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綜藝節目娛樂化 發展十年回顧與反思

2009-09-01 09:03楊狀振
聲屏世界 2009年8期
關鍵詞:國家廣電總局娛樂

楊狀振

電視經營產業化的轉型引發電視藝術格局的重組,也導致了電視藝術表現形態的巨大變革,尤其是在電視綜藝節目領域,這種變化其實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1997年,湖南電視臺開辦了《快樂大本營》節目,以其新型的娛樂狂歡形式將“綜藝”與“游戲”直截了當地結合起來,“突出受眾參與性,強化傳者與受者的互動意識,淡化綜藝節目的教育、導向功能,大力推崇節目的娛樂性,為滿足人們自我實現的需要,對傳統審美標準進行了顛覆性革命”。①由此,湖南電視臺也開啟了中國大陸電視娛樂節目的一個新時代。此后,安徽電視臺的《超級大贏家》、北京電視臺的《歡樂總動員》、浙江電視臺的《假日總動員》、東南電視臺的《娛樂樂翻天》、江蘇電視臺的《絕對唱響》、廣東電視臺的《空姐新人秀》,以及中央電視臺的《開心辭典》《幸運52》《非常6+1》等,以娛樂休閑為市場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主要追求目標的同類節目紛紛涌現。

2005年,以“超級女生”的迅速走紅為標志,電視綜藝節目娛樂化發展趨勢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在泥沙俱下的選秀熱浪中,以單純吸引眼球注意力為制播目標的導向不同程度地促生了電視綜藝節目低俗化現象的出現與流行,并由此引發了國家廣電總局和社會各界對電視綜藝節目低俗化傾向的憂慮與批評。與此同時,央視春晚和新興的電視電影節目也在堅守與發展、繼承與創新上,吸引著批評家、管理者和制作者的關注目光。根據相關統計,在該年度,電視綜藝節目播出總量達14萬個小時,其中綜藝資訊節目254檔,電視晚會767部(次)、真人秀類節目982檔、娛樂脫口秀節目148檔。相比以往,以真人秀節目為核心,人們的收視時長大大延長。在2005年的電視收視市場上,觀眾人均收看電視綜藝節目4000分鐘,平均日收看12分鐘,收視時間量占到總體時長的7.4%,比以往提高了6.7個百分點。②

電視綜藝節目的娛樂化發展趨勢之所以在世紀末的中國電視熒屏上大量興起,并引起廣泛的收視關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最根本的層面來考察,起決定作用的是經濟上的壓力和市場競爭上的需要。世紀之交恰是中國電視行業的管理體制在經歷了行政事業管理和事業、企業雙軌制管理兩個發展階段的徘徊與漸進過程之后,向產業化發展政策明確轉型的時期。制播分離的討論、節目收視率考核的壓力、市場化模式的運行機制,讓過去依賴財政撥款生存的中國電視媒體不得不另尋出路。但是,中國電視的產業化建設并沒有為其建立起一條完善的產業鏈條,向下游產品包括書籍出版、光碟發行、各種策劃活動及相關衍生產品的開發和經營等方面延伸。在此情況下,致力于提高節目收視率,并以此作為吸引廣告客戶、增加創收機率和實際經濟收益的手段,就成為最為切實的選擇。而在所有的電視節目類型中,綜藝節目風險最小、見效最快。于是,綜藝節目在世紀末娛樂風潮中,成為迅速占領熒屏的節目形態。

中國觀眾的接受心理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是被正統觀念和集體主義信仰所包裹的,他們的個性需求和審美差異在傳統審美方式制約的電視熒屏上,難以有展現的空間和機會。20世紀90年代,這種狀況有所好轉,80年代新啟蒙式的電視文化開始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拓展下逐漸淡出,代之而起的是平民式、通俗化表達方式的流行,從電視劇到電視綜藝節目都是如此。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張揚個性應和著后現代思潮的勃興和西方影視節目的流入,以狂飆突進式的方式成為整體性的社會風潮。中國文化代際間的傳承和政治經濟體制的變革相結合,20世紀80年代后出生的年輕人群體成為電視綜藝節目的收視主力軍,再加上他們在制作領域的介入,在彼此呼應間,電視綜藝節目的娛樂化趨勢便成為了席卷整個中國電視熒屏的事件,在21世紀初年這股思潮達到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

電視綜藝節目娛樂化風潮所涉及的并不僅僅是綜藝節目自身,在某種程度上它也體現出了中國審美觀念的一次代際轉換和世紀變革。傳受者之間的移勢換位、價值觀念上的多元取向、收視率造成的潛在經濟壓力和商業誘惑,不僅僅是在綜藝娛樂節目上引發了一場娛樂地震,同時,作為一種精神理念和行業邏輯,它甚至成為了節目制播中的一種集體性征候,并侵入中國電視節目制作和傳播環節的方方面面,包括一向要求嚴格的電視新聞領域。民生新聞、都市新聞夾雜著影視快訊和明星隱私的誘惑,也紛紛向故事化和娛樂化靠攏。這不能不說是反映了中國電視收視群體和民眾文化觀念的一次歷史性轉折,在這樣的場景下,任何力圖再保持精英觀念和啟蒙主義傳統的節目傳播理念,都不再可能恢復其原有的社會中心地位。在整個發展規律和傳播趨勢既定的前提下,電視和電視綜藝節目只是充當了一個應和時宜的代言人角色而已。在社會文化發展體系和政治經濟運行機制都做出重大調整的歷史語境下,電視綜藝節目借助西方影視表現形態的啟示,將其娛樂性、參與性和個性化特色整合在一起,既滿足了觀眾的審美心理上的世俗化和個性化風潮,也獲得了自身突破的切入口,并真正引發了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涌現奇觀和收視狂潮。

對于電視綜藝節目娛樂化并由此引發的電視熒屏娛樂化現象,理論界和管理層有著自己的擔憂和焦慮。電視娛樂化從早期的追求輕松休閑到后來的媚俗迎合,在這個發展過程中,經濟利益的侵入和商業邏輯的運作模式越來越多地取代了原來的審美形態和節目概念,促使電視綜藝節目越來越成為一種世紀初年的經濟狂歡和“秀”場游戲。在這個過程中,包括主持人群體和新聞傳播語態,不可避免地顯露出某些低俗化的傾向。2005年8月26日,在國家廣電總局召開的全國文藝娛樂節目主持人研討培訓班開班儀式上,國家廣電總局相關負責人首次公開指出了彌漫在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當中的低俗化發展形勢,對電視綜藝節目中所出現的主持人素質不高、審美格調低俗、語態和定位把握不當等問題進行了批評,并公開申明“抵制低俗化是一項長期的任務”③的觀點。在推出節目主持人自律公約和相關行業規范文件之后,2007年針對這一問題,國家廣電總局和相關部門又聯合開展行動,對電視節目低俗化現象進行了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整頓活動。在這期間,《快樂男生》《第一次心動》《超級情感對對碰》《美麗夢工場》《美萊美麗新約》等電視欄目和整容、豐胸類涉性電視廣告等受到規范治理,或限令停頓整改,或直接禁止播出。國家廣電總局對電視節目,尤其是綜藝談話類和廣告類節目所采取的這次行動,獲得了社會公眾96%以上的支持率,④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社會公眾在娛樂化浪潮席卷下,對其中所涌現出的不和諧音的冷靜反思與理性追問。對于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和整個電視傳播環境的成長與凈化來說,這種聲音和意見的出現,不僅是對電視綜藝節目娛樂化發展趨勢的必要矯正,同時也是對整個電視傳播語境良性打造的必需進程。

“過猶不及”“不預則廢”,在一個處于轉型期的社會中,社會生活的復雜和思想文化的多元,既為電視綜藝節目提供了更多的價值傳播渠道和藝術表現方式,也對電視綜藝節目的主流價值觀建構提出了諸多挑戰。在這方面,現實的問題與歷史的經驗同存并在,在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傳播的過程中,既要注重主流價值的穩定傳承和暢達傳播,也要注意受眾審美習慣的發展演變與疏離粘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統攝電視文藝創作,深度開掘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藝術審美潛力,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活化與藝術化,不但是擺在電視文藝工作者面前的藝術職責和社會擔承,也是亟需電視媒體和決策機構重點解決的時代難題和歷史使命。在這方面,國家廣電總局2009年年初推出的“2008年度20個典型節目樣態”,無疑具有引領電視綜藝節目創作方向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

參考文獻:

①黃會林:《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教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版,P90。

②謝耘耕,唐 禾:《2006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報告》,《現代傳播》,2006(6)。

③《當前廣播電視文娛節目低俗之風究竟誰之過?》,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8/29/。

④《廣電總局叫停低俗節目 獲得96.4%的民意支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8/27。

猜你喜歡
國家廣電總局娛樂
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開展2023年網絡視聽節目季度推優工作的通知
國家廣電總局發布《5G頻道技術白皮書》
聲音
22.2聲道主觀評價實驗室 國家廣電總局實驗室
我的生活自身就是一種娛樂
如果記住就是忘卻
論國家廣電總局對電視節目的整改
娛樂眼
娛樂眼
娛樂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