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主題探究活動中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2009-05-13 08:09張金俠
都市家教(教育交流)·理論版 2009年4期
關鍵詞:探究評價活動

張金俠

激勵性評價作為一種激發學生的內在需要和動機,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提高自身素質的價值判斷活動,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從而推進主題探究活動的可持續發展。評價的激勵功能在課前、課堂、課余三大渠道上發揮著獨特的魅力。

一、課前激勵,積極投入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鼓勵學生在實踐的矛盾沖突中積極探究和體驗,通過道德踐

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币罁@一理念,每一單元都有一個“主題探究”,引領學生主動探究。這樣一個主題探究活動,起碼要持續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一方面,老師在課堂內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學生在課堂外進行這一主題探究活動。課外的主題探究活動能不能有效地開展,就直接關系到二者能不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互補作用,就像物理學上所說的共振激蕩現象一樣,使教學效果成幾何級數增長,從而實現教學投入產出的最大值??梢哉f主題探究任務的分配、組員的分工合作,成果的產出,都是在課外完成的。因此,如何在主題探究活動的發動任務驅動準備階段,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創新者和實踐者,是主題探究活動能否有效開展的關鍵。

二、課堂激勵,盡情展示

馬斯洛認為一切人都擁有一種對于成為自我實現的人的先天性追求和傾向,而這種追求的滿足和實現是建立在較低需要的滿足之上的。因而教師在主題探究成果展示課中努力創造一個愉悅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豐碩成果,使學生在別人肯定的評價中增加自信心,增強自我價值感。

1.形式各異的展示會

現場展示會精彩紛呈——班徽評比會上,同學們通過投影儀展示自己的作品,運用創新的方式——單口相聲、雙簧等藝術形式來介紹他們班徽的涵義,學生展示的一個個班徽所蘊涵著如此豐富的想像力、獨特的創造力、高超的畫圖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我們深深地震撼和折服;星級評選活動中,樂觀之星”、“自信之星”、“助人之星”、 “自立自強之星”脫穎而出,成功者的雀躍,落選者的羨慕,競爭機制有效運行;角色扮演中以現實同學朋友間、男女生間、師生間在交往中存在的問題為素材,自編、自導、自演著一個個小劇本,在校園小小的舞臺上盡情演繹;辯論賽活動中,圍繞著“現實社會中該主張正義”、“現實社會中不該主張正義”的辯題,正反兩方展開唇槍舌劍,既有語言的交鋒,又有互動中思維的碰撞,學生常有思想的火花迸發出來,開啟了學生的智慧之門,更主要的是在整個辯論賽的前前后后,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朗誦會或演講賽上,以“青春新自我”在張揚,搜集、自編青春的箴言和寄語在展示,這是一次激情燃燒而又富于理性思考的論壇,也是學生走進青春、感悟青春、祝福青春的典禮。

2.別具一格的頒獎禮

奇妙的情趣,奇妙的想像,奇妙的創造。我們無法不為學生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感動,全年級的評比展示評價會上掌聲經久不息。在陣陣的喝彩聲中,我們感受到了我們不能再以原來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輕描淡寫地給他們一些獎勵。我們必須緊扣時代的脈搏,創造出與主題探究活動相一致的頒獎禮,才能激起學生的成功體驗,才能激發學生更大的探究熱情。如小品劇表演,我們評選出了“最佳劇情獎”、“最佳表演獎”、“最佳舞臺設計獎”、“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獎”等等;班徽設計,我們評選出“特別創意獎”、“最佳色彩獎”、最佳圖案獎、“最佳表達獎”等等;辯論賽,我們評選出“最佳收集員”、“最佳辯手”、“最佳組合獎”等等。由評委團里的老師和家長代表為他們當場頒獎,獎品除了標有特別獎項的獎狀外,還有本次活動實錄的光盤。

3.多元主體的評委團

新課程的評價強調:“評價功能從注重甄別與選拔轉向激勵、反饋與調整;評價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評價的角度從終結轉向過程性、發展性。更加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長期以來,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往往就是“一張試卷”或“教師的評語”,因而造成了評價主體單一,評價方式模式化且有局限性的種種弊端。這顯然已不符合主題探究這一綜合性、開放性、生成性的活動,新課改要求我們必須重新確定評價的主體。多元主體評價尤其適合主題探究活動的評價。那么,如何確定評價的主體呢?我們認為應該貫徹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原則,實現教育過程逐步向民主化、人性化發展。就主題探究活動的內容、形式、效果而言,我們邀請學生代表、教師、家長代表(特別是把參賽學生的家長)等相關活動人員擔任評價者,組成主題探究活動評委團,負責對學生的活動、實踐表現做出評價。這樣,學生成為了評價主體的一員,在評價主體擴展的同時,產生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同伴或家長等其他人員的互動,并在互動中關注學生發展的需要,共同承擔促進其發展的職責。這樣的評價變成了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同時在相互溝通協商中,增進了多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積極、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評價關系。這還將有助于活動方案的實施,活動目標的達成,從而更有效地提升活動質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課后激勵,繼續努力

激勵性評價的本質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和創造力的發揮,使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能力。因此,課后,主題探究活動的激勵性評價并沒有因為這一單元活動結束而終止,而是依舊在繼續著——

1.激情飛揚的校園文化媒體

為了推動主題探究活動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我們盡力發揮了校園文化的強大的宣傳功能,充分展現同學們在主題探究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根據主題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文化媒體來傳播。如主題探究活動中的成果展示現場會、小品劇表演、辯論賽等我們在校心理輔導網站——心靈驛站里開辟了《花開的聲音》特別欄目里專門播出現場實錄;班徽設計,我們在學校的心理輔導報《陽光報》開辟專版圖文并茂地展示出來;以手抄報的形式出現的《生活情趣小報》和“法制長廊”,以手冊匯編的形式出現的《青春寄語手冊》、《初中生自我防護手冊》、《世界文化薈萃》、《維權手冊》等等選出佳作在學校宣傳櫥窗里展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睂W生最滿意、最喜愛或最重要的成果在全校同學或家長面前展示,其尋求賞識的心理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獲得滿足,而向高水平邁進的成就動機也得到有效的激發,對主題探究活動的熱情也就被再度燃起。

2.碩果累累的成長記錄袋

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在某一時期一系列的成長“故事”,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我們可以看到成長記錄袋關注的是過程,強調的是終身的發展,其激勵功能、評價功能、學習功能和教育功能,發掘學生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途徑,凸現個性,展示自我,從而真正實現自主發展、主動發展、可持續發展,是評價學生進步過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終發展水平的理想方式。因此,我們建議同學把主題探究活動中的豐碩的成果(有創意的作品如班徽設計、故事續寫、小品、劇本;材料集錦如名人故事、勵志名言、觀察記錄、辯論材料收集等;課堂精彩實錄如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星級評比、辯論賽等錄音、錄像;實踐探究性作業如調查報告、小論文等)一切可以描述自身進步、激勵自身發展的材料以及獎狀都裝進成長記錄袋,把少年時期美好的一頁一直保留到永遠,成為一輩子的榮耀。從而讓學生產生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不斷追求成功。

古人云:“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我們的學生正值“給一點陽光就燦爛,給一點雨露就滋潤”的花季時代。在主題探究活動中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大大地點燃了學生的主動參與的熱情,激發了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使學生都能從始至終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積極的心態參與學習,把成功的體驗化為學生繼續努力參與學習的動力,獲得更大價值的生命超越和個性發展,從而形成主題探究活動的良性循環。

猜你喜歡
探究評價活動
“活動隨手拍”
設問引導探究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