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和“多數”怎么和諧相處

2009-12-10 08:53
中學生百科·悅青春 2009年11期
關鍵詞:巴別波黑屠殺

太 陽

猶太教的典籍《舊約圣經》第11章記載,大洪水劫難后,天下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人口迅速增多。人類開始狂妄起來,他們要造一座通天塔,以傳揚他們的美名。

人類的虛榮狂妄讓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惱怒,他豈容人類冒犯自己獨享的無上尊嚴。于是他決定懲罰人類。他變亂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語言不通。這座塔也就半途而廢。此塔因“變亂”而叫作“巴別塔”。

宗教神話曾經是古代人看待世界的主要方式。巴別塔的宗教故事力圖對世界上存在著多語言、多文化的人類群體這一事實作出起源上的解釋。

從科學上講,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巴別塔的故事已經暗示了人類的悲劇,那就是他們會因語言(還有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宗教信仰、民族、種族等)的不同而相互不理解。而這種相互不理解會引起他們之間的沖突和相互殘殺。

二戰及其之前的人類歷史不說了。從最接近我們現在生活的年代的歷史來說,從20世紀90年代到今天,世界上就發生過太多讓人痛心疾首的種族、部族屠殺。

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開始解體?!安ㄋ鼓醽喓秃谌缇S那”(簡稱“波黑”,前南6個共和國之一)穆斯林、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三個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發生嚴重分歧:穆族主張脫離前南獨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克族也主張獨立,但希望建立松散的聯邦制國家:塞族則堅決反對獨立。

1992年3月,波黑議會在塞族議員反對的情況下正式宣布波黑獨立。4月,歐共體和美國相繼予以承認。塞族隨即宣布成立“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脫離波黑獨立。此后,三族間爆發了歷時三年半的波黑戰爭。

波黑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歐洲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戰爭,波黑430多萬人口中有27.8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淪為難民。

1995年7月波黑戰爭期間,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軍隊開進斯列不列尼茨,將年齡在12歲至77歲的所有男性穆斯林全部押往秘密地點屠殺。

1994年,非洲的盧旺達爆發了長達4個月的大屠殺和武裝沖突。根據國際紅十字會估算,在短短100多天里,盧旺達700多萬人口中有近80萬人被殺,400萬人無家可歸,其中200萬人逃往國外。

而在今天,在中東,在印度,在斯里蘭卡,在印度尼西亞,種族沖突不斷。在非洲的索馬里,那里正在成為英國政治哲學家霍布斯所描寫的無政府權威存在的“自然狀態”,在沖突和屠殺中,那里的人生活得“貧窮、孤獨、骯臟、殘忍和短命”。

除非是變態的暴力狂和戀尸癖,否則沖突和屠殺對于人類來說并不好玩。那是一場每個熱愛生活的人都輸不起的游戲。在無法把人類變成同一種語言、同一個民族、同一種文化的情況下,探討彼此之間如何友好相處就格外重要。至少,在同一個國家內,如何讓各文化、民族、種族群體和諧地相處,必須成為政治制度的一部分。

自古以來政治家們并不是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但在很多地方,采取的方法往往是文化同化、語言同化,抹煞民族、族群差別,甚至采用從肉體消滅即屠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這是過去。在高度文明的今天還這樣干是要引起天下共憤的。這也引出了一個真正的問題:弱勢的少數是干不過強勢的多數的。一個國家里的少數族群,如果沒有什么權力保護的話就會受多數族群的欺負。

于是問題便在于,如何防止多數族群欺負少數族群?

二戰以來,有一種理論體系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它就是人權理論。根據人權理論,不要管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文化偏好,有什么樣的族群或民族身份,對所有的人平等保護就行了。比如,在美國一個黑人被打了,保護他不被打并不因為他是黑人,而是因為他是美國公民。是公民就意味著在這一點上大家是一樣的,至于他喜歡什么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國家對此可以善意地忽略。這就是說,在權利上,國家對所有公民一視同仁。

這個觀點看起來是很有吸引力的,世界各國的憲法和法律都這樣寫。但問題在于,在對少數族群的文化、語言權利的保護上,它根本就不是答案。在美國,哪個地方可以不用英語做官方語言?人權理論給不出回答。地方自治的邊界如何劃定,人權理論更沒有闡明。在很多涉及少數族群的文化權利的問題上,往往都是靠多數人的決策程序來定。但問題是:在一個有10個人的辦公室里,8個喜歡抽煙的人投票可以在另2個人面前吸煙并沒有合理性。

所以,一方面,需要保證所有的人在公民身份的意義上權利平等。另一方面,需要給作為少數文化、民族和語言上的少數族群的人們以集體權利,以防止多數族群根據自己的偏好來對他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加以干擾和侵犯。

猜你喜歡
巴別波黑屠殺
沉默
波黑領導人拒見俄外長遭批
韓國動物權利保護組織因涉嫌殺狗遭猛烈抨擊
國民黨屠殺工農的慘狀
儀式感
生死巴別爾
巴別爾在1927
我的巴別爾情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