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性民族性與國畫藝術的發展(下)

2009-04-17 05:44崔慶國
鑒寶 2009年4期
關鍵詞:國際性藝術性國畫

崔慶國

按照社會發展的邏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就此而言,我們的經濟基礎還比較薄弱。無庸質疑,至今我國還不如發達國家有錢,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再加上新中國成立前我們國家幾千年來是被文人集團所統治,倡導的儒家文化又是一種在倫理上下功夫的管理,重農抑商幾乎是封建王朝的共同治國之策。

眾所周知,由于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我國最早進入了農業定居社會,我們的農業文明是世界上最長的國家之一。同時也影響到了我們藝術的發展,藝術作為一種意識形態。雖然有它相對的獨立性,但歸根到底是為上層建筑服務,這是由物質基礎所決定,因此我們的中國畫藝術就是農業文明的精神食糧。就此而言,中國畫藝術帶有很強的地域化特征,而當今世界發展的總趨勢已經不再以農業文明為主了,經濟基礎已經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所謂“筆墨當隨時代”。我們的中國畫藝術也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機遇。

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雖然我們的中國畫藝術在當今看來有很強的地域化特征,但由于幾千年來的不斷發展。我們的中國畫藝術形成了文化意義上的高度積淀,帶有很強的抽象符號化意義,在表達核心主題上,有它獨特的優勢。這正是中國畫藝術為何有生生不息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但在問題的另一方面,我們似乎有這樣一種感覺:中國畫藝術帶有很強的地域化特征——曾聽說過許多在國內已有相當藝術成就的中國畫家去國外辦展覽,盡管其藝術成就在國內已經非常高了,但在國外卻影響甚小,遠沒有像我們欣賞國外作品的那般狂熱,倒不是因為宣傳不夠,實在是由于很多外國人,還沒有接受我們的審美觀。就此而言,我們國畫的審美觀和表現體系,還應該具有更廣泛的世界性,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改良。

也就是說,國畫藝術必須在整體觀念上下一番功夫,把藝術性放在首要位置,克服由于筆墨本身或材料本身所帶來的局限性。比如,我們在欣賞達芬奇的經典之作《蒙娜麗莎》時,首先奪人耳目是其藝術性,這種藝術大美的蘊涵,使我們忘卻了材料的存在——它是用油畫顏料畫成的。就是我們在絲毫不懂油畫材料技法的情況下,同樣也被其藝術之美的力量所震撼。而我們的中國畫。之所以國人認為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原因之一是由于我們對中國畫材料首先已經有了較深的把握,在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參照下,我們認為取得這樣的成就已實屬不易,但在藝術性的發揮上,卻大打折扣,這種情況不得不引起國人的重視。

當今時下,多數人形成了這樣一種共識:既然國際性是基于各民族風格的確認,那么中國畫的發展,必須在貼近中華文脈的基礎上進行改造,首先必須解決筆墨問題。應該說,這樣的觀點是沒有錯的,但倘若把這一觀點作過激的發揮。往往會導致另一種結果:過分的強調筆墨,也就是材料本身的作用,換句話說,純就筆墨而言研究或創作中國畫,這樣就把中國畫的審美內涵從一個高層次的文化層面降低到一個低層次的純技術層面。這種解讀方式,將使繪畫推到原始時期,將本屬文化和精神層面的東西退回到技術層面。例如清末仿古派“四王”的藝術,就陷入了一種對筆墨本身的盲目崇拜,滑落到一種純技術的層面而顯得無創造力可言。

歷史是一面鏡子,能清楚的折射出前人所走過的彎路,有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在同一個地方第二次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人是愚昧無知的”。反思歷史,是為了順風行船。吳冠中曾經說過:“筆墨等于零”。好多人不同意這種觀點,我也不同意這種觀點。雖說筆墨不等于零,但筆墨重復等于零。

正所謂“第一個形容女人是花的是聰明人,第二個形容的是傻瓜”。因此不管你在創作道路上采取何種沿習方式,但起初必須建立這樣一種觀念:技術性是為藝術性服務的,藝術性是作品的靈魂,是任何創作所追求的最終目的,也是吸引接受群體諸多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不可否認。固守筆墨不應看作保守,它應該是對中國傳統繪畫規律的深入認識。我們應該根據個人條件,主動找尋出自身與筆墨的關系,尋找到筆墨在自身藝術道路上的位置,這同樣是當今畫家的首要問題。絕不是把筆墨的基本功當成繪畫。道理雖然看似過于簡單、直白,好像不值得一提,但坦率地講,不犯這種錯誤的人難道沒有嗎?似乎為數還很不少,其中包括已經從事好多年。已有所成就的國畫家在內。

再比如,中國畫審美體系中,有“計白當黑”的說法,此種理論包含認識和技法兩個層面,好多的國畫作品都把這一觀念作為一種創作參照,但形成的作品往往顯得過于凌亂和瑣碎,東一塊,西一撮,用國際性藝術標準來衡量,很難說有整體性,好似許多幅不同作品無規則的擺放在一起一樣,也許這正是外國人無法接受中國畫藝術的原因之一吧,如此看來。受“計白當黑”影響下的中國美學整體觀也有待進一步改造和提升,方能在國際化藝術道路上大踏步前進。

當然,在源于民族性的基礎上,走國際化藝術道路,還要有一個文化心態問題。就國際性和民族性這兩種相輔相成的趨勢而言,中國畫要發展,就要沿著它自己特有的軌跡。在今天這個所謂的信息龐雜的時代,中國畫藝術要取得新的發展,需要一批有強烈文化責任感的畫家,在各個方向,各個門類。創造出具有時代感的作品來。作為一個致力于中國藝術發展的畫家,第一就是要有自我的、強勢的、高遠的文化心態。在當下這個西方觀念無孔不入的時代,我們要將自己的藝術送上世界藝術的大舞臺,就要求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強勢文化心態。

猜你喜歡
國際性藝術性國畫
國畫《鰷魚》
國畫《鲿》
《難忘歲月》(國畫)
全球變暖形勢下相關政策工具運用研究
數學課堂提問七要
如何為我們的教學語言插上飛翔的翅膀
電子商務企業CEO的形象管理策劃
論“民族性”與“國際性”的結合
國際性 歷史性 現實性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