朝名士僅戴文進為武林人,已有浙派之目?!逼渲饕蓡T有戴進、吳偉、張路、蔣嵩、汪肇等人。戴進、吳偉等曾一度服務于宮廷。在繼承傳統和藝術追求上,浙派與當時的院派(亦稱院體)同受南宋院體山水畫的影響,但不同的是,浙派畫家在繼承的同時,更注意個人筆墨技法與畫風的變化。浙派作品中雖然也顯露出師承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等南宋院體畫家的痕跡,但構圖、筆墨等表現形式均有個人風格。他們的筆墨更為粗簡放縱、灑脫爽勁、酣暢淋漓,富有較強的節奏感。所繪物象,結構嚴謹,描繪準確。同是浙派畫家,其風格亦各有不同,如戴進之勁爽精微,于淋漓暢快中顯出秀逸之氣;而吳偉則以豪邁簡括,縱逸灑脫為特征;至于張路、蔣嵩、汪肇等或爽健,或恣肆,各有區別。

作為繪畫流派,浙派在明代前期與院派同為畫壇主流,追隨者甚眾,影響頗大。當時可謂風彩照人,精品疊現,同時也確立了它在畫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使中國繪畫風格的演變呈現出有趣的節律。一般說來,新王朝替代了舊王朝,政治上敵對情緒仍十分強烈,而且對前代的批判更全面。表現在繪畫上,本朝總是竭力反對近朝。而遠師前代,這就是中國繪畫史上最尋常的“復古”現象。繪畫風格的流變也總是在復古與創新交融之中呈現出往返回復的現象。明代浙派的出現正是這一現象的典型代表。

戴進畫史地位突出

提起“浙派”,我們不得不提到其代表畫家之首戴進。戴進字文進,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卒于明英宗天順六年(1462年)。戴進初為銀工,所造釵朵、人物、花鳥,精巧絕倫。原想以此手藝傳于世,后見銷售飾物者稱為自己制作,遂憤然改習繪畫。他早年已負盛名,宣德年中被薦入宮中,畫院畫師在仁智殿呈畫時,第一幅畫就是戴進的《秋江獨釣圖》,畫一紅袍人垂釣水邊。原本畫家敷紅色最難,戴進獨得古法,但為同道所嫉妒。待詔謝環乘機在宣宗面前挑剔說:“畫雖好,但很鄙野?!毙趩柟?,謝回答:“紅品,官服色也。用以釣魚。失大體矣?!毙邳c頭稱是,于是戴進被排擠。戴進在京不得志,回杭州,以賣畫為生。后雖曾一度人宮,但主要藝術活動和影響是在民間。戴進的父親戴景祥是個畫工,戴進的直接繼承者有其子戴泉,女婿王世祥,弟子方錢、夏芷、夏葵等,形成浙派體系。

作為明代最有成就的畫家之一,戴進在繪畫史上是屈指可數的全才。山水、神像、人物、走獸、花果、翎毛,無不精能,獨步當時。不僅如此,他的繪畫風格也呈現出一種多樣性和復雜性,這和他廣泛吸取宋元諸家大師的表現技巧,并且善于融會貫通與發展創造有關。他的山水畫,取法郭熙、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等名家,兼用元人水墼法的傳統。大幅山水畫尤妙,境界開闊,使人有“凌虛御風,歷覽八極之興?!碑嬶L上以院體為主,畫面有工整與粗放的變化,也有師法宋人的兩種面貌,并兼有融合宋元水墨畫法為~體而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一面。戴進的人物畫主要題材有神仙道釋、歷史故事、名人隱士、樵夫漁父等,所畫神像的威儀,鬼怪的勇猛,衣紋的設色,均駕輕就熟。衣紋畫法多用鐵線兼蘭葉描,時而蠶頭鼠尾,行筆頓挫有力,有工筆和粗筆兩種面貌。戴進的花卉花果也極俱精絕,有工筆設色和水墨寫意兩種面貌,早年畫風勁秀,工整的較多,到中、晚期筆墨趨于豪放,蒼健挺拔,早年多用方筆,晚年多用圓勁婉轉的筆法處理。戴進喜作葡萄,以配鉤勤竹,蟹瓜草,奇而甚。

戴進生前和死后一段時期,世人對他的評價有的十分高,朱某堊稱其為“本朝畫流第一”(《畫史會要》)明李開先謂之:“畫如玉斗,精理佳妙,復為巨器?!?《中麓畫品》)董其昌稱“國朝畫史以戴文進為大家”。

歷史證明戴進的成就和影響是無法抹殺的,他開創了中國第一個以地別為派的畫系,他是浙派的首領,在明代中前期畫壇上可謂是最大的一位畫家,在畫史上,他也代表當時山水畫的最高成就和一代風貌。

戴進死后,“人始推為絕藝”。名氣更大,其畫價升百倍,追隨者頗多,全國上下,宮廷內外,形成一股風氣,成就較高的有汪質、吳偉、張路、蔣嵩、汪肇、張復陽、沈仕、史文、陳鶴、李著、姚一川等,當然師法戴進而不能著名于畫史的人更多,浙派作為明代中前期最大的一個畫系。其隊伍是十分龐大的。其中吳偉亦是浙派名將,他被人稱為江夏派之首,但江夏派實際上是浙派的一部分。

藝術市場的潛力股

雖說浙派歷史地位突出,學術價值較高,但在藝術市場中卻表現一般,遠沒有其后取代它的吳門畫派價格高。但這并非因為浙派流傳的作品相對少,比如戴進流存作品較多,早、中、晚期及各種題材的代表作品都有流存,大多藏于國內及國外各大博物館內。故宮博物館藏有多幅精品,如代表作《雪山行旅圖》軸,粗筆寫意,水墨蒼勁。故宮還藏有早期的《洞天問道圖》、《歸田祝壽圖》卷,晚年的《鐘馗夜游圖》等,最晚作品73歲作的《南屏雅集圖》卷,用筆圓勁,格調蒼老。上海博物院收藏四幅,其中《仿燕文貴山水》軸,水墨點染,表現煙霧彌漫的景色,風格獨特。再有62歲作的《青山積翠圖》軸,筆墨勁爽,略帶寫意筆法,署年款正統己巳。

臺灣藏《長松五鹿圖》卷,筆墨疏放,為晚期作品,另一幅人物《羅漢》軸,為中年時期典型風格,下筆很重,粗獷而不輕飄,氣勢充沛,獨具風貌。天津藝術博物館藏的《雪巖棧道圖》軸,屬仿郭熙一路的較早期作品。

有人評戴進畫藝雖高,但是“生前作畫,不能買一飽”。這種說法還需證實。但戴進一生經歷坎坷這是確證的。在戴進同時期仿他畫的作品已有證實。如故宮博物院藏的《三顧茅廬圖》軸,屬工筆“院體”一路的,筆墨稍為粗放。此幅真偽問題尚有不同看法,就其時代風格和技法,仍應屬于戴進同時期作品。

在現今世界兩大拍賣行拍賣的作品中偶有戴進作品出現,引起買家興趣。1988年佳士得推出一幅設色絹本:157×103.5厘米的大幅作品《溪山會棋》軸,在競相投標后,以2.4萬美元成交。同年蘇富比也推出《漁家樂》冊頁,紙本,26.7×26.7厘米。以6600美元成交,兩幅畫價格都比較低。

據雅昌拍賣信息網統計,戴進從1996年至2008年,共有76件作品上拍,成交作品僅為40件,總成交金額8,860,795元,成交率為53%。其中價格最高的是上海敬華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2008秋季拍賣會,拍品號為0349的《秋山行旅》立軸設色絹本,成交價為336,000元,合每平尺8萬多元,其價位還是相當低的。

浙派的其他畫家市場價位也不高,吳偉的市場價格多在每平方尺5-6萬元之間,張路在每平方尺4-5萬之間,蔣嵩多在每平方尺3-4萬左右。其他成員畫價也不高。據業內人士分析,鑒于浙派突出的歷史地位和較高的學術價值,浙派的市場價格還會有所提升,關注浙派作品的收藏與投資,必將會有不錯的收益,它是未來藝術市場的一支不錯的潛力股。

猜你喜歡
吳偉筆墨畫家
酷炫小畫家
假日執法不停歇
八字與命運
再次相見
被虛假信息抹去的青春
為練筆墨才寫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