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管理學原理在中學教師管理制度中的運用

2009-04-21 03:59方文亮
當代學術論壇 2009年2期

方文亮

摘要:本文借助自己從事中學教育多年的經驗,憑自己對中學教師管理制度的理解,從行政管理學幾個基本原理出發,多方面分解中學教師管理制度。最終認為中學教師管理制度在遵循系統原理、人本原理、彈性原理、能位原理等等基本原理的規范下,將會更好的有助于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從而更有利于學校素質教育的展開。

關鍵詞:教師管理制度;系統原理;人本原理;彈性原理;能位原理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毫無疑問,教師是各個中學學校的最大財富。為了使教師能夠持續地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教研和教學資源,為學校的健康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各個中學都意識到應該更加有效的對教師進行管理?;诤侠碛行У闹袑W教師管理制度在對于中學教師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對于促進教師職業生涯良好發展,造就一支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圖在行政管理學基本原理基礎上為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中學教師管理制度提供一些參考意見。行政管理原理是人們在長期的行政管理實踐經驗基礎上,對行政管理活動規律的理性認識,作為行政管理學研究的基本成果,它在普遍意義上能指導人們的行政管理實踐,本人以為要有效組織中學教師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學中以下原理可以加以合理運用。

一、系統原理

系統原理是指在管理活動中必須樹立系統的觀點,根據系統的觀點去認識管理和指導管理活動,從管理系統整體出發,在確定和不確定的條件下,對管理的對象的各種要素及其相關關系進行充分的,科學的,系統的分析和綜合,從而更好地實現管理目標。對于教師管理制度來說,對教師的任免、使用和考核就是一個連續封閉的系統工程?:對教師的任免,應該因崗置人,因人設崗,充分發揮每個教師在系統內的最大功效;對教師的使用和考核過程中的資料收集、分析處理、信息反饋也應該在系統內整體考慮。在現代化的今天,對教師的任免、使用和考核的系統管理可實施網絡化信息管理機制,全方位地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化和網絡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有效地實現信息流通和共享,從而有效的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學??梢岳眯@網絡和辦公自動化系統,設置有關教師任免、使用和考核情況的專頁,定期公布教師的階段性考核結果,讓執行機構(人事處)、接受部門、教師本人及時了解全部教師的工作情況,減少信息不對稱的發生,使教師管理制度這一系統工程更加有效地運作。系統原理下的中學教師管理制度還應該引人反饋機制。積極妥當的反饋機翩對于人才培養、流動和引進,以及加強教師的聘后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通過反饋機制能及時掌握教師管理實施的過程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從而促進教師管理制度的微觀調整;其次,通過信息反饋機制可以了解建立教師管理制度過程中的有利條件、不利條件和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傳遞到指揮中心(主管校長)、執行機構(人事處)和接受部門,成為修正、完善教師管理制度的依據。更重要的是能及時通過主動調節教師管理制度中的不刺因素,從而進一步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另外中學教師管理制度的系統運行還不能缺少監管部門的監督。監督包括事前監督、過程監督和聘后監督,監督部門可以根據中學教師工作的特點,積極探索并運用行之有效的監督方法,達到準確地、客觀地反映教師管理的整個過程,為推行中學教師管理制度改革,有效推進“人才強?!睉鹇缘膶嵤┳龀鰟撔滦载暙I。

二、人本原理

中學教師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管理使用教師,使教師為學校、為社會創造最大財富。那么其對教師的管理就應該遵循人本原理。人本原理,顧名思義就是以人為本的原理。它要求人們在管理活動中堅持一切以人為核心,以人的權利為根本,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力求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其實質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教師是學校主體,教師的參與是學校有效管理的關鍵;使教職員工的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發展是現代教育管理的核心;為教職員工的發展提供服務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人本原理要求中學教師管理制度能夠為教職工的物質滿足和精神滿足提供動力支持。通過科學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物質動力方面,學校應該實行校內崗位津貼制度,要較大程度地拉開收入差距,從“平均主義”獎勵方式轉變為以績效論功行賞的人才激勵模式。讓重要崗位上的優秀人才有較高的收入,實現真正的“優才優酬”;讓重點崗位上的骨干人才有穩定的收入,實現真正的“多勞多得”;讓基本崗位上的一般人才也有適當的增收,實現真正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加大對重點學科帶頭人和關鍵教學崗位教師的物質待遇等等。適當的物質動力有利于各類教師工作積極性的發揮和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我們在完善教師管理制度過程中要堅持按需設崗、以崗定津、崗變薪變的原則,淡化身份管理,強化崗位意識,體現職能差別,通過崗位聘任形成切實科學的競爭激勵機制。在精神動力方面,對于教師來說,實現精神的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得到社會的認同。他人的尊重;事業的成功等等更具有激勵作用,而且在特定的情況下可能發揮比物質動力更大的作用乃至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完善的教師管理制度,更應該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營造和諧的人文氛圍,以精神動力激發教師的獻身精神。首先,學校應該狠抓師德建設,良好的師德風尚是學校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動力。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師德,優秀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師德,只有師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夠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其他教師進行無私交流;只有師德高尚的領軍型人物才能夠擔當起學科帶頭人的重擔;同樣,只有將師德意識廣泛地散播到教師隊伍中,我們的教師才能夠心無旁鶩、淡泊名利、樂于清苦、甘于奉獻、潛心教學、沉穩踏實、厚積薄發。我們要將師德建設落實到學校管理的政策導向中,建立有利于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其次,加強校風建設,校風是一所學校整體精神風貌的體現,從教師的層面而言,它是教師在教學、科研等一系列活動中形成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水準、思想觀念等諸多方面的綜合凝練。一流的學校必須有自己的境界,有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追求,有自己的品味。我們要將校風的整體思想層層分解,轉化、融入到教師的個人目標中,使教師按學校的辦學理念結合學校的發展定位,通過自身的積極努力來實現個體的發展,以保證目標的實現??傊?,合理的教師管理制度應該遵循人本原理,確認教師的主人翁地位,制定能夠滿足教師需求的目標,設計為教師服務的管理模式,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參與。

三、彈性原理

彈性原理作為現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之一可以表述為:管理必須保持充分的彈性,以適應客觀事物各種可能的變化,才能有效地實現動態管理。彈性原理應對著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在教師管理制度中,管理變化因素多、涉及面廣,因此必須注意貫徹彈性原理,運用彈性管理方法來提高管

理的效能。彈性原理貫穿于教師管理制度的始終,要求在教師管理的各個環節,均應保持可以調節的彈性,尤其在關鍵環節上要保持足夠的余地。以考核為例,首先對于重點發展建設的特殊人物,結合不同的建設目標和培養目標,要實行不同于其他人的考核政策,對于高層次人才的考核評價要著重其創新能力,充分考慮教學突破是非線性的;其次,因為學科的差異和崗位的不同,應該實行分類考核,考評體系的設計須與崗位要求相結合,與職位的能級相對應。這就利用彈性原理正確處理了普遍性問題與特殊性問題的關系,對特殊的個性化的問題要采取個性化處理方式。另外一方面,彈性原理還要求教師管理制度整體上也要保持彈性,彈性的教師管理制度有助于學校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國家政策的改變等等。

四、能位原理

能位原理中的“能”是指機構及其人員的才能,“位”是指人員所處的崗位或者職位。一個人在不同的崗位上,可發揮不同的作用,產生不同的結果。用其所長,可能成為一名開拓型人才,甚至做出豐功偉績;用其所短,可能得不到滿意的工作成果。甚至一敗涂地,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謂的能位原理,就是根據人的才能,把人員放到相應的崗位或者職位上。能位原理要求我們的教師管理制度能夠有效的配置教師資源。要大力倡導“教學本位”制,把許多教學水平高、學術能力強的優秀教師,以及團隊的學科帶頭人合理、有效地配置到教學、教研崗位上,杜絕“教學關系化”,教師官僚化,更要杜絕用“官銜”獎勵教學黑馬的做法。

另外有效的管理要建立一個合理的能級的崗位和職位體系。在組織結構的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和操作層中,穩定的能級結構應該是金字塔結構。一個標準合理的金字塔結構能確保管理機制的合理運行,有利于實現人員的動態組合與學科交叉,確保隊伍承接大量教學項目和提高教研水平。因此我們在構建學校教學團隊的金字塔過程中,首先要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在團隊中的主導、凝聚作用;其次要加強各學科梯隊帶頭人在團隊中承上啟下的支撐作用;最后夯實普通團隊成員的基礎作用。讓每個教職工人員各司其職,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使教學管理輕便快捷的良好運轉。

當然我們行政管理學中的其他原理,比如信息原理,效益原理等等對教師管理制度的改善同樣能起重要作用,應篇幅有限,這里就不一一細述??傊姓芾韺W原理與教師管理制度的合理結合將更加有利于學校在建設素質教育目標的指引下,通過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全面激發教師的自主創新動力,以達到教師管理制度的最終目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