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寶”季羨林

2009-10-27 10:53呂東濤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 2009年9期
關鍵詞:季老季羨林國寶

呂東濤

[引言]

季羨林是中國學術界的“國寶”。新聞媒體對他的報道、介紹和研究比比皆是。人們這樣評價他:融會百家、學貫中西的學界泰斗,中國最杰出的文化人物之一……

經常接觸季羨林的人,會發現他身上有一種奇特的吸引力——學術的吸引力和人格的吸引力。

[人物展示]

季羨林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入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同年秋,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創建東方語言文學系,是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季老不僅學貫中西,融會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樣融合了中外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中國傳統士大夫的仁愛和恕道,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堅毅的氣節和情操;西方人文主義知識分子的自由獨立精神,尊重個性和人格平等觀念及開放創新的意識,這些優秀傳統都融于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夠做大學問,成大事業,有大貢獻,他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一面旗幟和榜樣。

[事例展示]

勤學一生

季羨林上高小時,除了要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外,還要利用業余時間學英語,學古文,一直到晚上10點左右才回家。在清華、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的十幾年里,他的日程就是學習、吃飯、睡覺,與旅游、晚會、跳舞、娛樂都無緣。1946年,季羨林回國后赴北京大學任教,被聘為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為了專心研究,獨自過了16年,他才把家屬接來。即使“文革”期間當門房時,他仍然暗自懷揣小紙片,翻譯蜚聲世界文壇的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而長達80萬字的《蔗糖史》和長達數十萬字的吐火羅文A方言(焉耆文)的《彌勒會見記劇本》的譯釋,都是在耄耋之年完成的。為了寫《蔗糖史》,在長達兩年的時間中,80多歲的季老每天都要跑一趟圖書館,風雨無阻。

喜歡讀書

季先生曾經說過:“我是一個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沒有。我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無綠葉更無花朵的樹。如果讀書也能算是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我讀的書可謂多而雜,經、史、子、集都涉獵過一點,但極膚淺,小學中學階段,最愛讀的是“閑書”(沒有用的書),比如《彭公案》《施公案》《洪公傳》《三俠五義》《小五義》《東周列國志》《說岳》《說唐》等等,讀得如醉如癡?!都t樓夢》等古典小說是以后才讀的。讀這樣的書是好是壞呢?從我叔父眼中來看,是壞。但是,我卻認為是好,至少在寫作方面是有幫助的?!?/p>

盡職守信

一年秋天,北大新學期開學,一個外地來的學子背著大包小包走進了校園,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一位老人走來,年輕學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自己則輕裝去辦理手續。老人爽快地答應了。近一個小時過去,學子歸來,老人還在盡職盡責地看守著。學子謝過老人,兩人分別。幾日后北大舉行開學典禮,這位年輕的學子驚訝地發現,主席臺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虛懷若谷

季先生特別能看到別人的優點,贊揚起來從不吝嗇。在《我眼中的張中行》中,季先生稱張先生“是高人、選人、至人、超人。淡泊寧靜,不慕榮利,淳樸無華,待人以誠?!薄拔页3O?,在現代作家中,人們讀他們的文章,只須讀上幾段而能認出作者是誰的人,極為稀見。在我眼中,也不過幾個人。魯迅是一個,沈從文是一個,中行先生也是其中之一?!彪y得一位大學者對另一位大學者如此欣賞。季羨林先生把他對張先生的欽佩之處老老實實告訴讀者,一副甘拜下風、虛懷若谷的樣子。用季老自己的話說:“近年季羨林走俏?!比欢?,光環和浮名并不能幫助人們理解季羨林,理解他的平淡和孤寂,理解他拒絕“一代宗師”的稱號?!笆裁础淮趲?,好像聽著不入耳?!奔玖w林這樣說。問他:“如果給您下一個定義,應該是什么?”他說:“我是北大教授,東方學者。足夠了?!奔纠虾芟矚g顧炎武的兩句詩:“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奔纠现t虛地說:“我哪敢自比為蒼龍?比做老樹,也許還是可以的。不管怎樣,我還是想再行一點雨、再著一點花的?!?/p>

回避逢迎

季羨林和胡喬木是老同學,胡喬木的職務越來越高,但對老同學季羨林的友情卻有增無減?!拔母铩敝?,胡喬木多次拜訪季羨林。季羨林一次也沒有回訪過。胡喬木逝世后,季羨林特撰《懷念喬木》一文,追述他們相識、相知的往事。季羨林說,在他生前,刻意回避;在他去后,卻不勝懷念。他回避的是逢迎,懷念的是真情。

布衣情懷

給季先生做了幾十年秘書工作的李玉潔說,她注意到季老吃饅頭炒菜時總是速度很快,吃餃子、面條時速度相對慢一些。那是因為他幼年時就離開父母,寄居在同樣貧困的親成家,每逢上桌吃飯都是他最尷尬難熬的時候,他不愿意往自己的碗里夾菜,所以吃得很快,盼著吃完趕快離開。

季羨林一生培養了6000名弟子,其中30人成為各國駐外大使。但作為譽滿國內外的學術大師,季羨林卻沒有半點架子和派頭。但是,他卻受到人們的普遍敬仰。

在北大校園里,季羨林經常穿一身洗得發白的咔嘰布中山裝,圓口布鞋,出門時提著一個50年代生產的人造革舊書包。他像一位工友,說話平常,總是面帶笑容;他像一位老農,聲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誰都可以推門而入,同他談話,如沐春風,決不會感到緊張局促。

他在解放軍總醫院一住就是4年,這是入院時誰也沒想到的。但季老自謂早已達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不僅泰然處之,并且,很快在醫院建立起了新的大家庭。這個家庭的成員,從醫生、護士、護工到清潔工,再到其他病友及其家屬,熱熱鬧鬧,親密無間。季先生被稱為“爺爺”或“老爺子”,三天,護士們給他買來個毛絨貓咪;兩日,小保安又送來幾個柿子,再幾天不見,傳達室的老門衛就帶話來問安了。

為人慷慨

季先生生活的簡樸,在北大是人人皆知的。但是,他的慷慨卻很少有人知道。季先生往家鄉小學寄錢寄書是常有的事情。就連在家里工作過已經離開了的保姆,倘若喜歡讀書,季先生都會給予支持。記得一張匯款單上寫著季先生的留言:“這些錢助你讀書,都是爬格子所得,都是干凈的?!?/p>

前幾年,北大接受了一筆最大的捐贈,僅古字畫就有400多幅,都是來自于季羨林先生。季先生捐出的不僅有字畫,還有古硯、印章、善本,還有自己畢生積攢的稿費。

敢說真話

早在1986年,季羨林先生就寫了《為胡適說幾句話》一文,震驚了文壇。當時胡適還是個“反面教員”,人人談“胡”

色變,無人敢涉足這一“禁區”,有朋友勸他不要寫這樣的文章,風險太大。季羨林認為,由于胡適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重要地位,對胡適的評價問題就不僅僅是對一個人的評價問題,而是一件涉及到許多重大學術問題的大事。所以自己有必要站出來說話,把真相告訴大家,還胡適以真面目。他的文章發表后,得到學界的普遍肯定和響應,開啟了重新評價百年學術史的先河。

寬人嚴己

外省有一位學者在某報撰文,指責季羨林先生“自封大師”云云。季先生聽說后如往日一般平靜,說:“人家說得對,我本來就不是什么大師。只不過我運氣好,好事都往我這兒流?!彼f,“我就兩條,愛國和勤奮。我總覺得自己不行,我是樣樣通,樣樣松?!币娒貢钣駶嵅环?,季先生就叫她端正態度,并說:“人家說得對的是鼓勵,說得不對是鞭策,都要感謝,都值得思考。即使胡說八道,對人也有好處。就怕一邊倒的意見,人就暈了?!?/p>

尊敬長輩

對那些比自己年長的人——當時馮友蘭、朱光潛、王力、陳岱孫等比季老高一輩的人還都健在,季老是非常尊敬的。

1990年1月31日,季先生到燕南園向馮友蘭、朱光潛、陳岱孫三老賀年。路上結著薄冰,天氣非常寒冷,當時也已經80高齡的季先生一路上都以平靜而深情的語調,向隨從贊說著三位老先生的治學和為人。

先到朱光潛先生家,只有朱夫人在,季先生身板筆直,坐在舊沙發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賀年。再到馮友蘭先生的三松堂,只有馮先生的女兒宗璞和女婿蔡仲德先生在家,季先生身板筆直,坐在舊沙發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賀年。最后到陳岱孫先生家,陳先生看到季先生來訪,頗為驚喜。季先生依然身板筆直,坐在舊沙發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賀年。其時正好兩卷本的《陳岱孫文集》出版,陳先生去內室取出書,題簽,起身,半躬著腰,雙手把書送給季先生。季先生也是起身,半躬著腰,雙手接過,連聲說:“謝謝,謝謝?!?/p>

[季羨林語錄]

1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第二,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家庭關系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這三個關系,如果能處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2富者有禮高質,貧者有禮免辱,父子有禮慈孝,兄弟有禮和睦,夫妻有禮情長,朋友有禮義篤,社會有禮祥和。

3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日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4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5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6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7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撞擊心靈之文]

季羨林:“謎”一樣的學術大師

蔡德貴

胡適說:“做學問應該像北京大學的季羨林那樣?!毕愀蹖W界泰斗饒宗頤說:“他(季羨林)是一位篤實敦厚的人們樂于親近的博大長者,搖起筆來卻娓娓動聽,光華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帶從容不迫的齊魯風格和涵蓋氣象,從來不矜奇、不炫博,腳踏實地,做起學問來,一定要‘竭澤而漁?!眹鴮W大師張中行也曾說過:“季羨林先生是中外知名的學者。知名,這‘名確是實之賓,與有些人,舍正路而不由,也就真像是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不同??墒沁@‘實,我不想說,也不能說。因為他會的太多,而且既精且深,我等于站在墻外,自然就不能瞥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彼耙砸簧矶哂腥N難能:一是學問精深,二是為人樸厚,三是有深情。三種難能之中,我以為,最難能的還是樸厚……像他這樣的,難于找到第二位”。著名學者謝冕說:“他是那樣的普通,普通得無法和周圍的人加以區分。他如同一滴最平凡的水珠,無聲地消融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之中;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加入了無比渾厚的黃土地的渾重之中?!薄皞ゴ鬅o須裝飾,也不可形容,偉大只能是它自身?!薄八菢O為單純的,單純到不染毫纖的自然”,“從他那樸素、平淡和普通中感受到那種崇高人格的震撼力?!绷号茷榧玖w林題寫了這樣的條幅:“為天地立心,為萬民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p>

2005年8月6日,中國孔子基金會在北京舉行季羨林研究所成立暨揭牌儀式,湯一介教授、郝斌教授等都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們高度贊揚了季羨林對中國人文學術的偉大貢獻。郝斌教授深情地指出,季羨林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北京大學的“鎮校之寶”。著名詩人臧克家不無深情地歌頌道:

滿頭白發,

根根記錄著你的壽長,

標志著你的業績受到眾多的贊揚。

你兼有諸家的同能,

你的獨秀孤芳,

有幾個能夠趕上?

季羨林自己說:“我向不敢以名人自居,我更沒有什么名作?!薄拔易非蟮娘L格是:淳樸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內涵,形式似散,經營慘淡,有節奏性,有韻律感,似譜樂曲,往復回還,萬勿率意,切忌顢頇?!睂τ谧约阂簧膶W識,季羨林一向都非常謙虛,自我評價十分低調。他不止一次地說過:“不要提什么‘國學大師,真正的大師是王國維、陳寅恪、吳宓,我算什么大師?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師們的項背,不過是個雜家,一個雜牌軍而已?!?/p>

初次和季羨林接觸的人,從他的中山裝往往感覺他像一個農民。季羨林自己也曾多次說過,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是一個“土包子”。

兩種印象綜合在一起,構成了“謎”一樣的季羨林。

是什么力量,使一個農民的兒子取得豐碩的學術成果,成為名聞遐邇、卓爾不群的國學大師?又是什么力量,使一個留學德國十載的學者,沒沾染上一點洋味而終生保持著一種樸厚的農民氣象?有人說歲月把季羨林塑造成北京大學的“元老”和“活字典”,塑造成高等院校內碩果僅存的文科大儒,但他的成功并不是簡單的歲月積累的結果,而是他一生勤奮的結果,是他那愛國主義情懷激發的結果。他在《留德十年》一書中深情地寫道:“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偉大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睈蹏閼咽顾沂?、校事、國事事事縈心,愛國情懷使他中學、東學、西學學學貫通。成為著名學者是來自于這一情懷的激發,終生保持農民氣象也是來自于這

一情懷的激發。

季羨林說自己的一生“沒有大激蕩,沒有大震動,是一個平凡人的平凡的經歷”。他認為自己的生活,包括治學經驗,都是卑之無甚高論的,比較有點價值的也許是一些近乎怪話的意見。我們看季羨林的經歷,視點截然不同。他豐富的人生,是平淡中有傳奇,嚴肅中有幽默,是一個“非凡人”的“非凡經歷”。他的一生,歷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不同的歷史時代,正好是20世紀的一個縮影。它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本來命中注定要當農民的,然而靠社會的造就,靠自己始終如一的艱苦奮斗,最后成長為國內外著名的學術大師的艱難歷程。成才后的季羨林不謀名利,用自己的所學報效祖國、報效人民。他一生重精神輕物質,具有典型的東方文化的豐富內涵。

季羨林的歷程給人們一個啟示: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完全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季羨林把自己最重要的經驗壓縮成兩個字,就是“勤奮”。他經常給自己的學生講魯迅講過的一個笑話:一個江湖郎中在集市上大聲吆喝,叫賣治臭蟲的妙方。有人出錢買了這個郎中的一個紙卷,它是層層用紙嚴密裹住的,打開一看,里面寫著的妙方只有兩個字——“勤捉”。你說它不對嗎?不是,它是完全對的,但是說了等于不說。治學靠勤奮,也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人們都知道,靈感這東西不能說沒有,但是,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勤奮出靈感。季羨林的歷程,無一不在證明著這樣一個真理。

季羨林的歷程還給人們另外一個啟‘示:一個成了名的人,只有不圖私利,勤勤懇懇地為民族、為社會、為國家盡職盡責,不圖由報,才能名垂青史;兩眼只盯著錢,爭名于朝,逐利于市,即使腰纏萬貫,也只能是一只空軀殼。所以,一個人要把精神世界的超升作為一生永不松懈的奮斗目標。

季羨林的歷程,將會讓人們真切地發現,它濃縮的是百年人生,再現的是泰斗風范。

(摘自《東方學人季羨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感悟]

當代一些學者與季羨林先生相比缺少什么呢?他們缺少季先生勤奮刻苦的精神,缺少季先生淡泊名利的心態,缺少季先生純樸的布衣情懷,缺少季先生謙虛謹慎的作風。季先生是當代學術界的良心,是道德的模范,是當代所有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猜你喜歡
季老季羨林國寶
漫話國寶
來而不往
來而不往
來而不往
咪咪(節選)
國寶收藏:朱旭佳
又見季老
二十一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高標
看望季羨林老先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