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談區內初中班歷史教學方法

2009-09-10 04:43苗麗萍
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 2009年8期
關鍵詞:張騫歷史課堂

苗麗萍

歷史課如何上?是現在很多歷史老師還在困惑的問題!特別是作為區內初中班的老師,由于長期面對從新疆南疆來的維族學生,漢語底子薄,信息不發達,歷史熏陶少,學習歷史比較困難,長期住校,同仁的做法讓我感觸頗深,教學中時時聯系現實,每節課都用時政與歷史相結合,這樣的課堂能不具生命力嗎?我想課堂效果一定不錯。學習!嘗試。常言道,政治歷史不分家!我們學校是區內初中班辦班學校,歷史教學應結合“三個不忘”、‘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教育“五好”教育,這個過程就是一種認同祖國民族文化,感受身邊的歷史的過程。對于課堂教學,我曾嘗試過多種教學方式,下面談一談自己的一點做法和心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所以培養學生的學史興趣是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的學史興趣呢?

一、 精彩導入,誘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泵抗澱n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成敗。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樂曲中的“引子”,起著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活動,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設計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心弦,促成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求知的亢奮狀態。導入的方式方法靈活多樣,如:故事傳說導入法、熱門話題導入法、設置懸念導入法、詩詞歌曲導入法等等。教師可以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在講《人類的形成》一課時,我首先找同學講述了“女媧造人”和“上帝造人”的故事傳說,然后設問:“那么人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真是女媧或者上帝造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睅е@個問題,學生們都積極主動的進入了課堂,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二、語言生動,激人思維

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學手段,語言的魅力是一堂課的關鍵。一位教育家曾說:“教育語言應是導火索、沖擊波、興奮劑,要有啟人心智、激人思維之功效”。作為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語言修養,講課時做到滿腔熱情,抑揚頓挫,富有激情,具有演說家的風范,能鼓動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本學科。對區內初中班的學生尤為重要,這樣對他們的漢語有很多幫助。在講九年級上冊21課《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我用生動、激昂的語言講述凡爾登戰役,學生們聽后知道這場戰爭殘忍性同時也觸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知道一戰的損失。達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三、質疑設問,以疑激趣

學貴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古人曾說過:“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習新知識,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問,把它擺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后激勵他們去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學生找到“又一村”后,就會產生一種成功的快感,這種快感又能引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在講九年級上冊21課《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課學習中,我提出了普林西普是不是民族英雄?如果沒有薩拉熱窩事件就沒有一戰?學生很感興趣,知道了戰爭的根本原因。由此看出教師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對學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戰性的問題,能促進學生思考,產生探究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16課 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時,是這樣激趣的:張騫辭別漢武帝(展示圖片)。大家看到這張圖上漢武帝把什么東西賜予張騫?這是代表使臣身份的信物“節”?!肮潯庇媚景糁瞥?,上面裝飾著羽毛。這使我們想到張騫此行全權代表漢王朝,可謂任重而道遠??!公元前138年,張騫帶了一百多人,踏上了漫長的旅途。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時,就被占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給捉了起來,并被分散開去放羊牧馬。匈奴人還給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一是監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但是,張騫堅貞不屈,始終在等待時機,準備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整整過了十個春秋,張騫才找到機會和他的貼身隨從堂邑父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西行。對他們而言,前途一片渺茫。大家能夠想象的到前面還將有什么樣的困難和險阻在等待著他們嗎?正如大家所說,由于他們倉促出逃,沒有準備干糧和飲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饑挨餓,干渴難耐,隨時都會倒在荒灘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獵一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食肉充饑,才躲過了死亡的威脅。經過艱辛地跋涉,終于越過沙漠戈壁,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今費爾干納)。大宛王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終于找到了大月氏。但此時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已安居樂業,不愿再東進和匈奴作戰。張騫在這里活動了一年多,得不到結果,只好帶著遺憾的心情踏上歸途。途中,再次被匈奴人拘禁達一年多,后乘匈奴內亂脫身,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長安。此時出發時的百人使團只剩下他和貼身隨從堂邑父兩人了。張騫此行歷時十三載,受盡磨難,但最終完成使命了嗎?層層激發,使學生有問題,有答案。

四、情境創設,以情求趣

在教學中創設能激發學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環境,可以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圖片、錄音、影視、多媒體等創設、渲染出歷史教學具體、形象、生動的環境和氛圍,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使學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動,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學習七年級上冊第19課 明清抗擊外國侵略的英勇斗爭,鄭成功收復臺灣(過程、通過圖片解說、錄像放映)1661年,原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金門出發,在當地區性高山族人民的幫助下,順利地在職臺灣登陸并迅速包圍了入侵的荷軍,經過幾個月的英勇戰斗,打敗了殖民者,1662年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臺灣又回到了祖國懷抱。能激發學生情感,達到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

五、激情互動,讀講結合

(1)組內互動:對于組內互動,一般是教師是針對這節課需要挖掘的問題而提出的問題,多是關于原因、背景、結果、影響等。提出問題要難易適度,既需要學生思考,又要學生能通過組內的討論結出結論。這就看教師設計問題的能力。是否能認識到內初班學生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這個度不好把握,是需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例如:學習八年級《偉大的歷史轉折》》一目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1、偉大的歷史轉折是指什么?為什么說是偉大的歷史轉折?主要解決的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重心的轉移和歷史意義。講這兒時應提一下特色的意思。再者在講八上第22課一目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1、抗日戰爭勝利后決定中國命運的兩大政黨?為什么說中國處于一個十字路口?蔣介石為壟斷抗戰勝利果實采取了什么政策措施?結果如何?

(2)組間互動:針對探討問題說出自己組內的意見,看別得組的同學是否認同。同時對于自己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可以提出供大家一起探討。(提出問題要給小組加分的,所以學生找問題特認真。)例如:學習八下第1課時學生提出為什么說第一屆政協會議是一次全國人民大團結的空前盛會?學習八下第2課時學生提出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有何含義?

(3)師生互動:師的導向作用是無論在什么課堂上都不可改變的。能否靈活駕馭課堂,我認為最基本的一點應做到讓學生不偏主題。在探討相關的問題時不鉆牛角,同時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教師及時做好歸納和總結,并上到解決問題的理論高度,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既要完成三維目標,又要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求。在課堂上我除了解決學生通過互動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外,更重的一點是讓學生明確事件間的內在聯系,起扮演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

歷史課上的互動可是說是評估這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所以也是我們有中國特色教師鉆研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要不失時機的用好多媒體等多種輔助教學的工具。達到讓課堂活而不亂,目標達成的效果。我們需繼續努力探討,爭取用更多的方式方法把課堂搞活,讓學生成為歷史課堂上真正的主人?;觾H僅是解決了本課相關的知識點,搞明白了相關的事件的前因后果,但目目間的聯系,本課與本單元的聯系就需要教師進行點撥精講了。重要部分學生齊讀,鍛煉語言表述和朗讀能力。

六、魅力精講,學以致用

精講是一堂課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有助于學生從總體上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歷史會更容易,減輕學生的負擔。學習歷史不僅僅是知道相關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還要應對考試。特別是現在的出題方式靈活多樣,讓一些學生不知所措,面對新的提法無所適從。在這塊上我特別注重,一般在單元初有個總結,我都會在學習這一單元開始時讓學生先讀一下,然后我粗略的解讀一下。這一單元學習完后,我們重溫一下單元綜述,學生就會理解了。

七、拓展延伸,縱橫聯系

這一塊主要是應對考試中相關問題縱向聯系的,需要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前后,中外知識的聯系。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第9課時第一目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把前面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時期關于農村進行的改造和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聯系在一起,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在學習第16課 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從戰國時期到秦漢時期匈奴與中原王朝一直保持著一種什么樣的關系?以表格展現:

縱向聯系,這樣簡單明了,學生接受快。

八、聯系現實,關心生活

因為時空的阻隔,許多歷史問題學生是很難理解的,時間久了,他們總感到歷史教學老是陳年舊帳,盡放馬后炮,中看不中用,會產生厭煩情緒。古人云:“六經皆史”,而我們說:“百姓生活皆史”,事實上歷史沉淀于現實中,現實里蘊含著歷史的傳承。因此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及時捕捉歷史教學與現實聯系的契機,深化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讓歷史課堂彰顯巨大的魅力!深化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內高班歷史考試復習的有效性。在復習新中國誕生和改革開放和民族團結時結合2008和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輝煌成就宣傳教育結合起來,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的信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教育結合起來,進一步激發各族學生的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增強各族學生戰勝學習困難的信心,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興趣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的興趣愛好萬千,歷史的激趣方式萬千,當單調呆板的歷史課堂與學生們的興趣愛好緊密相聯時,更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歷史、探究歷史的欲望,這樣的歷史課堂,往往是更有效的,更具魅力的!

猜你喜歡
張騫歷史課堂
張騫探西域
歡樂的課堂
漢朝人為什么嫌棄張騫
西游新記7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新歷史
寫字大課堂
張騫通西域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