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文化”類作文寫作指導

2009-05-31 09:47彭海洋
高中生·天天向上 2009年5期
關鍵詞:歷史文化底蘊歷史

彭海洋

本期主題:備戰“歷史文化”類作文

編者按:近年來,要求教育青少年傳承、保護中華優秀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2009年高考的命題者可能會對此加以關注,考生對此應有所準備。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悠久,博大精深,本期的文章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同學們閱讀之后思考,思考之后有所收獲

所謂“歷史文化”類作文,就是將命題放在一個廣闊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的層面上去審視、對比、碰撞:以歷史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以歷史文化的理性批判時代的假、丑、惡;以歷史文化的智慧表現真、善、美;以歷史文化名人的言論或事跡,考查考生的哲理思辨與文化積淀等。

寫作“歷史文化”類作文應注意以下幾點。

構思:在思接千載中展示厚重的文化底蘊

寫作“歷史文化”類作文應展示厚重的文化底蘊,弘揚民族精神??忌跇嬎紩r應思接千載,寫出充滿歷史文化底蘊(歷史底蘊、文學底蘊、民俗底蘊、文言底蘊等)的文章。如2008年高考湖南卷作問題,考生如寫“整體與局部”這一角度,可引用“橫石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等詩句:寫作“物以稀為貴”這一角度,可引用“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等詩句;寫作“距離產生美”這一角度,可引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等詩句。

立意:在哲理思辨中閃爍動人的理性光芒

“歷史文化”類作文的立意除了要鮮明、準確外,還應具有思辨性,這就需要考生對命題材料進行深入開掘,全新解讀、辯證分析。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命題者在材料中已給出五種立意,但一考生以“天道無言”為題,將其中的第二、第四種立意升華,在歌頌隱士高潔、教育者無私的基礎上,闡明了“天道無言,人道亦無所求——不求一切,更不求逃避一切”的道理。

結構:在“一唱三嘆”中明晰嚴謹的思路層次

“歷史文化”類作文一般可寫成議論性散文,所以更應該講究布局,避免行文的隨意性??忌刹捎谩耙怀龂@”的寫法,即在文章中運用多種形式反復點題,做到綱舉目張,讓閱卷老師對文章的整體框架一覽無余。了然于心。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優秀作文《恬淡人生最相宜》。文章開篇直接入題,在安靜清新的氛圍中,詮釋細雨落花的恬淡,接下來由恬淡的自然到恬淡的人生,然后自然而然地提出觀點:恬淡人生最相宜。文章最后進一步指明恬淡人生并不是消極避世,而是在于保持一份恬淡的心境。其觀點句“恬淡人生最相宜”在標題、正文中多次出現,很好地起到了貫穿全篇的作用。

語言:在詩化語言中彰顯不俗的氣勢才情

優美的語言是歷史和生命的濃縮液?!皻v史文化”類作文的寫作一般須借助詩化的語言來評述歷史人物。抒發自我認知與情感。詩化的語言一般具有如下特點:一是語言形象、生動、含蓄、凝練;二是以描述代替一般的敘述;三是在描述的過程中,表達出作者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或態度。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優秀作文《細雨閑花皆寂寞,文人英雄應如是》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陸游在沈國寫下“紅酥手,黃縢酒……”將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記憶之中。王維在嘆“遍插茱萸少一人”時,將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陽剛之手書下“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道出了那紅墻深院里,一個個寂寞靈魂的心聲。詩人手中那根紅線(文章在開頭時將寂寞比作紅線),另一端系著筆。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為無聲,也化為揮筆的動力,讓細雨的閑花,變得鏗鏘有力,永不磨滅。

佳作賞析:千年一嘆王丹丹

曾讀過那些介紹空中花園如夢如幻的文字,曾向往過古埃及富麗堂皇的宮殿,還曾想象過故宮前精妙絕倫的龍鳳浮雕。然而,當我撥開那層神秘的面紗,原本朦朧的美都消失殆盡了。我聽見了那些被磨滅了的文化印記沉默千年之后的嘆息。

眾生云,文化是瓦礫堆砌的古代建筑,文化是用于交流的古代文字,文化是普天同慶的喜慶節日。那是否有人記得,文化還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標志

我聽見文化緘默之余的千年一嘆,嘆息自己已被人遺忘。若不是見到照片下的文字描述,我完全猜不出照片中頹圮在漫漫黃沙里的竟是留有拜倫手跡的埃及石墻。不同于游樂場里的人山人海,孤獨的石墻周圍沒有半個游人的身影,熬不過數千年的滄桑,這在文字中被描述得無比崇高的遺跡一點一點被風化、埋沒、拋棄,最后消失。低矮的土坯,就成了我們對文化的回憶。和這石墻有相同境遇的象形文字殘像,又何嘗不是面臨即將消失的落泊呢?把研究象形文字當作一種學問,這對古埃及文化又何嘗不是一種陌生的悲哀?偌大的一個古埃及民族,就在這被遺忘的文化陪伴下埋葬了??讨笮挝淖值氖?,你是否寂寞?

我聽見文化隱忍之后的千年一嘆,嘆息自己已被人摒棄。我羨慕那些以學術研究為由觸摸孔、孟、老、莊的學者,可以堂而皇之地屏蔽掉周圍“古板”“迂腐”的指責,、無論是英國的路易革命,還是中國社會每每發生轉變時的“批孔”,那些沾染上了封建塵埃的文化被當作糟粕一次次受到毀滅性破壞,甚至至今還有人不能忍受其存在于現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即便有些文化憑借頑強的生命根基幸存下來,那些不為人知。的文化損失又怎能讓我們在面對殘留的碎片時高聲慶賀呢?中華民族的先知們就在這摒棄的文化中被拋棄了??讨偌抑缘闹窈?,你是否哭泣?

我聽見文化憂郁之中的千年一嘆,嘆息自己已被人褻瀆。當人們猛然醒悟到文化的衰落時,他們想到了復興文化的計劃——在商業化的社會中把文化商品化。的確,文化“復興”了,它穿著人們精心打造的時裝躍然于舞臺:中秋節已無人再講嫦娥奔月的傳說,卻見月餅價格的漲跌成為一道“風景”。終于。我聽不見文化的嘆息了。唱痛斷橋心思的絲竹,你是否哀怨?

文化在流光中嘆息了千年。然而文化不是柏拉圖心中的亞特蘭蒂斯王國,縱使沉入了海底,但終不會雨打風吹去。你聽,那嘆息之聲的背后,不就是一聲聲熱切的期盼與歡呼?

點評作者巧妙而大膽地引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名作為文章的標題,并與全文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毫無牽強之感。全文緊扣“千年一嘆”,主體部分又一分為三,從“被人遺忘”“被人摒棄”“被人褻瀆”三個方面加以具體闡述,結構嚴謹,思路清晰。文章語言精美,文采飛揚,融抒情與說理于一體,思辨色彩濃郁。全文在對文化諸多現狀反思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深層次的思考,個性色彩鮮明。思想情感上雖以對文化現狀的抨擊為主,但結尾卻不失昂揚,于“期盼與歡呼”中,寄寓了作者對文化的美好期盼與祝愿。

(責任編校 曾向宇)

猜你喜歡
歷史文化底蘊歷史
倍er高級
議論文的論法與底蘊
理解糧食底蘊 傳承糧食文化
新歷史
城市化下的歷史文化與現代商業共存模式研究
軍事改革的底蘊在于歷史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