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室效應的是與非

2009-08-16 01:48張恩民
地理教育 2009年5期
關鍵詞:溫室效應太陽光水蒸氣

張恩民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溫室效應越來越成為熱門話題。但無論是新聞媒體,還是專業刊物對溫室效應卻多有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認識。

“當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時,會增強大氣對太陽光中紅外線輻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熱量向外散發,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上升,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初中義務教育教材化學上冊),這是關于溫室效應的一種常見認識。只要我們稍加留心,還可以發現“如何消除溫室效應”之類的語言經常見諸于報刊雜志,甚至一些專業期刊也有此一說,那么這些說法是否準確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溫室效應及其原理。

1什么是溫室效應

溫室有兩個特點:溫度較室外高,不散熱。生活中可以見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溫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來做溫室,是讓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射進溫室,加熱室內空氣,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讓室內的熱空氣向外散發,使室內的溫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狀態,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長的條件。而地球的大氣層和云層也有類似的保溫功能,故俗稱溫室效應(Green effects)。由此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增加了大氣層的“厚度”,的確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上升,但溫室效應的產生是不是就是因為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而造成的呢?

2溫室效應源自溫室氣體

由于二氧化碳這類氣體的功用和溫室玻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只允許太陽光進,而阻止其反射,進而實現保溫、升溫作用,因此被稱為溫室氣體。大氣中的每種氣體并不都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在法律意義上被確認為影響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除了二氧化碳外,還包括甲烷(CH4)、一氧化氮(N2O)、氟氯碳化物(HFCs,氟里昂是其中一種)、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等。種類不同,吸熱能力也不同,每分子甲烷的吸熱量是二氧化碳的21倍,一氧化氮(N2O)更高,是二氧化碳的270倍。不過和人造的某些溫室氣體相比,目前為止吸熱能力最強的是氟氯甲烷(HFCs)和全氟化碳(PFCs)。

據一項科學調查表明,在中緯度地區的晴朗日子里,水汽對溫室效應的影響占60%~70%,二氧化碳卻僅占25%。也就是說,地球上水蒸氣才是形成溫室效應的最主要物質,那為什么水蒸氣一般不被認為是溫室氣體呢?這是由于其在大氣中濃度變化不明顯,對溫室效應的增強影響不大,因而人們談論全球變暖時,都未提到水蒸氣。

3溫室效應與人類生活

在人們的印象中溫室效應總是與災難聯系在一起,以至于人們都欲除之而后快。其實溫室效應并不可怕,相反它還是地球上眾多生命的保護神,是地球上生命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如果地球表面像一面鏡子,直接反射太陽的短波輻射,則這種能量將會很快穿過大氣層回到宇宙空間去,那么地球平均氣溫將下降33℃,地球將會是一個寒冷寂寞的荒涼世界。幸好有了溫室效應,才使地球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氣溫,從而使生命世界繁衍生息、興旺發達。但由于近年來人口激增、人類活動頻繁、礦物燃料用量的猛增,再加上森林植被破壞,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各種氣體微粒含量不斷增加,造成了溫室效應加劇,導致了全球變暖,對氣候、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等多方面帶來影響,才使人們對溫室效應產生了恐懼。

由此可以看出,與其說溫室效應是惡魔,還不如說它是一個“善意的溫室警鐘”,它提醒人們在追求物質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護環境。我們只要設法減少燃料的使用量,開發新能源,廣泛植樹造林,禁止砍伐森林。有效地控制人口,就能減緩溫室效應的加劇。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溫室效應的保護傘下,為減緩溫室效應的加劇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吧!

猜你喜歡
溫室效應太陽光水蒸氣
為什么會下雨?
冰凍太陽光
神奇的樽海鞘
水蒸氣變戲法
制冷工質的溫室效應及其敏感性分析
大氣污染給人們生存造成的危害
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問題研究
看,光電家居
知識快餐店
小小科學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