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語習得中的語言遷移分析

2009-10-14 08:52付曉丹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關鍵詞:語言遷移負遷移二語習得

付曉丹

[摘要]在二語習得中,凡遇到母語和外語有差別的地方,學習者對母語的認知會干擾外語學習,而母語和外語的相似之處對外語學習有積極的作用,這個過程就是語言遷移。在二語習得過程中語言遷移對語音、詞匯、翻譯和寫作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針對這幾方面本文做了初步分析研究。

[關鍵詞]語言遷移;正遷移;負遷移;二語習得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8-0037-02

[Abstract]It is assumed that where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1 and L2, the learners L1 knowledge will interfere with the L2, and where the L1 and L2 are similar, the L1 will actively aid L2 learning. The process that is held responsible for this is called language transf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at language transfer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Key words]Language transfer Posi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一、引 言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迅猛發展,許多行業需要越來越多的英語人才,為此,教育部規定了高校本科階段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讀、寫、譯能力,使他們能用英語互相交流、溝通信息。但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雖經過了多年的英語學習,卻不能閱讀英文書籍,在日常交際中聽不懂、講不出的現象相當普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在口語交際中,還是在翻譯寫作中,這些名目繁多的錯誤來源是多方面的,本文從二語習得過程中語言遷移對語音、詞匯、翻譯和寫作的影響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二、理論基礎

在母語環境下,語言遷移在學生二語學習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語言學界普遍認為二語習得者所面臨的許多困難和障礙大多源于母語。在母語和二語有差別的地方,學習者的母語知識會干擾二語學習,而母語和二語的相似之處,對二語習得又有積極的幫助作用,這個過程叫語言遷移(language transfer)。在兩種語言的相似之處,遷移起正面作用,即“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而在有差別之處,遷移便起消極作用,有負面效應,即所謂的“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1]語言遷移是二語習得的一個重要理論,而負遷移往往引起學生二語學習中的困難。1993年,語言學家Selinker[2]提出,二語習得必定會受到兩個相關過程的影響:①學習者組建自己獨特的知識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假設;②學習者對第一語言知識的使用。以上理論說明母語和第二語言的學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三、語言遷移分析

1.語言遷移對英語語音的影響

學生學習外語時,其主要是學習該目的語的語言知識及與之相關的其它方面的知識,而不是要重新感知周圍世界。[3]所以,從認識事物的角度來看,這種學習實際上并不是從“零”開始,長期以來在母語環境中和特定的社會條件下所積淀的固有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是根深蒂固的,它會以頑強的方式影響學生的外語學習。

學英語的學生大都有這樣的認識:英語語音在他們與境外人士進行面對面交流時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展示自身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學習一種新的語音系統時,母語的影響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許多認知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和語言教師都對此做過調

查與研究。有一種觀點認為,母語音系的影響不僅表現在音素的辨別上,同時也表現在超音段音位的各個方面。[4]在語音方面,漢語的每個單字里都有一個韻母,聲母不能出現在韻母之后。英語語音中有個別音與漢語發音方式近似,這些語音學生基本不會出錯,而英語的輔音出現在元音后面,或幾個輔音可以連綴在一起的現象,使學生常常容易把元音的成份加在輔音后面,如將lad(小伙子)發成ladder(梯子);英語的基本表義單位不是“字”而是“詞”,加上英美人自身的生理特點,發音時口型和舌位的不同,所以學生學習英語時如不花時間反復練習,就容易犯錯誤。筆者也接觸過一些初學英語的兒童,由于不能記住單詞的發音,就采用拼音注釋,這種做法也許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但當我們再用注釋的拼音再次讀出時,你會發現它與正確的發音相差甚遠,這也是英語學習中缺乏語音模仿練習,從而影響了純正發音的原因。

2.語言遷移對漢英詞匯學習的影響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5]是學好一門語言的關鍵,是衡量一個人言語修養的重要標志。掌握詞匯是順利實現英語交際運用的基石。詞匯學習不僅可開發閱讀理解潛能,它與各種其他語言技能的獲得和表現都構成正相關聯系。在平時的詞匯學習中,一方面應注重擴大詞匯量,還要注重詞性辨別,詞匯運用,詞語搭配,詞義區分以及詞匯的文化涵義。英漢詞匯意義的相似性,對詞匯學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同的民族文化、歷史背景又使詞匯的意義豐富多樣,中西方文化中的有些習語和諺語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其既有相同的意義,又有相同的修辭。如:to be on thin ice(如履薄冰);再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熱打鐵)。許多詞匯其意義在漢語和英語中都相似或一致,這有利于學生根據漢語的意義和文化習慣去記憶和掌握英語詞匯,這種正遷移會有效地促進了二語學習。

另一方面,語言的負遷移也體現在詞匯意義上。例如 “family”一詞的內涵意義在中英兩種語言中是有很大差別的。根據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family”一詞的意思是: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thought of as a group. 這與漢語中的“家”的意義完全不同。漢語“成家立業”中的“家”,即指結婚組成一個家庭。顯然,美國人交際時所用的family指的是“孩子”的意思,而不能理解“成家”。由此看來,詞匯的內涵意義不同,往往造成誤解。諸多例子表明漢語對英語詞匯學習的確有很大的干擾,只有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處處留心,勤于積累,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3.語言遷移對英漢翻譯學習的影響

“中國式英語”(Chinese English 或Chinglish)指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語干擾和影響,硬套漢語規劃和習慣,在英語交際中出現的不合規范或不合英語習慣的畸形英語。[3]“中國式英語”多表現在學生的翻譯練習和寫作上。針對這一方面筆者對我校非英語專業2006級思政班上7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了調查。給調查對象分別布置了20個漢譯英練習和一篇四級作文。調查結果和分析如下:

(1)時 態

例如:這是她讀得最有趣的一本書。

誤:This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book she ever read.

正:This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book she has ever read.

析:學生在從句謂語動詞時態上錯誤。英語時態是用改變謂語動詞的形式來完成的,不同時間發生的動作要用不同的時態來表示,而在漢語表達中,時態用功能詞或詞匯手段來完成的。

(2)虛擬語氣

例如:就算這全是真的,也不能原諒他們的行為。

誤:If it is all true, it would still not excuse their actions.

正:Were it all true, it would still not excuse their actions.

析:在英語中常用特殊的動詞形式來表示與實際的情況相反,表示一種假設、猜測或愿望,而漢語中通過假如、要是等詞來表達,動詞本身沒有任何形式的變化。

(3)主語概念錯誤

例如:沒有朋友會感到孤獨。

誤:Without a friend will feel alone.

正:One will feel lonely without a friend.

析:仔細對照上面的句子,不難發現兩者非常貼近。這種中式英語產生的原因在于漢英句子結構上的截然不同,漢語句子都有主語,即一個已知信息,后面是陳述,而英語句子由一對主謂關系構成。

(4)英語語法及典故誤譯

例如:John is now with his parents in New York City; it is already three years since he was a bandmaster.

誤:約翰同父母住在紐約市,他擔任樂隊指揮已有三年了。

正:約翰同父母住在紐約市,他不擔任樂隊指揮已三年了。

又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誤:他一向不吃魚且經常玩游戲。

正:約翰為人可靠,他既忠誠又正直。

析:翻譯是英語運用的一種形式,翻譯過程中是正確理解原文和創造性地用另一種語言再現原文的過程。一切翻譯理論、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漢兩種語言的對比上,因此對于翻譯實踐來說,對比英漢兩種語言的異同,尤其是相異之處,掌握他們的特點是十分重要的。而理解是表達的前提,不能正確地理解就談不上確切的表達。譯者要從上下文對原文詞義、句法結構和慣用法等透徹地理解是翻譯的基礎和關鍵。例1中學生因不理解since在這種情況下的慣用法,即since從句中的系動詞was或were指一種狀態的結束,而誤譯為“約翰同父母住在紐約市,他擔任樂隊指揮已有三年了”,和原文意思相反,錯誤理解造成錯誤的表達。例2中:因學生不知道to eat no fish 和 to play the game分別是典故和成語,to eat no fish出自一個典故,指英國伊麗莎白王時代,耶穌教徒為了表示對政府忠誠,拒絕遵守反政府的羅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魚的習俗,因此,to eat no fish是表示忠誠的意思;to play the game表示“公平對待,光明正直”。學生對此不了解,就會誤譯成“他一向不吃魚且經常玩游戲”,那么使讀者不知所云。

四、結束語

總之,英語學習是一條漫長而又復雜的內化過程。在母語環境中英語學習會受到母語的影響,學生的許多錯誤是在內化過程中對目標與知識掌握不夠引起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克服母語干擾,只有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靈活運用和鞏固所學語言知識,才能學到地道的英語。

參考文獻

1 Ellis, Rod. Unde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5

2 Selinker, 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992

3 孫勉志.漢語環境與英語學習[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 王桂珍.英語語音語調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7:13

5 王德春.語言學通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95

猜你喜歡
語言遷移負遷移二語習得
依托文本,生成微作文精彩
漢語負遷移對英語寫作的影響及啟示
中文母語對日語語序及動詞學習的正負遷移
基于語言遷移理論探索二外日語教學改革
法語第二外語教學中英語的遷移作用分析
法語初學者語音錯誤分析及語音課程教改思路
試析韓語漢字詞對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學習韓語過程中的語言遷移現象
高職院校英語視聽說教學改革探究
獨立學院英語專業低年級學生英語寫作母語遷移影響實證研究
高中生二語(L2)習得的性別個體差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