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大家軼事

2009-08-24 09:27
中華文摘 2009年8期
關鍵詞:學部數理化葉先生

薩 蘇

葉企孫:工資比毛澤東還高

在我們平常人的眼里,科學界的人在1949年后好長時間都不大吃香,至少“臭老九”的帽子是戴著的。因此,當有一位老先生告訴我當年有的科學家工資比毛主席還高,我著實是有些不能相信。

然而,老先生說這是事實。他還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葉企孫先生。

老先生上世紀50年代開始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工作,擔任秘書,而秘書們的總管是誰呢?這個人的名字會有很多人熟悉,那就是鄧稼先。

因為做這個秘書,教授們的工資多少,老先生也自然有數。

當時,葉企孫先生的月工資是360元。

毛澤東呢,則是404.80元。

但葉還有一個固定收入,他是中科院學部委員,學部委員每個月要補100元錢的。

所以,葉先生的固定收入是460元。

460元是什么概念呢?老先生說,當時他的師兄在清華教書,每個月拿出8元錢來當伙食費,可以天天吃甲魚的。

所以,葉企孫先生當時實在“闊”得很。

不過,葉先生的錢多半是接濟學生和給窮親戚花掉了,有些積蓄,也在“文革”中被抄家一空。那位在數理化學部當秘書的老先生,當時經常為了審稿的事情去葉先生家。他說葉先生家在北大,老院子,周圍環水,給人感覺像個島,是個很讓人羨慕的地方。但先生偶爾留他吃飯,一起吃的都是很簡單的飯菜。唯有一次吃到了好東西,是在三年困難時期。當時先生看他送稿來,就招呼他說來得正好,于是送給他4個蘋果。小秘書喜出望外,那蘋果的滋味和帶來的快樂,一直記到了幾十年后。

后來才知道葉先生是政協委員,有權利到政協的內部商店買東西10次(估計是一年10次)。當時學生們沒有東西吃,葉先生就把能買的配額都買了蘋果,放在家里,來的學生、同事就一人送4個,送完了,自己再去買。先生自己吃過沒有,就不知道了。

葉企孫先生何許人也?

葉企孫,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創始人,他的門下,走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79名。他曾任國民政府中央科學研究院干事長,而在學術上,他在世界上為精確計算巴朗克常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不懂巴朗克常數,但我記得有了這個常數以后,有很多物理方面的計算就變得迎刃而解。對葉先生的事跡,我就不必多言了。

葉先生晚年凄涼,在“文革”中被作為特務嫌疑關押而后監督勞動。他的一位學生、我的師長曾親口告訴我:“葉先生是活活餓死的?!边@不是事實。但是,因為我的這位師長曾親眼目睹葉先生晚年的慘景,所以對此深信不疑。實際上,葉先生死于1977年,但他所受的苦,足以讓他的學生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劉克選、胡升華《葉企孫的貢獻與悲劇》中,曾描述過窮途末路的先生:

當時不少人在海淀中關村一帶見到了這種情景:葉企孫弓著背,穿著破棉鞋,躑躅街頭,有時在一家店鋪買兩個小蘋果,邊走邊啃,碰到熟知的學生便說:“你有錢給我幾個?!彼蟛贿^三五元而已!

而葉先生的侄子回憶,在那樣的時刻,叔父沒有向任何人表示過他一生很悲慘,他的看法好像是世界上和歷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沒有必要感嘆自己的人生。他對自己的遭遇淡然處之。疾病纏身、兩腳腫脹、小便失禁的葉先生,經常坐在一張舊藤椅上,讀點古典詩詞或歷史書打發時光。

1987年,葉企孫先生平反昭雪,重獲清白。

往事不堪回首,還是回到先生雄姿英發的時代吧。

葉先生的學生李政道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中國物理學的奠基人”。

和許多紙上談兵的教授不同,葉先生曾親自為冀中等抗日根據地搜購雷管、炸藥等軍用物資,并直接支持自己的學生去參加抗戰,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為抵抗力量的兵工建設做出了杰出貢獻。其中,他一手培養并送到根據地的閻裕昌在1942年的戰斗中被日軍俘獲,這位不屈的清華人被日軍用鐵絲穿過鎖骨拖著游街,依然破口大罵,惱羞成怒的日軍用亂刀將他劈死。

葉先生在困難時期,利用自己的身份給來送稿件的后輩蘋果似非特例,在有關文獻上曾經記載他類似的事情:20世紀60年代初三年困難時期,國家為了照顧著名學者,給他們“特供”一些牛奶,葉企孫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當他看到自己所教班級的學生有人患浮腫時,就把自己的牛奶一定讓這學生喝下去,他說:“我沒有什么可以幫助你們的,這點牛奶你們一定要喝下去?!?/p>

英俊的葉企孫先生有一個謎,先生才華過人,俠肝義膽,卻終身未娶,其中的真正原因在哪里?

有關這件事的傳說,就讓我有些真偽難辨了。那就是葉先生終身未娶,緣于在一次戀愛中的失利,在和一名同僚同時中意于一個女孩子的時候,做了個君子協定。結果女孩子的紅繡球打中了他的對手。先生就此淡泊于感情,專心治學一生。

這件事有些讓人難以相信,因為葉先生是如此優秀——書香門第,哈佛大學的博士,清華物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卓越的成就,崇高的氣節,加上英俊脫俗的外表,如此人中之杰,有誰做得起葉先生的情敵?有誰敢做葉先生的情敵?又有哪個女孩子會舍得放棄葉先生呢?

據說,這個女子,就是當時北平女子師范大學的?;ㄍ醯倥?。

而葉先生的情敵,就是被稱做中科院數理化學部帥氣第三的周培源先生。周先生為何被稱做當時數理化學部帥氣第三呢?

原因是當時數理化學部的學部委員們都是有配汽車待遇的,其中頗有幾位風流瀟灑,帥氣沖霄漢的人物。周培源先生是代表之一,的確很帥,但是還有兩位比他更帥的。

排名第二的,是錢三強。

錢三強:娶了個工科美人

錢三強先生被認為數理化學部的第二帥,大約和評價人的立場與審美觀有關系。

錢學森先生是很有意思的人,前幾天電視里播放國家領導人看望耄耋之年的錢先生,凡數理化學部的老人一看就感慨萬分。因為錢先生住的,還是上世紀50年代在中關村住的那所老房子。50年代錢先生的房子很不得了,是國家專門撥給,帶警衛的。而今天看來,這所房子雖然有四五間屋,但每個房間很小,住了50年,錢先生的房子早已經是地地道道的陋室。先生身肩國家要職與民族重任于一身,名揚四海,晚年不過爾爾。

在我看來,這就叫做——清白。

在數理化學部,錢先生這個從美國回來的大科學家,雖然待人和藹親切,卻有很多人怕他。

怕他的,大體都是后來我國科技界的棟梁人物。

為何怕他?只因為這位錢先生待人溫和,待學術卻一針見血,毫不留情。

在數理化學部擔任秘書的這位老先生舉了個例子。一次,在某個學術交流活動中,一位副研究員在臺前給大家講自己的成果。

當時科學院的副研究員可不是好惹的,比如數學家張廣厚,當時就不過是副研究員而已。所以,現在弄個正教授未必頂得上當時的一個副研,主要還是因為選拔和培養機制的不同,畢竟現在教授的數量比當年副研多了百倍不止。

這位副研究員在黑板上寫算式,內容很深奧,錢學森先生也來了,就坐在后排,靜靜地聽。聽到后來,眼看算式已經快出了黑板,錢先生忽然拍了一下座椅的扶手,站起來,指著那位副研究員的鼻子道:“你啊,這是狗咬尾巴!”

一句話出口,副研究員的臉騰就紅了……

等人都散了好久,老先生細細地品味黑板上的算式,才算明白了錢先生的意思。

狗咬尾巴——轉圈子啊。

所以,很多人當時都怕錢學森先生,雖然他并不像另一位錢先生那樣有氣派。同樣貌似溫和但讓未來棟梁之才們害怕的還有一位,則是中科院物理所所長黃昆。

錢三強先生被認為有氣派,是因為他長期和軍人一起工作,養成了一種獨特的軍旅與儒雅相結合的風度。錢先生帥氣出名,還因為他與夫人何澤慧女士珠聯璧合,交相輝映。有趣的是,錢先生的夫人何澤慧雖然是公認的美人,但當時給人的印象卻是——“錢三強先生很氣派,他太太何澤慧則有些邋遢……”

錢三強先生是科學院院士,何澤慧女士是居里實驗室出來的才女,從云室中發現了正電子和負電子間幾乎全部能量交換的彈性碰撞現象,也是科學院院士。有趣的是,何澤慧女士的姐姐何怡貞女士(門出麻省蒙脫霍育克學院,在我國最早開拓了非晶態物理及金屬玻璃研究領域)也是院士,而何怡貞女士的丈夫葛庭燧先生(門出麻省理工學院,他發現的晶界內耗峰被稱做“葛峰”)也是院士。

想來,這一家人若是開個家族科技企業,足以把任何一個大公司的科研部打得鼻青臉腫。

這幾位郎才女貌、才女佳男的婚姻并不是讓老先生印象最深的,他印象最深的是學部里面蘇步青先生的夫人是日本人,黃昆先生的夫人是英國人……還有就是上頭的院長郭沫若,娶了個太太于力群也是才女。

郭先生是研究甲骨文的,文字功底自然過硬,不料于力群女士的字比丈夫更漂亮,這是大家私下認為的,郭先生知道了,也不能否認。

錢三強算是第二帥,那么,一定有人會問,數理化學部的第一帥,是誰呢?

答案是——數理化學部主任吳有訓先生。

吳有訓:數理化學部第一帥

吳有訓先生,身高一米九零,在國民政府時期曾主持中央大學,要從歷史上算,或許可算是中國第一個全國科研機構的負責人,資格比郭沫若還要老,而“康普頓—吳有訓效應”則彰示著他在專業領域的成就。

中國科學院成立以后,吳有訓先生擔任副院長、數理化學部主任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

中國科學院當時對頂級老大們的稱呼,堂堂的吳有訓先生不過是“主任”,而他下面的各路諸侯如嚴濟慈之類,則稱為學部委員,若對比今天動不動C什么O的稱呼,頗有些小家子氣??墒谴蠹叶己芊?因為這直接影響了科學院的風氣,使它在較長時間里能夠堅持“名副其實”、塌實嚴謹的學風。

所以,上世紀90年代改設院士以前,科學院的學者們都是“學部委員”。

吳有訓是數理化學部的當家人,也是被大家稱做最有氣派的。如此看法首先是因為吳有訓先生學識服眾,另一方面吳也確實有氣派的本錢——吳的身材高大,形象威嚴,讓人望而生畏。李政道、鄧稼先等人都是他的學生,吳老的威風可不是擺出來的。

此外,吳老的氣派還表現在其他地方,比如汽車。

根據回憶,當時一些著名的學者根據國家規定都有配車,而吳有訓的車是最漂亮、最新型的,他的司機也十分勤快,把吳老的車總是擦得锃光瓦亮。所以,吳有訓一出門,大家看車就都會知道。然而,沒有人有意見,因為大家都認為吳老代表的是中國科學界的“臉面”。

吳老的威嚴的確鎮得住場。

然而,也有在吳老身邊工作過的小字輩回憶,一到討論技術問題,吳老就會原形畢露,忘掉身價全神貫注。這時候他有個壞毛病——吳老的消化不太好,經常在會上放出若干有害氣體,而且吳老這人還光明磊落,每次這樣做的時候都要把屁股向某一側掀起來,在座的不是他的學生便是學生的學生,于是在那一側落座的學者們表情就精彩得很了。

說吳老氣派的時候,大家會自動過濾掉這個細節。

能夠做到數理化學部主任的位置,吳老的確有自己的過人之處。當年在西南聯大的時候,吳先生主持理學院,忽然學生鬧起了罷課。這次罷課應該說值得記入史冊,因為當時鬧事的學生領袖中,有一個幾十年后大名鼎鼎,就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

楊振寧先生鬧學潮并不是為了政治問題,而是因為有個物理學教授上課照本宣科,大家覺得學得沒有意義。西南聯大的學風活躍,大學生中才華橫溢者不少,勇于鬧事的更多,頓時不干了,罷課要求換老師。

教授中認為學生過分、無理取鬧的不在少數,因為這位先生的學術水平公認不錯。然而,吳有訓先生認為錯誤在老師,因為這位教授雖然會搞科研,但不會講課。吳有訓先生于是給罷課學生親自講課,用婚姻關系講電子學,學生們大為傾倒。那位教授原來有些不服氣,這時也心悅誠服。

有很多人記得吳先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傲。這個傲的含義不是“傲慢”,而應該是“傲骨”。比如,吳有訓先生出席葉企孫先生的追悼會,聽到悼詞說得輕描淡寫,先生不顧滿堂賓客,拂袖而去。學術上,先生并沒有這種傲氣,有人用蘇聯說法講“康普頓—吳有訓效應”,吳先生說這主要是康普頓搞的,直接叫康普頓效應就好。

倒是吳先生的弟子中出了一個余瑞璜余先生(后來的科學院院士,中國X光事業的開拓者),是真正傲氣的?!拔母铩钡臅r候作為反動學術權威,余先生被打倒。批斗余先生時,紅衛兵拳打腳踢,把先生打昏過去,又用涼水潑醒。余先生醒來,聽到紅衛兵正在講“三個臭皮匠,湊一個諸葛亮”,先生掙扎著說——這話不對,不要說三個臭皮匠湊在一起,30個湊在一起,他不學還是不如我一個人對物理懂得多!

余先生的骨頭硬,所以吃了不少苦。余先生有個兒子,經常被抓去陪斗。一天批斗完畢,卻怎么也找不到余公子。最后,在一座大樓的樓頂上發現了他。

你到這兒來干嗎?發現他的學者大吃一驚,生怕這孩子要想不開。

余公子放下手中一本書,抬頭道——整天批斗,我都沒個地方念書了……

原來他是躲到這里看書來了。

后來,余公子成了楊振寧教授的高足,因為成就斐然,人稱“金牌研究生”。

看來楊振寧先生雖然對老師不滿,自己做先生還是很稱職的。

順便說一句,余先生是典型的性情中人。有他的學生回憶,余先生后來得了糖尿病,不能吃甜的,一次新生入學的歡迎會,余先生看到蘋果就兩眼放光,當主持人讓老先生講兩句時,他手里還拿著半拉蘋果呢……

(摘自《讀庫》)

猜你喜歡
學部數理化葉先生
重金“買專利”暗藏陷阱
晚清學部的建立及作用研究
葉秀山的哲學追求
論高中數理化知識對生物科學專業的引導作用
分析高中數理化學習中的整體思維
論“治理”視域下的大學學科建設
舊學商量加邃密 新知培養轉深沉
“他年若遂還鄉愿,驥老猶存萬里心”
孤木
數學潛能知識月月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