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等師范教育寫作課中的實用文體教學

2009-04-21 03:59鄧鐵男
當代學術論壇 2009年2期
關鍵詞:師范教育

鄧鐵男

摘要:高等師范教育寫作課在眾多傳統學科的擠壓下,生存狀態令人堪憂,甚至到了沒有出路的境地。本文重申寫作課的重要性,并提出重點加強實用文體教學的觀點,與同行探討。

關鍵詞:師范教育;寫作課;實用文體教學

寫作課是高等師范教育中文系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但是在各高師院校往往將其放在一個角落里來對待,無論是對師資的培養,還是對課程的投入、課程的重視程度都遠遠不夠,是一門被打入“冷宮”的學科。如果照著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寫作課在高等師范教育中已經沒有出路了。高等師范教育如此對待寫作課正確嗎?顯然是不正確的,這就需要我們尋找新的辦法,改變寫作課目前的尷尬狀況。

一、教學定位要準確

寫作,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實踐性精神創造活動。就其過程而言,寫作是借助書面語言傳遞信息,表達思想、情感和認識,制作文字作品的精神勞動。通常我們將寫作分為廣義寫作和狹義寫作。廣義寫作就是關于普通文體的基礎性寫作;狹義的寫作一般專指作家的寫作,即文學寫作。

我們弄清楚了寫作的概念,就應該思考高等師范教育的寫作課應該側重于哪些方面,如何來開設。有些高師院校只重視寫作的基礎理論,而忽視了具體文體的講解,使得學生們誤認為寫作課是一門不得不開的課程,在學完寫作課程之后,寫作能力沒有實質性的提高,在學習生活中還是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只是通過寫作課了解了許多寫作理論,現實指導意義不大。還有的高師院校只是簡單講解寫作的基礎理論,把重心放在文學文體寫作上,提高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這兩種情況都是片面的,不夠科學的。我認為高師院校的寫作課教學,應該以寫作基礎理論為根基,以文學文體教學為輔助,將實用文體教學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對學生實際寫作能力的培養,真正掌握寫作的基本規律和方法,寫出一手好文章來,實現既傳授寫作本領又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雙重任務。

好的課程設想應該有好的教材來輔助,但現有的高等師范院校的寫作課教材對實用文體重視不夠,比如現在好多高師院校使用的由尉天驕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3月第一版的《基礎寫作教程》一書,共為十章內容,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至第七章都為寫作的基本理論,第八章是散文,為文學文體,第九章是科普文,第十章是評論文??v觀全書,僅僅是第九章、第十章兩章為實用文體,可見實用文體在此書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再看由董小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6月第一版,2007年4月第20次印刷的《現代寫作教程》,全書共12章,只有第6章的新聞文體,第8章的理論文體和第9章的實用文體屬于實用類文體,實用類文體只占全書的四分之一,可見該書對實用文體的重視也是不夠的。由此可見,要重視實用文體教學,首先就應該在教材編寫上突出實用文體的地位,這樣才能更好的彰顯其重要性。

二、培養目的要明確

大學學習是學生投身社會的前期準備,“應世”是他們的急務。社會需要英才,但英才是通才基礎之上的英才。人首先是社會的人,因此必須具備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其中,極為重要的就是實用寫作能力。有些學者認為。高等師范教育是培養中小學師資的,不必要把實用文體的寫作教學放在重要的地位。這種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一個人不管他具有多么高深的專業知識,不管他要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但如果連一份像樣的實用文書也寫不出,自然很難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無法正常交流,也就難以適應工作,適應社會。因此,應當強化實用寫作能力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需要一個講解-練習-評析-再練習的反復過程,非朝夕之功可奏效的。正如我在講課中對學生所說的,寫作課要本著“以講為輔,以練為主;精講多練,重在實踐”的原則,使學生在學完寫作課后能“學有所得,學能所用”。

通過對寫作基本知識的學習以及寫作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常用實用文的寫作技法,不但能完成學年論文,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任務,而且在教師的指導下,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能夠獨立撰寫各類實用文體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不管從長遠看,還是從學生眼前的利益看,寫作課所肩負的使命不光是向學生傳授寫作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把所學到的寫作知識轉化成寫作技能,因此,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用寫作能力責無旁貸。這就要求教師加強教學研究,及時借鑒新理論、新觀念,以提高教學效果。

社會上多有大學畢業生因不會寫自薦書、通知、調查報告之類而不能勝任工作或者失去競爭力,或許他們寫起詩歌、散文、小說來相當不錯。何以如此呢?究其原因是寫作課沒有應社會所需,急社會所急?,F在的高師院校的畢業生也不全是去做教師,隨著全社會就業壓力的加大,相當一部分師范院校畢業生不能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他們就需要到社會上自謀出路,因此,適當的實用文寫作能力就成為他們面臨就業壓力,成功就業的一門必要本領。

三、教學重心要抓牢

寫作教學既然加強實用文體教學,那就應該有所側重,抓牢寫作教學的重心,即實用文體的寫作教學。教學內容要既有廣度,又有針對性。廣度,是指內容要廣泛,行政公文、規章文書、會務文書、事務文書、禮儀信函、經濟文書和科技文書。如此多的內容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不可能全部講完,這需要教師精講部分內容,其余的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學。針對性,是指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講授,如,新聞專業要講授消息、通訊、專訪、評論等文體的寫作方法。

為了保證實用文體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還應該改變原有教學方式:

1、創造一個和諧、輕松、愉快、合作的課堂學習環境。

改變填鴨式教學,采用討論式教學,加強互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質疑、大膽評論。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要根據社會現實,編選適當的案例,多進行例文分析和病文分析,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適當調整教學程序。

教材一般都是按概念-分類-作用-特點-文體舉例-寫作、注意事項及要求的體例進行編排。教師上課不可墨守陳規,以精講多練為原則,由例文分析人手講解文種的寫法特點、注意事項及要求,這樣化枯燥的抽象說教為生動可感的具象。然后再進行病文分析,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進行分析、討論,在比較鑒別中進一步掌握寫法。

3、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實用文體寫作重在應用。因此,必須多寫多練,使學生在練習中加深理解。在練習中達到鞏固和提高??刹扇∧7戮毩?,依照課本例文,按教師命題要求學習寫作規范的實用文;填補練習。對一些實用文有意省略寫作格式要求的某些部分,然后讓學生予以補充完整;改錯練習,找幾篇在格式或內容上有錯誤的實用文讓學生進行指正;比較練習,引導學生對相似文種進行多方面比較,辨其異同;情境模擬練習,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換位,可使學生真正把握實用文書內容的處理方法。

4、精心設計,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有利有弊。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對于寫作教學而言,多媒體主要用于范文分析、病文分析或講評學生作文,將整篇文章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屏幕上與學生共同進行分析、探討和交流。并隨時在網上找一些社會現象,和同學們一起討論,既了解國家和社會形勢,又使書本上的知識與社會應用緊密結合,使學生容易集中精力專心思考,也易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接受。

猜你喜歡
師范教育
我國近代師范教育思想發展研究綜述
從《平凡的世界》探析師范教育在培養人文情懷上的重要性
師范教育的傳統與變遷
淺談師范生的數學教學語言技能培養
新課改下教師師范教育理念探析
山區高職師范教育的現狀和問題分析
晚清師范教育發展的制度變遷分析
教師資格“國考”的革新及對師范教育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