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羌族民間歌舞藝術

2009-06-08 08:03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09年11期
關鍵詞:羌族

楊 婧

摘要:羌族有著古老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同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密不可分的。羌族有語言而無文字,其悠久的歷史和民間文學是由口頭傳承而來的,因此音樂成了羌族人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文就羌族民間歌舞藝術做了一些收集整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羌族;羌族音樂;羌族民歌;羌族民間舞蹈

羌族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同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密不可分的。他們除了有自己的信仰、倫理道德、價值觀、審美觀、衣食住行等習俗外還有著豐富的民間文學藝術寶庫。羌族自稱“日瑪”、“日表”。歷史上,羌族以養羊著稱,所以羌族與羊的關系極為密切,至今仍保留著供奉“神羊”的習俗。羌族現大多居住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北川縣。羌語屬藏緬語系羌語支,分為南北兩大方言。南部方言行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的鳳儀、土門,汶川縣的威州、綿池,理縣的通化、薛城地區;北部方言行于茂縣的沙壩、赤不蘇,松潘縣的鎮江、熱務和黑水大部份地區及北川縣。各方言內又有若干土語,乃至相鄰村寨間語音差異也較明顯,故有“五里不同鄉,十里不同俗”之說。公路沿線和接近漢、藏區羌民,一般都懂漢語或藏語。羌族有語言而無文字,其悠久的歷史和民間文學是由口耳相傳而來的,因此音樂成了羌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羌族地區,人們盛行萬物有靈,羌族崇敬的神靈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靈物崇拜和圖騰崇拜。這些崇拜就在祭祀活動中通過歌舞形勢來表現。下面,我就羌族民間歌舞藝術做了一些收集整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羌族人善于用歌聲和舞蹈抒發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愿望。對生活中的婚喪嫁娶,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草木,飛禽走獸均能即興成歌。羌族民歌旋律優美、清新質樸,可分為:山歌、情歌、酒歌、哭嫁歌、多聲部民歌等。

一、羌族民歌

1、山歌。山歌主要是在山野田間或是游走放牧時演唱。羌族人說:“不唱山歌不高興,唱起山歌好寬心”;“不唱山歌不開懷,千聲萬聲唱起來?!鼻甲迳礁柩莩问蕉鄻?有獨唱、輪唱、齊唱等。調式以五聲調式的徵調式和宮調式為主,結構簡單,多為二至五句的單樂段。它的音樂特點不太一樣,有的旋律起伏自由跌宕,節拍節奏自由靈活,有的旋律婉轉優美,節拍節奏規整,抒情色彩較濃厚。自由節奏的山歌高亢嘹亮,延長音用的較多。節奏較規整的山歌音域不寬,延長音也用的較少,旋律進行平穩,情感刻畫細膩?!澳羌悄恰?羌族有人稱為“歌頭”,也有人解釋為“山歌”,是在羌族地區流傳較廣的一種抒情山歌,它曲調優美,節奏自由。如:

2、情歌。羌族人稱情歌為“柔西”或是“苕西”,經常會有羌族小伙子說:一曲柔西飛出了心窩窩。它是羌族青年男女戀愛交往的媒介,他數量繁多,感情表達質樸,以對唱和獨唱為主,樂句結構完整。在婚禮慶典、莊家豐收、砍柴、打青稞等日子,青年男女喜歡自由組合以對情歌的方式交友擇偶。羌族情歌在表現手法上多采用比喻,通常把對愛情的向往描寫的繪聲繪色。比如:賢妹擔水扁擔長,雙手捧著桶脊梁,屋內還有半缸水,假裝擔水望情郎。這幾句歌詞深刻描繪了戀愛中的男女纏綿、依戀之情。還有一些羌族男孩唱的情歌很幽默,比如:太陽出來照山林,阿妹和我并馬行;來世變成桃花馬喲,托著阿妹到天津。蕎麥開花火燒天,郎騎白馬上羌山;若能抓住馬兒尾,拖死磨死也心甘。

3、酒歌?!皒issemcua”意為:唱酒歌。羌族人民的婚、喪、嫁、娶都離不開喝咂酒,素有“無酒不起歌,有酒歌兒多”的說法。咂酒是一種用青稞、玉米、小麥等為原料釀造而成的飲品。這種酒比普通的白酒溫和,營養豐富,備受羌族人喜愛。在羌族大型的活動中飲用咂酒還要舉行“開壇儀式”。在眾人飲用咂酒時,羌族人喜歡邊飲邊歌,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都要唱敬酒歌,羌族敬酒歌漢語音譯為“西亞拉沙”,有雙人對唱的,也有排排坐輪流唱的,歌詞內容很廣泛,有歌頌祖先的,歌頌英雄的,還有歌頌愛情的,在不同的場合內容也不一樣,祭祀時有“祭祀歌”,婚禮有“婚禮歌”,喪事有“喪事歌”等。

4、羌族多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民歌流傳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的羌族聚居地,那里由于交通不發達,所以本民族特色的音樂很少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羌族民歌一般多采用二聲部演唱,領唱聲部稱為“ha yi”,合唱部分稱為“kure”。演唱形式有男聲重唱、女聲重唱、合唱、對唱等。領唱承擔著演唱高音的重任,所以要求領唱者聲音要特別好。

羌族男女青年在春暖花開之際喜歡到山坡上游玩,當地人稱之為“坐草坡”,那時候男女青年會比賽唱很多的情歌,其中有一首女聲 重唱是這樣的:

二、羌族民間舞蹈

羌族舞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動律獨特,每一組動作都以“甩肩”和“頂胯”而展開?!绊斂琛痹谇甲逦璧钢蟹譃?前頂胯、旁頂胯、柔頂胯,旋轉頂胯等形式。民間舞蹈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莎朗?!吧省笔枪爬系那甲遄詩市臀璧?也稱為鍋莊,有唱起來跳起來的意思。相傳,古羌人從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開始,婦女們有三天時間挨家挨戶唱歌跳舞,上門傳授本民族古老的莎朗舞蹈。其表演形式一般是男、女圍著篝火或是廠壩邊唱邊舞。它分為“喜事莎朗”和“喪事莎朗”兩種。

“喪事莎朗”是舉行喪事時在死者家里或是墳場跳的舞蹈。通常使用“徵”調式,它音調低沉、節奏緩慢,正好與悲痛的場景融為一體?!跋彩律省闭孟喾?節奏活潑跳躍,轉調自然,旋律流暢,歌詞比較固定,帶有大量的襯詞,比如:“喲、嚯、呀、耶……”等。樂曲的旋律進程起伏不大,以大二度、小三度的級進音程為主。舞蹈動作與音樂節奏的結合也非常完美。在舞蹈開始前,先男后女輪唱一遍舞曲,然后共同起舞,速度由慢變快,在一支舞蹈結束之前,先由男隊叫聲“呀喂”,再由女隊叫聲“喲喂”然后結束,之后再繼續新的舞曲和步伐。

2、喲粗布。羌族人說“喲粗布”是向天神菩薩祈禱的意思。它是以祭祀為主的歌伴舞,無固定的表演程序,在隆重的喪葬儀式和民間祭祀活動中出現。它的音樂沉穩,速度緩慢,節奏均勻。舞蹈動作也很自然,上身向前,膝蓋微屈,右腳起步時重心在右腳上。代表性音樂作品有:《姜得兒里學》、《余奎余奎》、《娃西切瑪》等。

3、哈日?!肮铡鼻颊Z意為:我們要進行練兵演習。此舞屬于出戰前誓師的舞蹈。在古代,羌族是一個好戰的民族,由于頻繁發生戰爭,跳這種舞有鼓舞士氣統一意志的作用。舞蹈在領舞的率領下先列單行,發出吼叫聲,晃動手上的兵器,走出各種隊形,羌族人稱“走花”。舞蹈至高潮時羌人舉槍鳴放,歡呼聲與槍聲交織在一起,場面非常壯觀。

4、鎧甲舞?!翱宋鞲裎鳌庇址Q鎧甲舞,即羌族男人身披牛皮甲,頭戴盔帽,手持長刀為古代戰死的羌族英雄舉行大葬時進行的一種祭祀中的禮儀性舞蹈。袁宏《后漢記》卷九中記載“其為兵,長于山谷,短于平地。男子兵死有名,且以為吉,病中謂之劣,又以為不祥?!辨z甲舞即源于此俗。在舉行“鎧甲舞”前,人們首先將咂酒壇放在舉行活動的麥場中央。一切準備就緒后,負責儀式的“巫師”手拿木勺,向人們講了一大段開壇詞,結束后武士們身披牛皮鎧甲,頭戴鬃毛頭盔,舞蹈時,圍著圓圈,唱著哀歌,以吼叫的方式開始起舞,結束時,舞者抖動雙臂,雙手上舉,顯示出武士的英雄豪氣。大葬時的吼叫聲、鎧甲的抖動聲、長刀的“咔咔”聲組合在一起顯得舞蹈特別肅穆、威武、豪氣。

吼叫聲:哦呵哦呵哦呵

盔甲聲:咣哐哦呵哦呵

長刀聲:咔咔咔咔咔咔

腳步聲:x xx xx x

羌族文化扎根于民族土壤,有濃厚的民族氣息,羌族人民不僅以勤勞著稱,而且以能歌善舞文明,悠久的歷史與較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文化中保留了不少原始古樸的東西,千百年來,歷經滄桑,羌族的文明依稀可見,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后人去整理,希望羌族的文化得到保護,羌族的文明得到傳承。

參考文獻:

[1] 陳蜀玉 主編.《羌族文化》 .

[2] 中國音樂家協會四川分會編.《羌族民間歌曲選》.

[3] 朱自強,高占祥等.《中國文化大百科全書藝術卷》 .

猜你喜歡
羌族
羌族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重難點及對策研究
羌族藝術的特征與當代價值
羌族藝術的特征與當代價值:李錦
淺析羌族祭祀舞蹈的巫術文化
試論羌族薩朗舞的傳承與發展
羌區幼兒園羌族非物質文化傳承策略
探討羌族夬儒節服飾文化
羌族人物線描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