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有效課堂,全面提高學生數學成績

2009-06-20 03:11徐連海
現代教學研究 2009年3期
關鍵詞:數學教育教師

徐連海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在數學課堂上實施創新教育呢?下面簡單地談幾點體會:

一、更新教學環境觀念,培養創新意識

以前人們把中學教育的職能僅看作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人才的傳送帶,實施的是英才“應試教育”,其實,中學教育是小學到大學的過渡和小學到社會過渡的分流線,而后者是主要的,因此,我們培養的人才應由“知識應試型”轉向“知識、能力、素質型”,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發現問題和積極探求,必須給他們營造一種創新的氛圍,“創新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是以民主、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基礎的,教師必須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課堂充滿“愛”的氣氛。只有在輕松愉快的情緒氛圍下,學生才能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的主觀原因。興趣作為一種自學的動機,是對所從事活動的創造性態度的重要條件”。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嘗試”的過程中來,從而發揮他們想象力,挖掘出他們創新的潛能。

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時,開課前先讓學生猜兩個謎語。第一個是“草地上來了一群羊(打一水果)”這個謎底同學們猜了好久才猜出來了是楊莓(草沒),然后接著又說一個謎“又來了一群狼(打一水果)”這個謎同學們一下子就猜到是楊莓(羊沒),這時老師不失時機地問同學們:為什么第一個謎語猜了好久才猜出了,而第二個老師一說出來同學們就都猜到了。經過這個猜謎游戲不僅拉近了老師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讓學生明白了一個道理:解決第二個問題是因為有了第一個問題作為基礎。從而讓學生從三角形、梯形等已知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去思考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方法。

二、實施“主體教育”培養創新素質

所謂“主體教育”,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為核心的素質教育。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边@說明,如果能使學生主動地學習,他們就會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熱情很高,思維也會非?;钴S,學生就有了一個主動探索的空間。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呢?這就要教師讓學生有機會表現,學生有了探索的空間,就會有意想不到的表現。

(一)精心設計問題,提供探究材料,讓學生在探究中表現。例如: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時,先幫學生復習三角形、平形四邊形、梯形面積公式的領導過程,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剪、拼、聯想等方法打到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二)引發學生合作、討論,在合作、討論中表現。教學中加強討論除了剪拼成平行四邊形來推導,還可不可以把它剪拼成其他圖形來推導呢?這樣學生在推導中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數學思想之后再讓他們分組討論,更容易發揮學生們的創新才能。有的學生就想出了可以拼成三角形來推導,有的學生甚至想把它拼成平行四邊形、梯形等,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就寬了。

(三)巧設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有所創新。練習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實踐證明,有思考性的練習是訓練學生創新思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巧設練習,要從生活實際出發,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習題,這樣不僅可以開放學生的思路,發揮學生的潛在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素質。

三、更新質量意識,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眾所周知,數學跟著應試的指揮棒轉,即使是素質教育也還得接受考試檢驗,不是考不考的問題,關鍵是怎么考,考什么。所以,應試發揮考試的指揮棒的優勢,以試題為導向??荚嚨男问胶驮囶}的內容都要體現“素質”培養的要求,課程改革若不輔之考試的改革,必定是一紙空文,無法落實。當然考試制度的改革是復雜的。但試題改起來是能辦到的,一些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試題,對數學教學改革將起積極導向作用。

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源泉,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主要依據,怎樣處理好中學數學教材,科學地對學生傳授知識和進行能力培養?

1.處理好教材的重、難點和思想方法的滲透。數學思維是數學的精髓。教學中,只有抓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才能抓住知識的本質。教師應明確如何去實現教學目標,宏觀駕馭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達到教學思想的滲透、思維能力的培養。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通過在介紹教學史中培養,在內容講述中提示,在例題教學中感染,在完成作業中養成,在課外活動中提高等途徑或方式,增強學生愛國熱情,激勵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細致認真、嚴謹學習的科學態度。

四、樹立質量標準,重視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子

學生學習活動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共同參與的過程,學習效果是兩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數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非智力因素的開發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1.通過數學學習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刻苦鉆研、規范書寫、自學檢驗、訂正錯誤的優良學習品質。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準備、課內思考、課后復習等。

3.以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身的數學素養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4.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學課外活動,以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

生個性的發展,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五、拓展數學空間,提升數學實效

各種教法均是教師、學生、知識及知識載體這四個基本要素的有機組成,具有科學性、藝術性、多樣性和綜合性。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如何處理好“教學有法”與“教無定法”的矛盾,這要求教師正確處理好數學方法的科學性、藝術性、多樣性與綜合性之間的關系。

學生是構成教法的基本要素,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傳統的教學模式桎梏,習慣于教師講,學生聽,即使體現一點學生活動不外乎是集體回答,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問一答,這種單一教法嚴重阻礙了學生能力的發展。

猜你喜歡
數學教育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