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海迪:讓缺憾告訴你什么是完美

2009-09-17 04:23
高中生·青春勵志 2009年9期
關鍵詞:莘縣張海迪病痛

佚 名

很小的時候,她像別的孩子一樣,擁有許多美好的夢想,而她的最大夢想就是上學??墒?,她從來沒有得到走進學校的機會。

為什么呢?原來在她5歲時,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變成了一個殘疾兒童。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她沒有沮喪和沉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作斗爭。

她叫張海迪,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后來,她又從事文學翻譯和創作,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返扔⑽淖髌?,創作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作品。

那么,張海迪是怎么自學的?又是怎么堅持下來的?下面,我就講給你們聽。

誰是玲玲?玲玲是張海迪的小名。1955年,張海迪出生在山東濟南。在5歲之前。張海迪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成天蹦蹦跳跳,可惜,這樣的時光是短暫的。

有一天,玲玲突然生病了。媽媽抱著玲玲去了醫院,站在醫生面前,媽媽雙腿發抖。原來玲玲得了脊髓血管瘤。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最后高位截癱。

玲玲家住在一座紅色樓房的第3層,每當她坐在窗口,望著孩子們玩耍和上學的身影時,她的心就會疼,她多么渴望加入他們的隊伍啊,可那只能是一個夢了。

每當病痛折磨她時,她就猛揪自己的頭發,想用一種疼痛代替另外一種疼痛。對玲玲來說,家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這里,玲玲學會了很多知識。在所有功課中,玲玲最喜歡學習語文。10歲時,她就能讀長篇小說了,雖然讀得很辛苦,但她不氣餒。在整個童年和少年的時光里,她以頑強的意志,自學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實現了“輪椅上的夢”。

1970年4月,張海迪跟著下放的父母,來到山東莘縣十八里鋪尚樓村,開始了農村生活。僅僅半個月,張海迪就同鄉親們相處得十分融洽了。鄉親們爭著往她家送地瓜、咸菜等,還為她做了一張木輪椅。

為了回報這些愛,張海迪開始在昏暗的油燈下研讀一本本醫學書,還讓父親給她買來體溫計、聽診器和針灸用的銀針,成了一名靠在輪椅上給人看病的鄉村醫生,

在莘縣生活期間,張海迪的針灸技術在當地出了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由于經??吭谳喴紊辖o人看病,她的肋間神經總會劇痛,脊椎甚至彎曲成了“S”形。

久坐和臥床讓她長了大面積的褥瘡,手術造成的肋間神經痛也不斷發作,但她始終堅持著。

知識是一筆財富。忍著病痛、刻苦學習的張海迪終于擁有了自己的財富。憑著這筆財富,她取得了成功。

1981年,《人民日報》首次報道了張海迪的事跡。1983年,張海迪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范”稱號,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還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自強模范”等稱號。

張海迪還開始進行文學翻譯和創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輪椅上的夢》已在日本和韓國出版。

1997年,張海迪被日本NHK評為“世界五大杰出殘疾人”,她的事跡從此傳向世界……

猜你喜歡
莘縣張海迪病痛
體味病痛
感霧(外兩首)
高質量農業產業化助力鄉村振興
張海迪:在婚姻里詩意漫步33年
我必須愛一個真實的人
1957—2013年莘縣雷暴氣候特征分析
張海迪:在婚姻里詩意漫步33年
我必須愛一個真實的人
共青團中央宣傳關于深入學習張海迪,開展“當代青年應該具有什么樣的人生價值觀”討論的通知
書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