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數”中“無處遁逃”

2009-09-28 07:30魏漢武
電影文學 2009年16期
關鍵詞:定數方方

[摘要] 方方的知識者題材小說以歷史理性精神回眸了“祖父”“父親”“我們”三代中國知識分子近一個世紀的艱難求索之路,真實地再現了他們的生存處境和生存狀態,揭示了他們悲劇命運的根源,表達了一種深邃的歷史宿命:生命的“定數”里“無處遁逃”。

[關鍵詞]方方;三代知識者;定數;悲劇人生

方方是一位對知識分子比較關注的作家,在她的小說中,以知識分子為書寫對象的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自20世紀90年代始,方方先后推出中篇小說《祖父在父親心中》《行云流水》《無處遁逃》《定數》《狀態》及長篇小說《烏泥湖年譜》,其間又有短篇小說《金中》《言午》《一唱三嘆》等。這些作品幾乎全部以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命運為創作題材。

縱觀方方的知識分子題材小說,可以發現,她以歷史理性精神回眸了中國知識分子近一個世紀艱難地求索之路。她筆下的知識者雖然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生活閱歷各自不同,卻有著相近的精神血脈,呈現出具有家族譜系的人物類型:即“祖父”“父親”“我們”三代知識者。方方從三代人的命運遭際中感嘆他們在中國現代進程中的悲劇命運,發掘他們被沉埋遭厄運的悲劇歷史和現實遭遇。在他們看似不同的生命形式里顯現出三代知識者的歷史悲?。核廾摹岸〝怠崩铩盁o處遁逃”。

一、家國危難時舍生取義的剛直文人——“祖父”

祖父于方方而言,有兩位:《祖父在父親心中》里的“南京爺爺”和“祖父”?!澳暇敔敗笔撬牟娓?,中國著名的文史學家、南京大學教授汪辟疆。他在大學任教,桃李滿天下,個性開朗又耿直,終身勤勉治學,年老中風偏癱后仍著書立說?!白娓浮笔欠椒降挠H祖父汪國鎮(君毅)他雖是一介文弱書生,但卻是中國現代第一批知識分子,成長于“五四”前后,青年時求學于“京師大學堂”,受“民主”“科學”啟蒙思想熏陶,“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祖父同樣秉承了中國傳統文人精神資源,“書卷氣十足”,而決不迂腐不化,“他上課從不按教科書的一套,他自行其是自成系統,他講他自己編著的文學史?!弊娓敢彩莻€慈父,他默默地“放縱”著父親的自由戀愛,背著“不道德”的名聲“挺身而出”,為父親毀了婚約。同樣祖父也滿懷著心憂天下、憂時憤世的愛國熱忱,抗日戰爭時期,祖父憂心如焚,憤慨萬千,在課堂上怒斥南京政府的逃跑主義,力主抗戰,“講到痛時且仰天長嘯捶胸頓足”,“痛斥亡國之痛,恨時咬牙切齒,悲時掩面而泣,一副壯懷激烈的神情”;在面對殺氣騰騰的日軍時,從容自若、大氣凜然、“冷峻如鐵”,“挺立”著弱小而“剛硬”的身軀,救了眾鄉親,最終至辱罵日寇,被亂刀刺死,“胸腹全穿,頭顱盡碎,死狀慘不忍睹”,壯烈殉國,“鑄成一座銅像,永遠地屹立在我的心中?!?/p>

小說在追溯中發掘了祖父這個第一代知識分子的氣節和情操。方方在敘述祖父故事的時候,筆調時而滿懷溫暖欣羨,再現了祖父恬適幽雅的書齋生活情趣;時而又滿腔悲慟憤慨,描繪了祖父在面對外寇入侵時橫眉怒對、殺身成仁的錚錚骨氣。在祖父的身上體現了一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生命要義和高尚人格,“書生一樣地活著”,“勇士一樣地死去”,真正實踐了“獨善其身”“兼濟天下”的中國文人所追尋的理想人格境界——既有優雅而恬淡的人生意趣、淡泊寧靜、厚學務實,又心系天下、感時憂世,在家國危難時挺身而出、舍生取義。在方方的筆下,祖父形象高大,閃爍著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理想光輝。但同時更是一個悲劇形象,盡管祖父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卻生不逢時,在風雨飄搖的舊時代,有報國之心卻無施展之地,只能面對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空悲嘆,最終竟慘死于侵略者的屠刀之下。

二、政治泥淖中痛苦掙扎的時代邊緣人——“父親”

難逃的悲劇厄運同樣體現在“父親”身上:父親繼承了祖父的精神血脈,年少力學、學識淵博、志趣高雅。年輕時風華展露、活力四射,追求自由愛情,向往新中國,“迎接解放軍進城”。但“生活仿佛是在捉弄父親”,在新的社會中卻“學非所用”,報國失路,幾十年郁郁寡歡。更令人悲涼的是,父親在歷次的整治知識分子的運動中遭受不白之罪,銳氣盡喪、萎靡不振、迷惘困頓,在一事無成中白白地耗費了生命,陷入絕望的麻木不仁之中。與祖父面對死亡的正氣凜然相比,父親是在電影院直面熒幕上瘋狂的殺人場面,不勝刺激,摔樓而亡,死在了窒悶骯臟的無聊環境中,闃無聲跡敷衍完了縮水的人生。父親的一生,令人扼腕嘆息,同時也令人深思。在父親身上,方方寄寓著不同的寫作意旨,小說并非以祖父的光輝形象來襯托父親的猥瑣怯弱,而主要在于揭露父親悲劇人生的歷史原因,反思歷史的誤區。

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在長期的追尋、失望、彷徨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無疑給他們帶來了驚喜和希望,滿以為盡可發揮蓄積已久的才能,一展宏圖了。然而很快他們就發現,新的政府并沒有給予他們太多的信任,于是麻煩也就隨著各種針對他們的政治“運動”而來。更讓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這樣的“運動”會接踵而至、源源不斷,他們被指認和誣陷為“白?!?、資產階級、叛徒、特務、陰謀者,成了祖國和人民的“罪人”。在方方的小說中,“父親”們在橫遭壓抑迫害后,他們的知識本領漸漸荒廢,意志漸漸銷蝕磨損,目光漸漸呆滯無神,思維也漸漸遲鈍緩慢。更糟糕的是他們竟無以辯解申訴,無法為自己洗刷冤屈,而被社會和歷史“懸置”起來,上下失路,陷入絕望的無底深淵。他們要么碌碌無為、茍延殘喘;要么淪落到社會底層;要么逃避責任義務,結束肉體生命。當陽光再次普照他們的時候,他們中的大部分已經韶華逝去、燈盡油枯了。

在方方看來這是歷史的悲劇,同時也是“父親”和父親一代知識分子的整體性的災難命運,她由對父親人生命運的悲嘆而推延到對一代知識分子命運的抒寫,飽含憂患悲憫的情懷?!堆晕纭分酗L華正茂的留洋大博士言午,橫遭助手的陷害,當他沉冤昭雪的時候,已經是個蓬頭垢面、蹣跚街頭、心如死水的糟老頭了,他變態地作踐自己來回擊迫害者和自己遭受的不白之冤。言午萎縮消逝的不僅是年華和才能,還有銳意進取的精神?!督鹬小防锏摹袄钏墓獾膶W生”金中只因偶然地做過國民黨的隨軍“軍醫”,被人“發掘”出來湊“歷史加現行反革命”人數,任人擺布。三個兒子被放逐到農村,自己則當了幾十年的伙夫。到平反后,學業荒疏,已被時代徹底拋棄,他只能麻木地面對妻兒的埋怨和嘲笑?!缎腋V恕分械牧挚梢餐瑯右颉艾F行反革命”的“罪名”而平白遭受20年牢獄之災。小說從林可也平反后的工作生活寫起,著重鋪寫的是林可也在自己應得的補償和待遇面前的表現,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他卻唯唯諾諾、小心翼翼,“感激及謝恩之情溢于言表”。讓人感嘆政治迫害已經磨去“林可也”們身上粗糲棱角,人的尊嚴已徹底喪失,取而代之的是隱約浮現的圓滑的奴性意識,作為一個知識者的應有的生活洞察力和社會參與精神消失一空。

長篇小說《烏泥湖年譜》“是為作者童年成長的氛

圍,父輩遠逝而去的夢想和追求,為一代人被時間的塵埃所遮蔽的生命的光芒和痛苦而寫下的一部備忘錄?!彼阅曜V記事方式全面摹寫了父親一代的知識分子從1957年“反右”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十年時間里的命運遭際和精神畸變。1955年一大批專家、工程師從祖國各地匯集到漢口市郊的“烏泥湖”,組創“長江流域規劃設計院”,考察、勘測、論證“三峽工程”。初來時,個個胸懷壯志、意氣風發。然而陰霾很快就布滿了“烏泥湖”的上空,運動一開始,他們便深陷于政治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在“大鳴大放”中,耿介剛烈、倔強不馴的蘇非聰因一句大實話就被打成“右派”被遣回老家。丁子恒謹小慎微、處處留意,卻也因“鳴放”力度不夠,落得個“白專典型”名聲。從此,這批年輕的水利專家、工程師們便遭遇著無休止的揭露、批判、交代、檢查、學習,人人提心吊膽、惶恐不安。意識形態的威力,讓他們毫無思想準備,欲明哲保身而不得。他們遭受肉體上的摧殘,形容枯槁、精神麻木。更攫人心肺的是社會和家庭慢慢地拋棄了他們,吳松杰被批為“走資派”,妻子與他離婚,兩個兒子與之斷絕父子關系,在痛苦的絕望中,他爬上煙囪,跳下而亡。在政治漩渦中,無論是桀驁不馴、剛烈強悍(如蘇非聰、孔繁正),還是小心謹慎(如丁子恒、吳松杰),都是如履薄冰。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就要在夾縫中蠅營狗茍,聊以活命,就像丁子恒那樣在家里練習“坐飛機”,放棄人格良知,自我閹割;配合時事。在揮之不去的心頭陰影和巨大無形的精神牢籠下,科學研究、理想情操、閑情雅致早已成為無望之奢。

“父輩”們的生命活力和智慧才能在政治漩渦中銷蝕瓦解,他們的報國激情和雄心壯志在時代的顛簸中付之東流。在宏大的意識形態的籠罩之下,他們最基本的人權、人格、尊嚴受到粗暴踐踏,在身心飽受創傷后,甚至連選擇死亡都要遭到侮辱。

三、物質欲望逼迫下節節敗退的“我們”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制度的確立,中國發生了全方位的深刻變化,知識分子在物質主義盛行的時代潮流中,再次遭遇瓶頸,面臨新的尷尬。無論是逃避還是抗拒,他們都難以獲得一方凈土,哪怕只是虛空的心靈烏托邦都不可得。他們不僅在物質的凝視下節節潰退,同時也面臨精神上的危機,他們剩下的惟一精神屏障——清高意識,都在物質欲望的逼迫中土崩瓦解、體無完膚。

《行云流水》中的高人云出生于“書香世家”,是大學力學專業副教授。他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恪守著傳統道德,努力地在內心營造一方凈土,但生活卻總是不留情面地來打破這種平靜。經濟上的困窘使他在現實生活面前顯得那么無助。知識分子最看重的知識人格,卻為人所不齒;最為知識分子看不起的銅臭,卻成了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東西,成了人們時時掛在口上、放在心上,拼力要去爭取的至寶。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成了高人云心頭最大的問號,他只覺得心口如堵,終于病倒了。伴隨生存危機而至的是更為嚴重的精神危機。一方面,市民社會受商品價值主宰,它有自己的一套運行方式,不會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高人云既不可能改變自己,更不可能改變現實,這就造成了他與環境之間某種格格不入卻又不得不周旋于其間的尷尬關系。另一方面,年長一輩和更年輕的一代也難以與他產生精神上的共鳴。他覺得父母像一對老古董,而子女又令他感到陌生和無法把握。更為重要的是,他甚至時刻處在一種自我隔膜的狀態之中:他必須做的和他想要做的,他嘴上說的和他心中想的,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和對生命的實際把握將他分割成兩個對立的存在,兩者相互否定、無法調和,這使高人云常常感到自己“是不是和這個時代生活的哪個齒輪錯了位?!痹谶@個物質社會里,困惑與失落籠罩著他,使勃勃雄心掃地、高遠理想萎頓,終日惶惶然,“以至無論他用怎樣平靜的心情來對待生活,而生活卻總是不留情面地打破這種平靜。他為之努力的心安的境界,如一面清晰的大鏡子,終于在每天的石子敲擊下,破碎了。破碎得他高人云沒有痛惜,只有難言的苦楚和憂傷?!?/p>

《無處遁逃》中的嚴航和《定數》中的肖濟東,作為比高人云年輕許多的大學青年教師,同樣陷入物質生存困厄的現實困境。收入少待遇低,職稱評定又遙遙無期,生活的困厄使嚴航和肖濟東的夫妻感情都發生了危機。嚴航的妻子安曉月面對現實物欲的誘惑,感情曾經一度越軌,肖濟東也經常受到老婆的諷刺。與高人云不同的是,嚴航、肖濟東一旦感受到現實生存困境時,便立即做出向命運抗爭的人生姿態。他們不似高人云,還停留在對命運的順從,或者“苦楚和憂傷”,而是以主動姿態,力求從困境中掙脫,改變命運。嚴航向命運搏擊的途徑是考“托?!?,去美國,留洋讀博士。但結果并非如他所愿,這位“有足夠的科研能力”的青年知識者,因為缺乏在美國可靠的資金擔保人,而被北京的美國大使館拒于門外。出國的途徑,被嚴實地堵上了。肖濟東的選擇則遠比嚴航更決絕,他與命運抗爭的途徑是改行下海做了一個賺錢相對快捷許多的出租車司機。剛剛經歷改行幾個月,肖濟東又開始了對原有職業的懷念,由此陷入了精神困頓狀態。

當知識分子的人格操守與現實生活發生沖突時,他們的生存便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困境。在如今這個價值缺失、理想跌落的經濟時代,曾經被社會所普遍尊敬的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受到空前的質疑。生性清高的知識者在自我角色的認同上總是有意無意將自己凌駕于蕓蕓眾生之上。但他們不可能置身于社會的真空之中,當生存危機逼到跟前,當社會價值體系悄然發生變化的時候,知識分子的人格操守便不可避免地受到動搖,開始失去方向。在生存困境面前,放棄原有價值追求而趨于實務者,一方面屈從于現實的逼迫而從事著俗務;另一方面,不愿放棄的價值觀念又在不時地否定著自身的現實行為。當一個人所信仰的,以生命捍衛的文化價值為整個社會所不屑的時候,個人追求僅僅成為一種孤芳自賞,試問又有誰能保持內心的平靜?除非自欺欺人。正如肖濟東所說,“誰又想要甘守清貧呢?無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而每種活法都有自己的定數,要緊的是你是不是在做屬于你的事情,如此而已?!彼麄儫o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要始終忍受著精神世界的苦痛煎熬,無法逃脫宿命的悲劇。

四、結語

方方的知識者題材小說以三代知識者的命運回響作為呼應結構,書寫出一種深邃的歷史宿命:無處可逃的生命定數。無論是處于抗日戰爭背景下祖父的英雄赴死,或是處于文革“反右”斗爭背景下父親的猥瑣和死亡,還是處于當下市場化年月里知識者面對現實生存困境的掙扎與無奈,其實他們都難逃所屬時代設下的命運棋局?!敖匐y,以不同的方式重復著;悲劇,也以不同形式代代相續?!?/p>

[參考文獻]

[1]戈雪.洗盡鉛華見真純——評方方的長篇小說《烏泥湖年譜》[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01).

[2]方方.行云流水,方方文集·白夢[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

[3]方方.定數,暗示[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D01:181.

[4]李俊國.方方:二十世紀中國知識者家族的命運書寫[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05).

[作者簡介] 魏漢武(1970—),男,河南南樂人,河南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濮陽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科學系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定數方方
幸福的“中暑”
絕妙的減肥計劃
讓你更美
早知道這樣
雙定數混合截尾下兩參數Pareto分布的統計分析
圓圓和方方
一切皆有定數(外一首)
執著于女性心靈之路的探尋——解讀方方的《暗示》
定數截尾數據缺失場合下雙參數指數分布的貝葉斯推斷
寶釧寒窯有“定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