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深藍的中國海軍

2009-12-01 08:44
章回小說·中旬刊 2009年10期
關鍵詞:驅逐艦艦艇裝備

國際上把近岸防御型海軍稱為“黃水”海軍,把近海游弋的海軍稱為“綠水”海軍,而把具有遠洋作戰能力的海軍稱為“藍水”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近海走向遠海,中國海軍的深藍之路整整走過60年。

從木殼炮艇到“中華神盾”

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江蘇泰州白馬廟鄉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中國海軍從此誕生。宣告成立時,展現在世人面前的中國海軍是這樣的場景:荒廢的港口,清朝年間的“楚”字號炮艦,民國初年下水的“永績”號炮艦,此外還有被打撈的早年沉船。殘酷的現實告訴人們,海軍的建設必須從零開始。

正在進行的解放沿海島嶼的戰斗需要海軍,海軍需要艦艇。張愛萍公開招聘,登門求賢,很快集中了一批熟悉海軍裝備、掌握海軍技術的人才。他起用原國民黨海軍技術署署長曾國晟,讓曾主持領導艦艇修復、改裝工作。到1950年春節,已出廠修復、改裝好的大小艦艇近百艘,初步扭轉了華東海軍有官兵無艦艇的局面。1954年,中國政府在中央財政異常緊張的情況下,撥出巨款采購了蘇聯制造的四艘驅逐艦。這是新中國第一代驅逐艦,即被稱為海防“四大金剛”的“鞍山”號、“撫順”號、“長春”號、“太原”號。在蘇聯的援助下,中國開始建立軍用造船工業基礎,仿制了多種型號的魚雷快艇、高速巡邏炮艇、輕型護衛艦、潛艇、反艦導彈等海戰裝備。

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破裂后,中國自力更生研發急需的海戰武器裝備,不但自行批量生產了高速導彈艇、護衛艇、獵潛艇、常規潛艇、軍輔船等傳統武器,而且研制成功了導彈護衛艦、導彈驅逐艦、核潛艇、水陸兩棲坦克等急需的新型裝備。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艘新型導彈驅逐艦——105艦就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到了上世紀90年代,被譽為“中華第一艦”的國產第二代導彈驅逐艦“哈爾濱”號裝備海軍部隊,其排水量4200噸,可搭載直升機,并裝備有防空導彈系統和反潛武器系統。中國戰艦開始朝著多用途、遠海作戰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中國海軍裝備不斷快速發展。有著“中華神盾”美譽的新一代國產導彈驅逐艦使水面艦艇部隊同時具備了點防空能力和區域防空能力。與此同時,新一代導彈護衛艦、導彈艇、獵潛艇、掃雷艦、遠洋綜合補給船也陸續裝備部隊,使中國海軍的遠洋綜合作戰能力得到大幅躍升。海軍潛艇部隊也走上了跨越式發展的道路。從1970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歷經1981年第一艘國產導彈核潛艇下水、1982年首次潛艇水下運載火箭發射,到目前我國潛艇的數量與總噸位比初建時期增長了幾十倍:新型常規動力潛艇靜音性能取得突破,海戰場上的自持力、生存能力、突防能力以及攻擊能力大幅躍升;戰術核潛艇、戰略核潛艇實現智能化、信息化,為祖國在水下建起了一道堅固的盾牌。

步入21世紀,海軍航空兵部隊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作戰半徑更大、對海攻擊能力更強的“飛豹”戰機和信息戰能力更強的第三代戰機全面裝備海軍部隊,并逐步形成全天候作戰能力;信息化程度高、功能全面的新一代艦載機與海軍水面艦艇密切配合,進一步提高了海軍的搜反潛能力和攻艦能力;偵察機、加油機、轟炸機等部隊作戰能力全面提升,為取得海戰場的制空權、電磁空間的主導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發展不止于此。海軍岸防部隊實現“導彈化”,導彈部隊逐步取代高炮部隊;海軍陸戰部隊實現機械化、信息化,新一代兩棲作戰裝備使陸戰部隊的機動性能、登陸能力全面提升……海軍五大兵種裝備全面實現升級換代。

從國門邁向全球

“想環游世界嗎?來當海軍吧!”許多青年懷揣著浪漫的夢想投身海軍,然而直到退役,許多官兵也沒有邁出過中國的領海。直到1980年,這一夢想才得以實現:一支由18艘護航、測量、保障艦船組成的大型艦艇編隊,第一次駛出領海,穿過島鏈,進入太平洋。這是人民海軍為保障我國向南太平洋預定海區發射運載火箭派出的特混艦隊。這次遠航東西橫跨50度經度差、4個時區,南北穿過40度緯度差、4個風帶和臺風形成區,航程8000海里。此次遠征大洋,中國艦艇編隊中途沒有??咳魏未a頭。由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代遠洋綜合補給艦,成功為編隊的部分艦船進行了58次橫向補給,每次實施海上補給時,幾乎都有外國飛機、艦船前來觀察拍照。從此,在廣闊的大洋上,中國海軍留下了一道道嶄新的航跡。

回首從前,1956年6月20日,蘇聯太平洋艦隊“季米特里·巴熱爾斯基”巡洋艦、“智謀”號、“啟蒙”號驅逐艦首訪中國,曾經特邀中國海軍編隊訪問。但是讓海軍尷尬的是,中國海軍序列里只有從蘇聯引進的驅逐艦和國民黨海軍起義的老艦,沒有一艘新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軍艦,在那時,率艦出訪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夢想。

1985年11月16日,“合肥”號導彈驅逐艦和“豐艙”號遠洋綜合補給艦組成的艦艇編隊,首次出訪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和孟加拉國吉大港,這是中國艦艇編隊首次出訪。在告別南亞四國時,許多當地的華僑自發組織起來為中國艦艇編隊送行,婦女帶著孩子在碼頭上揮舞手臂,人群中傳來熟悉的歌聲:“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此后,中國海軍31次走出國門,訪問了近40個國家,從近海走向遠海,從蔚藍走向深藍,中國軍艦航跡遍及五大洲、三大洋。在一次次遠航中,中國海軍艦艇部隊增強了現代條件下和信息化環境中遠海執行任務的能力,人員素質、裝備性能和官兵作風都得到全面鍛煉。

進入新世紀后,海軍艦艇更是屢屢打破紀錄。2002年5月20日,“青島”號導彈驅逐艦和“太倉”號綜合補給艦,從青島起航進行首次環球航行,歷時4個多月,總航程達3萬多海里,開創了我國海軍艦艇出訪海上航行時間最長、出訪國家最多、航程最遠、途經陌生海域和航道及港口最多的紀錄。在這次環球航行中,艦艇艙室溫度高達50°C,在不少低緯度海區,甲板溫度烤得人喘不過氣來,連堅硬的鞋底都被烤軟了。有戰士特意在甲板上打了個雞蛋做試驗,三翻兩翻,雞蛋就被烤熟了。官兵就是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作業,一干就是八九個鐘頭。等他們從甲板上下到休息艙,身上全是水泡,衣服滿是白色的汗漬。一名參加過環球航行的士兵在日記中寫道:“什么叫‘藍水,只有當我隨艦遠航后,才真的知道。那是一片望不盡的藍,那是一片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的顏色,那是一片不奮斗、不拼搏,就不可能征服,也不可能領略的世界……”

從傳統安全領域到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

隨著國家利益拓展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上升,海軍擔負的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日益增多。步入新世紀,“應對非傳統安全領域威脅”這個詞語與人民海軍緊密聯系在一起。

2003年10月22日,中國海軍軍艦與來訪的巴基斯坦軍艦在上海附近的東海海域舉行了聯合搜救演習。這是中國海軍首次與外國海軍進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聯合演習,標志著中國海軍使命由傳統安全領域拓展到非傳統安全領域。此后,中國海軍分別與到訪的印度、法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海軍成功舉行了聯合搜救演習。次年6月20日,中國海軍與到訪青島的英國海軍在北海海域成功舉行了非傳統安全領域演習。在此次演習中,中國首次邀請了來自15個國家的16名駐華海軍武官到現場觀摩。2005年11月18日,“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訪問巴基斯坦、印度和泰國,分別與三國海軍成功舉行以聯合搜救為主要內容的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演習。中國海軍從此拉開了在境外與外國海軍進行演習的序幕,與外國海軍合作的范圍和地域不斷拓寬。隨后,遠涉重洋的中國艦艇編隊先后與美國、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進行單邊或多邊海上聯合搜救演習,進一步鍛煉和檢驗了人民海軍的全球導航定位能力、全球指揮通信能力、全球連續航行能力、全球氣象分析掌握能力和全球航行綜合保障能力。2008年12月26日,由“武漢”號、“??凇碧枌楎屩鹋灪汀拔⑸胶碧柧C合補給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保護中國航經該海域船舶和人員的安全,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截至2009年2月1日,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亞丁灣地區已經成功開展了15批次護航任務。

與此同時,海軍官兵直接參與了5000多項國家和地方重點工程建設,參加搶險救災15000多次,救援人員10余萬人次,救助國內外遇險船只8500多艘。在參加1998年抗洪、1999年煙臺特大海難救援、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抗擊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等重大任務中,先后5次受到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通令表彰。

從海上閱兵到陸上閱兵

新中國成立以來共舉辦過14次陸上閱兵和4次海上閱兵。海軍的海上閱兵在場地、受閱裝備、閱兵形式等方面與陸上閱兵都有很大區別:陸上閱兵是在陸地,海上閱兵是在海上;陸上閱兵海軍只能以水兵方隊和海軍航空兵的形式展示海軍建設的某些方面,海上閱兵則可以出動水上、水下、空中等所有海軍武器裝備;陸上閱兵首長是乘車檢閱部隊,海上閱兵首長是乘艦檢閱部隊;陸上閱兵受閱隊伍是以方隊的形式邁正步通過檢閱臺,海上閱兵受閱部隊則是以軍艦列隊形式通過檢閱臺,并以變換的不同隊形向閱兵首長展示海軍的風貌。

2009年4月23日,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60周年而舉行的海上閱兵在青島附近黃海海域舉行,代表中國海軍裝備最新水平的“長城218”號常規動力潛艇、“溫州”號導彈護衛艦、“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等一系列武器裝備逐一展現在了世界面前。六個月后,2009年10月1日國慶閱兵,海軍再次接受檢閱。

由于受閱兵規模和艦艇不宜在國慶閱兵中展示的限制,海軍這次參加國慶閱兵的裝備只是主戰裝備的一小部分,但都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并首次在國慶閱兵中亮相的新裝備。海軍受閱的8個方(梯)隊都經過精心設計,反映了現代中國海軍的多方面要素。一是受閱部隊來自海軍的三大艦隊、五大兵種及院校,體現了現代中國海軍合成性軍種的特色;二是受閱裝備都是海軍新一代主戰裝備,是已經形成規模作戰能力的裝備,體現了現代人民海軍的實際作戰能力;三是受閱部隊都是從海軍旅團級單位建制內派出的,體現了現代人民海軍整建制部隊的實際訓練和管理水平;四是受閱海軍官兵全部都身著新式軍服,所有的裝備都噴涂新式海洋迷彩,體現了現代人民海軍的嶄新形象。

首次亮相的05式兩棲步戰車,是海軍陸戰隊新一代主戰裝備。這種步戰車信息化程度較高,安裝了先進的火控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夜視系統、一體化通訊系統等,車內作戰人員能通過安裝在車內的信息終端互通互聯。同時,新型兩棲步戰車火力系統得到全面提升,裝備了反坦克導彈、速射炮和高射機槍,能有效應對來自坦克和直升機的威脅。此外,兩棲步戰車的動力系統得到全面改進,行進速度、兩棲登陸、兵力輸送和作戰半徑等都得到顯著提高。新型兩棲步戰車裝備部隊后,標志著我海軍陸戰隊主戰裝備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這次接受檢閱的“海紅旗”系列艦空導彈有遠程、中程兩個型號,主要裝備于國產新型導彈驅逐艦、護衛艦等大中型水面艦艇,可擔負艦艇編隊的中遠程區域防空任務。新型導彈武器系統進行了模塊化設計,采用了先進的垂直發射技術,配備有先進的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多批次、多方向攔截來襲的空中目標,特別是具有較強的攔截多目標和超低空、掠海飛行導彈的能力,且反應時間短、抗干擾能力強、毀傷概率高,可根據艦艇的實際情況靈活配置火力。新型防空導彈的入列,全面提升了海軍艦艇的防空作戰能力。反艦導彈主要擔負打擊敵大中型水面艦船及編隊的作戰任務,已經全面裝備海軍的各型艦艇、潛艇和戰機,標志著海軍的主戰兵力已全面具備精確打擊能力。

參加這次閱兵的“鷹擊”系列導彈是中遠程反艦導彈,有艦對艦和空對艦兩個型號。這兩型反艦導彈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射程遠、威力大、突防能力強等特點。與以前的反艦導彈相比,新型反艦導彈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較大提高,可進行全程航路規劃,在光測、雷測、遙測、導航定位和安全控制等多個領域獲得全面改進,新的網絡控制系統和火控系統使得導彈發射反應時間更短、指示目標更快、捕捉目標能力更強、打擊效果更好。在近年來的實彈演習中,這個系列導彈在復雜電磁環境下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得到充分檢驗。新型反艦導彈全面提升了海軍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這次參加閱兵的海軍航空兵殲擊轟炸機梯隊被譽為“??诊w豹”。與國慶50周年閱兵時的“飛豹”戰機相比,從外型上看似乎差別不大,但實際上這已是人民海軍的新一代多用途全天候超音速殲擊轟炸機,與以往的戰機有很大的不同。新型“飛豹”戰機裝備了先進的綜合航電火控系統,武器掛載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有大幅提高,可以掛載空艦、空地、空空、反輻射導彈及激光制導炸彈、火箭彈、航空炸彈和電子干擾吊艙等武器設備,具有較強的對海、對地突擊能力和空中自衛能力。參加這次國慶閱兵的海軍航空兵空中梯隊來自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的一個建制團,他們通過嚴格的訓練,已具備了遠海超低空突防、導彈超視距攻擊、復雜電磁環境下作戰等作戰能力,能夠全天候地完成各種作戰任務。

來源:《人民畫報》、中國新聞網等

猜你喜歡
驅逐艦艦艇裝備
港警新裝備
101艦之雷霆萬鈞
《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7年總目次
圖解軍艦 英國45型驅逐艦
海軍艦艇前往演戲海域
中國“最強驅逐艦”下水引熱議
當主播需要什么裝備?
演習中的閱兵裝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