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灰巖上造綠富民

2009-04-21 05:17賀建新
農民科技培訓 2009年3期
關鍵詞:飛播栽樹石山

賀建新

進入湖南省隆回縣境內。筆者眼前頓時一亮:公路兩旁青山疊翠,濃蔭匝地,高大的翠柏和挺拔的國外松叢生交錯,滿眼的綠色像帷幔一樣極盡鋪張,一層一層推向遠方……

這個20多年前還是光禿禿的石灰巖山。經過科學造林,終于披上了綠裝。這項造林工程的實施者便是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隆回縣林業局原副局長張世模。

1958年,張世模以優異的成績從湖南林業學校畢業,在輾轉于邵陽、洞口、會同等地進行了兩年林業調查后,于1960年來到了隆回縣。當時的隆回縣由于大煉鋼鐵等原因,山上的樹幾乎被砍光,到處是裸露的石灰巖山。沉甸甸的死灰色壓得人透不過氣來。那一年的夏天,張世模到隆回大東山林場辦事,在桐木橋下車后,還要走10多公里路,周圍全部是光禿禿的石山,一路上連一棵遮陰的樹也沒有。甚至覓不到一點綠色。在火辣辣太陽的炙烤下。路面泛起灼人的熱浪。張世模穿著一雙皮草鞋,雙腳燙出了許多水泡。當地村民告訴他,這里的石山從不長樹,每年清明祭祖,連一根用來“掛青”的小木棍都找不到。張世模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山上長不出樹,是林業工作者失職啊!他暗暗記下了這里的地名,下決心一定要在石灰巖上種出樹來,將石山變成綠洲!

張世模開始攀登隆回境內一座又一座石山,仔細觀察石山的縫隙,潛心研究石山的構成,思考如何栽種才會有利于樹木的生長。并四處尋找耐旱的樹種。有一次,在荷香橋公社境內的一座石山上,他意外地發現兩棵柏樹和一棵楂木。堅強地佇立于石縫中。他興奮極了:這里的石縫中能長樹,只要栽培得法,其它石山也一定能長出樹來。就在他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文化大革命的風暴卻將他拋進了人生的谷底,因為家庭出身的原因,他被造反派押回原籍,關押批斗審查。至今,他的手腕上還可看到當年遭捆綁留下的傷痕。

水來泥就走,水動沙就流,有了鍋中米,又愁灶中柴——這就是隆回上世紀七十年代前的真實寫照。窮且不墜青云之志,1973年,張世模被安排到縣林業局辦公室工作,但他卻志愿放棄舒適的機關工作環境,申請到干山苗圃場當一名林業技術員。干山就是當年張世模銘記于心的那個沒有一棵樹的石山村。他沒有忘記當初的誓言,他要在那里實現綠化石山的夢想。

聽說張世模要在干山的石山上栽樹造林,村民們都搖頭: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都沒有找到在石頭山上栽樹的辦法,你能夠栽出樹來么?有人甚至編出了諷刺他的歌謠:張老夫子發癲了,石頭山上栽樹了,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困難并沒把堅強的張世模嚇倒。為了打消村民們的疑慮,張世模反復向他們宣講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每天晚上還給村民們講課,傳授科學造林的專業知識。據當地老人回憶:那時的張世模幾乎在玩命。每天穿行在石山上,腳蹬草鞋,穿一條破舊的短褲。腰間捆一條粗粗的汗巾,赤裸的上身被太陽曬得黑油油的。他起早貪黑,與村民們一起荷鋤下地,一起挑土挖坑。甚至充當開山碎石的炮手。有一次,石山上有一眼炮沒有炸響,他拉開前往排除啞炮的村民。自己挺身向前。在離啞炮一米多遠的地方,突然一聲巨響,啞炮意外炸了,他被巨大的氣浪掀出一丈多遠,雙耳由于受劇烈振動失聰達兩個多月。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干山村的800多畝“火焰山”全部披上了綠裝,栽種的柿樹、棗樹和本地柏成活率極高,傲然挺立在石縫中。透出勃勃生機。村民們徹底服了張世模,有人又編了一首詩:亂石林立萬樹生,石林上面播森林:下林千年不見長。上林一目增三分。

石灰巖上造林成功后,1984年。隆回縣開始了大規模的石山造林。張世模擔任了縣林業局副局長。成為隆回縣石山造林的指揮員。桃洪鎮楊柳村是張世模的又一個造林點。該村九組和十組共700多畝石山上只有三棵樹,被人戲稱為“三毛村”。那一年的盛夏,張世模帶著6名技術人員上山組織造林。村里一些老人滿腹懷疑:從來只有春天栽樹,哪里見過夏天栽樹的,苗子不被太陽曬死才怪呢。張世模胸有成竹地挖好示范坑穴,將自制的木模放進村民們挖好的穴里,檢驗是否符合技術要求,一個穴一個穴地套,直到全部合格。然后將一只裝有營養土的小塑料袋(內有幼苗)置于穴內。運用這種獨特的容器苗移栽法,能使幼苗成活率高達96%。村民們看到張世模栽下的幼苗不僅沒有被太陽曬死,反而鉚足勁地往上長,嘖嘖稱奇,上山挖穴栽樹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短短幾年時間,“三毛村”700畝石山上已是松青柏翠,成了聞名遐邇的“綠化村”。

1986年開始飛播造林。飛播要求必須先做發芽試驗,發芽率符合省定標準的種子才允許裝上飛機。為了提高馬尾松種子的發芽率,張世模將消毒后的種子擺放在吸了水的藥棉上。再用薄膜包上,放進內衣口袋,夜晚穿著內衣睡覺,依靠人體恒溫催其發芽,最多的一次,他身上綁了34個薄膜包。就這樣,保證了隆回種子的發芽率遠遠高于省定標準,也保證了隆回飛播造林成效率居全國第一。從此,隆回的一個個石灰巖山頭都綠了起來。全縣共完成石山造林18萬畝,其中栽植柏木、刺槐等用材林14.6萬畝。栽植柿、棗、楊梅等經濟林3.4萬畝。昔日怪石嶙峋的“火焰山”變成了鳥語花香的“花果山”,創造了“萬頃石山、萬頃林”的人間奇跡。

1984年到1997年間,在張世模的組織指揮下,隆回縣石山造林近15萬畝,全縣的森林覆蓋率提高了4個百分點:總價值達到10.5億元以上:為石灰巖地區人均增加有林地面積0.4畝:控制了近15萬畝石山的水土流失和巖面輻射,使石山成為了林茂糧豐之地。隆回的石山造林開始名揚全國,張世模贏得了老百姓的衷心愛戴,成為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從營造第一片杉木開始,張世模用堅實的興林舉措盈乎上下,用滾燙的創業熱情“遍地燃燒”。這如滾滾春潮,奔騰激蕩,演繹出了高亢激昂的“綠色交響曲”。

張世模退休后,其奉獻精神換來了山嶺的綠野茫茫,使全縣林業事業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強勁勢頭,實現了“生態優良、產業發達、城鎮優雅、生活富裕、林風文明、管理科學、林區和諧”的總體目標。贏得了山青、村美、民富、林茂、糧豐的喜人局面。張世模在林業戰線上奮戰了46個春秋,創造了我國林業史上的“三個第一”:石灰巖石山造林全國第一,飛機播種造林成效率全國第一,全國首創泡桐根段育苗并獲得成功。經張世模組織的石山造林、長江防護林工程、飛播造林和消荒造林等各類造林總量達到132萬畝。至2005年末,隆回縣森林總蓄積量達到688.75萬立方米,是1975年的7.115倍:畝平蓄積量由1975年的0.58立方米躍升到4.1立方米,高出全省平均值1.75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1975年的35.3%上升到54.9%,林業GDP增加到7.4億元。據不完全統計,全縣20多萬畝經濟林和用材林每年創收2.77億元,農民每戶年增收205.3元。2007年3月,隆回縣成為湖南省第一一個榮膺“全國綠化模范縣”榮譽稱號縣,2008年又被評為“全國退耕還林工作先進縣”。

如今,石灰巖上的綠色林木,成為了隆回新農村一道美麗的風景!

猜你喜歡
飛播栽樹石山
商洛市飛播造林歷史回顧與成效分析
巴音溫都爾沙漠飛播造林主要技術措施
戀上云石山
我家就在云石山
邯鄲市太行山區飛播造林經驗
我國飛播造林技術研究概述
爬三分石山
石山界
小猴栽樹
栽樹人——致楊善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