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脹“賭局”,無證者慎入

2009-08-12 10:00
錢經 2009年7期
關鍵詞:賭局富人普通人

財富管理理論體系的三個部分中,唯有貨幣的時間價值最難掌控,簡單的押寶于貨幣價值的變動而不與資產配置和人生規劃結合起來。無異于賭博,而且勝面甚小。但是,這并不是讓我們放棄對貨幣時間價值的關注,貨幣的長期貶值趨勢要求我們必須積極地投資理財,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財富管理的主要服務對象,也就是那些高資產凈值人士,他們對于通脹通縮的高敏感度以及隨之采取的應對舉措將反作用于經濟運行,并波及到每一個人的理財生活。

到底誰最怕通脹?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個問題太簡單粗暴,當然是窮人最怕通脹,他們的生活水平低,物價上漲會令生活變得更加艱難。但是筆者曾聽到這樣一種邏輯——每次貨幣泛濫都是一回劫富濟貧的過程,富裕人士的錢多,當然貨幣貶值造成的傷害更大,而對于“月光族”和沒有什么積蓄的人來說,根本就不怕通脹。特別是通脹來臨后,會有更強烈的加薪呼聲,這對于窮人更有利。

無論這套邏輯多么的刺耳,通脹是掠奪存量財富來填補增量財富這個事實不容否認,所以高凈值資產人士對于貨幣時間價值的變動會非常敏感。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

假如上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有一位百萬富翁(這在當時絕對是超級富豪)決定退隱山林,那么他的財產在10年后還剩多少呢?整個70年代,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為年均7.4%,以此計算,100萬財產1年后的購買力只有92.6萬,10年后只有46.3萬,縮水了一半還多!如果他還是個大手大腳花錢的主,那短短十年時間,可能這位超級富豪就淪為了一個乞丐。

再假如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很快誕生了一個萬元戶,他在經歷過1987、1988這兩年的通脹侵襲后(1987年物價上漲13.7%,1988年物價上漲34.8‰),財富的購買力變成了5627元。如果不幸對于1993、1994這兩年的通貨膨脹也缺乏準備(1993年為13.2%,1994年為21.7%),那么財富就縮水到3824元。這位曾經的“萬元戶”不用紙醉金迷,四年時間就能讓他一文不名。

當然上面這兩個例子有點極端,畢竟沒有考慮到各種保值手段和加息政策,但從中確實可以看到通貨膨脹對富人存量資產的巨大侵蝕能力,而且速度之快根本就不給長期布局資產的機會。于是,你應該對當前的種種經濟現象可以理解了:盡管經濟還沒真正復蘇,但豪宅別墅遭到瘋狂搶購、汽車銷量連創新高、股指也一飛沖天。沒有其它原因,只因富裕人士在豪賭通脹,誰讓巴菲特說美國的通脹將比70年代更嚴重,中國今年上半年的信貸規模已經快超過了1998-1994年的歷史最高水平,而且政府還堅定寬松的貨幣政策呢?

不安全感會令種種瘋狂的行為顯得合理,富人們并不確定能賭贏通脹,但他們一定要賭。因為不賭的損失更大。即使購買的豪宅跌價了,但至少享受了更高質量的生活,就算出租也能得到3%-4%的出租回報率,這總比眼睜睜的看著財富縮水強多了!“賭得起”的前提是游戲規則的公平

對于富人來說,賭通脹是完全理性的行為,因為賭贏的收益(現金少貶值)大于賭輸的風險(資產價格下跌)。而對于普通人來說,則是風險(資產價格下跌)大于收益(現金少貶值),這是由于前者的存量財富遠遠大于后者。而這兩者還有一點重要的差別是,相比于普通人,富人賭通脹會面對一個更加公平的游戲規則。

前文中提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很難掌控是因為摸不準政府、中央銀行的手段。本來看到貨幣發行多了,房價地價噌噌的漲,認為決策層該回收貨幣了,可銀行偏偏不加息。等你憋不住用高負債杠桿買了一套,加息來了。本來看到美國欠債太多,認為美國該還錢了,可人家偏偏不還。類似的例子很多。普通人根本就沒有與政策博弈的空間,只能任其擺弄。有錢人相對好一些,他們有對賭的籌碼。比如當前就敢賭中國央行不會加息,房地產泡沫至少膨脹半年,因為他們可以操縱輿論。把房地產描述成不能倒的中國支柱產業,而事實上它們也確實有要挾決策層的力量。美國作為一個富國也敢賭其它國家不敢徹底拋售美國國債,他們會展現出一個拋棄美元后的恐怖前景。而全球秩序也確實短期內離不開美元霸權。

可見,在市場原教旨主義大行其道的今天。經濟、政治、文化的運行規則是由一小撮精英操作的,普通人只是看客,對于貨幣價值變動這種影響歷史進程的事件,怎能有民眾染指的份呢?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引爆,與雷曼兄弟的倒閉有關,這是精英之間對賭的一個結果。精英也是有贏有輸,我們作為旁觀者,只要慶幸壞的結果不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通脹“賭局”需要“入門證”

買房自住很危險,但炒房很安全——這是基于通脹將來臨、下半年房地產泡沫將泛起的判斷得出的結論。假如一個買房自住人做了7成按揭,當出現嚴重的通脹。存貸款利率上升到兩位數以上時(可能性非常大),他的債務負擔顯然會很大。但對于溫州炒房團來說。由于大多是全款支付。即使也動用了債務杠桿,仍保留有大量現金做對沖——就是說如果通脹來臨,現金貶值,那也意味著負債壓力減少,形成對沖。所以對于他們來說,炒房是相當理性和安全的。

上面這個看似荒謬的結果揭示了一些顯而易見的道理:寬松的貨幣環境鼓勵人們進行投機炒作,而參與通脹“賭局”的人要有“入門證”,就是要有足夠的資金實力來對沖風險或者避免過高的財務杠桿。顯然這又將普通人排除在外了。

有報導稱,今年上半年對沖基金的平均收益要遠高于巴菲特掌管的秉承價值投資理念的基金,這是因為流動性泛濫支持對沖基金的操作策略。而《黑天鵝》一書的作者泰爾伯也在豪賭通脹,他的賭注是通脹將升至沒有幾人預計到的高度。他掌管的對;中基金的操作策略也會像他在書中寫的一樣,將絕大部分資金放在無風險的固定收益產品上,然后用一小部分資金來狂賭與石油和銅相關聯的期權。因為他的邏輯是,大數概率沒有用,極端事件即將發生。

富人們已經支起牌桌,擲出骰子,缺乏“八門證”的人無法參與其中,因為對于他們來說賭通脹的游戲太危險。這時不妨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看看誰贏誰輸,只要寬松的貨幣政策不變,這場世紀賭局就將持續下去。

逆勢思維還是富人思維?

“賭通脹”是富人的游戲,因為他們不賭的話損失太大,賭的話反倒風險很小,而且他們有籌碼爭取一個公平的游戲環境,也有參與賭局的“入門證”。那么,面對可能洶涌而至的通脹,難道“賭不起”的普通人就沒有任何抵抗之策?這里有必要再強調一下“逆勢思維”和“富人思維”。

“逆勢思維”的道理簡單易懂,不過實踐起來很難。如果你認清了貨幣長期貶值的趨勢,再配合上恰當的逆勢思維,確實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就如在2008年底金融風暴肆虐時,別人恐慌恰給你積極入市的機會,你完全可以放心的賭政府要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流動性重新泛濫。

但是,只有“逆勢思維”不夠,還必須要有“富人思維”。因為這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是富人和精英書寫的,必須站在他們的角度和思維方式上看待市場。

那么富人思維有哪些特點呢?首先是保守。先考慮保住本金。不會承擔高負債并將全部身家押出去賭通脹,即使遭受一定的損失也不能冒很大的風險,而且盡可能的要將風險對沖掉。其次是務實,不要想著改變政策,而要想著揣摩利益集團的訴求,跟贏家在一起。最后是控制,不要一條路跑到黑,發現風向不對立刻轉向,不能越虧越賭,無翻本的機會。

猜你喜歡
賭局富人普通人
普通人的夢
向這些普通人致敬
普通人拜登
漸富人群
賭局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
用數學揭穿騙局
想象與救助
Mac 30周年
萬達王健林賭局作罷
富人與窮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