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S”管理在幼兒班級自主管理中的應用

2009-04-21 03:59孫曉艷
當代學術論壇 2009年2期
關鍵詞:學具常規規則

孫曉艷

摘要: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為主要內容的“5S”管理,與幼兒園班級管理有機結合,靈活運用,可在培養幼兒規則意識、自我服務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5S管理;自主管理;規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合理的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币浴罢?、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為主要內容的“5S”管理,是一種通過規范現場、現物,營造有序環境,培養良好習慣的管理方法,其最終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質。為此,我們在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中探索性引入“5S”管理,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在一定的規則和規律下成為自立、自主、自律的人。

一、培養有序意識,讓標記告訴孩子“我該怎樣做”

在生活環節中運用“5S”管理,使日常規范融入環境,讓常規管理變得輕松。老師可以借助圖示標識,提醒幼兒參照圖示做好相應的準備,幫助幼兒建立生活常規。如每天幼兒午睡時脫下的鞋子,常常散亂的扔在地板上,不但影響了臥室的整齊和美觀,還要在起床時到處找鞋。老師就給幼兒每一雙小鞋子準備一對小腳板,選用多種顏色,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小腳板并將其貼在自己的小床下面,讓孩子學會擺好自己的鞋子;在活動區,為了解決孩子們在排隊和換鞋子的時候出現的隊伍擁擠、椅子凌亂等問題,老師就以紅色(女孩子)和蘭色(男孩子)的線條設立“排隊區”、“換鞋區”等,讓孩子懂得按序排隊和擺放椅子,使班級形成有序的生活氛圍。

二、培養規則意識,讓每個物品都有一個“家”

活動室里的玩具、學具多種多樣,要做到按規律擺放,讓孩子自主收拾、整理物品,老師就必需做大量的工作。運用“5s”管理,讓所有的物品都有自己的標簽和位置,不但可以減輕老師的壓力,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有序取放物品的能力。如為物品配上標記,并在擺放的位置貼有相應的標記。標記應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小班幼兒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的特點,所以可用實物照片或圖片、圖形、顏色等作為標記;中、大班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較強,可使用漢字,還可以請孩子自己設計標記圖。幼兒每次玩完玩具或操作完學具以后,就能夠按玩具上的標志尋找相應的柜子進行擺放,令柜子整齊有序。同時,在擺放學具的柜子上每隔一段距離畫上一條紅線,每一排的學具都不能越線,既規范了學具的位置,也便于幼兒收拾和檢查,培養了他們的自我服務意識。

三、培養參與意識,讓孩子成為真正的小主人

要想使一個班級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動的發展,教師就必須掌握孩子發展的腳步,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來進行班級管理。在制定班級里的常規的時候,請孩子一起參與,尤其是中、大班的孩子,他們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好奇心極強,喜歡參與探索性的活動,不喜歡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在這個時期,作為老師應成為一個觀察者和協助者,鼓勵孩子自己去想,去討論,去嘗試,結合“5S”管理師生共同建立班級常規,幫助孩子從他律走向自律。由于自己參與建立,孩子都比較容易接受和遵守這些規則。如老師把孩子進行區域活動的情景用DV拍攝下來,然后引導孩子觀看錄象,發現活動時出現的問題:人數太多造成擁擠、脫下的鞋子擺放得很亂、小朋友的聲音太大影響了別人、用完的材料沒有放會原處……老師和孩子展開討論,尋找解決的方法:“你們在進區活動時出現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最后經過討論制定出每個區域的活動規則,并請幼兒用繪畫的方式配上圖示,展示在各區域的墻面上,以提醒幼兒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

通過實施“5S”管理,建立人人有序的規范,對培養幼兒重視環境調治和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養成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幫助。

猜你喜歡
學具常規規則
常規之外
以低成本學具助力初中生物學教學
讓規則不規則
不如吃茶去
利用學具構造一道幾何反例圖形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破常規 獲巧解
二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