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理文心雕龍風骨說

2009-06-08 08:03但華陽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09年11期
關鍵詞:文心雕龍風骨研究

但華陽

摘要:自黃侃《文心雕龍札記》首啟《文心雕龍》之義理研究以來,在《文心雕龍》的所有理論范疇中,研究者對“風骨”的理解歧異最多。本文試梳理諸家的風骨說,對風骨這一范疇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文心雕龍》;風骨;研究

古往今來,眾多的研究者對《文心雕龍》中風骨的研究可謂意見紛紜,言人人殊。陳耀南先生在《文心風骨群說辨疑》一文[1]中,將風骨劃分為10組57類并加以按斷,可見紛紜的概況。不過概要說來,可大致分為如下幾類:

一是“風意骨辭”說,認為“風”是文意的特點,“骨”是文辭的特點,持此說的有黃侃和范文瀾。黃侃先生在《文心雕龍札記》[2]中說:“風即文意,骨即文辭?!奔?“風”是屬于文意范疇的事,“骨”是屬于文辭范疇的事。故其釋《風骨》篇之“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二句時說:“明言外無骨,結言之端直者即文骨也;意外無風,意氣之駿爽者即文風也?!庇卺尅熬氂诠钦?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二句時又說: “即謂辭精則文骨成,情顯則文風生也?!?他說:“二者(指風骨一引者注)皆假于物以為喻。文之有意,所以宜達思理,綱維全篇譬之于物,則猶風也。文之有辭,所以擄寫中懷,顯明條理,譬之于物,則猶骨也。必知風即文意,骨即文辭,然后不蹈空虛之弊?!?[3]范文瀾先生在《文心雕龍注》中完全同意黃說。故在注《風骨》篇中闡釋篇義說:“竊復推明其義曰:此篇所云風情氣意,其實一也。而四名之間,又有虛實之分,風虛而氣實,風氣虛而情意實,可于篇中體會得之。辭之與骨,則辭實而骨虛,辭之端直者謂之辭,而肥辭繁雜亦謂之辭,惟前者始得文骨之稱,肥辭不與焉?!?[4]又說:“風即文意,骨即文辭,黃先生論之詳矣?!盵5]周振甫先生也是將“風”“骨”分屬于意、辭的。他說:“‘風是感動人的力量,是符合志氣的,跟內容有關?!薄啊鞘菍嬣o的要求,用辭極精練,才有骨?!辈贿^他對情而具風、辭而備骨的標格要求,更多是從文章的力度上及對人的影響方面著眼。

二是童慶炳先生的“風清骨峻”說,他認為“風骨”是劉勰對文學作品內質美的規定,即要求“風清骨峻”?!帮L清”是對“情”的內質美的規定,就是要求情感的表達應清新真切,發自胸臆,有生命活力;“骨峻”是對“辭”的內質美的規定,就是要求辭語的表達應峻拔遒勁,出言有力,能給人感染。他在《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意義》中從必要條件、內質之美、生成原因、內外關系這樣一個結構層次來解讀“風骨”是很有道理的。

三是“情志事義”說,認為“風”是情志,“骨”是“事義”,代表是劉永濟。劉先生說:“風者,文之情思也,情思者,發于作者之心,形而為事義。就其所以運事義以成篇章者言之為‘風?!薄肮钦?樹立結構之物,喻文之事義也。事義者,情思待發,托之以見者也。就其所以建立篇章而表情思者言之為‘骨?!盵6]很明顯,這已將“風”“骨”二者聯成一體,意謂事義在內體現為全篇文思者為“風”,事義在外體現為全篇樹立結構之物者為“骨”。就其所以建立篇章而表情思者言之為‘骨?!焙髞碛终f:“‘風、‘氣、‘情、‘意、‘義、‘力,屬于情?!?、‘體、‘骨、‘言、‘辭屬于事?!?、‘藻、‘字、‘響、‘聲、‘色,屬于辭。由此可知,‘三準理論,是劉氏的創作論的中心?!?[7]他把“三準”和“風”“骨”及相關的一些詞語聯系在一起來解釋,目光更為開闊。廖仲安、劉國盈有進一步發揮:劉勰的“風”是作家發自內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規范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表現;“骨”指精確可信、豐富堅實的典故、事實和合乎經義、端正得體的觀點、思理在文章中的表現;以“風骨”論文的時候,“風”指文章的情志,它在文中的地位,好比人的神明;“骨”指文章的事義,它在文中的地位,好比人的骸骨。[8]這一類意見雖也是“風”“骨”兩分,但以“風”指情思,“骨”指事義,并特別強調二者之間的關聯。這樣“骨”就不單純是辭語范疇的事,而與“事”中之“義”緊密結合在一起。

四是“情感思想”說,認為“風”是情的因素,“骨”是理的因素,代表是宗白華。宗先生提出: “‘風是由情感發出的感動力”,“‘骨是由詞所表現清楚的概念內容發出的感動力”[9],雖然感動力的基礎還在于內容,但承認“辭”也具有加強感動力的作用。他還說“一篇有風有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這就同歌唱藝術中講究‘咬字行腔一樣。咬字是骨,即結言端直;行腔是風,即意氣駿爽,動人情感?!?他還說:“中國美學竟是出發于‘人物品藻之美學,美的概念、范疇、形容詞,發源于人格美的評賞?!盵10]“風”和“骨”都是在魏晉時的人物品藻中成為了美學范疇?!帮L”和“骨”作為美學范疇,代表兩種不同的生命之美。[11]

五是“感染力”說,強調“風”、“骨”都是一種感染人的力量,代表是羅宗強、牟世金。牟世金從文質論的角度指出:“風”要求作者要有高昂的氣志、周密的思想,能鮮明而生氣勃勃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具有較大的教育意義和感人力量;“骨”要求用精當準確而又端整有力的言辭,把文章組織得有條不紊,起到支撐全局的骨架作用。[12]羅宗強認為:“風骨合而論之,是提倡一種內在力量的美,是對于文章的一種美學要求要求文章不僅要有美的文辭,而且要有內在的動人力量?!盵13] 他認為“風與骨,均指作品的內在力量,不過一虛一實,一為感情之力,一為事義之力。感情之力借其強烈濃郁、借其流動與氣概動人。事義之力,借其結構謹嚴之文辭,借其邏輯之力量動人。

六是“風格”說,認為“風骨”是一種特殊的“風格”,代表是王運熙。王運熙指出:“具有風骨的文學作品,除掉具有思想感情表現的明朗性和質素而勁健有力的語言之外,還有兩點顯著的風格特征,其一是剛健,其二是精要和體要?!盵14]后來他又撮要寫在劉大杰主編的《中國文學批評史》中:“風骨中固然具有思想感情的內涵,而其主要所指,是一種表達思想感情的風清骨峻的藝術風格?!瓌③恼J為具有風骨的作品,必然是思想感情表現鮮明爽朗、語言精要勁健,形成剛健有力的風格?!?羅根澤也認為:“蓋風骨雖非字句,而所以表現風骨的仍是字句,所以欲求風骨之好,須賴捶字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p>

七是“剛柔之氣”說,認為“風”和“骨”分別是人的柔氣與剛氣在作品中的表現,代表是徐復觀。在其(中國文學中的“氣”的問題》一文中,徐先生說:“《風骨篇》之所謂風骨,依然指的是作者的兩種生命力—氣,灌注于作品之上,所形成的兩種不同的形象。所以就兩種不同的生理的生命力而言,便可以說‘氣即風骨。就文章兩種不同的形象而言,也可以說‘氣是風骨之本?!?/p>

八是“精神風貌美”說,認為“風骨”是“精神風貌美”,代表是張少康。在《齊梁風骨論的美學內容》中他認為風骨是一個完整的概念,風與骨互文見義,它是作品中內容和形式高度統一的藝術形象所顯示的精神風貌特征。[15]他雖然還是從內容和形式的角度來說的,但已不同于其他一些人把“風”與“骨”拆開來要么看作內容要么看作形式的機械觀點。

九是“內容形式”說,認為“風”是內容,“骨”是形式,代表是傅庚生。他提出:“氣、志、情、思”,感情思想也;“辭、藻、采、字、聲、響”,形式也;“風”似相當于聯想作用,“骨”似相當于分想作用。風骨之力既充,而創造的想象有據。[16]他把“風”、“骨”與心理學中的聯想作用和分想作用結合在一起,有了一定的發展變化。舒直也認為:“風”是指富有情緒色彩和音樂性的語言;“風”透露于文章形式,但飽含思想感情;“骨”是指純潔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帮L”是文章的形式;“骨”是文章的內容;而且“骨”決定。

十、教化說。持此論者特別注重“風”的教化意義,以原文開首“《詩》總六義”、“化感之本源”為佐證。陸侃如、牟世金認為:“風”即“風教”,指作品內容的教育感化作用;“骨”指骨力完善的文句對讀者的影響力。所謂化感之本源,蓋指風起感化作用。所謂志氣之符契,蓋指此種感化作用來自志氣,風為志氣之表現。后來牟世金從文質論的角度進一步指出:“風”要求作者要有高昂的氣志、周密的思想,能鮮明而生氣勃勃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具有較大的教育意義和感人力量;“骨”要求用精當準確而又端整有力的言辭,把文章組織得有條不紊,起到支撐全局的骨架作用。[17]同時,杜黎均在《文心雕龍研究和譯釋》中也表明:“風”是作品的健康的思想內容及所產生的教育作用;“骨”是有力的文辭描寫?!墩撜Z?顏淵》云:“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蔽恼乱云涿赖赂谢?使人從善,如風之動草。經此種教化之力量,如風之輕拂,移人情性。

除以上十種觀點之外,還有幾種觀點值得注意。如陳耀南的觀點,認為“風”是情思透過文辭而表現的“風趣”、“氣韻”之類,虛靈的、動的、外向而感染他人的表現;認為“骨”應該總括題材、結構、辭句、文采之類,而并非只限于辭句。李壯鷹的“動靜之美”說,認為“風”是文章的流動美,“骨”是文章整體結構上的牢固穩定所體現出來的靜態美。張海明的觀點,認為“風”是作品的情感傾向,“骨”是作品的思想傾向等。[18]

參考文獻:

[1]陳耀南.文心同雕集[M],成都出版社1990年版,第35頁.

[2][3]黃侃.文心雕龍札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 頁.

[4][5][6]《文心雕龍注》[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516-518頁.

[7]劉永濟.釋劉勰的三準論[J].文學研究,1957,(2).

[8]廖仲安,劉國盈.釋“風骨”[J].文學評論,1962,(1).

[9][10][11]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102、166頁.

[12]牟世金.文心雕龍精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頁.

[13]羅宗強?非《文心雕龍》駁議[J],文學評論,1978.2.

[14]王運熙.文心雕龍風骨論詮釋[J].學術月刊,1963,(2).

[15]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頁.

[16]傅庚生.中國文學批評通論[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77-78頁.

[17]牟世金.文心雕龍精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33頁.

[18]張海明.經與緯的交結:中國古代文藝學范疇論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頁.

猜你喜歡
文心雕龍風骨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風骨
風骨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荷花
《文心雕龍》選讀
《文心雕龍》: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文藝理論巨著
劉勰《辨騷》再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