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三復習備考課堂內外十大策略

2009-12-15 05:37喻品安
新華教育導刊 2009年10期
關鍵詞:復習備考高中策略

喻品安

【摘要】本文作者就自己高中執教的經驗與做法,和多年來在傳統模式與創新理念下的嘗試與抉擇,對如何擺正教師的位置、提高教師的素養、培養教師的情懷等方面進行了精辟的闡述;也對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實行因材施教、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堅毅品質、提高復習備考效率等方面介紹了一些自己的做法。

【關鍵詞】高中;復習備考;策略

Shallow talk Gao San to review the outside in the for

reference classroom ten greatest strategies

Yu Pin-an

【Abstract】This text author onesel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 of experience and way of doing, with many in the last years at tradition mode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principle of try with choice, rightness how put the position of archimandrite teacher, exaltation the teacher's cultivated manners, development the teacher's state of mind etc. carried on Jing to open up of elaborate;Also rightness how stir up the student's interest, practice t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open type teaching, development student's determination quality, exaltation review for reference efficiency etc. introduction some oneself of way of doing.

【Key words】Senior high school;Review for reference;Strategy

在高等教育還沒有成為全民教育的時代,高考永遠是選拔性的綜合考試。二十年前,人們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句話形象地刻畫了當時高考的殘酷性。時至今日,我們已經跨過了那個年代,高考錄取率明顯提高,但要逾越這道鴻溝不是易事,需要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長時期的巧干加苦干。下面,筆者就自己多年來高中教學的實踐經驗,談談在高三復習備考中的一些看法和策略。

1.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必須樹立辯證思想,學會權衡取舍

策略一:教案和學案,取學案。

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背景、學習經驗,為提高學生的課堂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優化學習的學習效果而編寫的學習方案。簡而言之,學案是為學生開展學習活動而設計的個案。與我們熟識的教案相比,學案更具有檢測、導航、激趣、啟智、對話等功能,從而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高三的復習備考過程中,切忌把每一堂課都上成新課(時間上也不允許這么做),因而重教案不如重學案。我們要根據科學性、思想性、操作性、情感性、開放性等原則,精心設計每一個學案。研究表時,學案在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完善學生認知結構、促進教師角色的轉變等方面有著明顯優勢。從這個層面上而言,高三復習備考,教師是功在課外而不是課堂。

策略二:課堂與考場,重課堂

高三的復習備考,是教師以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搭建結構、提高認知、培養能力的過程。不容置疑,在現有的條件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應付高考。也正是因為如此,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被考試背后的功利所包圍,學校和教師也習慣以考試本身來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讓高三的復習備考只剩下考試,打得學生遍體鱗傷。他們沒有想到,當教育教學只剩下考試的時候,學生就已經完全變成了學習甚至是考試的工具,教育變得那么猙獰可怕,完全背離了教育以人為本的初衷。我認為適當的以考帶練是可行的,適度的以賽促訓也是可行的,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復習和訓練的過程。

策略三:勤奮與“懶惰”,可“懶惰”

勤奮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勤奮也應該成為我們教師的職業美德。但我前面說過,無論是哪一個課堂,學生都應該成為表演的主體,教師要講勤奮,只能是課外而不是課內。與其做一個忙前忙后的不亦樂乎的“填鴨式”的勤奮教師,不如做一個有如置身事外的教練、裁判式的懶惰的教師;與其整個課堂內只有一個運動員而有無數個裁判,不如讓所有的學生都成為運動員,而你成為教練或裁判。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生自己的知識而提高自身的本領。告訴你們:既辛苦了自己,又傷害了學生的事千萬別去做。

策略四:控制與調控,多調控

傳統觀念認為,課堂是教師的課堂。雖然教育改革這么多年,但我們很多教師習慣于對課堂的絕對掌控,認為這是教師能力和水平的標桿。而實際情況是任何課堂都是學生的課堂,教師擁有的只是三尺講臺。課堂上的教師和課堂外的教師其實沒什么多大的差別,他們應該是學生的良師和益友,而不是權威的象征和絕對的統治者。誰讓學生成為臣民,這個課堂一定死水一譚;誰讓學生成為奴隸,這個課堂一定充滿反感!我們一定要擺正自身作為學生的良師和益友的關系,讓學生在你為他們搭建的平臺上施展自己的身手,哪怕是他們調皮,哪怕他們搗蛋,你也不應該過多的指責,而應該想辦法把意外轉變成精彩。我認為,這才是教師能力和水平的標桿。

策略五、教材與信息,多信息

教材是供學生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地開展學習的工具和材料,它包含了基礎知識和相關的信息。復習的時候,教材上的知識和信息相對于學生而言都已經是舊的東西,如不妥善處理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忌以課本為依據蜻蜓點水式的復習方式。我們應該對課本的基礎知識進行結構上的優化,以板塊的形式輸送給學生,同時,多采用身邊的、典型的信息來吸引學生關注基礎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復習課對知識和信息含量的要求遠遠高于授新課。為達到這一要求,可適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提高課堂的知識和信息含量,但一定要控制好速度和堅持適度的原則,否則,“電灌”比“口灌”更可怕。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提升學習興趣,培養堅強意志

策略六、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營造課堂氣氛,說白了就是調節學生的整體情緒,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以便更快進入預設的學習軌道上來。因此,營造氣氛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絕不是做無用功,而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善于營造氣氛應成為教師的基本技能。在這個環節上,教師不但要充分展現人格和知識的魅力,也要講究相應的技巧。常用的方法有故事的情節法、提問談話法、平中見奇法、尺水興波法等??偠灾?你可以大膽設計,在不違反科學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只要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極大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就達到了你的目的。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又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營造好氣氛,這個頭就開好了,孔子說“不憤不啟”,我看就是這個道理。

策略七:分層分組教學,實行因材施教

教師面前,學生人人平等,這是現代教育的一大準則,因為教育本身就要以人為本。但這種平等講的是學生地位和人格上的平等,并不否認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導致認知結構和能力水平上的差別,因此現代教育更提倡個性教育。從認識水平和能力水平上而言,學生是分等級的,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可以把相近的個體分在同一個群體),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所謂“好學生”引著走,“中等生”帶著走,“差學生”扶著走,大致意思就是如此。我們可以在課前對不同的群體布置不同的預習或搜集任務,在課堂上予以反饋;也可以在課堂上布置不同的討論課題,然后一同匯總,大家共進“營養餐”;更可以在課后布置不同的作業,使所有的學生都有能力、有興趣完成自己的作業。分層分組教學,能使好的學生吃好,中等的學生吃飽,基礎差的學生想吃,從而達到教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

策略八:瞄準一個主體,時刻不忘創新

就現代教育而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創新是教育永恒的主題。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演變成我的這條策略。我個人認為,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承,也是知識再生產和教育方法創新的過程。教育的創新,更多的時候源于學生主體的差異性。因此,我經常這樣做:一堂課瞄準一個學生,在充分民主和學生開口的前提下,圍繞著該生的知識構成和能力程度展開課堂教學。實踐證明,這樣的做法不但幫助該學生表現了自己,獲得了知識和能力,也由于針對性強,極大地調動了其它同學的積極性,且有立意新穎、設計別致、意外性強、方法靈活的額外收益。換一個角度,如果我們每一節課都能切切實實幫助好一個學生,則我們的教學善莫大焉。

策略九:樹立兩種典型,展現教育魅力

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學生感知和鍛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要學會知識,更要培養優秀的品質。我的課堂上從來不乏兩典型:一種是“學高百斗”型的,幾乎所有的知識無一不曉(需要我們平時多多雕琢);一種是“百折不撓”型的,無論怎樣的困難都難不倒他。我培養前者,是為了體現學習的魅力,讓孩子們嘗試科學的崇高,知識的偉大,好學的可貴;我樹立后者,是為了讓孩子氣接受一定程度的挫折教育,認識到挫折時刻在身邊,挫折也就那么回事,從而開闊他們的胸懷,堅韌他們的意志,幫助他們獲得對困難的正確認識。

策略十:善待每個學生,堅持快樂學習

課前的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的設計者;課中的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全程引導者;課后的教師,是反饋情況的掌握者和學生心靈的撫慰者。我個人認為,無論是什么時候,特別是課中,教師應該成為一個頭腦睿智而胸懷開闊的長者。我們的教育太累,高三的學生更苦,如果我們不心存憐憫和寬容,我們的學生幾乎得不到任何學習的樂趣。多年的高三執教,使我更懂得從“快樂學習”到“學習快樂”這種抉擇的艱辛和轉變的難得可貴。我們不妨讓學生多開口,讓學生多動手,讓學生展現自我并最終認識自我;也不妨讓他們調調皮,搗搗蛋換取輕松一笑;甚至有時讓他們犯點小錯,寬容他們,等待他們自己改正……人們都說教育是個嚴肅的事情,這是就其性質而言,從過程上和技巧上來講,靈活一點、輕松一點、緩解一下,從苦中找點樂子,該不會犯什么大錯吧?

參考文獻

[1]《江西教育》江西教育期刊社主編2009年1-6期

[2]《新教育之夢》作者: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陶行知文集》作者:陶行知 江蘇教育出版社

[4]《教育社會學》作者:雷通群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9-07-24

猜你喜歡
復習備考高中策略
高考語文考綱變化與應對策略
高三數學復習備考的方法研究
中考英語復習備考的實踐與體會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基于應試能力培養的政治復習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