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課》中俄狄浦斯情結的女性覺醒

2009-09-28 07:30姚麗婭
電影文學 2009年16期
關鍵詞:鋼琴課

[摘要]《鋼琴課》是世界電影史上女性題材影片的一部經典之作,不僅深刻細膩地演繹了成熟女性艾達的“女性覺醒”,還巧妙地刻畫了幼女弗洛達具有俄狄浦斯情結的“女性覺醒”。根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中的性本能理論,兒童早在幼年就表現出對同性父母嫉恨、對異性父母眷戀的俄狄浦斯情結,而《鋼琴課》中不斷發展變化的“女兒一母親一父親”愛戀三角關系,恰恰體現了幼女弗洛達欲取代母親與父親典范形成親密關系的俄狄浦斯情結的“女性覺醒”。

[關鍵詞]《鋼琴課》;女性覺醒;俄狄浦斯情結;愛戀三角關系

由新西蘭著名女導演簡·坎皮恩執導的影片《鋼琴課》是世界電影史上女性題材影片的一部經典之作。影片深刻、細膩地演繹了“女性覺醒”這一主題,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好評。然而當眾多觀眾將關注焦點放在影片女主角艾達這一成熟女性的“女性覺醒”上時,片中另一位重要女性角色弗洛達的“女性覺醒”卻不經意間被忽視了。作為一位童年幼女,片中弗洛達展現“女性覺醒”的方式與艾達有很大不同,在某種程度上弗洛達這位幼女所表現的“女性覺醒”是艾達這位成熟女性的“女性覺醒”的先驅。

根據西方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中的性本能理論,兒童在三歲以后開始懂得兩性的區別,表現出對同性父母嫉恨、對異性父母眷戀的俄狄浦斯情結。盡管兒童在這最初的性蕾欲期體驗的還只是心理上而非生理上的性愛,其所表現的俄狄浦斯情結卻具有重要的“性覺醒”意味。從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論的角度分析,《鋼琴課》中艾達這位成熟女性所體現的“女性覺醒”是生理成熟后的“女性覺醒”,而片中弗洛達這位童年幼女所體現的“女性覺醒”則是生理成熟后的“女性覺醒”在心理上的先驅,具有更早的“女性覺醒”意味。與母親艾達這位成熟女性更為意識化和生理化的“女性覺醒”相比,幼女弗洛達具有的俄狄浦斯情結性質的“女性覺醒”更為突出的體現在潛意識的性心理層面。弗洛伊德有關性本能的精神分析學說屬于心理動力學理論,而《鋼琴課》中弗洛達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弗洛達一艾達一斯圖爾特/貝恩斯愛戀三角關系中的行為,恰恰體現了弗洛達這位童年幼女動態的、潛意識的、具有俄狄浦斯情結性質的“女性覺醒”——在潛意識中弗洛達越來越深切地渴望取代母親艾達在父母關系中的地位,取而代之與作為父親典范的斯圖爾特或貝恩斯形成親密的兩性認同關系。弗洛達的這種俄狄浦斯情結性質的“女性覺醒”在影片中經歷了完整的“萌芽”“生長”“成熟”“開花”和“結果”五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弗洛達的“女性覺醒”開始萌芽,弗洛達潛意識地開始渴望與斯圖爾特這位父親典范形成親密的認同感,而她的這一俄狄浦斯情結的性心理的產生可以從她在最初兩個愛戀三角關系中的地位和行為上的變化反映出來。

1.弗洛達與母親艾達一起投奔繼父斯圖爾特。(抵達后海灘初遇的場景)

2.弗洛達未被允許與母親艾達和繼父斯圖爾特一起合影。

在第一個愛戀三角關系中,弗洛達與艾達關系緊密而斯圖爾特被二者排斥:弗洛達不僅與艾達同病相憐,她還作為艾達的“聲音”代表艾達交流;相比之下,斯圖爾特與艾達在話語上無法交流,在心靈上沒有“琴如心聲”的共鳴,同時他也不被弗洛達接受。弗洛達聲明:“我不會叫他(斯圖爾特)爸爸,我什么也不叫他,甚至一眼也不看他?!?/p>

然而,在第二個愛戀三角關系中,情況發生了微妙而重要的變化,聲明“我也要一起照相”的弗洛達竟在此時被艾達與斯圖爾特排斥了。弗洛達在影片這一場景的行為非常耐人尋思,在艾達準備與斯圖爾特照結婚照時,弗洛達竟當著母親艾達的面向周圍的人夸耀她的“親爸爸”。弗洛達的這一行為相當大膽但卻絕非魯莽,她在這關鍵時刻做出此種行為的潛在動機就是,她要向母親艾達暗示她希望能繼續保持從前弗洛達一艾達一親生父親的虛幻愛戀三角關系。但弗洛達失敗了,艾達與斯圖爾特不僅拍了結婚照還不允許弗洛達跟他們一起合影。所以,弗洛達在此時愛戀三角關系中的地位極其被動:第一,艾達不顧弗洛達的暗示認可了斯圖爾特取代弗洛達親生父親這一新的愛戀三角關系;第二,在此時的愛戀三角關系中,艾達與斯圖爾特彼此形成緊密的關系并一同排斥弗洛達。對于在新的愛戀三角關系中的被動地位,弗洛達只能做出這樣的推斷:第一,母親艾達不惜以排斥自己女兒為代價,選擇與斯圖爾特形成緊密關系并建立弗洛達一艾達一斯圖爾特愛戀三角關系,說明新的愛戀三角關系必須建立,并且斯圖爾特在這一關系中擁有重要地位;第二,自己之所以在新的愛戀三角關系中又被斯圖爾特排斥,原因只可能是她與母親艾達之前的親密關系使斯圖爾特排斥她,或者母親艾達就是她與斯圖爾特之間的直接障礙。那么,弗洛達就面臨著一個對于她出乎意料又亟待解決的困境:母親艾達不僅拋棄了與她在舊的愛戀三角關系的親密關系,還使她在新的愛戀三角關系中被排斥。因此,面臨這樣被動、被排斥的不利境況,弗洛達惟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她不得不解除與母親艾達的親密關系,排擠艾達取而代之與新的愛戀三角關系的父親典范斯圖爾特建立親密的認同關系,而這就是弗洛達具有俄狄浦斯情結性質的“女性覺醒”的萌芽。

在第二階段,弗洛達的“女性覺醒”開始生長。弗洛達在第一階段潛伏的、含蓄的、暗示性的對艾達嫉恨、對斯圖爾特眷戀的態度,發展為在類似的女兒一母親一父親愛戀三角關系中較明顯地對母親艾達妒恨而對另一位父親典范貝恩斯眷戀。弗洛達這一俄狄浦斯情結性質的性心理成長,可以從她在第一階段之后兩個類似模式的愛戀三角關系中的行為表現出來:

1.弗洛達與母親艾達一起投奔貝恩斯。(請貝恩斯帶她們返回海灘的場景)

2.弗洛達未被允許與母親艾達和貝恩斯一起待在房中。

在第一個愛戀三角關系中,弗洛達與艾達關系緊密而貝恩斯被二者排斥:弗洛達是艾達相親相愛的女兒,是艾達與貝恩斯交流的“聲音”;相比之下,貝恩斯對于弗洛達與艾達卑微又陌生,沒文化又不識字的他與艾達在口語和書面語上均無法交流,處于被母女二人排斥的被動地位。但是,隨著弗洛達一艾達一貝恩斯愛戀三角關系的發展,弗洛達像第一階段一樣,開始在新的愛戀三角關系中處于被動的不利地位。母親艾達為貝恩斯上鋼琴課,而自己被二者排斥,只得待在屋外。弗洛達對此大聲地抗議:“我不要待在外面!”面對母親艾達再次為另一位父親典范貝恩斯排斥自己,并同時成為自己在新的愛戀三角關系中與貝恩斯障礙的困境,弗洛達要取代艾達并與潛在的父親典范貝恩斯建立親密認同關系的潛意識性心理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當母親艾達打斷弗洛達的試音自己接過鋼琴彈奏時,弗洛達抗議道:“我正在教(貝恩斯)呢!”弗洛達這一微妙行為的潛臺詞就是“為什么只能是你而不能是我和貝恩斯親密相處”。而這恰恰暗示了弗洛達想排擠母親艾達取而代之與貝恩斯形成親密關系的俄狄浦斯情結性質性心理。

影片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場景巧妙地暗示了弗洛達這一

潛意識性心理。艾達在屋中給貝恩斯上鋼琴課,而弗洛達在屋外用棍子拼命地將一只在屋下躲雨的狗往雨里趕,并大喊道:“出去!你這又臟又壞的狗!”但之后弗洛達又將淋濕的狗抱在懷中,充滿同情地愛撫道:“小可憐,什么人這么狠心拿棍子把你往雨里趕?和我在一起你就沒事了?!痹谶@一場景,弗洛達一人扮演了“狠心弗洛達”和“好心弗洛達”兩個角色。弗洛達用“狠心弗洛達”將狗趕出房外的行為效仿母親將她趕出貝恩斯的房子,而在這一行為中“狠心弗洛達”就是狠心排斥自己的艾達,可憐的狗就是被排斥的自己,貝恩斯的房子就是自己處于不利地位的弗洛達一艾達一貝恩斯愛戀三角關系。那么與“狠心弗洛達”截然相反的“好心弗洛達”保護狗的行為又如何解釋呢?狗被“狠心弗洛達”虐待卻最終從“好心弗洛達”那里得到庇護,暗示了弗洛達對“狠心弗洛達”代表的母親典范艾達排斥自己行為的強烈不滿,弗洛達迫切地渴望被“好心弗洛達”代表的父親典范貝恩斯接受并與之形成親密的關系。

面對自己在弗洛達一艾達一斯圖爾特/貝恩斯愛戀三角關系中不斷被排斥、被邊緣化的困境,弗洛達俄狄浦斯情結性質的性心理發展到第三即成熟階段,弗洛達取代母親艾達的渴望開始演化成一系列積極主動對抗艾達以取而代之的行為。影片中具有轉折點意義的情節是,在斯圖爾特阻止了弗洛達的“抱樹行為”,并嚴厲責備她“不許再這樣做!永遠不許!我真為你丟臉!”后,弗洛達竟告訴了斯圖爾特為什么貝恩斯學不會彈琴。究竟是什么促使弗洛達背叛母親艾達而與斯圖爾特形成同盟?弗洛達的潛在動機是什么?弗洛達的“抱樹行為”在影片中具有明顯的性意味,而斯圖爾特為弗洛達這一“性行為”倍感恥辱的態度,無疑向弗洛達暗示著她與父親典范斯圖爾特的親密關系終于開始被他認可。為了進一步鞏固與斯圖爾特的認同關系并取代母親艾達,弗洛達巧妙地選擇了站在斯圖爾特一邊,利用他在弗洛達一艾達一斯圖爾特愛戀三角關系中排擠艾達。弗洛達向斯圖爾特告密艾達的話很耐人尋味:“我知道貝恩斯先生為什么不會彈鋼琴了。媽媽不讓他彈,她只彈自己想彈的?!笨墒聦嵤?,弗洛達非常明白,貝恩斯曾當著她的面向艾達聲明:“我不想彈。我只想聽,邊聽邊學?!倍笠舱歉ヂ暹_本人勸貝恩斯說:“光聽不練沒有用?!笨纱穗A段的弗洛達,為了強化同斯圖爾特在愛戀三角關系中的認同感,已經開始有意地背叛艾達。為了讓斯圖爾特懷疑艾達,使艾達在弗洛達一艾達一斯圖爾特愛戀三角關系中被排斥。弗洛達故意對斯圖爾特補充說:“有時候媽媽根本不彈琴?!备ヂ暹_的這次告密,恰恰導致日后斯圖爾特發現了艾達與貝恩斯的隱情,致使艾達在弗洛達一艾達一斯圖爾特愛戀三角關系中處于極其不利的地位。

弗洛達不僅在弗洛達-艾達-斯圖爾特愛戀三角關系中明顯表現出了針對母親艾達的妒恨,在弗洛達一艾達~貝恩斯愛戀三角關系中,她也主動地表現出了欲取代艾達與貝恩斯形成親密認同關系的強烈愿望。在屢次被禁止像母親艾達一樣與貝恩斯親密接觸后,弗洛達終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與渴望,在艾達去見貝恩斯的路上將她攔住大喊道:“等等!我為什么不能去!”值得注意的是弗洛達這次的意圖非常明顯,她要抗議的就是“為什么是你而不能是我與貝恩斯親密接觸!”而再次遭到母親拒絕與排擠后,弗洛達又大聲地咒罵艾達:“賤人!該死的賤人!去死吧!”弗洛達對母親的詛咒相當惡毒,她對母親“賤人”的稱呼具有明顯的性心理層面的妒恨成分。弗洛達在影片這一場景所表現出的俄狄浦斯情結性質的性心理非常明確:弗洛達對母親典范艾達嫉恨而對父親典范貝恩斯眷戀,并由此產生了同母親競爭并取而代之的敵對態勢。

經過了“成熟”階段,弗洛達俄狄浦斯情結性質的“女性覺醒”發展到“開花”階段。弗洛達欲取代母親與父親典范形成親密認同關系的渴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女兒一母親一父親愛戀三角關系開始向明顯有利于弗洛達的境況發展。一個重要的例子就是,當斯圖爾特由于艾達與貝恩斯的隱情而用木框將門窗封住,把艾達拘禁在房中時,弗洛達竟第一次稱呼斯圖爾特“爸爸”并責備艾達道:“你不應該去(貝恩斯)那。我不喜歡這樣,爸爸也不喜歡?!痹诖藞鼍爸?,弗洛達雖是女兒,但她說話的口吻就像她是艾達的母親、是斯圖爾特的妻子。毋庸置疑,此時的愛戀三角關系中弗洛達與斯圖爾特之間形成了親密的認同關系,而艾達處于被二者排斥的不利地位。除此之外,在影片的另一個場景,弗洛達甚至將不利于她的弗洛達-艾達-貝恩斯愛戀三角關系轉變成了對她有利的弗洛達-艾達-斯圖爾特愛戀三角關系。弗洛達不僅拒絕了艾達的請求,沒有將琴鍵代母親交給貝恩斯,她還背叛了母親將琴鍵交給了斯圖爾特,并說:“我覺得她這樣做很不好?!庇纱丝梢?,在充分預料到了艾達行為危險性的情況下,弗洛達出賣艾達就是要讓斯圖爾特進一步排斥甚至懲罰艾達,以達到鞏固自己與斯圖爾特同盟關系的目的。影片后面的情節也證明,弗洛達此次對艾達的敵對行為直接導致了艾達的“斷指”,并使艾達最終被排擠出弗洛達一艾達一斯圖爾特愛戀三角關系。

在最后的“結果”階段,弗洛達俄狄浦斯情結性質的潛意識性渴望終于得到了滿足,弗洛達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在女兒一母親一父親愛戀三角關系中取代母親,與父親典范形成親密的認同關系。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的開始部分是艾達帶著弗洛達從斯圖爾特投奔貝恩斯,但在影片的結尾部分情形發生了重要的轉變,弗洛達竟扮演了母親艾達昔日的角色:弗洛達帶著象征著母親艾達的“斷指”從斯圖爾特投奔貝恩斯。在帶著“斷指”投奔貝恩斯的場景中,弗洛達的行為引人深思。當貝恩斯憤怒地表示要打碎斯圖爾特的腦袋時,弗洛達竟異常強烈地阻止他道:“不!他(斯圖爾特)會把她的手指都砍掉!”在這一場景中,有個問題值得思考,那就是為什么弗洛達在目睹了母親艾達的受害經歷后,在明知貝恩斯深愛著艾達的情況下,不愿意貝恩斯或者說不相信他能將艾達從殘暴的斯圖爾特手中解救出來。難道對于弗洛達,艾達最好的歸宿就是遠離自己的真愛貝恩斯而與自己不愛的、殘暴的斯圖爾特在一起嗎?弗洛達是否在潛意識中對母親艾達此時在女兒一母親一父親愛戀三角關系中被動甚至是危險的局面感覺到滿意呢?是否此時的局面使弗洛達長久以來被艾達排擠的積怨得到了補償?影片之后的場景是弗洛達并沒有返回斯圖爾特的住處而是和貝恩斯在一起,甚至在斯圖爾特找來的時候躺在艾達曾與貝恩斯纏綿的床上,安詳、甜美地睡著了。與弗洛達最初在“結婚照”和“鋼琴課”中被母親艾達排擠時的缺失正相反,此時的艾達被排擠到缺失的地位而弗洛達則同時分享著斯圖爾特和貝恩斯兩位父親典范的親密關系。發展到這一階段,弗洛達終于在潛意識層面滿足了她的俄狄浦斯情結渴望,完整地經歷了幼女所特有的在女兒一母親一父親愛戀三角關系中微妙的“女性覺醒”。

綜上所述,雖然弗洛達只是個童年幼女,但她具有俄狄浦斯情結性質的“女性覺醒”卻與艾達作為成熟女性的“女性覺醒”如影隨形?!朵撉僬n》以非凡的情感想象力巧妙地展現了弗洛達與艾達形影不離又若即若離的母女情懷;通過微妙的弗洛達一艾達一斯圖爾特/貝恩斯愛戀三角關系,優美含蓄地刻畫了弗洛達欲取代母親與父親典范形成親密關系的潛意識性心理,塑造了一種別樣的女性訴說,不愧為一部“女性覺醒”意識的佳作。

[作者簡介] 姚麗婭(1980—),女,河北石家莊人,學士學位,河北醫科大學外語部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文學、電影文學。

猜你喜歡
鋼琴課
一節沒上的鋼琴課
一節沒上的鋼琴課
新西蘭電影《鋼琴課》的女權主義解讀
淺析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析“微課”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鋼琴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中的滲透
最糟的鋼琴課,沒有之一
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課的教學改革
奧爾夫教育體系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