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青年干部培訓模式 促進青年干部快速成長

2009-08-21 02:59陳紀文程俊玲
中小學管理 2009年8期
關鍵詞:青年干部西城區校長

陳紀文 何 暄 程俊玲

北京西城區教育黨校、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干訓部自1992年開展青年干部培訓工作至今已有17年的歷史。多年的干部培訓經驗使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干部培訓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培訓模式。本文對近年來我們在青年干部培訓中創建的培訓模式作簡要介紹。

一、創新青年干部培訓模式的原因

(一)青年干部培訓實踐的需要

青年干部是指年齡在40歲以下(含40歲)的現任校級干部或擬任后備學校干部。我們在2003年對西城區教育系統青年干部進行的調查表明,青年干部培訓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青年干部的理論素養,89.3%的書記、校長認為,青年干部培訓基本能滿足學校青年干部培養的需要,99.7%的書記、校長認可青年干部培訓對加強學校干部隊伍建設的促進作用。但在教育改革不斷走向深化的大背景下,青年干部的培訓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對實踐經驗的介紹較為豐富,但對干部的理論提升不夠;“小組掛職鍛煉”等新型培訓模式在理論層面的研究還不足,影響了新型培訓模式的建構和推廣。

西城區教育系統正處于干部新老交替的關鍵時期,加強青年干部隊伍建設更是當務之急。培訓模式是培訓機構根據培訓層次與目標設計的具體培訓方案,是教育培訓活動的不同層次要素間的有機組合。培訓模式的選擇是否妥善,直接關系培訓質量的高低,關系培訓目標能否有效實現。

(二)青年干部培訓模式理論研究的需要

近年來,教育系統干部培訓模式的研究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問題。一些學者和培訓者對中小學干部培訓模式在理論和實踐層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對青年干部培訓模式的理論研究甚少。2006年,為了探索青年干部的培訓模式,我們承擔了“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系統青年干部培訓模式研究”課題。

二、創新青年干部培訓模式的實踐

我們認為,青年干部學習的主要特點如下:(1)青年干部學習是一種問題性學習。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強調即學即用。(2)青年干部學習是一種反思性學習。他們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生活經驗,具有獨立判斷問題的能力,這些經驗和判斷在其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積極或消極雙重影響)。(3)青年干部學習是自我導向的學習。其自主性與學習效果呈正相關。(4)青年干部學習是一種保守性學習。他們都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對“面子”很在意,在培訓中害怕說錯話或“露怯”,害怕其他學員嘲笑自己。

針對青年干部學習的特點,在相關培訓理論的指導下,我們在實際中嘗試構建了4種青年干部的培訓模式,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一)“小組掛職鍛煉”培訓模式

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年輕干部功底扎實、工作熱情高,但經歷相對簡單、經驗匱乏。他們大多數成長于一所學校,通過上任領導的言傳身教獲得管理技能,眼界有限。他們渴望走出本校,在實踐中學習管理,在更大的空間思考教育管理問題。2004年,我們從西城區第三期中學青年干部提高培訓班開始,嘗試了“小組掛職鍛煉”培訓模式。

這種培訓模式是在嚴格論證、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的,將本班學員分組,每組3人~4人,深入到我區及外省市管理業績突出的中學,進行為期一周的教育教學管理觀摩、實踐活動。在掛職培訓中,學員要參與所到學校的各種管理活動,包括參加學校行政會、教研組長會、年級組長會、班主任會、全體教師會,走到師生當中,深入課堂聽課,和教師們一起研討教育教學工作,積極開展評課活動。這是一種全方位感悟式的深度體驗培訓模式。

★區內掛職。我們以中學青年干部提高培訓班為例,介紹開展區內掛職鍛煉活動的具體步驟:(1)在區教育工委組織部及區教委中教科的幫助下,確定4所中學作為活動的基地。這些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上特色鮮明,成績顯著。我們在這些學校領導的幫助下,根據每所學校的特色制訂了詳細的學員活動計劃。(2)將16名學員根據現在的工作崗位及學校情況分為4個學習小組。其中,3個小組主要觀摩教學管理,1個小組主要觀摩德育管理。(3)下校之前,我們要求學員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整理和反思,找到自己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急于解決的問題,帶著問題去學習。(4)活動結束之后,我們召開總結會,進一步總結和交流學習成果,并將學員學習成果結集出版。

★外省市掛職。在組織區內掛職鍛煉的基礎上,我們還嘗試組織了外省市掛職鍛煉活動。在區教育工委組織部等部門的協助下,我們組織了青年干部赴湖南長沙長郡中學、雅禮中學、周南中學、明德中學(皆為湖南省重點中學)的掛職活動。我們將12名學員分為4組,他們分別走進4所學校,參觀了學校的校史展覽,參加了學校的各種會議,深入課堂聽課,參加評課活動,與師生座談。在分組活動的基礎上,我們還組織全體學員共同參加了一些重要活動,如長郡中學的青年教師教學片段比賽。在活動結束后,我們及時召開總結交流會,要求學員將學習的收獲匯報給學校領導,并且對學員所在校進行回訪,了解學員的學習是否導致了其管理行為的變化,以此作為本次活動的評價指標之一。

“小組掛職鍛煉”培訓模式具有合作學習、經驗共享,深入實踐、現場教學,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的特點。調查顯示:這種培訓模式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學員領略了優秀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工作風格,學到了具體的管理策略,找到了自己管理工作中的新的生長點。學員所在校領導反映,通過培訓,學員開闊了眼界,活躍了思維;學到了一些好的管理方法,管理行為有不同程度的改進;學員帶回的經驗可以共享,有利于推動學校整體工作。

同時,我們發現,推行“小組掛職鍛煉”培訓模式需要注意如下問題:(1)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掛職學校的資源。(2)分析學員差異,實現個性化培訓。這種培訓模式注重學習小組作為一個群體的學習需要,采用了統一的學習計劃,容易忽視學員個體的學習需要。(3)應考慮學校管理活動的周期性特點,科學安排活動時間。

(二)“牽手工程”培訓模式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因缺少實際的教育管理經驗,新任校長的適應期普遍較長。有的校長被任命后,在學校管理實踐上要摸索很長時間。在校長專業發展過程中,加強學校管理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校長在上崗前應有一段見習期。

名校長、優秀校長是西城區的寶貴財富。為了縮短新校長的適應期,西城區教育工委充分發揮優秀校長的帶動和輻射作用,讓其他亟待發展的校長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我們采取指導校長“牽手”新任校長的方式,實施了“牽手工程”。

“牽手工程”培訓模式的操作

流程:設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負責校長工作站和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校長工作室”和“校長工作站”。

★“校長工作室”?!靶iL工作室”是根據名校長的管理風格和帶教校長(年輕校長)的發展需求,通過雙向選擇成立的以資深的優秀校長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工作室通過出版名校長關于教學及管理等方面的論著,總結、宣傳和推廣名校長的辦學思想和管理經驗;在區教育研修網上建立名校長個人專區,全區共享其優質管理資源;通過校際教師交流、資源共享等形式,讓名校長承擔指導帶教校長以及促進其所在學校整體發展的任務。目前,北京161中學、北師大實驗中學、北師大二附中、北京35中、北京實驗二小、北京育民小學6所學校的校長擔任了工作室負責人。共有12位年輕校長首批成為帶教校長。名校長根據帶教校長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為青年校長創設實踐機會,為其搭建發展平臺;建立配套的“帶教校長專業發展檔案”,每學期對帶教校長的發展情況進行評估,及時擬訂下一步培養方案。北京實驗二小校長李烈是北京市的知名校長,她的工作室共有6位校長報名參加。李校長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同時開放實驗二小的課堂和行政會議,以便讓年輕校長充分感受學校辦學特色和管理理念。

★“校長工作站”?!靶iL工作站”的成員由指導校長和帶教校長組成。工作站開通校長熱線,對全區教育系統基層干部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提出的問題予以解答。工作站聘請優秀校長作為指導校長,以研究討論、案例診斷等多種形式,對帶教校長進行指導和幫助。指導校長每學期對帶教校長的發展情況進行評估后,擬訂下一步培養方案,在3年~5年內,使帶教校長成長為西城區骨干校長。

“校長工作室”和“校長工作站”成為西城區學校干部交流經驗、分析案例、研究問題的根據地,促使優秀校長對自己的專業發展之路進行回顧與反思,為他們總結經驗和提煉理論提供了很好的舞臺,對其他校長的專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此外,我們還建立了西城教育專家顧問團,區教工委依托區老教協,發揮西城區教育專家顧問的指導和咨詢作用,為“牽手工程”提供支持。

(三)網絡遠程培訓模式

我們在培訓工作實踐和相關調查中發現:中小學干部工作繁忙,工學矛盾突出;不同干部的專業發展程度和需求不同,班級培訓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培訓資料不夠豐富,特別是學員難以有效利用掌握的資料;培訓的重要環節——面對面的學員交流——費時、易受拘束。培訓中的這些瓶頸問題促使我們開始利用網絡提高培訓的實效性,為中小學干部搭建一個便捷、靈活、零時空、零距離的終身學習的進修平臺,拓展出與面授培訓并行不悖、相互彰顯的培訓新途徑。

★建立干訓網頁?!拔鞒墙逃行蘧W黨校干訓網頁”在2006年10月投入使用。在主頁上設有“黨校干訓工作信息”、“特色活動”、“專題活動”、“校長論壇”、“培訓研究”、“學習收獲”、“在線學習”等專欄,反映了干訓工作者對培訓工作的思考,介紹了正在開展的培訓活動,展示了學員參加培訓活動的體會等。

★建立協作組。針對學員的學習需求,從2008年開始,我們在中學中青年干部研修班、小學中青年干部研修班和青年干部任職資格培訓班中分別建立了協作組。每個協作組下設資源管理目錄,學員登陸注冊學習。我們通常采用專題性培訓方式,教師和學員就某一專題共同搜集相關資料,存入“小組資源庫”,實現小組資源共享。學員可以隨時和其他學員進行網上交流,發表見解,提出問題,回復“問題帖子”,可以就某一問題展開激烈的交鋒而避免面對面的尷尬,也可以與培訓教師進行網上互動。我們通過在網上提供課程菜單,滿足不同專業發展階段校長的需求,實現個性化學習。我們在在線學習平臺上開設了“互動天地”,為學員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空間。比如:中小學青年干部研修班赴重慶考察后,每一位學員都寫出了考察報告,我們把這些考察報告及時傳送到協作組進行交流,并要求每位學員任選3篇寫出評價和修改意見。絕大多數學員不僅對其他學員的報告寫出了評價和修改意見,還根據別人的意見對自己的考察報告進行了修改。大家認為,這種交流不僅及時,而且促進了自己對學習成果的回顧和再思考。我們在研修網開辟的“特色活動”、“專題活動”、“校長論壇”、“學習收獲”、“在線學習”和協作組中的“小組討論區”等專欄,使蘊藏在校長中的隱性知識流動起來,在校長之間共同分享、提煉、升華,使校長成為教學資源的生成者。

利用網絡培訓既有效地解決了工學矛盾和個性化學習需求等問題,又極大地提高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為加快校長專業發展進程提供了有效途徑。網絡遠程培訓模式在干部培訓中推廣和應用的困難是:網站的建設和課程的開發需要花費很多資金。此外,如何建立健全干部網上培訓工作管理制度、如何構建中小學校長遠程網絡培訓課程體系的框架、開發優質網絡課程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四)《手冊》研讀培訓模式

由于校長、書記是隨時提拔的,而干部培訓卻是分批進行的,所以如何滿足新任校長、書記的個性化需求,幫助新任校長、書記順利度過適應期,成為培訓中的一個難點。在培訓工作實踐中,教材是影響培訓質量的關鍵因素。目前中小學校長培訓使用的“十五”全國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和提高培訓的基本課程教材,由于過分強調理論性,與實踐脫節,所以難以滿足新形勢下校長培訓工作的需要。在“十五”末期,我們在對全區中小學校級干部“十五”培訓情況進行調查中發現,在干部培訓工作的諸多要素中,校長們滿意率最低的是培訓教材。

根據我區校長專業發展的實際狀況,我區教育工委嘗試在對傳統的干部培訓教材進行研究的基礎上,以實用性、簡明性、操作性、新穎性、科學性為編寫原則,開發區本干部培訓教材,編寫了《西城區學校校長實用手冊》和《西城區學校黨組織書記實用手冊》。

《手冊》研讀培訓模式:我們把《西城區學校校長實用手冊》和《西城區學校黨組織書記實用手冊》下發給新任校長、書記,人手一冊,供他們隨時研讀,倡導新任校長、書記把研讀與學校管理實踐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有所獲。研讀《手冊》的原則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研讀《手冊》的過程包括“讀、議、省、用”四個階段。讀:初讀《手冊》的新任校長、書記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也可以帶著工作中的問題和困惑來讀。議:研讀《手冊》可以在幾個人中進行,也可以以培訓班為單位進行。在此階段,交流、討論和辯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有助于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杭窗褟难凶x《手冊》過程中獲得的理論、思想、觀點,與自己過去和現在的認識、做法相對照,進行反思,確定改進工作的方向、途徑和措施。這是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之間必不可少而又十分重要的環節。用:即把《手冊》中的理論、思想、經驗和方法結合本校實際靈活運用。

研讀《手冊》的直接目的是滿足新任干部個性化、多樣化的培訓需求,使他們順利度過適應期。研讀《手冊》是深受新任干部歡迎的培訓模式,激發了新任干部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了新任干部的成長。這種模式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首要問題是選擇研讀教材,其次是要求學員結合問題和興趣來研讀。

猜你喜歡
青年干部西城區校長
東方少年雜志社“我為祖國加油”主題繪畫征稿選登
企業青年干部的培養路徑
淺談我國高校青年干部學習型團隊的構建
家有二寶
校長的圣誕節這花是你的嗎?(一)
校長老爸有點兒傻
2014至2015年西城區老樓通熱方式實現無煤化工程項目
讓青年干部成為學校發展的持久動力
校長老爸有點兒傻
校長老爸有點兒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