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微觀”西藏農村

2009-08-19 07:25西
西藏人文地理 2009年3期
關鍵詞:安居工程馬匹微觀

扎 西

受訪人張明(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采訪整理扎西

西藏農民的開放性體現在何處?

張;一些日常微觀的東西上很能說明西藏農民的開放性。

比如義務教育模式對西藏農、牧區生活習俗轉變是有影響的?,F在西藏自治區學校的教育學習和生活條件,橫向比較也好于全國平均水平。另外,學校里的三餐是漢藏結合,專門請廚師來做,小孩回到學校以后,也要求家里做像學校一樣的食物。這樣時間長了以后,飲食結構也變化了。大部分家庭的飲食口味都有因為這個原因帶來的一種變遷。

西藏人吃蔬菜以前大量的是從內地運,現在是自己種,西藏農村生產內容隨之發生變化,而且冬天也想吃蔬菜,就有了大棚,生產季節也變了。種植的內容上,過去是以青稞和冬小麥為主,現在,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了。這應該被積極地視為追求生活變化的一個自然體現。

還比如西藏農村對馬匹需要的轉變。以前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現在都是機動車,比如常見的拖拉機和小四輪。馬匹都閑置了。因為馬匹對草場有一定的要求,再進行喂養已經是個負擔。有了市場經濟后,現在馬匹可以賣出去。

其實西藏農民宗教信仰上的一些改變也能說明問題。過去自然災害頻繁,無霜期很短,在冰雹來臨、黑云壓城時,人們是通過宗教祈求化解,現在用高炮打上去就解決了。以往的宗教生活也是需要很高花費的,人們現在也意識到這一點。比如,現在用電取代了酥油燈;過去家里有什么事,念經要請喇嘛,現在可以在家里放念經的CD。人們意識到可以用更經濟的手段來維系信仰,并且,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用于生產活動。

西藏農民的觀念中還有哪些固守的層面?

張:導致“固守觀念”存在的原因主要還是受宗教影響。比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觀念。對發展來說,有不小的障礙,弊端是容易滿足。

固守觀念也是長期封閉的結果,交流缺乏的結果,這也涉及到封建農奴制時期對人的禁錮?,F在藏族男性幾乎都穿漢裝,出行和儲物等都方便。即使民族服裝也有好幾套,更多是在節慶時穿戴。固守觀念雖然有影響,但生活和文化并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也在不斷選擇,在選擇中改變。

從貨幣的使用上很看出觀念的變化。藏族以前多是以物換物,以茶、鹽為主,這些形式還在延續,現在,冬天也還是有用鹽換青稞。但是,自兩個“長期不變”以來,藏族人對貨幣的認識,以及投資的意識,改革開放以后更日見明顯,開始買拖拉機、買大型牲口的一輪浪潮可以視為一個標志。這期間藏族人經營的開商店和機械化糌粑磨坊也增長明顯。

西藏農民與內地農民的異同體現?

張:其實是相同的,仍然還是“等、靠、要”的慣性。相比來說西藏要嚴重一些,對國家的要求依賴更強烈一些。

同樣把西藏和內地的農民看成是勞動力,他們的市場是不一樣的。內地勞動力市場很大,人們可以去沿海打工。西藏的市場就很有限,讓西藏農牧民到內地打工的社會成本很高,再比如,有語言上的交流障礙。另外,他們在實際勞動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樣。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也有過牧民發生高山反應。這是因為以前牧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勞動強度,也沒有相應的身體適應能力和勞動技能。比如運石頭,都只能是用抱,就像體育比賽上抱石頭一樣。

如何看待安居工程對于西藏的影響?

張:安居工程是在考察西藏農、牧區近年生活變化時,應該著重認識的一個點。這是對西藏農、牧區影響都很大的一項行為,對于認識現在“新農村生活”具有重要性。雖然安居工程每年是在逐年推廣,但是需求仍很大,以至于在指標有限的情況下,村民還需要通過抓閹來分配。

安居工程基本完成了人畜的相對分離。生活習慣也有轉變。

城郊型農業在整個西藏農業體系中占什么樣的位置?有何特點?

張:城郊型農業主要是以種植蔬菜為主,現在已經完全是商品經濟的面貌了。非城郊型農業地區,主要還是自給自足,只有少量的農畜產品上市。

城郊型農業集約化成本比較高,但完全是面向市場的,管理水平高一些??梢哉f,代表西藏農業的一種未來。農產品也在出現新品種,很多東西不是西藏原有的,城郊品種以引種為主,大棚就是一個場所。而且西藏的東西顆粒飽滿,水分多,口感好。并且剛好與內地反季,很有發展前途。

鄉規村俗對西藏農民的約束有何體現?

張:“不能說謊,有難同當”的意識仍然起作用。比如,現在村子里面已經多見小商店,本村人去買東西,有錢付錢,沒錢付糧,等秋收后再付賬。由賣方記賬,說多少是多少,但是都比較誠實守信。

猜你喜歡
安居工程馬匹微觀
光彩安居工程 點亮幸福之光
安居樂業逢幸事 喜遷新居過大年——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構建“安居工程”實現城鄉扶貧一體化
盛裝舞步競賽馬匹的設施和管理
馬匹喝水
一種新的結合面微觀接觸模型
微觀的山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