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世界史》教學和研究的重要現實意義及現狀

2009-05-14 08:02胥思省
魅力中國 2009年32期
關鍵詞:世界史現狀

胥思省

摘要:《世界史》的研究、教學及相關知識的普及在全球化加劇的今天日益顯現其重要性。本文就《世界史》重要的社會功能,《世界史》教學、研究的現狀及《世界史》研究所涉及到的一些新課題、新領域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

關鍵詞:世界史 社會功能性 現狀 新課題

一、《世界史》重要的社會功能性

我國的歷史學傳統源遠流長,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把自己的歷史完整地記錄幾千年而從不間斷的國家。中國文化傳統從來就重視發揮歷史的作用,認為歷史有兩重意義:一是可以了解過去,二是訓誡現實。中國歷來把歷史學看作具有社會功能的學科之一,幾千年一向如此。世界上絕大多數學者都主張應該充分發揮歷史學社會功能,他們都強調史學應服務社會。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康尼爾?李德民是重視發揮歷史學社會功能的代表人物,他在談到歷史教學問題時指出:“從長遠看,歷史教學必須以社會方式,也就是說,以對一般公民顯然有意義的方式來進行”。他強調歷史學的任務之一是培養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公民。

但在我國最近若干年中,人們對歷史的作用看不清楚了,急功近利的經濟意識,沖擊了歷史學的現實意義,“歷史有什么用?”之類的論調,不絕于耳。但歷史的功用總是在那里,戲弄歷史的人最終會戲弄自己。

在學好中國史的同時,我們還應當學好世界史。因為我們處在一個全球化時代。要開放,就必須看世界,就應該懂得世界的歷史。但學習世界史的意義還不僅于此,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只從自己的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已經遠遠不夠了,中國畢竟是現代化的后起者,別國的經驗教訓能對我們又直接的啟示作用,不注意別人的經歷,不研究別人的成功失敗,無異于澳洲的鴕鳥,把頭埋在沙丘里。

歷史不僅是一種知識,而且是一種智慧。外國歷史不僅僅是關于外國的歷史知識,而且是世界其他民族積累的智慧的結晶。常有人問:學習歷史有什么作用?回答是:歷史給人以智慧。因為歷史記錄的是前人的經歷,提供的是前人經歷中的經驗教訓。經驗提供的是成功的智慧,教訓使后人有可能成功。歷史雖然無言,但它卻會說話;能夠聽見歷史說話已經很了不起了,而能夠聽懂歷史在說什么,這就是偉大的智慧。聽懂歷史是一個巨大的才智,但是要想聽歷史,懂歷史,首先就必須學歷史,讀歷史,在歷史的知識中聆聽歷史的教誨。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并不封閉,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時間里融合了許多古代先民,這個過程,就是古代先民相互開放,相互吸收的過程。古代民族的兼收并取,最終鑄造了中華民族,奠定了東方最燦爛的古代文明。今天的中國正處于偉大的現代化事業之中。對于中國來說,現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事業,但在整個世界范圍內,中國又有許多前車之鑒。這就是為什么現在世界的歷史有特別的意義:別國的歷史,無論是先發展國家還是后發展國家,是隱含著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這對中國來講是巨大的無形財富。近數十年中,我們已經把歷史的作用太“邊緣化”了,外國的歷史尤其被忽視。有些人喊總結經驗教訓,但卻放著世界歷史上那些最宏大的經驗教訓不去總結。

二、目前《世界史》教學和研究的現狀

前面我們已經談到了,盡管我國是一個重視治史的國家。但由于受市場經濟的沖擊,我們已經把歷史尤其是世界歷史的作用“邊緣化”了,而且這種趨勢還在進一步的發展中。

首先,我國的中小學的歷史教育就缺乏國際意識的培養與謀劃,世界史初等和中等基礎教育方面,有時不僅發展不足,還有萎縮之勢。我國雖然也規定世界史為中學必修課,但在高考和中考的指揮棒下,實際上并非“必修”。在初中,歷史課被稱為“讓路課”,因為歷史課的成績不作為升高中的依據。在高中,文理分班,只有文科班學生才學世界歷史,而選擇高中文科班的學生大約不足1/5。即使這1/5有限人群的世界史知識還是“缺項”的:沒有世界中世紀史的內容。而大家知道西歐的中世紀史是世界歷史的一個重要學科分支,中世紀是封建生產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思想意識形態形成和發展的時期?,F代社會與中世紀有著密切的歷史繼承關系,當今世界的政治地理基本上是在中世紀形成的;現代西方社會的政權機構、經濟組織、司法體系等可以在中世紀找到淵源。學習和研究中世紀歷史有助于理解當前的社會,尤其是對于一個遺留有大量封建因素的國家實現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按照新頒布的課程標準,初中歷史按年代順序講中外通史,高中則按專題歸類講授。且不論專題講授的合理性,問題在于內容方面存在著明顯的時代空白,也就是說,在高中世界史的講授中,任何專題都沒有世界中世紀內容。而世界中世紀史承上啟下,及其重要??紤]前面已經講到初中歷史教學情況,這一缺陷就顯得更為嚴重。初中的“通史”不落實,高中的“缺陷”則成為真正的斷裂:以西歐史為例,從希臘羅馬,一下子跳到近代英、法、德、意等國家,這些民族國家如何演進,其文明是如何孕育的,無從知曉。更為令人擔憂的是,初中的通史教育的被“歷史與社會”課程取而代之,里面涉及到別的歷史知識更要大打折扣。長此以往我國中小學的歷史教育,尤其是世界史教育令人堪憂。

另外,我國高校的世界歷史教育與研究也存在諸多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外文化學術交往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提升,我國的世界史學科取得了空前的發展,不論學位點的分布,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還是世界史研究的成果,幾乎每年都有新變化,新進展。但是,總的來看與現實的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著明顯的距離。在歷史學中,世界史與中國史的擺位長期不能并駕齊驅;非歷史專業的大學生,包括其他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和理工科大學生的世界史教育更是普遍得不到重視。這里略舉遵義師院為例:非歷史人文學科的中文、外語、政經、小教文、音樂、美術開設歷史選修課的屈指可數,據我所知,中文、外語、教管、音樂、美術就沒有開過任何歷史選修課。試想一下,中文系的學生不具備相應的中國史知識和外國史知識,如何學好中國文學和外國文學(僅有中國文學史和外國文學史知識是非常不夠的),外語系的學生不具備世界史知識又如何理解他們所學的知識?人文科學如此,其他理科系就談不上開設歷史類的課程,尤其是世界歷史了。我們天天都在高談提高教學質量,那為什么不實實在在的坐下來做這些實際的工作呢?一個合格的大學生不只是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有先進的觀念,開闊而深遠的視野,而我們的學生呢?更令人擔憂的事還在發生。國家教育部出臺了一項措施:凡是分配不好的高校和專業要堅決停辦。歷史專業還要不要?我們的世界史教育還要不要?目光短淺,一刀切的作法只會給民族大業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

三、《世界史》研究所涉及到的部分新課題

我國中國史研究的歷史比世界史要長得多,并取得了重要成就和有著深遠的積累。站在時代的高度來看,20世紀世界已越來越走向整體化,及至21世紀之初,世界更大踏步走向全球經濟一體化,任何國家的健康發展都必須既懂得本國歷史的昨天和今天,又必須懂得世界的過去和現在。并且把本國的發展置于世界大背景之中加以研究,為此廣大的史學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進行傳統的世界史研究的同時,開始探索一些新的領域、新的課題。

(一)15世紀以來世界重要國家發展歷史的考察

這是一個極具啟發性的巨大的系統課題。從15世紀到現在五六百年歷史,涵蓋了整個世界近代史和目前我們所處的世界現代史時期;從國家看,包括了從西歐到東亞到北美10來個曾經在歷史上存在或現今存在的強國。如此長時段,整體地對歷史進行分析總結,其本身就體現了一種科學的歷史研究方法。這個課題的研究涉及到的方面很多,試以制度創新為例,為什么在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關頭,葡西兩國會走在世界前列?那是因為它們不僅最早建立了民族國家,而且最早向海外邁出了一步,最早出現代表早期資本主義的重商主義;荷、英、法三國的興起,是因為它們開了近代資本主義先河。特別是英國,它成為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國家并率先走上工業革命道路,其長期稱雄世界史也就有了某種歷史必然性。美國是一個從建國之日起就沒有封建殘余勢力的資本主義國家,又是一個移民國家,加上其他一些主客觀條件,包括地理上所處的優勢地位,它最終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也不是偶然的。至于新生的蘇聯,也只是因為它建立的是一種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從而在短短20年間把一個落后的俄國提升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并為二戰中打敗法西斯做出了決定性貢獻。反過來說,上述絕大多數國家的霸權地位走向衰弱,也恰恰與它們受資本主義本質的驅使走上擴張爭霸戰爭的道路有關。蘇聯社會發展到勃列日涅夫時期,由于未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國內封建的和資本主義的腐朽因素日益滋長,當權者甚至學著帝國主義的樣子大肆向外擴張,從而問題成堆,病入膏肓。到了戈爾巴喬夫掌權,竟自覺地選擇了資本主義,導致了蘇聯的解體,教訓是深刻的。

(二)如何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對立、共處和競爭的關系

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改變了歷史發展的方向,使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實踐,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它打破了資本主義的一統天下,為落后國家擺脫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枷鎖,進行現代化建設指明了道路。就連社會主義的反對者們也不得不承認其巨大得貢獻。但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特點要有充分認識,對其長期性要有足夠估計。社會主義的成敗取決于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下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對舊體制實行改革和創新。資本主義是從封建主義社會的母體里誕生的,它的產生和發展經過了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反對封建主義的激烈斗爭中,資產階級成為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主義社會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發展,所以,社會主義最終將代替資本主義。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20世紀的歷史證明,資本主義在一段時期內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在看到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對立不可避免,自覺抵制資產階級思想侵襲的同時,也要注意繼承人類文明發展,包括資本主義發展所創造的成果。要有與不同社會制度長期共處、競爭的思想準備,才能創造出自身發展的有利國際環境。

(三)戰爭與和平問題

近百年來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爭給人類帶來空前浩劫。20世紀末,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國際力量對比和國際關系的面貌再次發生重大變化。美國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它竭力建立“單級世界”,推行按照美國意志行事的世界秩序,使國際局勢再度籠罩于緊張氣氛之下。它大肆鼓吹“人權高于主權”,“為人權而戰”的新“帝國主義”理論。并以此為借口,建立美國的絕對優勢。對政治上、經濟上違背其利益者實行制裁,甚至不惜以武力干預別國內政。使戰爭與和平的問題再度顯得異常尖銳。但美國建立世界霸權的企圖遭到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反對。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控制與反控制、干涉與反干涉的斗爭從未停息,國際關系格局多極化趨勢初見端倪;美國單極世界的構想也引起與其盟國內部的矛盾,并隨著一些盟國經濟實力的增長而加劇?!昂推脚c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

除以上研究的三個新課題或新領域外,世界史還有許多新的研究課題。如:如何處理科技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新殖民主義、新霸權主義問題;傳統歷史研究與環境和資源問題的結合;當代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及階級關系的新變化;我國周邊安全環境問題;經濟全球化問題;國際文化發展戰略問題;蘇聯東歐劇變的原因及歷史教訓問題;冷戰后世界戰略格局的演變;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的變遷;20世紀人類歷史巨變;中國和平崛起等等問題,反映了當代世界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

總之,改革開放的中國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都離不開用寬廣的世界史眼光去認識和分析。希望全社會對世界史的教學和研究越來越重視、理解和支持,為提高我國的人才素質,培養世界歷史眼光,把握時代發展趨勢,振興中華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斯塔夫里阿諾斯(美):《全球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上海:1999;

[2]吳于、齊世榮:《世界歷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4。

猜你喜歡
世界史現狀
家國情懷素養在世界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抵京辦展
整合中西封建研究的開創性一步
東亞活字印刷術在世界史上的價值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