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本源

2009-10-14 05:02全彩玲
中外企業家 2009年5期
關鍵詞:本源使用者會計信息

全彩玲

一、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

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由以下幾方面構成:

1.真實性。會計信息的內容是客觀存在的,應該是合理合法的。即所提供的事實經過和數量反映是實事求是的,其內容必須是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財經紀律的;有經辦單位和經辦人員健全的手續、簽名或蓋章;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在經濟業務的核算上是正確無誤的。

2.全面性。提供的會計信息反映了會計主體在一定時期內各方面的全部經濟業務和經營過程。在時間上是連續不斷的,在空間上包括各部門及所屬單位的會計信息;在內容上包括會計要素的各方面,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利潤、以及市場變化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影響等方面。

3.可比性。提供的會計信息在空間上可以進行不同企業之間的比較,在時間上可以對同一企業不同時期進行比較。這就要求,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基礎和內涵是一致的,指標名稱、計量單位、單價、口徑、方法、包括的范圍等都要一致,都要依據“兩則”、“兩制”來提供會計信息。

4.相關性。提供的會計信息應是具有預測和反饋價值的信息,應能滿足各有關方面的不同需要,能證實或改變信息使用者的預測,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進行相關判斷的信息。

5.有用性。提供的會計信息對于各有關部門、單位、個人應是有用的。如果沒有用處,不能為使用者帶來任何效益,該項信息就不得提供。會計信息的信息源應是十分清晰、有用的會計信息,要提高會計信息的密集度和清晰度,降低模糊度。

6.實效性。提供的會計信息在其搜集、整理、加工、傳遞上都應依據規定時間進行。會計資料的搜集是及時的,企業在發生經濟業務之后,應及時取得或填制原始憑證,從而取得初始信息;對初始信息通過及時編制記賬憑證并據以登記賬簿,進行分類匯總加工,取得派生信息;對會計信息的傳遞要以圖表、數據、文字等形式向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及時輸送,才能滿足其決策和經營管理者的需要。由此可見,會計信息的實效性是很強的。

7.重要性。當一項會計信息被遺漏或錯誤地表達時,可能影響該信息使用者的判斷。因此,會計信息被稱為“承認質量的起端”或“確認的門檻”,用于決定某項會計信息是否提供和如何提供??梢哉J為,重要性也是提供信息過程中的一個制約條件,只有通過重要性的檢驗,才須考慮相關性和可靠性以及信息的披露方式。

以上這些特征是評價會計工作秩序和會計核算方法的標準。有了它便能更具體地指導會計的確認、計量以及會計信息的搜集、輸入、加工、生成和輸送,從而更有效地控制會計信息的質量,提高會計的功能作用,防止會計信息失真。

二、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本源——會計信息供求矛盾

會計信息的供求平衡是會計系統最理想的狀態,但由于會計的供求雙方在擁有信息上的不對等,使得會計信息的供求總的來說是不平衡的。一方面,會計信息的需求者需要更多有用的會計信息,使得會計信息供不應求;另一方面,考慮到政府的強制性信息披露要求可能在某些方面強制過度,或者會計信息供給者的自愿披露動機在某些方面過于旺盛,會計信息也會出現局部的供過于求。

會計信息供求非均衡性的形成和運動過程,就是會計信息供求矛盾的生成和運動過程。換句話說,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起源和必然出現,正是會計信息供求矛盾所致。所以,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本源就是會計信息供求矛盾。

三、會計信息供求矛盾的生成機理

1.隨著經濟的發展,所有權和經營權發生分離,經營者成為獨立的會計信息供應者,所有者則成為獨立的會計信息需求者。這時,所有者和經營者從同質同量的會計信息要求中產生異化,出現不同質不同量的會計信息要求,會計信息供求主體發生分離。會計信息需求者的日益多元化和復雜化加劇了會計信息供求的非均衡性,形成了供求矛盾必要基礎。

2.對于會計信息的生成成本,理應按照“誰受益,誰分擔”的配比原則,由受益的需求者共同分擔。但在實際中,一方面需求者主體具有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會計信息一旦生成和披露,便無法阻止沒有分擔成本的使用者使用會計信息。所以,會計信息的生成成本由企業付出,成為企業的私人成本,而效益則是公共性的,這樣便形成了會計信息提供者的成本壓力,以及私人成本與公共價值的對立??梢?會計信息提供的私人成本與公共價值的對立,加劇了會計信息供求矛盾的形成。

3.經濟利益理論告訴我們,經濟利益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出發點,經濟利益關系是一切經濟關系的基礎。人們從事物質生產活動是為了獲取物質利益,人們的經濟交往與合作也是為了獲得利益。所以,無論是會計信息供應者還是需求者,都具有理性經濟人的特性,其目標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但在追求各自利益的過程中,存在著激烈的利益沖突,這種沖突必然成為破壞供求均衡的原動力,使利益矛盾轉化為會計信息供求矛盾。

4.基礎要素、壓力要素和動力要素雖然是必備要素,但不是充分要素。如在信息對稱的完全信息狀態下,這些要素的存在和作用不會導致供求矛盾。只有在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這些要素的存在和作用,才會導致會計信息供求矛盾。因為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作為會計信息提供者即企業經營者,自然擁有全部的經營活動信息,而且都屬于私人信息。作為需求者或委托人只能通過報告和監督的方式獲得這些信息。顯然,從信息的生成到報告,在不存在激勵和監督機制的情況下,只有提供者能夠控制會計信息。

總之,會計信息供求矛盾是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本源,我們必須通過對會計信息供求矛盾的協調,來解決會計信息質量問題。

(中國石化集團中原石油勘探局投資管理中心)

猜你喜歡
本源使用者會計信息
設計讓您在喜愛的虛擬世界中自由奔跑
探本源,再生長:基于“一題一課”的生成式專題復習課的探索
新時期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何以為家
新型拼插休閑椅,讓人與人的距離更近
會計信息市場的構建研究
簡析莊子思想中的“大美”
抓拍神器
王育琨:成功傳承要回歸人性“本源”
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國際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