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美術色彩教學淺談

2009-06-20 03:11
現代教學研究 2009年3期
關鍵詞:色彩教學

何 剛

摘要:本文通過高中階段美術色彩教學的特點,著重就如何引導學生從認色彩基礎知識入手,通過正確的觀察方法及訓練方法,最終達到在較短時間內提升學生對于色彩的認識及表現能力。

關鍵詞:色彩教學 認識色彩 對比觀察 表現方法

每年的高三學生中都有一部分會成為藝術類的考生。這些藝術特長生的專業實際情況是由于學習時間較晚而且訓練時間又短,所以往往是特長生不“長”,反而是底子薄,基礎差。針對這種現狀,教學就有相當的難度。要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的專業知識能有一個質的飛躍。必須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在美術專業知識的學習中,色彩(水粉畫)是其中較為重要的部分,是專業考試中的必考科目。對于很多學生來說色彩(水粉畫)是基礎科目中較難掌握的部份。對于這種狀況,怎樣教學,用什么方法教學這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也就是教法和學法的問題。

一、認識色彩

認識色彩是學習水粉畫的基礎。過去我們常常聽到“色彩靠感覺”這樣的說法,而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全憑感覺去認識色彩這種方法顯然是不可取的,沒有一定色彩理論知識作為基礎這樣的感覺只能是膚淺的、盲目的。所以色彩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是相當重要的。

所有的物體都是由結構和色彩組合而成的。我們眼睛感受到的色彩是由不同物體所反射的不同波段的光波而形成的。根據光學原理色彩是有規律可循的。

1.色彩三要素:

色相 色相是指不同色彩的相貌。如:紅花。紅花的色相就是紅色,綠樹的色相就是綠色。這種色相的概念主要是指物體的固有色。但固有色并非是絕對固定不變的,它會因光源的改變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對于色相(固有色)的認識學生是最容易理解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因為平常我們對于色彩的認識也主要是通過色相來分辨的。而我們在色相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物體的固有色是會隨光源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并不是一成不變。

明度 是指物體顏色的明亮程度,是色彩的素描關系。不同的色彩明亮程度是不一樣的。如白色的瓷盤與紫色的襯布比較,白色的色彩明度很高(亮)而紫色的明度則很低(暗)。同一物體的各部位的明度也是不同的,愛光部的明度高(亮)而背光部的明度低(暗)。明度對于表現物體的立體感是關鍵的因素。

純度 是指色彩的飽和程度,受光部份的色彩與暗部的色彩純度較底。中間色彩純度較高。純度的變化可以使畫面豐富。產生強烈的對比 。

2.顏料的混合

三原色:紅、黃、藍

顏料中最基本的三種色,又叫一次色。紅、黃、藍理論上可以組合成各種顏色。但是為了提高速度和讓色彩的純度更高,我們最好多準備一些成品色彩,以豐富自已的畫面。

間 色:三原色相互調合形成間色,又叫第二次色。

紅+黃=橙

黃+藍=綠

藍+紅=紫

復 色:任何兩種間色(或一個原色與一個間色)混合調出來的顏色叫復色,又叫第三次色。

同類色:在色相環中45以內的顏色,就是同類色,如紅——黃、中間的紅橙,橙,黃橙色 為同類色。

鄰近色:色相環中90以內的顏色為鄰近色。

對比色:色相環中120以上的顏色為對比色。

補 色:色相環中180對應的兩極色為補色。其中有最基礎的3組。

紅——綠 黃——紫 橙——藍。

二、觀察色彩

掌握正確色彩對比觀察方法是提高學生色彩水平的捷徑。

色相對比:在繪畫中色相對比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一種,就是讓學生通過對比分辨不同物體的不同固有色。

明度對比:是指通過物體受光面與背光面以及不同顏色亮與暗的對比觀察,讓學生明確物體色彩的黑、白、灰關系,即素描關系,以及不同色彩的明度變化。

純度對比:通過物體各部分色彩的對比,讓學生了解物體愛光面和背光面的純度較低只有中間色調的純度較高。近處的物體純度高,遠的物體純度低。

冷暖對比:色彩的冷暖變化是寫生色彩的重點,冷暖對比是一種人們對于色彩的心理感受。讓學生通過亮面與暗面、物體與物體、物體與環境去比較和體會冷感與曖感的變化。

色彩對比觀察是色彩繪畫中經常使用的手法,對于提高學生認識色彩也是非常有幫助的。通過色相對比 明度對比 純度對比 冷暖對比的練習,學生對于色彩就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了。

三、分析色彩

面對一組靜物應該怎樣入手,是接著要解決的問題。

1.色彩關系分析:

物體的存在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的形態,周圍環境的明暗。色彩因素對物體必然產生影響。如紅色光的舞臺上,人物,事物都會因紅色光源色的影響而產生紅色的傾向。整個舞臺是紅色調。而在沒有陽光的陰天整個環境是一種灰色調的效果??偟膩碚f畫面色調主要取決于光源及襯布的色彩。接下來是對單個物體的色彩進行分析。在這里我要強調的是固有色的重要性。很多學生在水粉學習中為了使畫面的色彩豐富而忽略了固有色的表現,使畫面出現了花的問題,失去了整體感.分析完固有色后我們應該著手于對物體的色彩明度變化進行分析。亮面也就是受光面。由于光的作用亮部色彩的明度高(亮)而暗部明度低(暗)通過色彩明度的對比能較好的表現出物體的體積感.,接下來分析色彩的純度變化,近的物體一般純度較高,遠的物體純度較低,物體表面受光面和背光面純度低而中間色調的純度較高。最后應該分析整組靜物的冷暖關系,通過冷暖把握物體之間的微妙變化。

2.小稿練習:

小稿練習是色彩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小稿練習重點是放在色彩關系的表現上,可以省去很多局部刻畫的影響而讓學生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到色彩的分析上。

四、畫面表現

在分析完一組靜物后,我們可以開始動筆了。

第一步:構圖、要求圖形結構準確,構圖具有藝術性,遵守一定的形式美法則,并具有一點創作性。

第二步:運用單色快速準確地畫出物體的明暗因素變化即素描關系,以便于接下來的作畫,明暗清晰。

第三步:1.要求學生要著眼于畫面整體,而不要一開始就去注意物體的細節。進行大色調的處理(最好一開始就選用大號筆,以避免局部的影響)

2.大色調的處理

最好從物體的暗部入手,而且暗部調色時最好不要加白粉或少加白粉。用大筆畫出暗部,用色可薄一些,也可適當地多加點水讓暗部看上去透明,有空間感。同時對畫面上所有的暗部和投影進行第一遍處理(同時注意物體的固有色)。

3.中間色調描繪

根據前面的分析,中間色調的明度較暗部高,而純度是相對最高的。中間色調的調色就要注意顏料的亮度和純度。用色可以較暗部厚一些,使其產生實在和突出的效果,同時固有色最突出。

4.亮部顏色的表現

亮部是整個畫面中最突出的部分,亮部的色彩主要受光源色和固有色的影響,在調色的過程中,要提高色彩的亮度,可加入白色顏料,上色時應上得較厚一些,更加能夠增強所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到此第三步整個畫面的大色調處理基本上算是完成了,接下來進入學深入刻畫和整體調整步驟。

第四步:深入刻畫、整體調整

在大色調的基礎上,開始進行深入刻畫了。這時可選用中號筆。將物體上,如:暗部反光、投影的明度推移、各色調之間的過渡、色彩的冷暖關系等,進行詳細的處理。然后可以用小號筆將物體上的細部比如瓶口、水果的凹處、一些物體上的花紋等,仔細地刻畫準確和深入。待深入刻畫完成以后,最后進行整體調整。整體調整一般應注意畫面色調統一,物體體感強、質感突出、色彩既要有同類色、相鄰色、互補色還要突出畫面的極色等。至此一幅完整的水粉畫算是基本完成。

經過上述的方法,大多數學生都可以比較快速的掌握色彩的理論知識,再加上多看多想多畫,學生的色彩水平提高應該是比較快的。在針對高中階段美術專業知識的教學中,好的、快捷的教與學方法便是學生快速學好水粉畫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怎樣畫水粉畫》周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2.《色彩構成》趙國志,遼寧美術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3.《色彩畫》徐榮貴,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猜你喜歡
色彩教學
關于高中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
關于高中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
高職設計色彩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探究
淺議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的色彩教學
淺談小學美術課程中的色彩教學實踐與體會
高校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改革措施探討
試論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
色彩教學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應用
創新思維在高校色彩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色彩感的培養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