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的運用教育懲罰手段

2009-07-07 10:01王宇寧
法制與社會 2009年4期
關鍵詞:公正懲罰紀律

王宇寧

摘要教育懲罰作為一種手段,對維護課堂秩序和促進教育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試圖從教師自身素質,實施懲罰的原則以及一些注意事項等視角,探討如何更加有效地運用教育懲罰手段,發揮其功效。

關鍵詞教育懲罰教師原則思考

中圖分類號:D92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2-253-01

涂爾干在《道德教育》一書中曾指出:“為紀律賦予權威的,并不是懲罰;而防止紀律喪失權威的,卻是懲罰,如果允許違規行為不受懲罰,那么紀律的權威就會為違規行為所侵蝕?!必P可見,作為一種手段,教育懲罰不可避免。那么如何有效地運用懲罰手段,值得我們深思。本文參考一些理論知識,結合自己的經歷、體會,談談作為一名教師,怎樣做,才能更好地發揮教育懲罰的功效。

一、教師懲罰學生之前,應明確的幾個問題

首先,以身作責,率先垂范。如果教師要求學生不遲到,那么首先教師自己不能遲到。懲罰學生亦是同理。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懲罰要求與自身行為相抵觸,學生無疑會輕視、不理睬、甚至不接受教師的懲罰??鬃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

其次,要分清教師角色與家長角色的界線。在我國,教育懲罰古已有之。 “打是親,罵是愛”,“放下棍子,寵壞孩子”等等,這些方法有時家長可用,但教師切忌?!吨腥A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16條規定:“禁止體罰學生?!?/p>

最后,懲罰對象要針對點,而不是面。一為小學教師,一次上課鈴響了,教師里還一片嘈雜,教師走進教室之后,大發雷霆,把全班同學狠批了一頓,而后才開始上課。但第二天,吵鬧的情形依然不見好轉。筆者認為,對全班學生的言語懲罰是無效的,沒有針對性。俗話說:“法不責眾”呢。

二、施懲罰過程中,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一)指向過錯原則

過錯行為是實施懲罰的第一依據,否則懲罰就失去了正義性豎。懲罰應對事不對人。教師在懲罰學生時,切忌翻舊帳、算總帳,一事一議,一事一總結。否則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懲罰要清晰地指向過錯行為,避免暈環效應。

(二)客觀公正原則

教師應一視同仁地對所有學生進行懲罰,不以人的性別、家庭背景、學習成績等的差異而有所不同。而事實上,不少教師帶有一定偏狹成分,往往偏愛優等生,以致產生一好百好的“月暈效應”。如兩個同學課間說小話,其中一個是優等生,一個是后進生,有些教師就會替優生說話,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后進生批評一頓。這種不公正的懲罰方式,效果可想而知。蘇霍姆林斯基曾明確指出,若教師“熱衷于不公正地侮辱和刁難學生——一種可怕的弊病——比刺激學生要嚴重很多。孩子們只要有一次因不公正地侮辱而深感震驚,就會由此在一切方面看到不公正……”

(三)說理性原則

教師批評學生時,一般應講清道理,告訴學生錯在哪兒,為什么要對他們進行懲罰,具體指出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明白:懲罰是針對他此時此事的過失,而不是對他的徹底否定。一些情況下,懲罰本身是次要的,學生在意的是懲罰所體現出的教師對他們的評價。因此,喚起學生對教師懲罰的認同感,是有無懲罰效果的關鍵之一。否則,面對教師獨斷專行的壓制和管制,學生表面上對教師唯唯諾諾,其實內心是不服氣的。

(四)情感原則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教師在懲罰學生過程中,還要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礎,讓學生感受到:“不管怎樣,老師都是為我好”。然而,一些教師對學生采用粗暴生硬的懲罰方式,對學生冷若冰霜,甚至疾言呵斥、惡語相譏,更有甚者,用將學生從同伴群體中孤立和析出的方法,使學生感受到冷遇和難堪,以此對學生施以最殘暴的心理懲罰。唯有“親其師”,方可“信其道”。學生都覺得老師不愛他了,只是為懲罰而懲罰,那么懲罰的最終目的當然不可能實現。有完成作業時,不是曾看過這樣一個例子:美籍教師丁大衛得知學生沒電閃雷鳴的批評,更不是諷刺、挖苦,而是在講道理的同時,臉上流露出痛苦失望的表情,讓學生的心靈備受震撼,使學生自覺地生出不能辜負老師期望的想法。這不正說明,情感教育比體罰、諷刺效果更好嗎?

三、面對懲罰,還須思考

(一)懲罰實施的時間

在學生出現違紀行為后是立即進行懲罰,還是延長一點時間再懲罰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筆者贊成:懲罰應及時實施,這樣做有利于懲罰清晰地指向過錯行為,而不是一個人。在教育實踐中,一些教師會將學生的過錯積攢到一定數量后統一懲罰,這不僅不利于及時矯正學生的過錯行為,還會使他們產生針對某個“壞孩子”的懲罰,從而降低懲罰清晰分辨行為對錯,引導正確行為的教育功能。

(二)懲罰的程度

過重的懲罰超出了學生身體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傷害;而過輕的懲罰,如輕描淡寫的說教,未觸動違紀學生心靈,未喚醒其自覺紀律意識。豓應此,教育懲罰要適度。懲罰的量度高低因人而異,考慮學生的接受性。適度的懲罰不應使受罰者身心感到痛苦,只要受罰者的心靈受到震撼,思想上引起重視即可。

(三)懲罰的確定性和一致性

何種紀律規范不能被侵犯,教師必須詳盡地列出來。懲罰的決定一旦做出,就要堅決執行,不能隨意變更、朝令夕改,更不能出現無故中途停止或前后不一致的情況。

(四)關于懲罰的頻率

現實生活中,一些經常受罰的學生對教師的懲罰無動于衷,近乎麻木,懲罰所具有的威懾力,在這些學生身上蕩然無存,就是因為懲罰在他們身上使用的太頻繁了。因此,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慎用,盡可能地少用懲罰。

懲罰是一個極易產生負作用的“雙韌劍”,而在教育實踐中,懲罰確實又是人們最容易采用而又使用不當的教育手段。如何才能更好的發揮教育懲罰的功效,我們還需努力,還需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猜你喜歡
公正懲罰紀律
遲到的公正
神的懲罰
Jokes笑話
懲罰
寶雞“十嚴禁”嚴明村“兩委”換屆紀律
公正賠償
紀律
把紀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個在前”
真正的懲罰等
美國家長怎樣理解“紀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