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樹立批判意識

2009-05-14 08:40王衛東姚美娟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09年4期
關鍵詞:中學語文意識科學

王衛東 姚美娟

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所論,批判意識的涉及對象可以是中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內容、過程、方法、理念,可以是中學語文教研、教改、課改,可以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主體(學生),等等。本文論述的則僅僅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樹立批判意識的問題,主要側重于中學生批判意識的樹立問題。

一、批判意識之認識論價值

事物的主次、真偽、正誤、多面等問題,有的情況下清晰可辨,有時卻又會云遮霧罩,深曲幽微,讓人“不識廬山真面目”。以批判的眼光多角度、多層面地看待問題,換角色、換思路探索問題,“橫看成嶺側成峰”,可能會從平面看到立體,從表象看到本質,從單色調看出色彩繽紛,從凝滯看出變動轉化,從單一看出豐富多樣。批判意識本身超越了孤立、片面、淺層次地看問題,它也打破了思想方法的“一元論”,打破了權威主義和唯長官(上級)意志論。它是對先入之見和所謂的定論公然說“不”,它否認問題從來、永遠只有唯一的解?!皯岩梢磺小?,說的也就是樹立批判意識的重要性。

批判意識建立在對復雜的表象梳理判別,并由此探及事物的本質的基礎上。鮮明的批判意識總是引導人透過紛繁看規律,透過現象看本質,撥開五里霧,界外觀廬山,辨明異同,區分真偽,不為繁華的外觀所?;髷_亂。

批判意識源于自身的主體意識。它是一個人自身主體意識外化的表現,是對自身主體性的肯定與擴大,也是對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作力圖接近正確的理解與判斷。具有批判的頭腦和眼光的人往往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獨立存在和主體地位,不隨波逐流、不應聲附和,敢于言明自己的主張和獨見,指出批判對象的瑕疵與謬誤,個性得到張揚,思想充分自由。

人類文化、思想、社會、歷史的進步,說到底是不斷地確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沒有對過去和現在的批判,就沒有哪怕一丁點兒的延伸、進步和提升,人類將固步自封,畫地為牢,徘徊舊途。中國兩千多年來,涌現了多少評論家、批評家、批判家——政治方面的、文化方面的、學術方面的、思想方面的、倫理方面的、社會方面的、歷史方面的,實在難以也不必一一枚舉??梢哉f,中國幾千年的社會進步與發展史,整個就是一部不斷批判、不斷進步發展的歷史。聯系今天的教育教學教改,除了教育者自己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批判意識和能力外,我認為,及早地幫助學生樹立批判意識、批判觀念、批判精神,對他們目前的學習生活、未來的成長發展將會有特殊的重要性。一個有獨立見解、獨立精神、獨立人格,拋棄因襲重負,善于分辨是非輕重曲直,注重培養發展創新精神的青年,才是真正精神強健的有為青年。我們希望青年學生中多一些這樣的人!

當然,倡導樹立批判意識、批判精神,敢于質疑、敢于否定、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是鼓勵墜入懷疑主義泥坑。它是一種有條件的懷疑批判,它講理由,重依據,講分寸,憑客觀,以科學公正的態度對待問題。另外,我們所說的批判意識、批判精神與全盤推倒過去、炫異標新也有所不同。由此,我們想到了另外一些重要問題。我們應該審視一下今天的教改課改、教材編選,看一看在傳承方面是否存在過于求新求變而忽視了傳統的積淀與精萃的問題;看一看教學目標與原則是否有超出學生與語文教學現狀的問題;教學改革究竟應該是突進還是漸進;怎樣擺正繼承與發展創新的關系;怎樣處理眼前利益與根本利益、長遠利益的關系;怎樣克服主持者參與者的自身利益訴求對改革行動和進程的影響與干擾。我們認為,改革應是漸進的、持續的,在繼承優秀傳統和吸取外來的切合中國語文教學特定現狀和需要并行基礎上的改革。別把孩子跟洗澡水一起倒掉;別急于求成,不要在檢驗結果不確定的前提下急于大面積推廣、攤開改革舉措;別受長官意志的干擾;別違背科學客觀的原則;別輕易拿千萬青少年的成長與前途做試驗品。

二、中學生批判意識缺失的表征及原因

(一)思維能力不足,致使批判意識缺失。目前,中學語文教學說是提倡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提倡發散性思維,鼓勵學生探究與表達,但是,與此形成巨大落差的是,中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普遍地未能與改革創新的要求和方式合拍合轍,他們中很多人的思想大體說來仍然呈直線型、扁平型,或者處于慵懶狀態。只要深入到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去,你會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流于看問題的表面和局部,流于作淺層次的思考和討論,流于相信“存在即合理”,流于大張其口等待“填鴨”、等待教師的闡釋解說。許多中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缺少求知的興趣與欲望,缺少起碼的理解、分析、綜合、評判能力。他們平時也上網瀏覽,讀明星雜志,看體育報紙,但求的是娛樂消遣、輕松隨意、不勞神費力。而娛樂輕松與真正的學習往往是一對死敵!學習要的是深入,是吟味,是細致,是反復,是思索,是辨析,是探究,是發現。它是一種嚴格、認真、持久、勤苦的勞作過程。另外,現在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是:盲目減少教學時數,過于強調學習興趣,過于推崇即興淺閱讀,過于側重所謂人文感悟的東西,而缺少對語文學科工具性的重視,缺少對基礎知識、思維能力的強調,缺少對語文學科知識能力體系的建構,缺少一種教師引領下的循序漸進的扎實努力。如果缺乏高要求,缺少連續一貫的訓練,缺少由淺入深的思辨探究,缺少知識能力體系的初步建構,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將會陷入陀螺式、低效率的怪圈。如果這樣,即使是一般的知識能力基礎學生也難以具備,遑論獨到的理解感悟,又遑論練就批判眼光,樹立批判意識?

(二)主觀上缺乏懷疑、批判的動機和愿望。都說今天的青年一代是愛獨立、有主見的一代,但就中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中學生們比較普遍地習慣于被動接受,甚至是盲從盲信。也許由于自己內功不扎實,缺少思辨能力,也許由于多年來教學氛圍的浸潤,也許由于懶于思考的積習所致,總之,他們中的一部分不大愿意更不善于去思索去懷疑去批判。他們愿意安靜地聽宣講,愿意動手做點課堂學習筆記,愿意聽指派作即席發言,愿意作一種所謂體現主體作用的表演式的淺層面的無關痛癢甚或游離正題的課堂討論,但較少有人愿意或能夠就教材內容、教師的觀點、同學的發言、教輔教參資料中的問題等鮮明大膽地說出自己的一點獨立獨到的理解。即使教師循循善誘、多方開導,說得天花亂墜,也還是會有一些學生木然處之、淡然待之、茫然對之。有時候,即便授課教師使出渾身解數,少數學生全力配合,但多數學生冷靜旁觀者的表現還是會讓你心生沮喪,徒喚奈何。十七八歲的都市高中生,環境和條件的優越,長時間受都市人文的熏陶浸染,按理說應該是有見識有思想的了,可是他們竟然比較普遍地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缺乏懷疑意識,更缺乏批判的眼光。

(三)缺乏思考、批判的熱情和基本能力。上海這樣國際性的開放大都市,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學習品質到底怎樣呢?我們認為,他們總體還是趨于內斂、被動、低熱情,缺乏自信和主見,與玩樂生活中的他們大異其行。這實在是一種奇怪的矛盾現象!沒有主見的人只會人云亦云、亦步亦趨,只會像機械木偶一樣聽擺布受指使,只會依樣畫葫蘆。作為一名教書育人者,最不愿看到的,是自己唱獨角戲,是自己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對新知的冷漠,是沒有學生積極坦言自己的獨特理解和認識,是沒有學生主動大膽地對教師的教學話語提出質疑和爭辯。

三、批判意識的確立

(一)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視科學的精神態度為圭臬,帶領學生以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原則理性地、客觀地、公正地對待他們所面臨的對象、問題,是幫助學生正確樹立批判意識、培養批判精神的前提。否則,批判會滑入胡批亂判、信口雌黃的泥沼。

科學有其嚴謹、理性、公正、客觀的特點。以科學為原點描方畫圓,方能不失精確。作為一名教師,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觀念,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就必須自己先是一名科學方法論者。講理、重據、有節、循序漸進、注重推理、激發思辨、不強加于人,是科學地對待問題與學生,有效培養學生批判意識的手段。不盲從盲信權威,獨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懂得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礎、條件,這一思想方法的確立應是培養學生批判意識的重要前提。教育教學者一方面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鼓起其勇氣,讓他們大膽尋疑、質疑,一方面又要注意“度”,不為場面的熱烈而造勢、而過火,失去客觀冷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每當遇到疑點或難點,總是以科學理性為前提,鼓勵學生睜開批判的眼睛,申述己見,釋疑解難。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批判能力自會不斷增強。

幫助學生在人生的早期架起科學的標桿,經常面授機宜,親自示范,不斷糾正其錯誤動作,長期訓練下去,他們就會逐漸接近標桿的理想高度,從而最終跨越它,成為一名具有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的人。長期堅持培養批判意識,是幫助學生確立科學觀念養成科學態度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學生批判意識的建立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教師重在為他們不斷提供參與批判性教學活動的機會。在一個三年期教學過程開始的時候,作為教育者應該刻意并且不間斷地向新學生傳輸自信、獨立、堅持己見、拒絕盲從的意識。對于一部分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和能力的學生來說,這種刻意培養其自主意識的教學方法無異于為他們安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讓他們有可能突破因襲、固陋、偏執的束縛,而翱翔于無所拘束、自在學習、大膽評判、勇執己見的萬里云天。激起疑問,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思想碰撞,一堂課在追求真理(抑或是情理)的目標引領之下,在相互質疑、辯駁、詰難、否定的氛圍中繼續下去,這對那些本來思想較活躍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頓豐盛的精神營養大餐。而對那些平日里思想慢一拍或幾拍,不善于表達自己想法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別開生面的學習方式。他們自會不同程度地受到沖擊,受到鼓動,在語言、思想的潮涌中沉浮、嗆水、奮臂蹬腿,最終順應了潮流,駕馭了潮流,也成為了一名勇健矯捷的弄潮兒。在我們的日常語文教學中,由教學材料本身的問題所引發的爭論、辯駁時常展開,我們為自己的這一點比較獨到的教學方法和能力而自信自慰。面對課本、教參教輔材料、復習資料諸多方面的問題,課堂上,大膽的學生侃侃而談、爭執不下,謹慎的學生凝神傾聽或竊竊私語。這是一種接近理想狀態的教學情景。這種狀況如能控制在一定的時段中,對于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表達能力肯定是一劑良方。教師作為仲裁者評判者,面對疑難問題,得講求依據,以理服人,客觀分析意見對立的雙方,不以偏概全以點代面,不妄下結論,而是設疑、質疑、解疑,讓學生用理性的天平自己去衡量去增減。衡量取舍的標準就是理由、根據充分與否。培養學生批判意識的過程,也就是天平兩端添加砝碼測試輕重的過程。胡適所言“大膽懷疑,小心求證”是其學術批評的一項原則,其實,將其向前推移到中學語文教學階段,也應該是培養學生的思想方法、學習方法以及將來做學問方法的一種手段。

(三)給學生以教學主體地位。學生批判意識的確立基于其對自己主體性的認識。一個人只有認識到自身的特點、優勢和價值、地位,具有了自信,張揚了自我,才能夠或敢于對自己不同意的東西說“不”。奴仆不敢對主人指手畫腳,下屬少有當面對上司評頭論足。原因很簡單,在強者面前,他們屬于弱勢,是被支配群體,不具備一定的自身主體資格。教育教學過程中,執教者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主體地位,啟發他們懂得并做到不做附庸,不做被授予者,不做應聲蟲,而是認識到自己的角色特點,敢于想自己所想,言自己所言,跟教育者處于主體對等的合適位置。

(四)欲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批判精神,教師本人首先應具備批判意識與批判精神,并練就一雙“辨識人妖”的火眼金睛,目光具有穿透力、洞察力。這就需要教師花大工夫練足內功。如紀昌學射,堅持不懈,終能目虱如輪,從而一箭貫其胸。國家、社會提倡教師做專家型、學者型教師有年矣,可現實情形不容樂觀。從今天基礎教育的現狀來看,教學教育“專家”可謂遍地開花,比比皆是??烧嬲龑W者型的教師到底有多少?今天的現狀是,沉下去讀書思考研究學問的少,編資料搞講學上所謂公開課示范課的多;研究教育教學理論與規律的少,炫示“新教法”“新經驗”的多;注重培養學生思想能力學習能力的少,揣摩高、中考,迎合高、中考的多;綜合思考傳統與現代、外來與本土、社會家庭學校與學生主體的少,熱心參與標新立異的“教改”等活動的多;理性地反思、總結、吸取傳統經驗教訓的少,以浮躁之氣求教改課改“創新突破”的多??傊?,自身底蘊不足、根基不牢、責任心缺乏、事業心不強、學習精神匱乏、態度不嚴謹、功利心太重等是今天真正專家型學者型教師缺乏的根本原因。我們認為,今天盛行的一些東西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缺乏厚重感。作為教育界的一線人員,我們希望基礎教育領域多出現一些既勇于創新改革、具備批判精神,又態度踏實、勤勉不懈、淡視名利、學養深厚的真正的專家型學者型人才。但愿,我們的期待能成為現實。

[作者通聯:上海晉元高級中學;上海北海中學]

猜你喜歡
中學語文意識科學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加強中學語文朗讀訓練的思考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中學語文略讀策略初探
如何讓現代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科學拔牙
對中學語文情趣化學習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