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國文學60年”學術研討會側記

2009-12-01 09:12王俊秋韓文淑
文學評論 2009年6期
關鍵詞:吉林大學學術文學

王俊秋 韓文淑

回顧與反思是人類不斷超越自己的一種精神活動。為迎接共和國成立60周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與吉林大學文學院承辦,《文學評論》、《文學遺產》、《中國文學年鑒》編輯部協辦的“共和國文學60年”學術研討會于8月22至23日在吉林大學召開。來自全國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并做專題發言。

本次會議旨在對新中國60年的文學創作、文藝理論與批評、文學史構建以及未來文學發展走向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與以往的學術研討有所不同,這次會議體現出文學學科各領域交叉互補、互相融合的特點。與會代表有從事古代文學、現代當代文學、比較文學、文藝批評及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等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在不同視城的研究的碰撞、交流與整合中,進一步彰顯出了共和國大文學的整體面貌。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劉躍進、吉林大學文學院院長張福貴主持了會議的開幕式。吉林大學副校長吳振武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前所長、《文學評論》主編楊義及吉林大學原校長劉中樹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并做主題發言。

楊義特別強調了本次研討會的重要性。他說:“總結建國六十周年的人文學科學術史,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歷史性題目,可以稱為促進我們的學術認識自己、調整姿態、完善體制、走向新境界的極好契機。文學作為時代和民族刻骨銘心的記憶和表述,文學研究作為這種記憶和表述的‘心靈史的學理認證,是在表層的紛繁多姿中內在地感應著民族的歷史進程的。所以,應該給我們這60年的文學學術一個實事求是、有學理深度的中國人自己的說法”。

劉中樹回顧了五四新文化與新文學運動開啟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走過的90年的歷程,并把這90年劃分為具有各自不同歷史內涵、又有內在聯系的三個30年。認為這是毛澤東文藝思想與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形成和不斷發展的過程。他說,探討新中國的文藝實踐,離不開對于毛澤東文藝思想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研究,這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大會主題發言之后,與會代表按照不同學科專業和研究領域進行了分組分題研討。

一文學研究60年的整體回顧與檢討

與會專家對于共和國文學60年的發展變化、研究動態進行了整體性的回顧、梳理與總結。對于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年的文學發展狀況及其理論研究方面的歷史性突破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楊義說: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學術足以代表一代學術。尤其是人文學術,它在許多方面已經超越以往的學術,無論從規模、形態及廣度和深度上。

張中良(中國社科院)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60年”進行了全面梳理。并將新時期以后研究的突破歸納為:歷史意識走向的自覺、空間范圍日益廣闊、現代指認的范疇的擴大、多重文化視角的展開、經典的重新確認與深入解讀、中外文學關系以及資料建設受到重視等幾個方面。這其中既有對于過去現代文學研究的補充,又有研究者視角的調整。白燁(中國社科院)在對當代文學研究60年的評述中,論述了新時期以來當代文壇出現的“三分天下”的狀態。一是80年代的以文學期刊為陣地、以作家為主體的傳統文學;二是90年代的以文學期刊為陣地、以圖書出版為依托、圖書商介入的市場化文學,三是步人新世紀以后,以網絡傳媒和信息科技為平臺的新媒體文學。

新中國對古代文學、古代文論等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蔣寅(中國社科院)將其貢獻概括為:對文獻的全面整理、學術視野的拓展、理論闡釋的深化等方面。劉躍進(中國社科院)則從自我體驗出發,對古代文學研究的60年進行了整體性的總結。認為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年,中國的古典文學研究走出了進化論的思維定勢,體現出了新的時代特點,不再拘泥于政治化的束縛,而是注重文學研究的整體性與歷史性,凸顯中國文學的特色。在文學的時間空間研究、作家的物質環境研究、時代的不同階層研究等方面融會貫通。而進入新世紀以來變化更為鮮明,不滿足于對淺層次藝術感的簡單追求,而更加注重厚實的歷史感;不滿足于對某些現成理論的盲目套用,而更加注重文獻的積累。努力尋求中國文學理論體系及中國文學研究格局的構建方法和途徑。胡明(中國社科院)提出了關于中國文學研究60年中的歷史化問題,切中了半個世紀以來文學研究的核心觀念,引起了與會學者的共鳴。

近代文學研究過去曾長時間被忽略,近年來又重新引起了學界的高度重視。關愛和(河南大學)對建國以來中國近代文學研究的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特點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為第一個三十年是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歷史分期成為研究共識,學術獨立性得到承認。而第二個三十年出現了新的變化:它作為一個學科得到強化、發展并走向成熟,學科研究視野趨于廣闊,研究資料整理工作取得成績。湯哲聲(蘇州大學)在對新中國60年通俗文學史料整理和出版的回顧中說,過去通俗文學研究常常處于被忽略的狀態,到了90年代這一工作才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而他所在的蘇州大學團隊正在進行通俗作家、期刊、通俗文學史的編寫、整理等工作??梢哉f,正是時代的發展的契機為我們文學研究創造了更多的便利條件和自由環境。

新中國在對某些具體的文學樣態的研究上,也同樣體現了漸進式的特點。劉平(中國社科院)總結了話劇這一舶來品60年的發展路徑:前三十年是“在發展中尋找”,而真正有突破的時期是改革開放以后的思想解放運動,使藝術家思想上得到了解放,他們才能放手創作自己的作品。對外國戲劇觀念、方法的介紹和學習使得戲曲表現手法上有所突圍。王昊(吉林大學)在對60年來金詞研究狀況的回顧中同樣指出,90年代是一個分水嶺,近年來學術研究的增長點在于強調宋金文學的整體觀,超越時代界限,打破朝代分期的局限性,注重金代文學與宋代文學關系之梳理,而研究視角則由個體性研究向家族、地域性視角延伸。

面對日益全球化和個性化的時代語境,研究者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從人類文化的宏大視野對60年文學發展和學術研究中的缺憾與不足,表現出可貴的理性批判意識。張中良(中國社科院)認為現代文學研究正面臨著歷史性、文學性和民族性三重缺失,必須適時調整。朱棟霖(蘇州大學)通過對當代文學60年的整體關照和反思,提出當代文學60年究竟有多少有價值的東西留給歷史?面對港臺文學的勃興我們當代文學對于通俗文學過于冷漠等問題。蔣寅(中國社科院)認為對成績的回顧是次要的,反省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當前古代文論研究在古代文學研究領域還是最薄弱的,在海外漢學界特別是歐美的研究者更少,亟待加強。陳子平(蘇州大學)對文學60年研究的觀念與思維方式進行了反思,指出60年來在文學史研究、文學以及學術思維與政治之關系、文學與媒體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觀點在“60年輝煌”的大氣氛下表現出了學者們勇于檢討的學術品格,顯得彌足珍貴。

二多維視域下的類別文學研究

在大文學視域下各種類別、題材、體裁的文學創作及

其研究,在經歷了60年的波峰浪谷之后,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值得當下研究者做一個深入性、反思性的回顧與總結,并以此為契機尋求文學發展的新起點。

作為20世紀70年代末才興起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成為了本次會議的一個熱點議題。饒子(暨南大學)對海外華文文學興起、發展的整個過程做了全面回顧,描述了這一初具規模的學科存在的巨大價值和意義。三十年來的實踐證明,海外華文文學的發展一方面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特殊的漢語文學空間,有助于我們建立一種博大的、世界性的漢語文學觀念,從而認識漢語文學的多元世界,推動漢語文學圈的形成。另一方面,它對現有學科如臺港澳文學的影響是深遠的,完善了現代文學研究的版圖。也為比較文學提供了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學術空間。王列耀(暨南大學)就海外華文文學的發展與定位問題展開論述。對海外華文文學發展的兩個階段及其特點、變化進行了梳理。朱雙一(廈門大學)通過對陳映真與魯迅的比較研究.提出文學現實主義批判傳統的當代延續問題。白楊(吉林大學)通過對白先勇和朱天文兩代臺灣作家創作的平行研究,指出臺港澳及海外華文文學存在的價值在于,他們提供了文化母體在某些特殊歷史語境中的狀態,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使得20世紀漢語文學的版圖變的更加豐富。

此外,李繼凱(陜西師范大學)還針對當下對當代文學的惡意批評潮,提出了關注當代文化創造問題,闡述了由汶川大地震生發出來的對災難主題文學的思考。張志忠(首都師范大學)通過對《波動》、《公開的情書》、《晚霞消失的時候》的具體文本新解,提出潛藏在中國當代文學60年歷程中的文學的拐點和發展的可能性問題。王桂妹(吉林大學)在對五四女作家群的重新閱讀、梳理中勾勒出了其被建構的歷史曲線,描繪出這一群體長期以來被提純的精神面相和被遮蔽的價值訴求。常彬(河北大學)則以自己的抗美援朝文學研究為實例,講述了當代文學研究歷程的個案價值以及研究者學術思維提升、變化的過程。認為從一個點進行斷面式的研究不僅可以透視到整個當代文學的思想屬性,而且能看到世界視域下的價值差異。周惠(陜西師范大學)從胡風文學批評觀的邏輯構成出發,對當代文學發生之初的文藝論爭及其本質做了深入的分析。趙彬(吉林大學)通過對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深入解讀,切人中國當代女性詩歌創作,細致人微地關照到當代女性詩歌所受到的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深刻影響。何青志(吉林省社科院)在全球化背景下對本土的東北區域文學的創作狀態給予了特殊關注。認為新世紀以來東北敘事文學發生的嬗變,一方面表現在文本敘事的全球化視閾上;另一方面則是邊緣敘事的張力體現。

在古代文論研究方面,諸多研究者以宏大綿長的中國古代文化為背景,以鮮活的個案文本為切人點,對歷史經典進行了生動的文化審美闡釋。王長華(河北師范大學)將《毛詩》的解讀與漢代文化精神相聯系,認為《序》、《傳》在理論上的體系化追求,從文化學的角度來說,是漢代政治、文化大一統的文化精神在《詩》學中的具體體現。張錫坤(吉林大學)回顧了直到80年代才開始的周易美學的研究歷程。而自己所作的《周易經傳美學通論》旨在通過對周易經傳關系的概說和對易經美學意蘊的定位,進一步考察周易經傳的美學關聯,以及周易美學研究的現代性等問題,尋求周易美學研究的新突破。沈文凡(吉林大學)通過嚴密的學理分析,對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研究史進行了綜述,肯定了王國維及其詩論在中國文論轉型過程中的特殊價值。孟昭臣(吉林大學)通過自己寫作《中國近代小報史》中發掘的幾則奇聞軼事,為人們打開了小報研究的豐富世界。認為把這一“邊緣”研究正史化,涉及到對近現代文學的補充和定位問題。馬大勇(吉林大學)提出了關于強化現代舊體詩詞研究的問題,認為這是古代文學與現代文學交叉研究的前提,應該站在三千年詩歌史的高度上,以更宏闊的視角來看待這一研究對象。

三理論的反思與批評的重述

政治倫理本位的傳統和革命經典學說的傳播影響,使當代中國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意識形態屬性格外明顯。因此,在新中國文學發展60年的歷史中,一直表現出對于文藝理論和批評的重視。溫儒敏(北京大學)首先就現代文學新傳統及其當代闡釋這一課題作了深入的思考,指出現代文學傳統不被看好的原因,一是受到古典文學傳統的“擠壓”,二是因為它距離我們太切近了。即使事實上現代文學傳統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結構的一個向度,并且發揮著切實的規范性影響,只是我們常常習焉不察,或者這其中也有“心理時間”在起作用。但是當代的文學生活卻向我們展示出,現代文學的傳統已經無處不在了。胡亞敏(華中師范大學)總結了90年代中國文學批評的特點,第一是開始對西方文藝理論說“不”。第二是批評話語在逐步豐富和多樣化。第三是文學批評的文化轉向。具體表現在后現代思潮的影響、研究視野的下移和研究深廣度的拓展等方面。

呂微(中國社科院)概述了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發展的三個階段,引入了胡塞爾“生活世界”的概念,重新介入對民間文學的研究。他把民間文學看成一個自由的主體,要求研究者從客觀的對象世界回到人的經驗世界。楊冬(吉林大學)針對勃蘭兌斯及其《十九世紀文學主潮》對中國學術界的深遠影響進行思考,檢討了百年中國批評史中對勃蘭兌斯的誤讀問題。認為中國人之所以對他情有獨鐘,主要是因為他身上所體現出的激進主義、歷史主義、拿來主義的特點。

高建平(中國社科院)對“形象思維”這一舊話題進行了新的思考。指出我們現在需要重新對其加以認識,日常生活中恰恰不存在概念思維,只存在形象思維。葉舒憲(中國社科院)通過接受了人類學思想的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的老一代學者的具體實例,講述了文學人類學對中國文學的認識的優長之處。李志宏(吉林大學)在對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歷史的分析中,提出對毛澤東文藝思想合理性問題的看法,認為這其實是關涉到我們怎么認識審美的問題。王確(東北師范大學)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對文學理論寫作與讀者關切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過對不同版本的文學理論著作的梳理,透視中國文學理論的發展的全過程。韓春燕(渤海大學)對“英雄敘事”的發展脈絡進行了勾劃,認為前三個十年是“神的文學”階段,第四個十年是“人的文學”階段,第五、第六個十年則滲入了“獸的文學”的觀念。與此相關的“高大全”形象在當下應該剔除掉它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政治寓意來重新理解。

四文學史觀念與文學史建構

文學史觀念與文學史的寫作問題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重寫文學史”的激越紛爭之后,學界對其重要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本次研討會上這個問題仍然受到學者們的關注。

黨圣元(中國社科院)認為,新時期以來的文學史理論研究,在學術理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已經形成了多元化和多樣性的格局。其前提條件有兩個:一是問題意識的轉變。二是研究方法的更新。因此,他認為需要完成書寫范式外在化的西式化向內在性的中國式的轉化,彰顯出內在于中國文學智慧精神之中的審美方式與方法論原則。

張福貴(吉林大學)對中國現代文學史觀的變革和史料學的重構進行了細致深入的反思,他說:與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相比,表現出當下我們文學史觀的變革和文學史寫作的不成熟。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受到體制性、觀念性、知識性和方法論的制約。于文秀(黑龍江大學)提出面對文學史寫作的困境,我們需要做的不僅是厘清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節點性問題,更要建構多維而合理的學術與理論視角。而這一過程中,無論如何不能缺少后現代這個思考維度。張未民(吉林省文聯)指出:相對于已述的文學史,對新時期三十年的文學應重新認識。要把新時期文學放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中去考察,這三十年創造了一個新的文學,它并非是五四的重復。

針對文學學科的建設,楊義提出:考量文學學科的核心問題,離不開人才、成果和學派繁榮這三個維度,這條建立大國學術的根本性鏈條,需要領導者——制度——評價標準這種體制性鏈條加以引導、保證、配置和激活。健康、有效、開放、自重而充滿活力,顯示現代大國風范的“中國標準”和“中國體制”,應該在總結60年學術史基礎上的進一步學術實踐中產生和完善。

在閉幕式上,黨圣元總結說,老中青三代、幾十位學者從各自的角度、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提出問題,觀點鮮活,氣氛熱烈。大家多把60年文學研究放在更廣闊的時段內,以連續的、開放的眼光來認識其文學,同時又不只惟成績而總結,更看到存在的問題。張福貴則概括了本次大會的三個特點,即多學科在同一主題下對話的綜合陛,不同角度、不同立場出發的多元化;追求尖端、破解難點問題的前沿性。

猜你喜歡
吉林大學學術文學
街頭“詛咒”文學是如何出現的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線控制動踏板模擬器的研究
文學小說
文學
董進霞 治的是學術 過的是生活
梳理學術淵源 審視發展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