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人就是地獄”

2009-09-28 07:30黃珂維
電影文學 2009年16期
關鍵詞:荒誕人際關系

[摘要] 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提出的“他人就是地獄”這一理論是20世紀西方文學的重要主題,在荒誕派作品中,這一主題通過怪誕滑稽而夸張至極的舞臺風格得到了升華。作為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作家,歐仁·尤奈斯庫在作品中對人際關系的惡化做了全面而深刻的描繪,不僅表現了家庭成員問的不和諧、不美滿,還表現了入與家庭圈子之外的他人之間的對立與沖突。

[關鍵詞] 尤奈斯庫;荒誕;人際關系;惡化

在荒誕派戲劇作家中,歐仁·尤奈斯庫可謂是最經典的一位了,這不僅是因為他作品的數量驚人,更是因為他的作品內涵豐富、涉及面廣。尤奈斯庫把政治、教育、司法、戰爭、心理、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滲透到了作品的主題中,而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自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更是劇作家所特別鐘愛,也特別善于表現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也就是說,人是社會的人,人無法離開他人而單獨存在,人總是在與他人的聯系和交往中發展進步。但歷代的哲學家們卻發現,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中雖然不排除真誠而純潔的親情、友情和愛情,但人與人真正意義上的溝通仍然很難實現??档潞粲酢坝H愛的朋友,請不要相信你的朋友”,叔本華斷言“人類特有的本性是對朋友的不幸感到幸災樂禍,無論你多么不愿意承認,這是事實?!贝嬖谥髁x大師讓一保爾·薩特也從“抽象的人”的理論出發,認為人與人之間根本的關系是沖突,而不是相互依存。在他的戲劇《禁閉》中,主人公加爾森喊出了這樣一句話:“地獄,就是他人?!彼_特曾對這句話作過如下解釋: “‘他人就是地獄這句話總是被人誤解,人們以為我想說的意思是,我與他人的關系時刻都是壞透了的,而且這永遠是難以溝通的關系,然而,這根本就不是我本意。我要說的是,如果與他人的關系被扭曲了,被敗壞了,那么他人只能夠是地獄?!彪m然薩特在此給“他人就是地獄”這一命題確定了一個范圍,但20世紀的文學作品在表現惡化的人際關系時往往超出了這個范圍?;恼Q派戲劇更是使這一命題的意義極端化。如果說傳統戲劇對“人本惡”以及“他人就是地獄”的描寫和揭示還停留在表面,還主要是歌頌“真、善、美”的話,荒誕派戲劇則是直入人的靈魂的最深處,把人性中、人際關系中最本質、最隱私的虛偽、丑惡與冷酷統統挖掘了出來?;恼Q派戲劇的世界是一個個感情的荒漠,在這里,朋友之情、鄰里之情根本不存在;就連最真摯的親情、最純潔的愛情也都冰冷如霜。人與人隔膜到連正常的交談都無法進行,甚至經常出現沒話找話講,答非所問的難堪場面??梢哉f,“他人”時時刻刻都是地獄。對于這種種惡化了的人際關系,劇作家尤奈斯庫有著較常人更為深刻的體會。童年時期家庭的變故以及成年后個人生活的諸多波折,文壇中的明爭暗斗都使作家看到了現代社會人與人溝通之困難,而慘絕人寰的二次世界大戰更使敏感的劇作家對人性的本質徹底絕望。于是,劇作家便用他所擅長的那種漠然而荒誕的舞臺風格、那些匪夷所思而又意蘊豐富的舞臺景象把“他人就是地獄”這個主題進行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在尤奈斯庫的作品中,惡化的人際關系主要表現為圍城之內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惡化以及個人與圍城之外他人關系的惡化。

一、圍城之內的淡漠與仇恨

尤奈斯庫劇中的家庭成員基本上都是在日益增長的相互厭惡情緒的折磨下,空虛而苦惱地活著。在這里,親人之情幾乎蕩然無存,而描繪最多的夫妻關系更是像《阿麥迪或脫身術》中腐朽的尸體、有毒的蘑菇那樣不但變質且愈來愈惡化。在荒誕派戲劇經典劇目《禿頭歌女》中,史密斯夫婦之間無聊的談話折射出了夫妻生活的空洞和虛偽,馬丁夫婦關系的不確定更讓人詫異?!兑巫印分械姆蚱揸P系更是惡化到了極點。老夫婦在孤島上共同生活了75年,應該是心心相通,患難與共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當老頭看見舊情人“美人”到來時,立刻背叛了曾在他傷心絕望時把他抱在懷中,對他百般安慰的老太婆,轉而恬不知恥地向“美人”獻媚,并給她講他過去想愛而又不敢愛的故事。老太婆也并非等閑之輩,她看到照相制版工時,也是故作嬌態,說著下流粗俗的話,力圖討這位來客的歡心。這對貌合神離的夫妻最后被他們搬來的椅子徹底隔絕了,這種隔絕是必然的結果。因為他們的心中本就有著難以縮短的距離,他們的關系早就被椅子隔開了,只是隨著賓客的到來,這種本已變質的夫妻關系才徹底地暴露了出來。

夫妻關系的惡化在1962年3月創作的《兩個人的瘋狂》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和突出。此劇整個過程中是主人公“他”和“她”的爭吵與打斗。伴隨著這幅打鬧場景的,是不斷飛進屋子的手榴彈、炸彈和炮彈,屋外的戰爭和屋內的戰爭互相映襯,在舞臺上出現的火藥炸彈同時也是人物心里的火藥炸彈。夫妻倆互相罵著“蠢貨”“禽獸”“王八”“爬行動物”“鼻涕蟲”“誘奸者”等等不堪入目的臟話,罵到興頭上還拳腳相加,大打出手。他們反復地訴說自己的悔恨。妻子說要不是輕信情人的讒言,她就有可能和原來的丈夫過一輩子幸福的生活,有可能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成人,甚至有可能成為一位不錯的女演員,但是現在這個男人卻用卑劣的手段欺騙了她,毀滅了她;而丈夫也一再感嘆從結婚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局,只不過那會兒已經晚了,要是他在與她相識的那一天就知道這一點該多好。他們不停地爭吵著,炸彈也不停地轟炸著,在門窗墻壁均被炸毀、床上也凌亂不堪后,他們鉆到了床底下,但就這樣他們還是忘不了吵架。整個戲劇在“他”罵到“烏龜”,“她”罵到“懦夫”并互相扇了一記耳光中落幕。這是一出典型的鬧劇,舞臺上所表現出的轟炸場面使那已經破滅的夫妻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和強化,現實和夢幻交織輝映,共同烘托出家庭矛盾的錯綜復雜及其難以彌合。有時,表面的和諧也掩蓋不了背后的仇恨?!队彤嫛分械慕憬阍诳腿嗣媲皩Φ艿墚吂М吘?,而客人離開后則對弟弟進行惡毒的謾罵,甚至肆意地毒打。

二、圍城之外的暴力與沖突

家庭親情尚且如此淡漠,與處于家庭之外的他人的關系就可想而知了。在尤奈斯庫的戲劇中,他人既像殺手手中那把無言的利刃,隨時威脅著自我的生命;又好似令人窒息的家具,妨礙著個人的自由發展;同時也是蠻橫而又殘忍的犀牛,踐踏著弱者的尊嚴。

與他人的格格不入在《新房客》一劇中以家具的形式給予了全面而深刻的表現。讓我們回到家具的本質意義上吧。家具雖能給人帶來舒適和便利,但卻是冰冷的,無法溝通的。就像貝克特在早年論述普魯斯特的文章中所說的那樣:“企圖溝通卻沒有溝通可言的做法則只是一種人猿般的粗俗行為,或像與家具進行交談這種瘋狂行為那樣極為可笑?!薄跋壬奔词翘幱谶@種可笑的處境之中,他與周圍環境、周圍的人是格格不入的。作者并沒有交代他的任何背景,也許他是厭煩了從前的生活,拋棄了親朋好友,準備在一個新地方開始一段新的生活?!跋壬苯o人的第一感覺是孤獨、謹慎,而又沉默寡言,顯然,這是

一個喜歡寧靜的人。但遺憾的是,周圍的環境卻充滿了嘈雜:“一片喧嘩聲。從后臺傳來說話聲、鐵錘聲,斷斷續續的歌聲、小孩的喊叫聲、上下樓梯的腳步聲、巴貝利式的手搖風琴聲,等等?!痹偌由吓T房“特啦啦啦啦,特啦啦啦啦……的歌唱聲與大聲的喊叫、粗俗的言語,這一切與“先生”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極度的不協調意味著先生與他人的對立。而隨之上場的家具也是世俗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如同先生周圍的他人一樣侵入了先生的生活。雖然在這種一開始就處于惡化狀態的人際關系中,先生很被動也很尷尬,但先生還是努力地試圖協調:他細心地安置著家具,認真地察看規劃。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的,家具就像那位粗俗的女門房一樣,根本無法交流,無法溝通。隨著家具的增多,先生越來越難以招架,最后,在近乎死寂的氣氛中,先生像木偶般機械地指示著搬運工擺放家具。但其實,他的這種指示已經沒有了實質意義,因為家具已從被搬入變成了主動地進入,它們的勢力已經超越了人力的控制范圍,先生已完全處在了家具所代表的他人的控制之下,直到被完全地埋葬。主人公在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完全失敗了,先生陷入了他人所構筑成的地獄之中,永遠難以脫身。

劇作家中期的作品《犀?!冯m然側重點在于變異,但其中也滲透了復雜多變的人際關系。主人公貝朗瑞的女朋友黛絲雖曾許諾說要永遠伴隨在貝朗瑞身旁,與他同甘共苦,但當真正的犀??癯北加慷鴣頃r,卻義無反顧地背叛了貝朗瑞,轉身投入到了犀牛群中。與貝朗瑞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的同事們在關鍵時刻也一個個離他而去,劇末就只剩下主人公這最后一個末路英雄在孤獨地奮戰。這就是他人的不可信。在《上課》和《無需雇傭的殺手》中,他人直接變成了那把鋒利的匕首,時刻威脅者自我的存在。年輕的女學生死于溫文爾雅的老師之手,而她已經是當天第41個受害者;在美麗的“光明城”中隱藏的那個死亡之神則更令人恐懼。

在尤奈斯庫后期的作品中,他人就是地獄的主題也不斷地得到加強和深化。并且,愛情和友誼的缺失更是造就了一批灰色的孤獨者?!哆@美好的妓院》中,主人公通過種種努力,四處找人傾訴,他渴望有人理解他,甚至愛他,但最終,他還是孤獨的,雖然他還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但其實他身邊所有的人,他所遇到過的所有的人都沒有真正地去介入他的生活,他最終還是一個孤獨的局外人?!短崧眯邢涞哪腥酥小纺莻€提著旅行箱的男人穿越了時空,游遍了天堂地獄,看遍了許多的家人朋友,最終還是沒有找到思想的歸屬,沒有得到他人的信賴。作者的最后一部史詩大作《國王正在死去》中的國王也是一位遭眾人拋棄、老弱病殘、窮途末路、即將死去的孤獨者。外國的入侵、發妻的仇恨、群臣的背叛讓這位真正的孤家寡人在長篇大論中,在對宇宙、對人生的徹悟中郁郁而亡。

需要說明的是,尤奈斯庫雖然和貝克特一樣慣于在作品中描寫那些無法和他人溝通、被群體拋棄的孤獨人,但與貝克特作品中那些完全游離于社會之外的流浪漢、落魄者不同的是,尤奈斯庫作品中的孤獨人常常具有很強的社會性,他們并沒有游離于社會之外,相反,總是設法和社會保持某種聯系。如《新房客》中的這位先生就選擇了一個嘈雜之地安身;而后來創作的《這美好的劇院》中的主人公更是一位經歷了世間各種風云變幻的孤獨人。這說明作者一方面總是希望個人能與社會、與他人進行溝通,并且也在努力地探索怎樣跨越這地獄式的界限,與他人和諧相處;但另一方面,作者卻對這種文學中的試驗行為沒有信心,所以他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徒勞一場。這既有社會的原因,又有個人的原因。作者的態度雖然矛盾,但他的試驗卻值得肯定。

[參考文獻]

[1]薩特.他人就是地獄[M].周熙良,等譯.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0.

[2]馬丁·埃斯林.荒誕派戲劇[M].劉國彬,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16.

[3]尤奈斯庫.新房客[A].譚立德.楊志棠,譯.袁可嘉,董衡巽,鄭克魯.選編.外國現代派作品選(第三冊上)[G].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110-137.

[作者簡介] 黃珂維(1974—),女,陜西人,碩士研究生,江蘇淮陰師范學院外文系講師,研究方向:法國文學。

猜你喜歡
荒誕人際關系
以“幽默”的方式在荒誕中保持平衡
微信紅包傳播中的用戶心理分析
金承志:人生要“荒誕”,生活得找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