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009-05-13 08:09楊少華
都市家教(教育交流)·理論版 2009年4期
關鍵詞:出格觀察力創造力

楊少華

美國心理學家馬洛斯指出:創造力是人生的一種基本財富,我們大家一出生就具有了,但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大部分卻不同程度喪失了,創造力的火花潛伏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只要加以培養和挖掘,每個人的創造力都可以得到顯著提高。身為教師的我們要使學生能有所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激發探究興趣,培養學生集中的注意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這是說興趣可以引導和推動一個人去鉆研,去探索,將注意力放在人所感興趣的問題,從而獲得創造的成功。一般說來,數學學習成績好,就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反過來, 對數學一旦產生了興趣,它就會成為一種強大的動力,推動學生努力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有些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甚至對數學學科產生厭煩情緒,這就容易導致學習效率低,數學成績差。這時候教師應對學生取得的哪怕是一點點微小的進步和成功,進行鼓勵與表揚,讓學生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滋味,認為學好數學并不困難,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這樣就使學生的“苦學”變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在進行“生活中的軸對稱”這一節教學中,一開始上課,我就提 出了一個問題:“老師記得一句詩,兩只黃鸝鳴翠柳,下一句忘了,誰能說出下一句是什么?”,有學生馬上說 “一行白鷺上青天”,也有學生說:“老師現在上數學,不是上語文課?”,我馬上反問:”誰規定數學課不能念詩,這詩可和我們今天要上的課有一點關系呢!”,學生馬上七嘴八舌議論起來,我將兩句詩豎行排列寫在黑板上,問學生“這樣排列象什么?”有學生馬上說 “象對聯”,“兩只黃鸝”對“一行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從而引入“對稱”這一概念,再不失時機出示一些對稱圖樣,從感性認識入手,了解生活中有許多對稱的學問,使學生“視而有見,聽而有聞”。

另外,在課堂上進行數學教學時,可以適當穿插一些數學趣聞,結合教科書,說說數學史上公式、定理等發現過程,講講數學史上的難題是如何被解開。例如:學習尺規作圖“二等分角”之后,你能用尺規作圖“三等分角”嗎?再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教科書中“閱讀材料——方程史話”,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閱讀時,十分感興趣,紛紛詢問“天元術”是什么,要求我對此進行詳細的解釋,并立即著手列方程計算丟番圖的年齡。

2.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

對中學生來說,沒有觀察就沒有學習。觀察力是在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通過對事物進行系統的,周密的,精確的觀察,獲得有意義的材料,才能探索出事物的規律。人的觀察力并非與生俱來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在學習中得到發展的,如果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那么就能使它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的觀察往往總是與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相聯系的,每一位學生觀察的角度、方向各不相同,所獲得的結論也就不相同。因而在觀察過后,不能急于給學生下結論,而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不同方面來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知道觀察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使他們在下一次進行觀察,能有效地提高觀察效率,獲得成功。

3.培養學生高效、持久的記憶力

對學生來說,記憶力是決定成績好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而在數學教學時,我們應有意識地培養記憶力。數學教學內容相對于其他各學科而言,邏輯性較強,也較抽象,往往有學生概念、公式規律記住了,但卻無法運用,這是由于對識記內容沒有理解,不考慮其意義聯系只靠機械重復去識記導致的后果,為使記憶的持久、正確,在進行概念、公式原理教學時,不妨將之具體化、形象化,以增強學生的記存過程。

4、允許學生“出格”、突破常規,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越是具有創造性的人,越是具有獨特的個性表現方式,他們不會隨波逐流,不會輕附眾議,而是常常違反慣例,提出自己的見解。而創造性思維正是一種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多方探索問題答案的思維形式,其新穎性、獨特性和實用性被認為是創造力的重要特征。在課堂上教師常常按自身思維,預定的教案進行教學活動,而學生只能無條件地接受教師的思維形式,按照教師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嚴重束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能允許學生“出格”、突破常規,雖然“出格”并非意味著創新,但要創新,首先必須“出格”、突破常規。這就要求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發揚教學民主,提倡多思多想,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尊重并聆聽學生提出的“古怪”、別出心裁的問題,而不是“拿了長刀來削平它”。(魯迅語:我覺得中國有時是極愛平等的國度,有什么稍稍顯得突出,就有人拿了長刀來削平它。)

5、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但任何一個創新、創造過程都是一個手,腦并用的過程。所以創造力的提高和創造的發揮都需要有操作能力的支持,操作對人的大腦智力發展有非常重要 的促進作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甚也說:“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聰明,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鏡子?!?所以,中學生學習數學,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做一做、拼一拼、算一算、說一說等活動中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促進學生自身的整體發展都有很大幫助。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總之,數學是一門科學,數學也是一種語言,不僅是科學語言,而且也將是商業、貿易的合適語言,因此,學習數學不僅僅是計算、證明,還要會用之去理解 ,去交流和創新,信息時代各種統計圖表、數學符號向大眾傳遞著大量信息,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得更加緊密.

猜你喜歡
出格觀察力創造力
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
數數看
出格的字
夏日橙皮
激發你的創造力
激發你的創造力
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觀察力大考驗
美國小鎮找找看
你夠出眾,才有人關注你的出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