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凱歌電影的文化精神

2009-09-28 07:30
電影文學 2009年16期
關鍵詞:文化精神陳凱歌文化價值

艷 坤

[摘要] 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之一的陳凱歌,是一位有著超乎常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電影人。在電影界,陳凱歌以“學者型導演”著稱,他具有較深的傳統文化功底。他的作品都蘊涵著深厚的文化象征與內涵,其作品從多視角對歷史和文化進行反思,其中尤為突出地表現的是一種文化精神。

[關鍵詞] 陳凱歌;文化精神;文化價值;文化電影;中國文化

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之一的陳凱歌,是一位有著超乎常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電影人。他對中國電影的影響更多的是體現在文化層面上,他在創作中一直追尋著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與探索。他具有持之以恒的創作風格、自覺的文化選擇、文化反思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在其作品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的是一種文化精神。

一、《黃土地》:歷史與文化的反思

陳凱歌的文化選擇,與他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他良好的文化修養是分不開的,他是第五代導演中公認的最有文化底蘊的人。正如他所說:“任何一個健康的社會,都需要這樣一群有責任感的人……不斷地對這個社會存在的問題提出責難和改進的辦法,執著地提倡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痹陔娪敖?,陳凱歌以“學者型導演”著稱,他具有較深的傳統文化功底,他的作品都蘊涵著深厚的文化象征與內涵,其作品從多視角對歷史和文化進行反思。

陳凱歌拍《黃土地》時,正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正處于“文化尋根”熱的方興未艾之中。他從文化人類學角度去反思民族歷史與民族精神,中國文化走的是一條不同于世界其他文化的獨特道路,從文化發源不久就樹立了獨特風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人格尊嚴等不僅在過去對于國家的統一、安定與進步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即便在今天也有著不容低估的現實意義。建構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新文化,有賴于人們做出多方面的努力,陳凱歌正是這一目標的踐行者。

《黃土地》中的顧青是八路軍的文藝兵,他到陜北農村采風,在他身上導演沒有讓他承載更多的偉大象征,他只是見證了翠巧一家及當地農民生活的艱辛和思想愚昧的現實。是翠巧爹的傳統觀念與落后的習俗,和他信守“莊稼人的規矩”,顧青恪守“公家人的規矩”,葬送了翠巧年輕鮮活的生命。雖然她的美好愿望沒有實現,卻對憨憨們年青一代的成長極有意義,使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故事看似簡單,表現的卻是在落后的凝固的生活狀態下,人內心的掙扎與渴望?!斑@里的土地就像是歷史本身。它是荒涼的,卻充滿了希望。有多少山坳就可以藏下多少屈辱與不幸,但有多少土地便可以撇下多少種子。直下百丈的土地猶如抗爭的痕跡,冰封的泉水定是春天之所在。山峁上的黎明有牧羊人的身影,寂靜之中騰起信天游的吟唱,靜穆廣漠的土層下有不安靜的靈魂?!币蚨?,在影片表層故事的下面,隱藏著導演厚重的歷史感和強烈的人文關懷意識。影片把電影造型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原,舒緩流動的古老黃河,寄托著導演對中國歷史和民族命運的看法。在這片黃土高坡上,既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生發出代代相傳的中華文明精神,卻也在歷史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成為人追求自由的束縛與羈絆。陳凱歌既以審視的眼光來對黃土地孕育的文明給予反思。也熱切地呼喚著現代性的到來。期望這里的人們走出黃土地,呼吸更新鮮的空氣、尋求更廣闊的未來。顧青就代表著現代性的呼喚與指引,而憨憨代表著未來新的期望。

《黃土地》被認為是達到第五代導演創作高峰的代表作品。雖然影片中沒有重現那種慘烈的戰爭場面。它將戰爭的描寫,只是作為中國歷史和人民在戰爭中飽受苦難的背景來展現的,影片試圖上升到文化反思和哲理思考的高度。

由此可見,《黃土地》是陳凱歌集成時代文化意識的由衷之作。影片所體現出的宏大敘事,實踐了他的人文思索和現代性理想。陳凱歌認為,《黃土地》是部非常中國的電影,在文化上是以中國的文化作為主要的傾向,這就更能看出《黃土地》這部電影的價值所在。它真正從一個歷史的角度,提供了—個永遠不會被顛覆的希望。

陳凱歌對歷史故事的解讀,寄寓著對于民族精神的深沉思考和憂患意識?!饵S土地》主題具有較深的文化意蘊,影片以其成熟的文化反思震撼了國際影壇,是陳凱歌的《黃土地》走出國門后,才引起世界影壇對中國電影的關注。

二、《孩子王》是一部文化電影

在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獨特優勢的基礎上,陳凱歌自覺地去發掘中國文化的魅力并努力在電影中表達出來。如《孩子王》就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優秀的很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電影。稱其為“文化片”,就是以文化問題、文化現象、文化傳統的反思為主題的電影,表現人與大自然、人與文化的聯系?!逗⒆油酢分械囊恍﹫鼍霸⒁馍羁?,如石磙子就出現了三次,石磙子象征著中國的傳統文化。陳凱歌善于運用意象造型進行文化反思,探討某種深邃的文化命題。

《孩子王》一開始,就是隊長與老桿在談話,觀眾始終看不到老桿的身影,但透過畫外音,觀眾明顯地感覺到銀幕外有一個人。當老桿要離開學校,他拉上窗簾后,鏡頭長時間地停留在窗簾上。老桿后來離開屋子的情節。也是依靠腳步聲音來實現的。影片中反復出現的流云飛舞、陽光轉換的一系列景物鏡頭,都喻示著一種生生不息的周而復始的哲理。這與觀眾在其他影片中所看到的蒙太奇表現的時光流逝、變化、更替的感覺大不相同。這不僅是表現導演在把握鏡頭或蒙太奇技巧意義上的差異,更是人對循環往復的傳統生存狀態的一種反叛意識,更多地體現出導演在影片思想內涵上有所追求的差異,表達了陳凱歌在創作中一貫寄予的那種對文化思考的深刻含義。

“《孩子王》是一部文化電影,但影片的文化意識并不表現在對一種泛文化現象的描述:其主旨所向,無疑是針對中國的本體文化。影片的變化意義主要表現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揭示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的價值取向上是一種倫理文化,在其特定的存在形態上又是一種農業文化。這種文化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對傳統的東西、對世代相傳的東西都有一種近乎本能的接受心理。因為農業文化本身特別重經驗,尤其是在經驗上升為一種規范以后,它將影響整個社會生活,而老桿就是作為規范了的特定生活形態的破壞者出現的。影片中有一個老桿到學校報到時刀的特寫,刀往桌上一放,明晃晃的,還有一陣陣的顫聲,其寓意恰在對老桿行為的一種圖解。人與社會的沖突,正是在人與文化的沖突這個大背景下發生的?;蚴钦f,在人與社會的沖突后面隱含的更大的是人與文化的沖突,這便是《孩子王》著意所表現的問題?!?/p>

《孩子王》基本上不是一部敘事的電影,陳凱歌更多的是運用電影語言表達著一種哲學和文化上的思考。影片在個人與環境的矛盾中,展示了文化與生命的兩個側面,對文化帶給人的一切,對一成不變的文化結構能否調整無序的生命過程提出了質疑。這充分顯示出陳凱歌在關于歷史、文化、生命等方面和電影語言上嫻熟的風格化追求。

三、作品貫穿著鮮明的文化主題

猜你喜歡
文化精神陳凱歌文化價值
女兒歌
郭沫若《女神》意象體現的文化精神解析
教師文化建設是實現學校內涵式發展的根本保障
承德外八廟的文化價值與保護策略探析
從中西宗教差異中透視中國文化精神
陳凱歌 大師下山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