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物理實驗預測

2009-07-22 03:35陳紹金
物理教學探討·高中學生版 2009年5期
關鍵詞:量程內阻電表

陳紹金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能反映出學生的基本科學素養。高考物理實驗所占比重較大(15%左右),從全國各地高考試卷中實驗考查情況可以看出:電學考查幾率最高,其次是力學,然后是光學。所以實驗最重要的部分應是電學和力學。力學實驗考題常是原實驗的改型;電學實驗考查主要集中在:電阻的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的測量、電表的改裝、研究電學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電學黑盒問題和電路分析等。其余部分實驗題一般都和課本實驗相同。在近幾年高考試題的整體難度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對實驗思想的考查卻進一步加強,其命題形式靈活,考查角度多變,設問方式新穎。

考點一實驗基本知識和儀器的使用

沖刺點金: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電表的讀數仍是考查的重點;要關注秒表、電阻箱、天平的讀數;示波器原理不作要求,但要注意示波器的使用;DIS傳感器、光電門在弄清原理的情況下考查。

預測1:讀數原理和方法。

(改編題)在做“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中,某同學先測得擺線長為89.2 cm,擺球直徑測量值如圖1甲所示,然后用秒表記錄了單擺完成3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如圖1乙所示,則:

圖1

(1)該單擺的擺長為cm,秒表所示讀數為s;

(2)如果該同學測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 測擺線長時記入的是擺球的直徑

B. 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

C. 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D. 試驗中誤將30次全振動數為29次

解析 (1)考查游標卡尺和秒表的讀數,擺長L=l+d/2 =89.2 cm+2.065 cm/2=90.233 cm。

(2)考查誤差分析,由T=2πg=知:A、C選項使擺長增大,B選項使得周期T比實際小,這都是造成測得的g值偏大的原因。

預測2:讀數方法。

(改編題)用已調零且選擇旋鈕指向歐姆擋“×100”位置的多用電表測某電阻阻值,根據如圖2甲所示的表盤,被測電阻阻值為_____ Ω。若將該表選擇旋鈕置于1 mA擋測電流,表盤仍如圖所示,則被測電流為_____ mA。如圖2乙所示,電阻箱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為______ Ω。

解析 電阻阻值為900 Ω,被測電流為0.630 mA,電阻箱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為10 472 Ω。

考點二獨立完成實驗

沖刺點金:獨立完成實驗仍是考查的重點。近年來,高考實驗題雖然跳出了課本分組實驗的范圍,但原實驗的考查仍時常會出現,北京卷中“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系”中,數據處理就是應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中的“逐差法”。這類實驗在理解實驗原理的基礎上,考查了實驗數據的記錄(列表法)、處理(平均值法、圖象法)以及誤差的分析。因此,復習時還是要注意回歸課本。

預測1:理解實驗原理。

(改編題)(1)在“描繪電場中等勢線”的實驗中,提供了如下器材,應該選用的是_______(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

A. 6 V的交流電源

B. 6 V的直流電源

C. 100 V的直流電源

D. 量程為0~300 μA,零刻度在刻度盤中央的電流表

E. 量程0~0.5 V, 零刻度在刻度盤中央的電壓表

(2)在實驗中,要把復寫紙、導電紙、白紙鋪放在木板上,它們的順序(自下而上)應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3)在實驗中,接通電路,若一個探針與基準點O接觸,另一個探針已分別在基準點O的兩側找到實驗所需要的兩點a、b,如圖3所示,則當此探針與a點接觸時,電表的指針應 (左偏、指零、右偏);當此探針與b點接觸時,電表的指針應 (左偏、指零、右偏)。

解析 (1)BD;

(2)①白紙;②復寫紙;③導電紙;

(3)指零、指零

預測2:數據分析和處理。

(改編題)一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斜面上某處,一小車拖著穿過打點計器的紙帶從斜面上滑下,如圖4所示,圖5是打出的紙帶的一段。

(1)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 Hz,利用圖5給出的數據可求出小車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__;

(2)為了求出小車在下滑一段距離過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用測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做功的計算式為Wf=__________。

解析 (1)利用逐差法求小車的加速度。由紙帶可知,任意兩相鄰記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04 s,由逐差法可得a1=,a2=,a=,a4=

則=

=(+++)

=

=×10-2 m/s2

=4.00 m/s2

(2)為了求出小車下滑過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還需要測量小車的質量m,斜面上任意兩點間距離l和這兩點間的高度差h,以及紙帶上兩點間距離s。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mgsinθ-f=ma,而sinθ=

所以 f=mg-ma,Wf=(mg-ma)s

考點三實驗設計和實驗探究

1. 實驗設計設計性實驗試題對考生的要求較高,要求考生能將課本中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的實驗原理、實驗方法遷移到新的背景中,能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并能靈活運用,還要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實驗設計應把重點放在力學和電學實驗上,力學以打點計時器為中心展開,電學以電阻測量為中心展開。實驗設計的關鍵在于實驗原理的設計,它是進行實驗的依據和起點,它決定了應選用(或還需)哪些實驗器材,應測量哪些物理量,如何編排實驗步驟;而實驗原理的設計又往往依賴于所提供的實驗器材(條件)和實驗要求,它們相輔相成,互為條件?,F以電表內阻的測量為例從縱向和橫向展開。

縱向:伏安法及變式

(1)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只,可以測量它們的內阻(兩表配置)。

(2)兩只同種電表,若知道一只的內阻,就可以測另一只的內阻(兩表配置)。

(3)兩只同種電表內阻都未知,則需要一只電阻箱才能測定電表的內阻(表箱配置)。

橫向:除伏安法外,還常用替代法、半偏法和計算法(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表箱配置)。

(1)替代法:

(2)半偏法:

(3)計算法:

預測1:(改編題)某同學準備測定一只量程已知的電壓表的內阻。器材如下:

A. 待測電壓表(量程3 V,內阻未知)

B. 電流表(量程3 A,內阻約為0.01 Ω)

C. 定值電阻R(阻值2 kΩ,額定電流50 mA)

D. 多用電表

E. 直流電源E(電動勢小于3 V,內阻不計)

F. 單刀雙擲開關S

G. 導線若干

該同學利用上述器材,進行如下操作:

(1)用多用電表進行粗測:多用電表電阻檔有三種倍率,分別是×100 Ω、×10 Ω和×1 Ω。該同學選擇×100 Ω倍率,用正確的操作方法測量,刻度盤上的指針如圖12所示,那么測量結果是__________Ω;

(2)為了更準確地測量這只電壓表的阻值,請你在方框中幫該同學設計一個實驗電路;

(3)假設你已經連接好實驗電路,請你簡要寫出你的測量步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已知和所測的物理量表示電壓表的內阻,其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3 000;

(2)題目中所提供的電流表量程過大,無法用伏安法較正確地測出電阻,但題目中提供了一定值電阻,因此可以考慮用替代法,電路圖如圖13所示;

(3)①將開關S置于1,讀出電壓表的示數U1

②將開關S置于2,讀出電壓表的示數U2;

(4)R=R0

預測2:(改編題)在實驗室中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可以提供的器材有:

A. 待測電池:電動勢E(約3 V)、內電阻r(約1 Ω)

B. 電壓表V:量程15 V,內電阻rV約30 kΩ

C. 電流表A1:量程0.6 A,內阻r1約0.5 Ω

D. 電流表A2:量程1 mA,內阻r2=200 Ω

E. 滑動變阻器R1:阻值0~200 Ω,額定電流1.5 A

F. 滑動變阻器R2:阻值0~20 Ω,額定電流1.5 A

G. 電阻箱R3:9 999 Ω

以及開關,導線,坐標紙等。

為了盡可能準確地測量待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

(1)實驗所用器材除了待測電池和導線、開關、坐標紙等,還必需選擇的器材有(填器材前的序號)________;

(2)畫出用所選器材測量電池電動勢和內電阻的電路圖于框內;

(3)說明測量的主要實驗步驟(要求用圖象法處理實驗數據)。

解析 (1)DG;

(2)如圖14所示:

(3)①按電路圖連接好電路,實驗前將電阻箱的阻值調到最大值;

②合上開關,調節電阻箱的阻值,使電流表A顯示合理示數,讀出電流值;

③再次調節電阻箱的阻值,重復實驗②的操作,測出多組電阻對應的電流值;

④數據處理:作出(R+r2)—1/I圖象(如圖15,其中R為電阻箱的阻值,r2為電流表A2內阻),(也可作1/I—(R+r2)圖象,如圖16)。

⑤由圖象求出E和r

方法一: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R+r2=-r,直線的斜率表示E,縱軸截距的絕對值表示r。

方法二: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R+r2)+,直線的斜率倒數表示E,縱軸截距除以斜率表示r。

2. 實驗探究很多學生分組實驗中,將“驗證性”實驗改成了“探究性”實驗,其目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注重科學探究過程與科學探究方法。因此,2009年高考應該重視科學探究方法的考查(尤其是課改區)。

預測:(改編題)某同學為了測量一物體質量,找到一個力電轉換器,該轉換器的輸出電壓正比于受壓面的壓力(比例系數為k),如圖17所示。測量時先調節輸入端的電壓,使轉換器空載時的輸出電壓為0;而后在其受壓面上放一物體,即可測得與物體質量成正比的輸出電壓U?,F有下列器材:力電轉換器、質量為m0的砝碼、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干電池各一個、開關及導線若干、待測物體(可置于力電轉換器的受壓面上)。請完成對該物體質量的測量。

(1)設計一個電路,要求力電轉換器的輸入電壓可調,并且使電壓的調節范圍盡可能大,畫出完整的測量電路圖;

(2)簡要說明測量步驟,求出比例系數k,并測出待測物體的質量m。

解析 (1)測量電路圖如圖18。

(2)①轉換器空載時,調節滑動變阻器,使轉換器輸出電壓為零;

②將質量為m0的砝碼放在轉換器上,記下輸出電壓U0;

③將待測物放在轉換器上,記下輸出電壓U;

④比例系數k=;待測物體的質量m=。

猜你喜歡
量程內阻電表
探究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方法
“蹦叭”跳動電表數
法國人抗議智能電表或監控隱私
“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復習課之八問
停電那點事兒
伏安法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值與真實值
一道電學題目的聯想
電流和電壓用電表組方法測量
兩場爭論帶來的思考
運用等效電源巧解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