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師的胸懷

2009-12-11 08:25趙聲良
敦煌研究 2009年4期
關鍵詞:敦煌學季老季羨林

趙聲良

中圖分類號:K8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106(2009)04-0005-01

從敦煌學的發展來看,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國學術界振奮精神,振興敦煌學事業的發展階段。季羨林先生等老一輩學者為之呼吁,為之奮斗,終于在1983年成立了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而季羨林先生作為學貫東西的專家,當之無愧地被大家推舉為會長。那以后,中國的敦煌學就在以季老為首的廣大學者不懈努力下發展了起來。

因為在八十年代曾經有人說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中國的學者們一直為此感到恥辱,并以此作為發憤圖強的起點。到了九十年代初,我國的敦煌學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說是趕上或者超過了國外的研究,面對敦煌學發展的大好形勢,廣大的學者們都非常欣喜。在很多會議上,一些領導或者學者的發言中都會流露出“敦煌學終于回到中國”的感慨。

1993年,為了準備第二年即將舉行的敦煌研究院院慶五十周年活動,我受院里派遣到北京請一些與敦煌學相關的著名學者為我院題辭。我第一次到了未名湖畔季老家里拜訪。季老欣然答應為我們題辭。那天柴劍虹、郝春文等老師都聚在季老家里,季老提著毛筆自言自語地說:“寫什么好呢?”柴先生說:“就寫您那句名言——敦煌學在世界吧”。季老微微一笑,說:好!就寫下了“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幾個字。使我們心里一亮——真不愧是大師的胸懷啊!

“敦煌學在世界”這個口號,正是那幾年季老在很多場合講話中一直強調的一個思想。

敦煌學發展已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歷史,盡管這門學科最初是一門傷心的學問,是在中國文物大量流散國外,外國列強對中國文化進行掠奪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但是在一百年的發展中,敦煌學已經形成了一門世界性的學問,幾十個國家的學者都在參與這門學科的研究。在新的歷史時代,我們中國學者應該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這門學科的新發展?當我們為眼前的一點成績高興時,季老已經看到敦煌學發展的一個大方向?!岸鼗蛯W在世界”的理念,使我們感受到一種開闊的視野與廣博的胸襟。就是要有世界文化發展的眼光,把敦煌學這門世界性的學科放在國際范圍內來作,就是要團結國內外廣大的學者一起共同研究與合作,才能使這門古老的學問煥發出生機。這些年來,不論是大學還是研究機構,都是沿著季老這種思路,通過國際合作與交流,通過拓寬思路,使敦煌學越來越發揚光大,并在國際學術界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猜你喜歡
敦煌學季老季羨林
我的書齋
聽雨
項楚先生與川大敦煌學研究
季羨林:天意高難問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2019 年上半年第二次碩士學位論文答辯
季羨林的養生啟迪
不平靜,就不會幸福
咪咪(節選)
看望季羨林老先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