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五中九年級期末檢測

2009-06-24 09:21劉立毅周文闊孫紅巖
物理教學探討·初中學生版 2009年5期
關鍵詞:測力計斜面木塊

劉立毅 周文闊 孫紅巖

試卷報告

本試卷試題常規、突出雙基、注重探究,無偏題、怪題、難題出現。特點如下:

一、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建模能力

初中涉及的問題多為理想模型,處理實際問題時,就要把實際問題轉化為理想模型。建模能力貫穿于初中學習的始終。如第一大題第4小題,以現代的斜拉橋為背景,以引橋遠長于正橋為切入點,巧妙地結合有關問題,考查了任何機械只省力、不省功這個知識點。只要把引橋看成斜面,就能得出汽車駛上較長引橋可以省力的結論。同時,本題還考查了勻速運動的速度公式、功的計算公式等知識。

二、注重實驗技能,突出科學探究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由于初中物理定性研究的內容較多,定量研究的內容較少,因此學習中應重實驗過程、重方法,提高探究能力。這也是今后中考的方向。

第三大題第6小題給出3組數據,根據G=mg可算出木塊對木板的壓力G=20 N。本題運用控制變量法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面積、壓力間的關系,得出了與面積無關、與壓力成正比的結論。

三、知識考查全面,突出主干知識

突出主干,強調雙基,覆蓋面廣,注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理解,結構科學,知識點分布合理是本試卷的又一特點。本試卷對九年級十一至十五章的內容進行了全面考查,并重點考查了浮力、機械能等知識(這部分主干知識也是中考的重點和熱點問題)。

四、體現課程要求,注重課改導向

試卷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的情景來考查“知識與技能”,通過科學探究題來考查“過程與方法”,通過重點知識考查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就對課標要求的三維目標進行了全面考查。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

1. 在空中漂浮的肥皂泡左側吹氣,肥皂泡向左運動,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坐沙發要比坐板凳舒服,這主要是因為沙發較易發生形變,增大了人與沙發間的_________________。

3. 圖1中甲、乙分別表示的是鐵和銅的體積和質量關系的曲線,從圖中可知,曲線_________表示的是銅。

4. 一座高達40 m的大橋,總長為8 350 m,其中正橋只有850 m,而兩側的引橋卻長達7 500 m,一座橋為什么有這么長的引橋呢?小明很奇怪,請教老師后,他明白了引橋相當于一個斜面。

(1)小明用圖2所示的斜面進行模擬實驗。在保持斜面高度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斜面的長度,發現斜面越長,拉動小車勻速上升的力F越小。由此,他明白了很長的引橋在汽車上橋時能起到_________(選填“省力”或“省功”)的作用。

(2)一輛總質量為2 000 kg的汽車以10 m/s的速度勻速通過一側的引橋(長度3 750 m)需要時間_________s,所做的有用功為__________J。(g=10 N/kg)

5. 圖3中,重為500 N的物體A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是150 N。為使物體勻速移動,必須在繩端加上60 N的水平拉力,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__________。

6. 木塊的密度是0.6×103 kg/m3,冰塊的密度是0.9×103 kg/m3。若它們質量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則木塊受到的浮力________冰塊受到浮力。若把質量相等的實心木塊和實心鐵塊,放入水中靜止后,木塊受到浮力_______鐵塊受到的浮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 如圖4所示,輕質杠桿OA中點懸掛一重G=60 N的物體,在A端施加一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F=_______N;保持F的方向不變,將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將_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8. 如圖5所示,物體A重30 N,用50 N的力F將物體垂直壓在墻上靜止不動,則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N。

二、單選題(每題2分,共26分)

1. 以下接近50 g的物體可能是()

A. 一粒細砂子 B. 一只雞蛋

C. 一頭大象 D. 一只母雞

2. 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為3 ∶ 2,體積之比為1 ∶ 3,則它們的密度之比為()

A. 1 ∶ 2 B. 2 ∶ 1

C. 2 ∶ 9 D. 9 ∶ 2

3. 圖6所示的三種試管中,氣體壓強最小的是()

A. 乙 B. 甲

C. 丙 D. 無法確定

4. 下列各種情況中,物體的機械能變大的是()

A. 跳傘運動員從空中勻速下落

B. 人乘電梯勻速上樓

C. 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

D. 足球在水平面上滾動

5. 一個正在運動著的物體,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時全部撤去,則物體將()

A. 立即停止運動

B. 先逐漸減速,后停止運動

C. 做勻速直線運動

D. 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6. 在生產和生活中,用螺絲釘固定工件時需要在螺絲帽下面墊上一個較大的墊圈,這樣做的目的是()

A. 增大螺絲帽和工件之間的摩擦

B. 減小螺帽對工件的壓力

C. 減小螺絲帽對工件的壓強

D. 起裝飾作用,使工件更美觀

7. 三個實心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同,它們的密度分別為ρ1、 ρ2、 ρ3,且ρ1>ρ2>ρ3,則這三個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1、F2、F3的大小關系是()

A. F1=F2=F3 B. F1>F2>F3

C.F12

A. 電線對電燈的拉力

B. 電線對天花板的拉力

C. 天花板對電線的拉力

D. 電燈對電線的拉力

三、作圖與實驗題(共19分)

1. 如圖10所示,一根細繩把質量為3 kg的球掛在墻上,畫出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 如圖11所示,用撬棍撬大石頭,畫出動力F1的力臂。

3.請你用最省力的方法把重物提起來,畫出圖12中滑輪組的繞繩方法。

4. 如圖13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_______N,物體的重力是_______N。

5. 小王計劃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礦石的密度。

(1)有如下一些實驗步驟:

①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礦石的質量m;

②向量筒中倒進適量的水,測出這些水的體積V1;

③根據密度的公式,求出礦石的密度ρ;

④將礦石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測出礦石和水的總體積V2。

他應采用的正確實驗步驟順序為(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③①④ D. ②③④①

(2)由圖14可知,礦石的質量為___________g,體積為____________cm3,密度為___________g/cm3。

6. 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系列實驗。以下是部分實驗步驟。(實驗過程中保持長木板水平且固定)(取g=10 N/kg)

第1次: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15甲所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并記入下表中;

第2次:把木塊側放在長木板上,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15乙所示),記下相應的示數;

第3次:把兩塊相同木塊疊在一起平放在長木板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15丙所示),記下相應的示數。

(1)若已知每個木塊的質量為2 kg,請你幫助小明填全表格內的數據.

(2)比較_________兩次實驗數據,可以發現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3)比較1、3兩次實驗數據,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某小組同學用U形管壓強計研究甲、乙兩種液體內部的壓強規律,記錄實驗數據如下表。(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初步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_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初步結論:在相同的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也越大。

四、計算題(共13分)

1. 有一個鐵球的質量是316 g,體積是60 cm3,這個鐵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那么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ρ鐵=7.9×103 kg/m3

2. 如圖16所示,重為20 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積S=2×10-2 m2,高h=0.4 m。當容器裝滿水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4×103 Pa。(g=10 N/kg,ρ水=1.0×103 kg/m3

(1)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吊著一重為4 N的物體,當物體全部浸沒在該容器的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4 N。該物體的密度和排開水的質量分別是多少?

(2)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

猜你喜歡
測力計斜面木塊
例談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大峽谷歷險記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偷換參考系引起的困惑
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
《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錯題典析
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
談影響斜面機械效率的因素
錯在哪里
物理問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