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都柏林人》中的主題意象

2009-10-28 08:10牛明哲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09年4期
關鍵詞:喬伊斯象征

牛明哲

摘 要:本文從喬伊斯生平及創作特點入手,對其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中《姐妹們》、《偶遇》、《阿拉比》三篇文章中所揭示的社會、宗教、家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并聯系對比喬伊斯的另外兩部長篇小說《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和《尤利西斯》,找出其中貫穿喬伊斯創作生涯的兩個主題意象——精神癱瘓、流亡情節,從而對《都柏林人》在喬伊斯創作生涯中的地位有更準確的認識。

關鍵詞:《都柏林人》 喬伊斯 象征 癱瘓 流亡情節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1-

《都柏林人》的作者詹姆斯?喬伊斯以其意識流小說巨著《尤利西斯》和《為芬尼根守靈》聞名于世。筆者觀察到和一般現代派小說家只注重藝術表現手法的創新,而忽略了作品內涵不同,喬伊斯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源正在于他對藝術表現手法進行創新的同時并未放松對“人的本質”的關注。所以他確乎可被稱為“文學大師”。

高爾基曾經說過,“文學即人學”。在意識流小說這一特殊創作領域內,對人的本質的關注往往表現為作家對自身的深刻關懷和揭示。在喬伊斯的作品中,“自傳性”也是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比如,《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的創作原型就是喬伊斯由小學到中學、大學并最終走上藝術家之路的真實過程?!队壤魉埂返膭撟骶壠鹨彩菃桃了乖?904年回都柏林探親時,與“斯蒂芬”相似的經歷引起的。當與喬伊斯有過交往的海明威讀罷《尤利西斯》前半部時驚呼“布魯姆就是喬伊斯本人”。由此我們可以說喬伊斯既是先鋒創作的帶頭人又是一位現實主義的擁護者。而對于自己的創作是否屬于現實主義,喬伊斯從來就毫不含糊,有一次喬伊斯對一位愛爾蘭青年作家說:“搞現實主義,就是面對現實,世界是以事實為基礎的……我寫《尤利西斯》就是為求合乎現實?!?/p>

喬伊斯的現實主義卻非傳統意義上的現實主義,而是用象征手法調制過的現實主義?!队壤魉埂泛汀稙榉夷岣仂`》之所以讓人們難以讀懂,并非其本身難懂,而是由于象征手法的大量運用,導致了文章的多意性。就如同康拉德所說的那樣:“所有偉大的文學創作都是含有象征意義的,唯其如此,他們才取得了復雜性、感染力與美感?!笨梢哉f象征手法的運用貫穿了喬伊斯創作生涯的始終,這是喬伊斯文學創作的又一特點。喬伊斯第一次大量運用象征手法正是在《都柏林人》一書中。

《都柏林人》一書由十五個中短篇小說組成,按作者的創作意圖將作品分為:少年、青年、成年、社會生活場景四個部分?!督忝脗儭?、《偶遇》、《阿拉比》三篇小說的主人公處于少年時期,作者這樣創作的目的是想盡可能真實全面的展示都柏林人的精神世界,三篇小說向讀者展示了喬伊斯創作生涯中的兩大主題意象:精神癱瘓和流亡情結。

《姐妹們》講述一位神甫——弗林死于“癱瘓”,可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們會發現神甫并非死于肉體上的“癱瘓”,而是死于精神上的“癱瘓”;“精神癱瘓”在《都柏林人》一書中貫穿始終,因為在喬伊斯看來整個都柏林就是一個“癱瘓”的中心。神甫致死的“禍根是他那只打碎的圣餐杯”。弗林神甫是都柏林老一輩天主教徒的代表,他堅信上帝的存在并不斷以天主教教義教導少年,因而可以說他是天主教忠誠的衛道士。為了那只打碎的圣餐杯,他不停的懺悔,因為在他看來,打碎圣餐杯就意味著剝奪了他信仰宗教的權利。而身為神甫的他還要擔負拯救人類靈魂的重任,所以他只能陷入無盡的自責當中,最終精神崩潰而死。從他死后“異常猙獰的臉形”似乎也只能體會出他對于死后不能進天堂,甚至連地獄也不可進的恐懼。透過弗林神甫這一形象我們能想象出老一輩都柏林人在精神上對天主教是何等迷戀,從而不難體會其精神之“癱瘓”。

和弗林神甫相對的是以老柯特兩姐妹為代表的都柏林市民。他們和神甫一樣是天主教徒,但面對“圣餐杯事件”,他們的反應是“沒什么,杯子里沒什么東西?!倍依峡绿貜牟豢献屗暮⒆佑H近神甫,在他們看來“懺悔已成為許多使他們良心不安的未能悔改的過失得以逃避的通道?!币簿褪亲诮虒λ麄円巡辉偈墙^對權威而只是他們逃避現實的工具,但他們又不愿意放棄這一工具,從而在實際上成為思想虛無的人。以一顆虛無的心向虛無的上帝求取自己存在的可憐證明,這是比弗林神甫更可悲的一類人。作品中的少年在弗林神甫的教導下逐步認識到:“教士對圣餐杯所負的職責,對懺悔必保密的職責是那樣嚴肅”,卻由此而“天真的”懷疑到“怎么有人敢于擔負如此重大的責任”。神甫死后,他感到“有一種獲得自由的感覺,仿佛他的死使我擺脫了什么束縛”。至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于都柏林人內心“癱瘓”的深刻批判及少年對于自由發展的深切渴望。

《偶遇》、《阿拉比》在繼續反抗宗教的基礎上,鮮明的加入了又一主題“流亡情結”,即對異國文化的渴望。其實在《姐妹們》中也有關于異國形象的描寫:“晚飯后,躺在床上,小主人公感到自己靈魂出竅,漂泊到了遙遠的地方。在風土人情都很陌生的異鄉――或許到了波斯吧!”波斯在天主教人眼中是邪惡之所在,但少年卻感到“心里甜滋滋的”。同樣的,在這兩篇中,主人公分別以逃課郊游和去阿拉伯市場展開肉體和靈魂上的歷練。這一主題在喬伊斯以后的創作中貫徹始終?!兑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一書以斯蒂芬流亡終結;《尤利西斯》以布魯姆一天的游歷為線索展開敘述;而《為芬尼根守靈》“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無缺的人類精神史,它在一個又一個夢幻般的舞臺上,從史前社會漫步到未來世界”。而喬伊斯的唯一一部劇作就題名為《流亡者》,這或許源于喬伊斯流亡國外的親身體驗,但在我看來正是他青年時代對自己進行的精神上的放逐使他深刻體會了流亡的真正含義,那就是“通過對歷史陳跡的外在透視,得以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深刻理解人們所慣常的一切,從而獲取生存于其中無法得到的真知?!?/p>

統觀《都柏林人》中15篇作品,既能獨立成篇又環環相扣,展示了都柏林市民從少年到青年再到成年以及在各種社會生活中精神上、肉體上癱瘓的現實,并且對癱瘓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剖析。對天主教會、舊思想舊傳統的吃人本質作了深刻揭露。另外還指出了都柏林政治、經濟生活中的腐敗黑暗,唯利是圖的罪惡本質??梢哉f《都柏林人》中凝結的是青年喬伊斯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聯系喬伊斯的其他作品,我們又能看出,除去形式上的創新外,喬伊斯其他作品中涉及的社會問題、宗教問題、家庭糾紛、人性的麻木不仁等在《都》中均有展示,而且在刻劃的力度上,絲毫不遜色于其他作品。因此我們可以說《都》在喬伊斯畢生創作中屬于基礎性和先導性地位,而他的后期創作正是在此基礎上的升華和再創造。也正因為喬伊斯在創作之初便對文學最本質的問題“人”有如此深刻理解才保證了喬伊斯在以后的先鋒創作中,既開拓了全新的文學藝術形式,又不失思想深度和對社會的批判力度。這也就驗證了喬伊斯創作《為芬尼根守靈》時的一種思想:“對我個人而言,沒有一部作品是孤立的――他們都是一個藝術整體的組成部分?!闭腔谶@種認識,筆者認為,《都柏林人》這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小說,對于喬伊斯這位現代派意識流小說大師而言,絕非單純的青年練筆之作,而是他畢生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真正理解喬伊斯的其他作品,首先必須理解《都柏林人》,《都柏林人》正是指引我們走出喬伊斯迷宮的“阿里阿德涅的線團”。

參考文獻:

[1]【愛爾蘭】喬伊斯,孫梁譯.都柏林人.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版.

[2]【愛爾蘭】喬伊斯,黃雨石譯.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3]【愛爾蘭】喬伊斯,蕭乾譯.尤利西斯.上海:譯林出版社.1995年版.

猜你喜歡
喬伊斯象征
一張廢紙毀掉一條河
不給善良增加負擔
不給善良增加負擔
不給善良增加負擔
安托瓦內特的悲壯宿命:《茫茫藻?!分屑t色的象征意義
《憤怒的葡萄》:主題與人物形象的探析
電視廣告中象征的運用
《黃色墻紙》的女性主義解讀
不給善良增加負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