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及高校的發展趨勢

2009-08-20 09:46廖悍赟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09年13期
關鍵詞:教育發展

摘要:從封建社會的科舉教育到如今的“素質教育”,中國教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隨著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中國教育仍需在摸索中不斷發展、進步與壯大。文章主要闡述了中國教育現階段存在的一些實質性問題以及為我們大學生的發展提出了一些較有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教育發展;教育一元化;教育產業化;教育西化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20-0138-02

社會要進步,教育是根本。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與教育息息相關,發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養依靠教育的支撐。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教育制度仍有所欠缺,教育觀念也尚不完善,教育中呈現的問題更是接踵而至。因此,我想談談我對中國教育的一些看法以及我們處于這種教育壞境、教育模式下,我們應以何種心態、何種方式去適應中國的教育發展。

一、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中國教育的一元化

中國教育歷來有個通病,就是希望每個人都按照一個模式發展,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時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標準:在學校僅看成績,對其他方面的發展視而不見。在一元化的視角下,如果僅以“成績”來衡量個人、團體乃至社會的成敗,那么,這個社會上絕大部分的人都無法躋身于成功者的行列。

從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起,希望通過教育實現富國強兵——這可以叫做百年中國“教育救國夢”。這個夢,我們今天仍然在做著。到了20世紀80年代,教育的問題主要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叫做“片面追求升學率”;到了90年代,終于發現了問題的實質,原來搞的是一元化的“應試教育”。

也正是這種一元化的教育體制,從根本上限制了學生其他方面的全面發展,他們很多其他能力不僅得不到認可,還會被家長、老師看成是歪門邪道,不務正業;如此種種,對中國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發展都是赤裸裸的剝削和活生生的壓制。

(二)中國教育的產業化

教育產業化就是把教育變成教育部門的搖錢樹。為什么要在如此大好的教育形勢下提出這樣的問題?確實,最近幾年,中國的教育制度有了較大的改善,九年義務教育免交學費,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但這對很多農村家庭也不過是鳳毛麟角。

可以這樣說,教育的產業化與九年義務教育的良好政策并不矛盾。中國教育制度雖不靈活,但收費的手段卻很高明,學校能千方百計的把學生變成搖錢樹。從幼兒園開始,一直搖到大學、研究生,搖得學生沒商量。

古時十年寒窗苦讀,而今兩倍有余。20多年的求學之路,對學生是一種煎熬,對家庭同樣是沉甸甸的剝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耗盡一生的心血,可到最后,仍是負債累累。加上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很多大學生,甚至研究生在畢業之后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這對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中國教育的“西化”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人選擇出國留學,當然這是教育國際化的趨勢。學子們學有所成,從國外凱旋而歸,自然能給中國的教育注入新鮮的血液。然而,經過國家精心挑選,培養的人才送至國外后,又有多少能夠夢回故里?他們能否放下過國外的安逸條件,他們能否放下國外的高薪挽留,這尚且是一個未知數。中國又能有多少像鄧稼先這樣的志士仁人呢?

正是安逸條件與高薪誘惑,許多學生想方設法要出國,不能出國的也要將自己洋化。特別是現在的諸多高校,英語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英語四六級竟然已成為學生是否能夠畢業的最后通行證。隨之而來,很多學生大學畢業后,倒是能說一兩句簡單的英文,卻是邯鄲學步,英語沒學好,漢語也忘得差不多了,公眾場合竟然不能用較連貫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更談不上什么生動形象。

當然,并非是反對教育的國際化,反而我認為教育的國際化能更好地促進中國教育事業以及經濟,科學的蓬勃發展。但是,在教育走向國際化的同時,作為中國學子,必須抓住自己的根本。圣主康熙尚且在入關后不忘旗人狩獵之根本,作為中國人,連自身的語言、知識、技術都不能有較簡單的了解,我們吸收再多“洋水”又有多少實質性的意義呢?因此,做人,應先立本,再求突破,教育亦是如此。

二、大學生的發展趨勢

中國教育既然有如此諸多的問題,為什么國家不對其采取相應的措施呢?為什么不對其進行改革呢?當然,

國家很早就發現并很清楚的了解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教育部門同樣知道。曾幾何時,特別在“文革”時期,國家對教育進行全面的改革與整頓,但可惜的是教育的改革并沒有促進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反而對中國教育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可以這樣說,中國教育改革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過程,任重道遠。

那么,作為我們大學生,處于這樣的教育環境、教育模式下,我們應以何種心態、何種方式去適應中國教育的發展呢?

(一)必須適應中國教育發展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告訴我們“優勝劣汰”的道理,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人處于社會環境下,不能改變環境,就只能適應。我們不可能都走極端之路,罷課或是退學,那樣不可能改變根本性的問題。那么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去適應中國教育的發展呢?

第一,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可以說是一個人心理素質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適應教育發展的主要內容。心理素質的培養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從幼兒園開始,心理素質開始填充它的內容。在青年時期,大學期間,對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培養起著關鍵的、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學校,老師也要扮演多重重要角色,除了授業解惑,還要關心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狀況,并且這種教育要一直伴隨著學生的成長。

第二,堅定信念,樹立信心。學校的教育制度與教育模式會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展是不可否認的,但影響發展的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我們自己。作為大學生,首先必須堅定信念,沒有不成功的教育,只有不成功的自己;沒有不和諧的環境,只有不和諧的我們。其次,要樹立信心,保持一顆上進心,保持一顆平常心,樂觀對待生活,樂觀對待學習。

第三,適應并不等于故步自封。適應是為了不與現有環境發生沖突,而并非限制我們的發展與創新。在適應的同時,要根據自身的興趣,發揮特有的想象力,好奇心以及洞察力,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

(二)多元化地發展自己

我們處于并將長期處于一元化的教育模式下,必定會抑制我們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因此,除了適應一元化的教育模式,還要努力將自己多元化。多元化主要包括專業素質與非專業素質兩大方面。所謂專業素質,就是指從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到專業課的知識掌握狀況并加強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對所學知識靈活應用的能力。非專業素質,指的是學生在所學專業知識與技能之外應當具備的素質,非專業素質的培養將其概括成“六才”,即口才、文才、謀才、干才、帥才、藝才,這就是專業素質以外的素質。謀才即能想,能思考,能決斷,能謀劃的人才;干才即能做,能干事,能執行的人才;口才即能說,能演講,能辯論,能表達的人才;文才即有文采,能撰寫新聞、策劃、總結等的人才;帥才即具有強的指揮和領導能力;藝才即有一技之長(如在文藝、體育、繪畫等方面比一般人強)。專業素質是基礎,非專業知識是突破,要牢牢把握這兩方面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總之,中國教育雖然存有諸多的缺點與不足,但中國教育是正處于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改革,不斷進步的階段。我們既要正視這些缺點和不足,還要努力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教育發展的趨勢,更要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以推動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M].人民出版社,2005.

[2]夏英男.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0.

作者簡介:廖悍赟(1987-),男,湖北咸寧人,長江大學計科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教育技術學。

猜你喜歡
教育發展
淺談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發展
基礎教育均衡化的實施對于現階段教育發展的重要性
透過《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談中英中學教育差異
淺談美國教育的發展
揭開“如何突破教育發展中人本原則”之瓶頸
淺析我了解的體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