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強迫”的強迫癥

2009-06-10 12:07
視野 2009年4期
關鍵詞:強迫癥博士生事兒

孫 藜

這是一個拗口的標題,其實說的是生活中一件很普通的事兒。

寫這篇文章的觸動,是看了我們雜志今年第二期上的一篇文章《<論語>強迫癥》。文章借中科院院士、原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說事兒,因為他要求自己的博士生必須會背《老子》和《論語》前七章,否則不接受論文答辯,有感而發的那位作者稱之為“《論語》強迫癥”,嘲諷之意顯而易見。其給出的理由也很有說服力,因為包括楊叔子先生在內所有的“強迫癥”背后都有一套共通的邏輯:我“強迫”你是為了你好;你現在還不懂得不知道這個好處,所以我要強迫你;終有一天當你懂事了理解了你就會明白我“強迫”你的好處。

毫無疑問,這套邏輯大概每個人都不陌生,特別是在我們這樣一個家長意識和傳統濃厚的國度中。從小到大,家長的苦口婆心、老師的諄諄告誡,基本跳不出這個圈圈,——實際上我曾經也是這套邏輯的堅定的反對者。但是現在,似乎不那么肯定了。

之所以不那么肯定,是因為它說的有時候的的確確沒錯。在年輕時,我們往往因為特別敏感的心靈和特別脆弱的承受力,因聽不進或者無緣故地拒絕而引來家長或老師的“強迫”,這些好處又的確是需要有些閱歷后才能明白。于是,年輕氣盛的我們,特別容易將之上升到“平等”與“自由”的高度來看這個問題。

的確,我不否認,真正好的家長或教師,都是懷著一顆平等的尊重之心,而且還特別特別有耐心,樂于并善于發現一些引導說服的方法,使得學生或孩子能從心底服從他們的安排?!膊荒芊裾J的是,一味寄希望于學生的自主和自愿,很多時候,真的就等于是放棄。你見過哪個吃藥的小孩子,不是家長連哄帶嚇?——請仔細想想,別急著跟我提那句老掉牙的套話,“任何比喻都是蹩腳的”。

教育的的確確有它自身獨特的規律,不能把教育上的問題一概抹煞為“強迫癥”,這和其他領域,特別是政治領域不同。而且,我們看問題分析問題,發出自己的聲音,一定要分清問題的性質。例如,在這里要看到存在著許多差異,大學、中學和小學教育各有各的不同;做學問的研究生和素質教育的本科生不同;一個博導的個人權利和整個學校的招生制度也不同。不能把一切規定都上升到“強迫癥”的高度,這樣倒真會成就這個拗口的標題。

如果真的覺得楊先生“強迫”了,很好辦,不去考他的博士生就OK。如果既不考但還是覺得他“專制”,我總隱約覺得,對一個學問斐然卓有成就的學者,似乎授予他這點要求學生的權利,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

猜你喜歡
強迫癥博士生事兒
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圈里事兒
首都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陳桂蓉教授
陜西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拜根興教授
為什么我們樂于逼死強迫癥?
兩種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