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鐘大呂之聲

2009-08-21 02:59梅汝莉
中小學管理 2009年8期
關鍵詞:陶行知孔子

梅汝莉

[摘要]提倡教育家辦學的根本意義,是要求教育回歸本質,按教育規律辦學。提倡教育家辦學的著眼點,不是要中國出現多少個教育家,更多的是鼓勵教育工作者按照教育規律辦事。從人的基本屬性出發,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歷史上經典教育家辦學的實踐與思想,與我們今天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是相通的。為推進教育家辦學,我們決意從了解和學習歷史上的經典教育家入手。

[關鍵詞]溫總理講話;教育家辦學;教育規律;孔子;陶行知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384(2009)08-0012-03

2007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倡導教育家辦學,這是我國中央政府就教育改革發出的黃鐘大呂之聲,引發了全社會的熱議。筆者以為,溫總理提倡教育家辦學的現實意義,是要消除與改變現實中存在的非教育家辦學、不按教育規律辦學的現象。其根本意義是要求教育本質,按教育規律辦學。一言以蔽之,為的是痛矯時弊、正本清源、開拓創新,保證教育改革的健康發展。推進教育家辦學,不僅要在國內外進行學習交流,更應從了解和學習中外歷史上經典教育家的辦學精華入手。

應當引起我們重視的教育時弊是:功利主義正在嚴重侵蝕著教育事業,人們對教育功能和價值的理解日益工具化、功利化,從而遮蔽了對教育規律的認識和社會主義教育核心價值觀的落實。它致使我國教育選拔競爭日趨激烈,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負擔更為沉重,各類教育質量問題日漸嚴峻;出現了受過教育卻沒教養,有學歷卻無學問,獲取了書本知識卻不見素質提高的現象;我們對學生的現實評價往往與其長遠發展脫節,我們的學校教育活動大多與社會需要分離,甚至培養了一批不被社會接納的、“制度化學?!鄙a的畢業生。凡此種種,令人擔憂。功利主義在教育界如此猖獗,關鍵在于辦學的人采用了非教育家辦學的方式來指導教育。

教育家與非教育家,在辦學思維上的明顯區別集中表現在教育的績效觀上。非教育家強調的“績效”往往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最好是有數據、典型和亮點的。例如:近年來各地紛紛推出的各種造就教育家的時效性“工程”,體現的大致就是這種績效觀。但教育事業需要著力的是“習、熏、悟、化”的長效工夫,更為重視教育的隱性效果。教育中顯性與隱性的關系,可以借用海洋上漂浮的冰山為喻:顯性的,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隱于水下的才是冰山龐大的底座。塑造一個人也是這樣,考試的成績,只表現了其知識與能力的一小部分,常常展示不了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些造就其命運的基石。有位從事教育管理研究的學者指出:“現在有些人在搞的‘有效教學,根本不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人格全面健康發展,而都變成了有效考試的教學,都變成了工廠式的機械化養雞了?!︷B比‘放養或‘野生的效率是提高了,但從此雞就不可能有天然的、自由的、幸福的生命過程了。如此有效性,非常功利,這就是企業家思維辦學?!备钊苏ι嗟氖?,我國有些地方竟然出現T3c萬人的“旗艦”式中小學校,大大稀釋了優質教育資源,降低了教育質量。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曾明言:如果將斯坦福大學的面積擴大一倍,將學生數量增加一倍,那么,他要花費20年的時間,才能使學校的教育質量達到原有的水平。這是深通教育規律的辦學者的正確論斷!將擴大原有優質教育的規模視為提高教育績效和解決教育公平問題的良策,這恐怕不是教育家的辦學思維,因為它不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趨勢。

提倡教育家辦學的著眼點,不是要中國出現多少個教育家,也不是說不是教育家就不能辦學,它更多的是鼓勵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教育規律辦事。那么,人們怎樣才能認識和把握教育規律呢?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一切似乎都飄忽不定,教育規律存在于何處?人們可能會脫口而出:“存在于教育實踐之中”。這誠然是正確的。但是,教育實踐包括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它是一個動態的、連續發展的過程。教育規律的“昨天”,存在于歷史上教育家的辦學實踐之中。眾所周知,歷史上的教育家都具有特定的時代、甚至特定階級的局限性,所以一般人都容易認為,落實教育家辦學,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學習當下教育界的先進典型。殊不知,不是任何教育實踐,其中包括現實的先進的教育典型,都具有揭示教育規律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對規律的特質有所了解。

所謂規律,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趨勢。哲學認為規律屬于共性,它只能寓于個性之中。因此,規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有對十分豐富的現象(即個性)進行分析研究,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認識到蘊含在眾多個性之中的規律,從而揭示規律。歷史,有可能為人們提供“十分豐富的現象”。這里所說的現象,乃是“史實”。而“史實”對于認識規律的價值,往往比一般的現象要高。因為歷史為人們提供的是社會群體的實踐記錄,是經過時間隧道篩選過的實踐記錄。我們不否認現實的、先進的教育典型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引領性,有的典型還體現了鮮活的教育規律,具有長期的生命力。但是,也不能不指出,現實的教育實踐,有的屬于個別現象,有的甚至是假象,或是只有一時之效的現象,這些實踐,有可能將人引入思想的誤區。最為典型的實例,莫過于個別中小學校舉辦的“奧林匹克”輔導班、大力宣傳的高考“狀元”……時至今日,究竟從中涌現了幾個對國家和社會發展卓有成效的杰出人才?這深刻地標明,具有一時“轟動效應”的“先進典型”,不一定反映教育規律。但是,這些舉措對人們確有相當的誘惑力,這是我們辦學者不可不冷靜對待的問題,也是對辦學者遵從規律、心有定力的考驗。

規律,還有一個基本特征,即“它是反復起作用的”。人們要想鑒別必然規律與偶然現象,就需要進行系統的觀察分析,了解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以便知道什么東西是“反復起作用的”。這就必須借助歷史遺存,進行歷史的學習和研究。人類的認識規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必須經過長期的思想積累。人類只可能一代一代地逼近真理,任何一代都不可能窮盡真理。因此,從理論上說,要想掌握規律,幾乎無法拒絕學習和研究歷史。故而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是說借鑒歷史,可以了解社會興亡的原因,即深藏著的、制約事物發展興衰的規律。我們想發現和認識教育規律,也就不能拒絕歷史上眾多杰出教育家辦學的啟示和他們賜予我們的惠澤!

創造學還告訴我們,個人的創造應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飛。中國的教育改革、中國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創建也應如此。深化我國的教育改革,必須加大教育開放的力度。所謂開放,既有橫向的開放,也有縱向的開放。橫向,是指對國內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交流,這方面我們已經做得很多,獲益匪

淺,需要繼續堅持??v向的開放,則是指向歷史上的教育家的辦學實踐學習,在這方面,我們還做得很少。急功近利之心,干擾了我們吮吸歷代教育家辦學的智慧英華,使我們難以登上歷史巨人的肩膀騰飛。

從人的基本屬性出發,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是教育規律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落實社會主義教育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保障。歷史上教育家辦學的實踐與思想,常常蘊含著這一普適性的教育規律。令我們自豪的是,古老的中國特別注重研究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的現實關系,曾經創立了極富人文精神的“人學”。所謂“人學”,不等于“關于人”的科學(例如醫學),而是指從整體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質、人的活動及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生價值、目的、道德等基本原則的學問。有的學者預測:“人學”將是“21世紀的顯學”。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下,我國文明肇始之時,就產生了對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相統一的素樸觀念,最為經典的表述就是春秋時期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論斷,他據此創立了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原則,他培養的弟子紛紛馳騁在春秋時期的政治、學術舞臺上。連出身貧寒、桀驁不馴的子路,為浦城邑宰時,也政績斐然,百姓安居樂業??鬃佑薪虩o類的原則,無疑與我們追求的教育公平原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的因材施教原則,則與社會主義學校要求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正相呼應。因為,全體學生是由有差異的個體組成的,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每個學生成為最優秀的自我。歷史上眾多優秀教育家辦學,多從人的個性差異出發,以開發學生不同的潛能為己任。他們希冀創辦的學校均像一座姹紫嫣紅的百花園,而不是一個生產標準件的工廠或車間。誠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畢生追求的理想學校:它是一個“和花園相類”的“入園”,“在這里的人都能各得其所,現出各人本來之美”。遵照人的差異“大不同”建立的學校,必然會“現出一種和諧的氣象,令人一進門便感覺到生命的節奏:這便是大同之效”。他堅決反對“把個個學生造成一模一樣”,大聲疾呼不要讓桃花、石榴花都去學做荷花,他認為只有尊重學生的“大不同”,才能營造出美輪美奐的“大同”,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園丁的智慧”,口這種智慧體現的正是教育家的智慧。陶行知這種“大不同”與“大同”的合一觀,生動地體現了教育的本質。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價值取向是:必須“讓每個孩子有學上,讓每一個孩子上好學”,真正實現教育的公平公正。從孔夫子到“陶夫子”,他們的理念和實踐,與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是相通的。

為推進教育家辦學,我們決意另辟蹊徑,從了解和學習歷史上的經典教育家入手。我們深信,學習歷史上眾多優秀教育家辦學的事跡,將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凈化,獲得一種不為名利所動的定力。在教育改革踏上內涵發展軌道之時,學習中外歷史上教育家的辦學精華,將有助于夯實我們的思想基礎,沖決教育平庸和浮躁的氛圍,擺脫功利主義的困擾,創辦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真教育、好教育!

猜你喜歡
陶行知孔子
陶行知:書香年少時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陶行知夜歸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陶行知的另類教育法
孔子在哪兒
陶行知夜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