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出一片新天地

2009-05-25 08:09潘俊亮
學問·現代教學研究 2009年9期
關鍵詞:伯父感情比賽

潘俊亮

朗讀教學藝術是教師富有審美價值的教學創造活動,它表現為教師在朗讀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目的,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材特點,運用適當的方法、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樂讀、善讀,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指導朗讀是語文教師重要的教學藝術,也是語文課堂最靚麗的風景線。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的閱讀課堂教學時常閃耀著指導學生朗讀的藝術光彩,他那因課而異、看似平常的導讀,蘊含著深厚的藝術功底。下面僅從他的課堂教學中擷取幾朵藝術之花共賞。

☆以情促讀

文章不是無情物,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時只有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受到情感熏陶。該怎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呢?有的老師是從技巧上指導,告訴學生哪里要重讀,哪里要讀得快或慢等;有的老師先讓學生明白這段話表達了某種感情,然后再叫學生讀出這種感情。這樣的指導不能撥動學生心中的情弦,效果并不好。于老師則不然,他善于挖掘教材情感因素,注重激發學生情感,以情促讀。

例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對伯父的愛戴之情,于老師在教學中三次引導學生“回讀”這句聚焦情感的話:“我呆呆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這是課文第一段中最后一句話。)

第一次,在學完伯父關心我跟我談《水滸》的課文內容后,于老師導讀:(深沉地)“可是,伯父不幸逝世了,從此以后,周曄再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回頭再讀這一段話,我想大家現在的理解會更深刻了?!?/p>

第二次,在學完“談碰壁”的事后,于老師導讀:(用低沉的語氣)“同學們,伯父多么富有斗爭精神!他的語言多么幽默、風趣!可是,再也聽不到他的聲音了?!?學生再次讀上面一句話。)

第三次,在學完伯父救助車夫的事后,于老師導讀:“同學們,就是這樣一位對黑暗的舊社會十分憎恨,對勞動人民十分同情的伯父,就是這樣一位對下一代特別慈祥的伯父,逝世了,過早地離開了我們,那時才56歲。從此以后,周曄再也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見不到他的慈祥面容了,她怎能不萬分悲痛!” (再次讀上面一句話。)

情感是朗讀的導火線,于老師一波三折,不斷地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使學生的情感不斷受到激發,得到升華。情動于中而形于外,受情感的推動,學生就會急切地想用朗讀來表達心中積聚的感情。這樣無需進行朗讀知識和技巧的指導,自然就讀得有感情了。

☆以評促讀

于老師很注意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不到位的朗讀,他很少直接指出錯誤,而是通過藝術化的引導,學生很快就領會意思,自我糾正。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幽默化點評。于老師善于根據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問題,運用幽默的言語點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小稻秧脫險記》時,老師叫學生把雜草的話讀一讀,讓人感到它已經是有氣無力了。

生:“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聲音大)

師:你沒有完。(學生笑)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強,要么我的化學除草劑是假冒偽劣產品。我再噴灑一點。(說完老師又朝該生身上“嗤嗤”地“噴”了幾下。生大笑。)

在笑聲中,學生的緊張感消除了,精神放松了,對文本有了更準確的認識。經過老師幽默的點評,學生很快就把課文讀得到位,喘著氣讀:“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p>

于老師的朗讀指導寓莊于諧,情趣盎然,引而無聲,導而無痕。學生在輕松愉悅中不知不覺就被領進了朗讀的樂園。

2.借用課文人物點評。評價學生的朗讀,通常都是由作為傾聽者的老師或學生評,長此以往,學生會興趣減弱。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樣式。于老師深諳此道,評價有高招,他讓課文中的人物給讀者提意見,學生興致很濃,朗讀的積極性頗高。

例如教學《關懷》時,老師指名讓學生讀第三節。當讀到“他在我身邊坐下來,拿起我的語文課本,輕輕地問:‘是講這一課嗎?我連忙回答:‘是的?!崩蠋熓疽鈱W生停下來,然后巧妙地點撥說:“如果周總理聽了你讀的這一句話,一定會給你提個小小的意見。小朋友,周總理會給他提個什么意見呢?”

生:“這位小朋友讀對話時聲音太大,總理聽了一定會說‘小聲點,別影響大家上課!”(眾笑)

師:“對呀!讀這里的對話,聲音千萬別大,要悄悄地說。請你(剛才讀的那位同學)重讀這一節?!?/p>

經過啟發,該生這次讀得特別有感情,對話讀得既輕聲又親切。

☆想象助讀

引導想象,穿越時空,走進文本內容,讓學生入情入境,情感得到體驗,這是語文教學藝術的一個特點。于老師善于啟發學生展開想象,進入作者描述的情境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生活,使學生讀得有滋有味。指導朗讀時,他要求學生“過電影”,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想想人物的身份,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要把自己當作文中的人物。

例如教學《驚弓之鳥》片段——

師:請同學們讀第二節的一、二兩句,說說你讀的時候腦子里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

生:我讀的時候,腦子里出現了魏王帶著人在郊外打獵的情景,還出現了一只大雁在天上慢慢地飛,叫的聲音很悲慘的情景。

師:怎樣讀叫人覺得這只大雁飛得慢,叫得慘?大家讀讀試試。(學生練習讀,師指名讀。)

師:這位小朋友讀得真有感情,我聽了之后真像看到了一只受傷的雁在天空中慢慢地飛,邊飛邊鳴,叫人聽了很傷心。大家都這樣讀一遍。

師:請大家再讀讀第五節,說說腦子里又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

生:我讀了以后,腦子里出現了更羸拉弓的樣子,好像看到大雁掉下來了。

師:還聽到什么聲音嗎?

生:聽到弓弦響。

師:響得很嗎?

生:響得很,“嘣”的一聲!(眾笑)

師:誰來讀讀這一節,讓人們聽了真的看到了更羸拉弓射雁,聽到了弦響,看到了大雁一個勁地往上飛,又“啪嗒”一聲掉下來的情景。

入境始于親,引導學生想象進入情境,學生宛如生活在其中,就會讀得動情,讀得有味。

☆比賽促讀

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讀好課文或背誦課文,于老師根據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適時引進競爭機制,開展朗讀比賽,促進學生更好地朗讀課文。

1.生生賽讀。開展學生之間朗讀比賽,通常老師們都是叫幾個優生朗讀,然后評出優勝者。而于老師的賽讀方式更具挑戰性,更能激發學生參與賽讀的熱情。在全體同學練讀之后,他先指名一個學生讀,并肯定他讀的優點,然后用激將法說:“誰能讀得讓他坐下?”(比他讀的好。)經老師這么一“挑撥”,觸及了學生好勝的心理,個個都躍躍欲試,一心只想戰勝前者。讀的興趣有了,讀的勁頭就更足了。于老師引導學生賽讀不是單純的比賽,不是圖課堂表面形式的熱鬧,其用意是通過比賽,吊足學生的好勝心,掀起新一輪的朗讀高潮。

2.師生賽讀。師生之間比賽朗讀,在一般老師的課堂上是不多見的,可在于老師的閱讀教學課上是不難見到的。但他不是單純的師生賽讀,而是經過藝術化的處理,顯得特別有情有趣,極大地滿足學生的好勝心,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請看課例片斷——

師:我在備課時感到最難讀的是第三段,我一連讀了七八遍還沒有讀好。同學們,你們覺得第三段難不難?(生齊答不難)哎,怪了,我怎么覺得難讀?既然這樣的話,我就請你們跟我比賽,敢嗎?(生齊答敢)請你們先練習一下,然后和我比賽。(學生自由練讀,教師巡視指導。)

師:準備好了嗎?誰愿意和我比一比?(學生都舉了手)手舉得高的我不找,因為我知道你們都很厲害。我找一個手舉得不高的,(找一個女同學)我想她不會比過我的。請大家當裁判。

(女同學讀得很流利,也很有感情。)

師:壞了,我找錯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麗麗。

師:不該找朱麗麗,該找朱麗,兩個“麗”當然厲害!說真話,聽了她的朗讀,我不敢讀了。

生:不要緊。

師:怎么不要緊?

生:你一定會讀得很好,我支持你。

師: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別說朱麗麗,就是朱麗麗麗……我也不怕。說是這么說,不過我還是有點膽怯。這樣吧,找個同學替我跟她比,誰愿意?(學生紛紛舉手。)

師:為了有把握,請大家再練一練。朱麗麗可非同一般啊!

(學生練得非常起勁,練后請一女同學讀。)

師:你可要好好讀,替我爭光呀!(女同學讀得流利,有感情。)

師:怎么樣?比過她沒有?(生齊答比過了)朱麗麗,你說比過你沒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師:差不多,就是說差一點,差得不太多,是嗎?(對讀書的同學)不過也得謝謝你替我參加比賽。

生:謝謝你給了我一次參加比賽的機會。

師:真好,握握手。

……

于老師設計的這一賽讀環節,起于師生比賽,后又巧妙地轉化為生生比賽,足見老師心中有學生,且面向全體,關注學困生、膽小者,想方設法引導他們讀書。這樣的賽讀扎實、有趣,借助比賽形式,著眼于朗讀訓練,學生練得認真,賽得投入,課堂上充溢著自然、和諧的讀書情趣。

☆以讀促讀

針對課文中難于讀好的句段,老師們往往通過優生或老師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再讀。于老師除此之外,還創造了一門獨家功夫“看讀”。于老師有深厚的朗讀功底,在指導朗讀時(尤其是低年級),他讓學生看他讀,通過“看讀”示范,讓學生把書讀好。

例如《關懷》教學片斷——

師:“小朋友,學語文,首先要讀,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把課文讀好,還真不容易呢!下面,請大家把書本放下,看于老師讀——眼睛看于老師的表情,耳朵聽于老師讀的聲音?!?/p>

老師聲情并茂地范讀全文,學生全神貫注地“看讀”。

師:“請小朋友拿起書,有感情地把全文讀一遍。剛才是小朋友看我讀,現在我看大家讀。讀完了,我檢查,看誰讀得好?!?/p>

純語言是一種語言,表情、聲調、手勢、體態也是一種表情達意的語言??从诶蠋熥x,接收的是兩種語言的信息,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對感情的體會更深刻,更真切。

☆以演促讀

表演是新課改的課堂上??煽吹降囊环N學習方式??刹簧俚睦蠋熯\用不當,流于形式,追求課堂熱鬧,為演而演,背離了語文教學的本質。于老師深知語文教學的道道,借助表演這種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把表演和讀書、學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情趣的氛圍中輕松地學習語文。以演促讀,于老師運用得十分精當,他適機引導學生演前讀、演中讀、演后讀,把讀貫穿其中,而且學生參與面廣,全體學生都動起來了。這樣的導讀方式,既扎實地訓練了讀書能力,又鍛煉了表演能力,體現了整合的大語文觀。

語文教學要重視朗讀,已是定律。該怎樣有效地指導朗讀,一直困擾著廣大語文教師。建立在于老師那種樸實、扎實的教學風格之上的朗讀教學是博大精深的。為此,多學習于永正老師的朗讀教學藝術,將獲益匪淺。

猜你喜歡
伯父感情比賽
最好的感情
一幅油畫
感情工作
伯父的黃昏戀
選美比賽
不分對錯
比賽
感情強烈的嘆號
最瘋狂的比賽
永遠的愧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