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英語詞匯教學

2009-09-10 04:43
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 2009年8期
關鍵詞:詞匯量詞匯教學

李 珺

提要: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學習的基石,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針對英語詞匯教學這一問題,結合構詞法、語篇、文化等方面提出一些實用、有效的英語詞匯教學方法,以供同仁在教學時進行參考,促進英語詞匯的教學。

關鍵詞:詞匯學習的重要性;詞匯量;詞匯教學

背單詞歷來是學生最頭疼的事,而如何有效地教授單詞也是老師們最為關注的教學重點之一。圍繞單詞,學生和老師們展開可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市面上,各種“好記星”等等一類的幫助學生記憶單詞的工具更是層出不窮。那么如何才能使英語詞匯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在本文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闡述這一問題:

一, 詞匯學習的重要性

語言是社會交際的工具,是音義結合的詞匯和語法的體系。語法是語言的組織規律,它賦予語言以結構系統,而詞匯則是語言的建筑材料,它通過語法而賦予語言以意義內容。英國著名語言學家Wilkins(1972:111)曾說:“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 ,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東西?!痹~匯量的大小是衡量一個外語學習者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標志,有學者認為(Lewis 1993)認為詞匯習得是二語習得的中心任務,聽、說、讀、寫、譯沒有哪一項語言技能能夠脫離對詞匯的依賴。一般而言,一個學生的詞匯量越大,那么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就越強,口頭,書面表達就越豐富,翻譯水準就越高,就越能在交流中準確而地道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二, 英語學習者應擁有多大的詞匯量?

英語學習者應擁有多大的詞匯量?北美學者K. Diller等人認為,學習者若能辨認一頁書上92%的詞,才可以為通過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和學習該生詞打下良好的基礎。要達到這一目標,滿足一般交際需求,從詞匯頻率統計規律來分析,最低限度應掌握10,000個單詞。Keller和Warner 提出,10,000個單詞中3,000個左右應達到復用式掌握程度,其余詞均應達到領會式掌握程度?!邦I會式掌握”就是要學生能夠根據不同的上下文理解一個詞的諸多意思,并正確地用詞造句,而所謂的“復用式掌握”指的是根據語法和構詞法對這些詞進行變化以及構成新詞?!洞髮W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具備英語四級水平的學生必須“領會式掌握4000個單詞以及一定量的常用詞組,其中復用式掌握的單詞為2500個”;明確規定詞匯教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并指出要有計劃地向學生傳授英語詞匯方面的知識。

三, 如何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

1. 利用構詞法進行教學

詞是語音、意義和語法特點三者統一的整體。但是,詞并非是語言的最小的有意義的結構單位。詞是由詞素構成的。詞素(morpheme)是語言中最小的“語音語義的結合體”。一個詞可以由一個或多個詞素構成。從所含的語義來看,詞素可以分為詞根和詞綴兩大類。一類詞素含有明確的詞匯語義,在單詞中表達主要的意義,叫做“詞根”(root)。詞根中可以單獨使用的,稱為“自由詞根”(free root);必須與其他詞素結合起來才能構成詞的稱為“黏著詞根”(bound root)。另一類詞素或者只有語法意義,而沒有詞匯意義(例如表示名詞復數的-s),或者只有一定的詞匯意義,但在詞中只表達次要的意義,稱為“詞綴”(affix)。英語中絕大多數詞綴都是“派生詞綴”(derivational affix)。構詞法主要包括下列三種方式:

(1) 派生法(derivation)。派生詞綴和詞根結合,或者粘著詞根和粘著詞根結合構成單詞的方法,叫做派生法。由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出版,新東方的俞洪敏主編的《英語詞匯速記大全(一)》(詞根詞綴記憶法)較為詳細地收集了英語中的詞根、詞綴。在教學中通過對詞根及前、后綴的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詞匯,并熟悉和掌握詞的構成規律。僅以前綴為例,如在講授單詞unfair(無吸引力)時,先引導學生找出詞根fair (公平的,公正的) ,明確其含義,再指出un是表示否定意義的前綴。這樣很快就明白了這個單詞的構成及其含義。然后,可聯系與前綴un有同意性的前綴,如dis, non, in (在字母m 前用im,在字母l前用il, 在字母r前用ir) 。再舉例inconvenient (不方便的) , unfortunately(不幸地) , dishonest (不誠實的)等。由于已了解了這些前綴的含義,學生很容易就能猜出這些單詞的意義。且在以后遇到此類詞時也能準確的判斷出詞的意義

(2) 復合法(composition或compounding)。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詞結合在一起構成新詞的方法叫做復合法或合成法,用復合法構成的詞叫做復合詞(compound)。如:silkworm( silk +worm) , fat-free(不含脂肪的),to machine-gun(用機槍掃射)。在英語的發展中,復合法在構詞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為英語的詞匯增加了許多意義新穎的詞語。復合詞的構成材料多由基本詞匯提供。因其組合靈活善變,所以這一構詞法在現代英語里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特別是復合名詞更是層出不窮,所表達的內容繁多,詞義廣泛,豐富了英語。

(3) 轉化法(conversion)。不改變詞的形態,只是使詞從一種詞類轉化為另一種詞類,從而使該詞具有新的意義和作用,成為一個新詞,這種構詞的方法叫做轉化法。英語中多數名詞都有與它相同形式的動詞,如hunt, to hunt; walk, to walk; sight, to sight; play, to play。派生詞通常不能轉化,這是因為派生詞具有明確表示詞類的后綴。復合詞轉化的情況比派生詞多,如復合動詞 sandpaper(用砂紙擦)、spotlight(聚光照明,使突出醒目)、blacklist (列入黑名單)都是由復合名詞轉化而來。轉化法是英語形成新詞的重要方法之一,各種詞類的詞經常轉化,致使一個詞往往可以用作幾種詞類。Like這個詞最初是形容詞,以后轉化成副詞、介詞、連接詞、名詞,又跟它的動詞同形(動詞原先有詞尾-n,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失去了)。這些詞靈活多樣,含義廣泛。掌握它們的要點在于求本溯源,根據語境作透徹的理解,去偽存真。

2. 利用同義詞和反義詞進行教學

(1) 聯系同義詞,比較其用法

詞與詞可以因表達同一邏輯概念而結合在一起,這些詞稱之為同義詞。由于歷史的原因,英語中的同義詞特別豐富。在講授新單詞時,聯系與它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同義詞,且分析出他們細微的語義差異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講授單詞" gaze"時,可聯系look, watch, stare, glace, peer和eye 等單詞。在這組同義詞中, "look"一詞泛指“看”的動作; " watch" ,“看,注視”( look at, keep the eyes on) ,常用做及物動詞。例如watch what I do and how I do it (細心看我做什么和如何做) 。" stare"表示“盯,目不轉睛地看”( look fixedly) 。例如: They all stared at my new hat (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的帽子) ; peep 則是“偷看, 窺視”( look slyly or cautiously) 。例如:peep at sb. through the window (從窗口偷看某人) ;" eye"表示“注視,察看”( observe, watch carefully) ,例如: eye somebody narrowly (端詳某人) ; "gaze"是表示“凝視,注視”( look long and steadily, often caused by surprise or admiration ) , 例如: I gazed at the horse, and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it (我凝視著這幢房屋,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好的房子) 。有的同義詞存在著口語和書面語的差別,如口語中用buy, get, stop, room,書面語則用purchase, obtain, cease, accommodation。

(2) 利用反義詞講單詞

反義詞是詞義相反或對立的詞。利用反義詞對比來教學新詞能使詞義明顯、生動,發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學過easy以后,當學到difficult時,可以指出difficult means not easy.這樣,學生就不難理解difficult的意思。除此之外,在詞匯教學中應意識把具有反義性的前綴un—, dis—, mis—, in—和后綴—less 也教給學生。如unclean, untrue, disclose, dislike, misunderstand, misuse, incomplete, incorrect, useless, helpless等。

因此,在詞匯教學中, 我們要利用這兩類詞的各自特點,啟發學生利用聯想加以掌握。如以encourage (鼓勵,激勵,支持) 為中心聯想,可以聯想到back up, embolden, hearten, inspire, promote, support等同義詞或詞組。那么,再以這一群詞為中心聯想,可以聯想到它們的反義詞, discourage (使氣餒,阻礙) , dishearten (使沮喪,使泄氣) 等等。

3.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增加詞匯量

在詞匯教學方面,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結合句法和語篇分析,注重在語境中學習詞匯,加強詞義的理解和詞匯的使用已是一種普遍的方法。采用這種詞匯教學法,可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語言現象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般說來,要想成功地在閱讀任務中附帶習得詞匯必須滿足一下三個條件:1)學習者必須認識全文的95%以上詞匯,這樣才會有機會猜中詞義(Laufer 2001);2)閱讀文章的語境必須是蘊意型的語境(pregnant contexts),且線索豐富(Mondria & Boer 1991);3)一個單詞要在不同的場景下出現5-16次學習者才能記?。∟ation 1990)。弗斯(J.R. Firth)在談到英語詞義時說:“每個單詞出現在不同的上下文中都是一個不同的單詞?!?一個詞如果你只記住了它的一個意義,那么當這個詞出現在一個新的語言環境中時它看上去仍像是一個生詞,從語意上講,它確是一個生詞。我們時常有這樣的經歷:我們讀到一個不含任何生詞的集中句子,卻仍然讀不懂這個句子的意義。因此,應養成習慣根據上下文來判定詞義,然后通過查詞典來確認。

4. 把詞匯學習與文化背景知識學習相結合,引導學生重視詞匯的文化內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背景介紹、舉例說明、英漢對比等方法來展示英漢兩種語言和文化的異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感悟,增強英美文化的敏感性,有助于理解英語語言的隱含意義,防止語用失誤。比如: Hobsons choice (霍布遜的選擇) ,單純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難知其意思。這個短語源自1712年第509期英國《觀察家》雜志: Hobson是16世紀英國劍橋地區向顧客出租馬匹的驛站老板,因為非常喜歡自己的馬匹,所以總是堅持按照固定的順序將馬輪流出租。他總是對顧客說:“你們可以選擇自己看中的任何一匹馬,只要它是最靠近馬廄的那一匹?!鳖櫩偷今R廄去牽馬時,沒有商量的余地,即使不喜歡當下的馬匹也只能牽了就走。后來,人們就引用Hobsons choice表示沒有選擇或商量的余地。自此以后, Hobsons choice 這個短語就被創造并沿用下來了。學生在聽了這個故事之后,就會對Hobsons choice的記憶較為深刻。詞匯的內涵與文化語境有關,處于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背景中的人,在理解某些詞時,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內涵意義。如: peacock(孔雀)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們認為孔雀開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語中的意義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 making a proud or arrogant display of himself (一個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它不強調孔雀美麗的一面,而強調驕傲的一面,英語中有the young peacock (年輕狂妄的家伙) 、proud as a peacock等。再如, 漢語中的“狗”常帶有“令人討厭、卑鄙”等貶義, 像“走狗”、“狗奴才”、“狼心狗肺”等;(下轉到p54頁) (接p51頁)而西方人對“dog”卻情有獨鐘,認為 dog 是人的忠實朋友(mans best friend) ,表示“忠實”、“友好”、“可愛”等意,將它視為寵物,倍加愛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文化內涵上的差異講解詞匯知識,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詞義的透徹理解和準確運用,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駕馭詞匯。

總之,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忽視詞匯教學即忽視了語言教學的本質。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總結規律,利用規律,使英語詞匯學習變得輕松愉快,事半功倍。同時,詞匯教學不能脫離實用意義,教師給學生提供有意義的語言材料,讓他們在語境中通過認知來接受詞匯知識,給他們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讓他們把所學到的詞匯運用到實際中去,如此反復實踐,學生的詞匯掌握、運用能力一定會有大幅度的提高,隨之而來的外語交際能力也必然得以增強。

參考書目:

〔1〕 Wilkins 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 Edward Arnold, 1972

〔2〕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 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 [M] 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

〔4〕 K. Diller: 《掌握一門外語需要多長時間---論外語教學中的詞匯量問題》,《國外外語教學》,1989年第2期

〔5〕 Laufer B & Hulstijin J.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construct of task-induced involvement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1, 22/1: 1-26

〔6〕 Mondria JA and Wit-de Boer M. The effects of contextual richness on the guessability and the retention of words in a foreign language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1, 12, (3): 249-267

〔7〕 Nation IS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90

〔8〕 Firth J R.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9〕 Pimsleur P.A memory schedule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67, (51)

〔10〕 汪榕培 盧曉娟.《英語詞匯學教程》[M]. 上海外教出版社,1997

〔11〕 章振邦. 《新編英語語法教程》[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詞匯量詞匯教學
孩子的詞匯量與其嬰兒時期的看護者有關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
基于新課程研究的高中英語課程詞匯教學模式應用
基于感知學習風格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小英語詞匯教學問題及解決方法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ABC ENGLISH SALON
詞匯聯想義知識與詞匯記憶研究
帶“HAVE”的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