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應樹立理性消費和理財觀念

2009-08-20 09:46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09年13期

徐 琨

摘要:作為高校從事大學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一員,本著對朝氣蓬勃的大學生的深切關注,通過一份調查問卷引發我們對大學生理性消費和理財觀念教育和引導的思考。希望大學生和準大學生以及所有關心大學生消費的人們,能夠共同關注。

關鍵詞:理性消費;理財觀念;大學生消費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20-0177-02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作為高校從事大學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一員,本著對朝氣蓬勃的大學生的深切關注,通過一份調查問卷引發我們對大學生理性消費和理財觀念教育和引導的思考。也許我們的數據不夠權威,也許我們的分析不夠準確,但我們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們自己的聲音。希望大學生和準大學生以及所有關心大學生消費的人們,能夠共同關注。

一、引言:一組關于大學生消費的調查數據

以下是在校內對300名同學的消費情況調查的部分數據。

表2顯示,安徽財經大學的不同年級的消費支出有一定差距,2006級即大一學生的消費水平最高,其次是大三學生,大二學生排在最后。在300元以內的各年級所占比例基本相同,但在300~500元之間大一學生明顯低于大二和大三,且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大一學生高消費比例較高,大三學生也有一奇怪現象:千元以上人數竟占7%。這說明,從消費支出看,大一和大三學生有較高的消費。

二、大學生消費現狀

大學生消費群體中,主要分為基本生活消費(衣、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雜費、考證、電腦等)、休閑及娛樂消費(休閑、旅游、娛樂)、人際交往消費(人情、戀愛)等幾個方面,而后二者則占據了大學生消費的大部分。

現在大學生總體消費處于“溫飽”階段——即吃飯、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消費層次卻存在著兩極分化現象。大學生中消費高的達到每月1000元以上,甚至幾千元,而月消費最低的只有一兩百元,其中多數的大學生把家庭供給作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一部分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來補充生活費。

在校園里,學生手持手機的現象比較普遍,學生擁有電腦也不鮮見,幾乎每一個宿舍里都有電腦,有的宿舍甚至幾臺,擁有筆記本電腦的也隨處可見。

在生活費來源方面,有近九成的同學靠父母供給,有將近一成的同學部分或全部靠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少數同學獲得了獎學金,超過二成的同學還通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另有極少數同學有其他的經濟來源。由此可見,學生的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據了解,現在家長給孩子生活費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學期生活費一次性給全,另一種是按月定時給。相對而言,一次性給付的情況比較普遍,也因此,不少學生開學之后前兩個月手頭掌握的資金還比較可觀。但由于大部分同學在掌握較多資金時不能把握好花錢的分寸,無計劃消費較多,往往導致學期期末時出現“經濟危機”,不得不向家中求救或靠向同學借錢度日。這種狀況正好說明目前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缺乏合理支配資金的能力,套用時髦點的說法就是沒有明確的理財觀念。

“一群沒有經濟能力的人,養活了一大群商家?!币晃淮髮W教授對大學生消費作了精辟概括。在許多高校附近都可謂飯店林立,其顧客中大學生占據了大半“江山”。大學新生由于突然獲得了“財政權”,且大都沒有理財經驗,消費毫無計劃性,不斷出現“財政赤字”。而一些在校大學生也毫無理財概念,往往在每學期初就很快花光了半年的生活費用,期末只有靠借債度日。

21世紀的大學生不應該只有智商,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商”,在大學時代就應該養成很好的理財習慣,為自己的現在和將來精打細算,為日后從事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三、樹立大學生理性消費和理財觀念的建議

大學時代是賺取人生中第一桶金的時候,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在大學時代養成很好的理財習慣,平時適度地緊縮財政支出,為自己建立一個富有彈性的消費習慣,往往可以受益終生。

合理的消費理財,不外乎四個字:開源、節流。相比之下,“節流”是大學生消費理財的關鍵。

(一)努力學習,獲得獎學金

暫且不說學習是在為將來投資。就是每學期末有數千元獎學金的回報這點,也是很誘人的啊!況且,對學習熱情投入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導致你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校外消費。無形中又幫你省了一筆巨大的開銷。

(二)要做好開支計劃

平時適度地緊縮財政支出,為自己建立一個富有彈性的消費習慣;嚴格控制自己每月的消費上限,對自己每筆資金的去向有一個詳細的記錄,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

(三)把握消費時機,充分了解市場,進行二手交易

需要添置必需衣物的時候要學會稍稍“超前”準備。在很多大商場換季衣服都會低折扣銷售。但要注意不貪便宜,只買適合自己的東西。利用校園網來發布交易信息,在大學生中已日益普及。

(四)利用學生身份最大限度地利用免費資源(如圖書館和校園網等)

(五)是要進行合理科學健康消費的原則,合理安排生活、學習和娛樂支出

要保證生活支出和學習支出在消費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學習支出的比例,將錢投在學習課外技能方面。如可以參加資格證考試,配備電腦、安排上網、學習機動車駕駛等技能。但不應進行奢侈消費,不參加過高的娛樂消費。

(六)自己動手,創造財富,嘗試做點小生意

學校是個小社會,學校里同樣商機無限?;I措一筆啟動資金,自己做個小老板,說不定還真能從校園始,開創自己的一份產業。建議最好從一些風險小的生意做起,如代理產品等。在學校里做小生意,盈利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從中學到了一種經營意識和市場意識,學會主動地了解市場,并根據市場的變化作出決策,在學校里就學會“像企業家一樣思考”,這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學生都片面地認為理財就是生財,就是投資增值,只有那些腰纏萬貫家底殷實既無遠慮又無近憂的人才需要理財。其實這是一種狹隘的理財觀念,生財并不是理財的最終目的。理財的目的在于學會使用錢財,使個人的財務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品位。

在資金的使用上,理財專家給600元生活費作了一個較為合理的安排:

1.伙食費:早飯2元,中飯和晚飯各5元,女生3元左右。這樣的話每月正?;锸迟M在240~360元。這不包括在外用餐。為了保證自己每個月正常的伙食費,在拿到生活費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把飯卡里面的錢充足。

2.交際費:這方面的花費應該很少,平均每月控制在30元。

3.交通費:按一周出去2次計算,一個月約10元。

4.服裝費用:平均每月50元左右,男女不同,一般男生在這項的花費要少一點。真正需添置大件的一般由家長承擔。

5.通信費:30~50元。

6.護理和日用品花費:50元。

如果照此安排,每月正常有50元到90元的結余,最多可結余190元。一學期5個月(實際在校時間一般只有4個半月),可以有250~950元的結余,這部分錢就可自由支配。

高校一般都會在新生入學時對其進行了理財和消費觀念方面的教育。讓大學生算出大學四年來各個方面的消費支出,包括學費、生活費、住宿費、電話費、交通費的各項總支出,之后平均每天的支出,讓大學生對自己的消費支出有清醒的認識。

一個學生的大學學習投資效益分析計算結果(單位:元)

(舉例說明,具體數目因人、因地而異)

注:A學生的理論學習成本為每學時11.11元,實際學習成本要根據實際學習時間計算。如是A每月少學2天,每天少學2小時,每小時的實際成本就增長為15.71元,比理論成本提高41.4%。即:花同樣的錢,他學的知識比別人少,學同樣的知識,他花的錢比別人多。

四、結語

大學生理性消費和理財觀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激發大學生群體的主觀能動性,需要社會、每個大學生家庭以及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營造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和理財觀念和良好氛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