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懷堯獨家專訪陳丹青

2009-04-24 09:51吳懷堯
讀書文摘·靈感 2009年2期
關鍵詞:陳丹青美術館藝術家

陳丹青,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畫家。1953年出生于上海,17歲到農村插隊,期間開始自習油畫。1978年被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錄取。1980年畢業留校,任教于油畫系;同年以油畫《西藏組畫》一舉成名。1982年移居美國紐約,為職業畫家。2000年回國任教于清華大學,后因不滿招生制度而辭職。近年來在繪畫之外,陸續推出多部著作,均一紙風行。

先做一道選擇題。陳丹青是:A.海歸,B.教授,C.畫家,D.作家,E.公眾知識分子。

只要你知道這個人,或者根本不知道,但你做了這道題。任意選項,或者全選,都會有人告訴你:恭喜你,答對了!但陳丹青顯然不愿意接“公共知識分子”這頂帽子,他說:“中國連真正的公共空間還沒出現,哪里來的‘公共知識分子?”

2001年,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公眾人物”的陳丹青,在一個公開場合,激揚地說:“我們小時候在弄堂口,要是看見如今長得像謝霆鋒這樣的小白臉,二話不說過去就是幾個嘴巴,不為別的,誰叫他看上去那么小資產階級呢?!?/p>

2008年,這個身份復雜機智而敏銳的人,在接受《懷堯訪談錄》獨家專訪時,依然口無遮攔:“在國外,我們都是奴才,望不到邊的奴才?!?/p>

多少年過去了,陳丹青還是那個陳丹青嗎?他的多重身份,仍在決定著公眾面對的選擇題:他是多面的。

海歸

1982年初,即將迎來而立之年的陳丹青移居紐約,在異國他鄉度過了18年的“洋插隊”生活。他曾表示,自己在國外的生活并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拔业谝惶斓矫绹?,就面臨一個生計問題,我必須賣畫討生活?!?/p>

吳懷堯:1978年你考上中央美院油畫系研究生,兩年后畢業留校,工作一年。這是一部分知青的典型經歷。這些人日后分成兩撥,一撥留在本土,另一撥出國。你們這一代海歸相比民國時期的留學生以及五十年代留蘇學生,有哪些根本差異?對于現在大學生出國熱怎么看?跨過門檻,意味著創造與超越。你的出國,是不是一次跨過門檻的過程?在國外,讓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陳丹青:我對出國熱沒有看法。一個現代國家的國民本該出入自由,改革開放只是將事物恢復應有的狀況。在國外,最深的感觸:我們都是奴才,望不到邊的奴才。

吳懷堯:這種說法讓人詫異,能否闡述一下?

陳丹青:中國有老百姓,但沒有公民,有人口,但沒有現代人的概念,此外,各階層全是無比嚴密無比細膩的奴主關系:主子原先就是奴才,奴才則巴望有一天當主子,你仔細想想,不是這樣么?

吳懷堯:我很好奇,為什么從紐約回來之后,你的膽子變得如此之大?是什么讓你口無遮攔?你如何平衡藝術家與公共知識分子的雙重身份?

陳丹青:我少年時就口無遮欄??赡菚r沒人找我說話,文革時哪有媒體啊,即便有,憑什么找我?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膽子。和紐約市隨便哪個說說寫寫的家伙比,全中國的人差不多都給摘除了膽囊。我從不自稱藝術家,更不是知識分子,用不著“平衡”。中國連真的公共空間還沒出現,哪里來“公共知識分子”?

吳懷堯:那你對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陳丹青:我從沒想過給自己定位?!岸ㄎ?,這倆字也是近年回國后才知道。為什么要定位?定了位,人生就安穩、就有價值了么?我聽不少人動不動就說“我是作學問的”,“我研究這一行一輩子”,我就心里想:傻逼!

吳懷堯:如果說你的憤怒是一種高興,那么幸福是什么?

陳丹青:到我這年齡,活著,沒病,就什么都好。我不會去想:啊!我的生活與精神最近怎樣怎樣……不會的。我只是活著。

吳懷堯:我注意到,五月汶川地震后,你為賑災所繪的油畫《中國的山川》在一場慈善競拍中以165萬元拍出。有媒體報道,這筆善款將全部捐助給汶川地震災區,用于建立多所希望小學。這些小學,你會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嗎?

陳丹青:為什么要用我的名字?我從未想過。我也不知道這些錢會不會拿去蓋小學,甚至不曾指望錢會用在災民那里。只是我得做些什么,不是為了災民,只為心安。

吳懷堯:一個人用什么名字,或者接受什么樣的名字,自有其特殊含義。從字面意思來看,“丹青”是紅色和青色的顏料,借指繪畫。我很好奇,你的名字的來歷一一是父母取的嗎?如果是,那他們太有先見之明了。

陳丹青:我的名字是父親取的,弟弟名叫“丹心”。父親是抗戰那代過來人,相信“精忠報國”,信奉“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父親給我們兄弟倆起這對名字,當時哪料到我喜歡畫畫。

吳懷堯:據我所知,你的父母經歷過戰爭,逃難,你的祖父是黃埔軍校的軍官,打了半輩子仗,你的岳父也是軍人,也打了半輩子仗。你雖然生在和平年代,但所受的教育都和戰爭有關。小時候看的電影都是戰爭,然后經歷“文革”,這樣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對你性格的形成和人生道路,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陳丹青:我對苦難會敏感。但“苦難”這個詞現在被說濫了,惹人討厭。當我說對苦難敏感,意思是說:苦難是美的,假如進入藝術的話。我喜歡畫悲劇主題。孟德斯鳩說過,人在苦難中才活得像個人。

吳懷堯:你是上海人,上海曾經經過很多年的殖民文化的熏陶,經過風月流水的滌汰,你覺得這樣一座歷經過苦難的城市會產生什么樣的藝術?或者說,什么樣的藝術會適合上海?

陳丹青:除了殖民時期的建筑,“殖民文化”對上海曾經有過的“熏陶”早已被淘洗干凈了——不論這種熏陶是負面還是正面的。民國的上海藝術家作出了全中國最“洋氣”的作品,七十年代上海給出全國最左的無產階級文藝——八個樣板戲有四個是上海創作的——現在上海的藝術,整體上既不詳,也不左——我甚至不清楚上海提呈給全國哪些作品。譬如現在上海沒有一部驚動全國的電影。這種情況已延續十年以上了??墒窃谌氖甏?,包括七八十年代,全國都在等待上海出品的電影。

吳懷堯:前幾天我倒是看了一部電影,叫《海角七號》,臺灣的片子,看完后寶島是個美麗溫情有夢想的地方。最近你也寫了篇《日常的臺灣》,說臺灣人情好,早期時定居紐約,不以為珍貴,而今居住北京近八年,忽然置身臺北,就處處看得稀罕。在地理面積上,臺灣算是彈丸之地,但是卻接連出了不少厲害角色,諸如李敖、柏楊、侯孝賢、鄧麗君、白先勇、周杰倫等。如果我說,臺灣是目前中國最有文化或文化氛圍最好的省份,你會同意嗎?

陳丹青:一個省份不能和整個中國的“文化”或“文化氛圍”比較,但臺灣出人,不是因為文化氛圍,而是相對大陸,比較自由,比較地沒有遭遇文化上的毀壞與劫難。你去問問臺灣有頭腦的文化人,都對臺灣不滿意。

吳懷堯:在評述王家衛的時候,你說他“一看就是一個流氓”,很多人奇怪你為什么這么說。你平時喜歡看什么類型的電影?能否為大家推薦三部你覺得必看的電影?

陳丹青:媒體喜歡聳動,在我全部講演中只摘取這句話,并予夸張。那是形容詞,表示一種潑辣大膽的影像風格。事后家衛

請我吃飯,我說媒體只用這句話,他說對啊,不是流氓你怎能拍電影!即便從電影故事看,事實上歐美多少電影以黑幫流氓作主題。

我喜歡各種類型的電影。沒有一種類型是好的或不好的,要看拍得好不好。我很難推薦“三部電影”,那樣會對不起其他好電影:好電影太多了。

教授

2000年,作為“百名人才引進計劃”的一員,陳丹青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聘為教授及博士生導師;2005年,因對現行人文藝術教育體制不滿,他憤然辭職,由此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同年雜文集《退步集》出版,在讀者中產生巨大影響。

吳懷堯:你25歲時考上美院,其時正好是“文革”后各地高校全面恢復招生的1978年。據說在考大學的前幾天,你突然被取消考試資格,真有這事嗎?坊間還流傳一種說法,那年你以外語零分、專業高分被錄取。你在外語考卷上寫下“我是知青,沒有上過學,不懂外語?!彪S即交卷,離開考場,真是這樣?

陳丹青:具體情況就像你所知道的一樣。但考試前幾天忽然被取消資格,完全沒這事。那時國家拼命鼓勵所有年輕人考試,每個縣委公開發放申請表,誰都可以填表申請。國家十年不招生,急壞了。

吳懷堯:對任何一位想當藝術家的青年,今日的考試制度是不折不扣的荒謬與侮辱。要改變這種考試制度,關鍵點在哪兒?對此你是否抱有希望?

陳丹青:我對制度的改變與否,不抱希望,那是許多人的飯碗,不能隨便改動。我對出人才不絕望。人才是擋不住的。

吳懷堯:你小時候是乖孩子嗎?學習成績如何?有沒有翻墻越界手腕子給大人捉牢了的經歷?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有沒有打架與被打的經歷?

陳丹青:我小時候很乖,聽話,又很頑皮,叛逆。我想現在也差不多。媒體夸張了我的叛逆。許多記者一見我,發現完全不像他們想象的樣子,他們大概以為這家伙是個瘋子。

吳懷堯:有人問畢達哥拉斯,女人是否值得尊重。畢達哥拉斯說:她們有三個神圣的名字:起初被叫做女兒,接著被叫著新娘,然后被叫著母親。能否說說你對女性的看法?

陳丹青:上帝創造男女。我對女性談不出什么要緊的話,太多人已經發表過意見了。我也談不出對女性的“看法”,一個男人對女性不是抱有看法,而是被吸引,或不被吸引——這要看你面對一位怎樣的女性。我不會對太寬泛的詞語發表意見:“女性”一詞什么都沒說出,一位八十歲的老太太和一位五歲的女孩,都是女性,但你希望我回應的顯然不是這倆年齡段的“女性”。

吳懷堯:那我們來談男性吧,今年11月23日晚上,在北大的百年世紀大講堂,你和賈樟柯圍繞電影《小武》展開對話,冶卞座無虛席,掌聲和笑聲此起彼伏。學生們提問也很踴躍。退場時,我看見有個男同學沖著臺上大喊:“我愛你!”看得出,不少年輕人對你很是崇拜,不少聽上去“很深刻,很哲學,很迷?!钡膯栴},你也面帶微笑,耐心作答,你當時內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陳丹青:我喜歡小孩,喜歡看見年輕人。中老年人要么對年輕人討厭——年輕人處處提醒他們,你老了,快死了—要么看見年輕人會高興。我屬于后一種吧。我年輕時,凡是對我們笑的,善意的中老年人,我也會喜歡。

吳懷堯:既然這么喜歡年輕人,那你有生之年,還會參與體制內的教育嗎?

陳丹青:體制不變,我不會參與。

四冢

上個世紀80年代初,陳丹青曾被國中同仁認為是最具才華的油畫家。直至今日,油畫圈仍存在著“陳丹青情結”。他的“西藏組畫”被公認為文革后劃時代的現實主義經典油畫作品,在美術界及文藝界引起轟動:并獲得持久廣泛的關注、評論、研究與影響。所以,無論何時何地,他的畫家身份都不會被忽略。

吳懷堯:1979年你在拉薩畫的《西藏組畫》共計七幅,由于它們意識形態,以寫生般的直接和果斷描繪出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畫作公開后,轟動一時,被譽為文革后劃時代的現實主義經典油畫作品?,F在回頭看,你自己如何評價《西藏組畫》?它們的命運如何?二十多年來,說起你,大家總會想到《西藏組畫》,這讓你感到得意還是尷尬?

陳丹青:我覺得人不應該評價自己的畫。

吳懷堯:去年你的油畫《國學研究院》以1200萬元落槌:不久,《牧羊人》以700萬元人民幣起拍,經過幾輪叫價,最后以3200萬元賣出;這種價格,很多明清時期的畫作都達不到,對此你怎么看?很多人都以為藝術家一天到晚在數錢,實際情況如何?

陳丹青:我對太過瘋狂的事情,說不出看法。瘋狂不需要看法。目前不少幸運的藝術家可能是在數錢,但我自己知道,藝術家并不是天天在喝咖啡。真的藝術家幾乎都是工作狂,而且獨自工作。有誰會看見藝術家獨自工作的情形呢?工作是不能展覽的。

藝術市場問題的誤區之一,是媒體總要問藝術家,完全錯了,應該問買家和賣家,那是商場的事物,作品只是貨品,理論上和一雙皮鞋或一支口紅一樣。

吳懷堯:相比國畫,油畫畢竟是舶來品,但什么國畫就是賣不過油畫?

陳丹青:國畫被認為是紙本的,油畫是布面的。物質,以及保存的久長,似乎是價格的一個理由,當然,那是西方給出的理由。問題是中國在太多事物上認同西方的準則。董其昌與委拉斯凱茲(編者注:Velas-quez,又譯委拉士開支。1599~1660,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西班牙畫家)同代,可是黃的作品在拍賣行的起價甚至不如今日哪位中年畫家。而委拉斯凱茲要是有作品流入市場,可能數倍于我們一次拍賣贏利的總和。

吳懷堯:畫家黃永口稱美術館為墳墓,他說美術館展出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僵尸,不可能在美術館里學到藝術。對于這種觀點,你怎么看?請說說你對美術館的理解和定義。

陳丹青:美術館的確是墳墓。一個沒有墳墓的文明是不可想象的。黃永砅認為學不到東西,我沒意見。沒有一個場所能夠讓你學到或學不到“東西”,只看你想不想學。我喜歡進美術館,但不會想到學什么,只是喜歡走進去看,發呆。我對美術館無法給出定義,我只是看見,一個有美術館的社會與沒有美術館的社會,大不一樣。就目前而言,我們沒有美術館,現在的國家美術館只能叫陳列場所,不是真正的美術館,更沒有“美術館文化”,那是一個專業,“美術館學”就像“圖書館學”一樣,一整套觀念和方法?,F在的中國美術館就是輪流租場子付錢,畫馬馬虎虎掛起來,大家熱鬧一場,就算玩兒過了。

吳懷堯:美術界近十多年來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畫家村”現象。先是圓明國畫家村,繼而是798藝術區,還有現在已經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的京郊宋莊畫家村、上苑畫家村,這些“畫家村”村你關注嗎?你覺得它們的崛起和衰落,和藝術有關系嗎?

陳丹青:自從資本主義興起,畫家不再受雇于王朝、貴族、教宗,個體的自由的藝術家出現了,于是變成波希米亞人。北京藝術家群體和窩點再對不過,這種動物自會尋找棲息聚合的區域,然后創作。一件創作能否成為藝術品,能否被確認為藝術品,前提是你得持續創作。

吳懷堯:你認為齊白石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中國

畫家。那么昊冠中呢?這位對中國美術界影響深遠并享有國際聲譽的畫家,在央視《大家》上談藝術時說,“藝術只有兩條路:小路,娛己娛人;大路,震撼人心。300個齊白石抵不了一個魯迅?!睂Υ苏f法,你作何評價?

陳丹青:我的私人意見,以為齊白石是過去百年最重要的中國畫家,我的理由是:百年來的西畫家固然有杰出者,但和歐洲人比,還差得遠,國畫家更多,但和歷代古人比,也差得遠,但齊先生的花鳥畫獨樹一格,比清的吳昌碩更清新、更出趣。論高雅,齊固然不及宋元人,但宋元沒有他那樣的類型和風格。

吳冠中先生被全國美術界關注,是在文革后,因為那時文藝一片凋零,我們忽然發現還有一位留學法國的前輩。你要知道,從1949年到1979年,整整三十年,沒有一位中國人到歐洲留學,這時,吳先生獨一無二。當時劉海粟林風眠等前輩都很老了,而且被文革摧殘,不可能發生影響,而吳先生在七十年代末才五十歲出頭。

吳懷堯: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吳冠中有個觀點,“美協和畫院就是一個衙門,養了許多官僚…一從中央到地方,養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雞;(人事派別之爭)導致幾十年里中國美術實際上沒有什么發展和創見,美術成了政治的工具,藝術活動就跟妓院一樣;在這樣一個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環境里,藝術家泛濫,空頭美術家、流氓美術家很多,好的藝術卻出不來了;現在的問題,不光是藝術教育,還有藝術場館、大賽評獎、市場,全方位都有問題,而問題的背后,其實就是一個體制問題:中國當代美術水準落后于非洲……”這些觀點你贊同嗎?

陳丹青:我不清楚非洲目前的藝術是什么,但吳先生說出了大家都看見的狀況。這種狀況并不是最糟糕的,而是幾乎誰都明白,但不說。

吳懷堯:你在一篇文章中說過,假如倫勃朗或畢加索坐在你的正對面,你會目不轉睛看他們,假如能夠,你愿為他們捶背,洗腳,倒尿壺,為什么這么說呢?現在很多文藝工作者都喜歡以否定前人來體現自己,對此你如何看?

陳丹青:如果否定前人能體現自己,那就請否定前人吧。我熱愛“前人”。上個月我去了維也納,特意去了莫扎特、貝多芬和舒勃特的故居。非常感動的經驗。我不能想象我活著,可是沒有這些“前人”。

作家

近年來,陳丹青著作頗豐,從《紐約瑣記》《多余的素材》,到《退步集》《退步集續編》,一直到《與陳丹青交談》,作品出版后均一紙風行。于是,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陳丹青,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畫畫的陳丹青,而是一個寫作的陳丹青。對于這一種角色變換,他表示,“我并不是要搶作家的飯碗?!?/p>

吳懷堯:身為畫家,你屢有新的文字作品問世,回國至今,出書六本;因為寫作,你成為跨專業的學者明星,在更廣闊的領域發出聲音。對于那些讓你的生活出現新地帶的文字,你自己如何評價?

陳丹青:我無法評價自己的文字。我只是保持寫。

吳懷堯:近年來,你對你的老師木心推舉有加,稱他是“唯一銜接漢語傳統和五四傳統的作家”,《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朱偉因觀點與你相左且斃掉了記者關于你《再談木心》的訪談,還引起過你的口誅筆伐。你評價文章好壞的標準是什么?能否以巴金和木心為例,作一次具體的分析和闡釋?

陳丹青:我與朱偉一來一去,那年居然在媒體上算一點小熱鬧,實在可憐。中國還不是言論自由的國度,而中國的多數國民會吵架、會叫罵,但不會辯論,不會爭議。這一層。我們遠遠不如巴金與李健吾們年青時代。

將巴金與木心比較,令我難煞。無論如何,巴金是中國現代白話長篇小說的初期實踐者,他的位置會在那里。

吳懷堯:杜尚說只有藝術家,沒有藝術。藝術家和藝術之間誰更重要?在你看來一個藝術家最重要的價值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

陳丹青:我認同杜尚的話,只有藝術家,沒有藝術,貢布里希說過同樣的話。但福婁拜說過另一句話:呈現藝術,隱退藝術家,我也十二分認同。我最愛委拉斯凱茲的畫,他在作品中完全隱去自己的性格和任何私人印跡,你看到的只是那幅“畫”。

一個藝術家最重要的價值是什么?這等于問陽光、風、花朵或月光的“最重要的價值是什么”。你能夠想象沒有藝術的文明么?我活著,但不會問自己“怎樣看待”這種“生活”。相對我曾活過的階段,我對目前的生活很滿意。

吳懷堯:2005年底你開通了博客,2007年元月你關掉博客,能說說開關博客的緣由嗎?你平時上網多不?上網會關注什么?

陳丹青:開博是被動的,我當時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博客,關博是主動的,很簡單,我時間有限。關博時我正離開清華,要畫畫,現在我回到紐約時期的生活,天天畫畫。我不上網,也是時間有限。朋友會轉來各種有趣的網絡文章,我每天開看郵箱。

吳懷堯: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無論網絡還是紙媒,官方還是民間,都在做一些總結和盤點。事實上,中國真正變化最大的,還是最近十年。這十年你正好人在國內,耳濡目染,你最大的感受和改變是什么?

陳丹青:我說不出“最大的感受”,我也不會這樣去想問題:改革開放,或過去十年,我有些什么感受呀?沒有,我不會這么想。中國自然是在變化,不少事情越變越象樣了,更多的事情越變越離譜。

吳懷堯:《東方藝術》雜志曾經登過一篇文章《我不喜歡陳丹青》,作者列出了三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你現在所畫的畫,語言過于直白,觀念過份簡單,就其視覺給人的感受而言,已經無法滿足當代人豐富的心理期待與視覺要求,對年輕人更是難以再像他以前的作品那樣提供出營養;第二,寫生活瑣記,作懷舊文章,不溫不火地撓癢癢,是流于表面的玩味。第三是你在接人待物方面所表現出地那種左右逢源的乖巧。對此觀點,你怎么看?

陳丹青:這篇文章我讀過,附有作者的照片,一個小伙子,相貌蠻好看。我沒有意見,希望他是對的。常有年輕人表達對我的不屑與憤怒,我參加奧運會開幕式團隊,并寫文章肯定他們,立刻有年輕人痛斥,說我無恥之尤、被招安——我瞧著這些批評,就像看見我年輕時。

吳懷堯:既然提到奧運,能否說說你對奧運在中國舉辦的感受?

陳丹青:我對奧運會在中國舉辦沒有感覺。這是一項超級政治任務,它被出色完成了。我們國家不鼓勵智力活動,對體力活動的鼓勵,也出于政治目的,不是嗎?當然,它也滿足了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情緒,對此我說不出什么意見。

猜你喜歡
陳丹青美術館藝術家
張岪與木心
小小藝術家
小小藝術家
美術館
美術館的怪物傳說
美術館里遇到的數學
加州美術館
陳丹青 “我是知青,沒上過學,不懂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